首页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
摘一朵野花放在枕边
 也许我的考察比较局限,人在时间面前更多的是无奈和绝望。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像李白的“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等。可能是因为作者生活在我可以触摸到的现实生活之中,读了李清荷的诗《我不能》,我的感觉更加强烈“…时间正在让我的不能/变得更加不能/现在,我依然不能/把一个最平常的字/放在‮心花‬/我情愿/让它随风而去”认识是正确的。不过,这倒不失是一个好的态度。想为她写一篇文字,我就想从这个态度开始。

 诗歌的写作也好,散文、小说创作也好,虽然写作方式方法千姿百态,写作的内容也千差万别,但一点毫无疑问,它们是作者的深思虑,有的是作者深层意识的无意,它们是作者的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创作就是作者自己的心灵倾诉。读一个人的作品,当然能读到这个人的品质,包括其价值观念、文化水平、生活习俗。

 清水出芙蓉。这是阅读李清荷作品时的第一感觉。也可能是她的名字的提示,使我首先想到了这个比喻。读李清荷的诗歌和散文,我能感觉到她的直率,单纯,以及不带任何包袱真诚地生活的状态。很多文字像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本身。而在她的眼里,这时生活本来大概就具有了诗。“…转身之前,她看见了/远远的土地上/在荒草的隙里/那个稻草人倾斜着//她踟躇了一下/走到了他的跟前/把他的破衣裳扣拢/让他端端正正地立着…”是一个情节,也许是一次虚拟,但我们的感觉是她的相遇或者经历。情节出自于生活,或者在生活中略微停顿的一次出神。不是有意识的。所以,这一次的叙述相当圆,像从水面亭亭而出的荷花,它与下面的水,水下的淤泥连在一起,成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自然逻辑。似乎这样的写作比较容易。因为她熟悉生活本身。但这样的写作也不容易,它毕竟不是一次简单的还原,它要进入,并不痕迹地进行挖掘,直至事物的本质得以出现。“…离开之前/女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把草人儿抱住哭泣/晚霞把侧影打在她的身上/她马上擦干了眼泪”很好的收场,她用文字把现象说出,同时用动作的语言说出了秘密,从而抵达事件最深刻的地方。

 精彩纷呈。在一个诗人的眼里,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诗意的,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诗歌在作一次表达。这也是一种态度吧。所以,作为一个有心人,记录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事件,记录细节,记录一次动作和语言,记录偶然的灵感闪现。“一些偷偷伸出来的头/带上了它硕大的思考”(《市面上没有我们渴望的爱情》)、“一个叫手的人撞进我的句子里/背靠墙壁,帅气人”(《忧伤不是爱的注脚》)、“一阵阵麻将喊累的声音冲进耳朵/而这些夜劳碌的人群/却听不见/一片随风飘落的梧桐树叶/眼里有着和我一样的忧伤”(《路过小巷》)、“夏夜虽长/却长不过莲的清香”(《想莲》)清荷的诗歌里,这些好句子像珍珠一样缀在字里行间中熠熠闪光。我想,她这也是在努力塑造美丽的生活,忽视或者忽略遭遇到的那些丑恶的、不幸的东西。她是阳光的,她的目光和思想也是在照耀,所到之处必须金光闪闪。她在用想象延伸,使事物进一步妙不可言,只能这样意会一下。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吧。这些都是她的才情的具体表现,在阅读中,在很多地方,我掩卷长叹,叹为观止。还是回到态度上来,可能是心里没有多少负担,一种天然的方式,所以她的视野更加开阔,她能发现更多的美好,包括生活中和语言里。

 才情就是智慧,写诗不能没有智慧。智慧就是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起来的。这就是别出心裁。李清荷的别出心裁充分显示出她有足够的智慧。她总是能发现有某种或者多重指向意义的意象,出其不意。我觉得她也在思考,她巧妙地把思考放在文字之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惊喜。在她的笔下,那些平庸的事物显得精神起来,对生活有所寓指。“她没有结过婚,实际上/她还是一个女孩子/羊衔不住她小小的头/小羊用舌着她软软的脯/这真是一片的鲜草”(《牧羊女》),这个想象太厉害了。我曾经读著名作家刘庆邦的小说《梅妞放羊》,小说里也有这个情节。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小时候在农村,放过猪,放过牛,都是集体的,能挣到工分的。可能是男糙从童年的时候就已经显现了吧,我没有感觉到与它们亲密到如此程度。文学不是生活本身。所以,放弃了具体的细节之后,我又觉得这是最大的真实,我们都有柔肠百结的人光辉,对世界突然生出无限温情,对身边的某个事物爱怜使我们做出了特别的举动。这个举动应该是不过分的。于是“小蛇着手心/爱也不是/怕也不是”(《初恋》)。这个比喻太精确了。每个人都有初恋,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感觉。但这个感觉应该是共同的,它是我们的心情,是少年不更事的青涩。这些感觉,这些表达的方式,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灵感是一方面,智慧更加重要,它们是在对世界有心注视的积累基础之上的。经验,往往也是智慧。

 很显然,她是热爱的,也是足的,对自己遇到的一切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因而她是自然的,仿佛在边走边唱,随意地俯身拾取,其作品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恋/演绎成千古绝唱/想仔细品读/却一脚/跌进爱的漩涡//田田莲叶开始用点点珠泪/蓬撒一曲挚爱/风啊/请别睡/吹开神秘的面纱/看一看/伊人憔悴的双眼/含泪含泪”(《想莲》)这是她的思想,她的感觉,她的感情的暴发,像是在写自己的命运。她在这样的文字中沉陷,或者说是享受。文境是作者的心灵家园,她当然是在享受了。“我的乡亲,把孩子的命运/用一个小小名儿系住/我真真的宝,心肝尖儿/刚刚从襁褓睁开细细的好奇/用什么来歌唱鲜花般的稚呢?/瞧——/那精致的嘴,那粉嘟嘟的脸蛋儿/那伸展的胳膊,那蹬腾的小脚丫/新生的小虫虫,给大地/撒播了一片阳光/而此时一个亲昵的爱称/包含了对你无限的祝福/我的小名叫燕子,一个/充轻盈和美妙的幻想/寄予着父母亲的希望,还有/凌空展翅的翱翔”(《小名》)做了父母,看着自己生出的孩子,这样的感觉更为强烈一些。电视上经常有广告,说能测定名字里包含的一个人的前因后果。我一笑。不过,觉得也不无道理。给孩子起名字时我们都大伤脑筋,之后的结果,不管是什么样的名字,对于家长来说,都是宝贝的。它代表了我们的心思,我们的理想,我们最深处的感情意。因为事情体现了我们深沉的爱。孩子是我们的世界,世界是在我们亲人的延展。小品文《笑君》,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同事。她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也是她的态度了。《瞧,我的宝贝女儿》中,女儿的天真无的说法“妈妈,你看,弯弯太阳!”“不好了,月亮死了。”“车车排队!”还有孩子的小小心计“妈妈,苹果想咬我!”这些都是平常生活,但进入了文字,就说明作者的用心,她对生活全身心地投入了,所以才能得出这么多感受,甚至直接获取原汁原味的诗意。

 态度不是一切,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里的情境。可以说是个人的还不如说是宇宙的。唐朝的社会经济空前地繁荣,到处都是繁花似锦。但诗人的感的心灵却不能被遮蔽,他在登临之际,以生命的短暂面对千古的悠久,以个人的渺小面对造物的无穷,在时空双重的压力下,怅然自失,怆然泪下。这样的诗句,由远征月球或者火星的太空人读来,面对邈寂荒凉的星空,常有更新更强的感受,因为它拨动了人深处一弦,到了内在的现实。诗歌诗情不能沉湎,这也是要强调说明的。小感觉小热爱只是小可爱,它不能穿透,不会有像陈子昂的诗歌那样穿透时空,穿透人的心灵,隔着再遥远的距离也能深深地打动。“傍晚,路过小巷/我步幅加快/心跳骤停/呼吸窒息/一阵阵麻将喊累的声音冲进耳朵/而这些夜劳碌的人群/却听不见/一片随风飘落的梧桐树叶/眼里有着和我一样的忧伤”《路过小巷》。据说,飞机经过成都的上空,乘客都能听到“哗啦哗啦”的麻将声。这是一个冰冷的现实。作者没有回避,而是在呈现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她的忧伤从文字里传递了过来,我们都感觉到了梧桐树叶划过时的一次锋利。这就是诗歌的力量。在场是必须的。“我无法用诗情的泛涌/抒发对生命的热爱/我不能用诗意的眼睛/寻找被春天遗忘的故事/我没有婉转的歌喉/唱不出闺的怨歌//我累了,也倦了/不再沉睡/走出院门/大地一片新绿/没有一只车喇叭/唱出小鸟的清歌/没有一条街道涌动的人/出潺潺小溪的慰”(《无语的春天》)。这不是局限问题,但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局限,认可并面对这种局限,如果存在了,哪怕有一两次放弃也是坚强,就是生命。

 最后我要说到她的诗歌《空想》,她在诗的结尾写到“…该做梦了/该闭上眼睛了,那么/就摘一朵小小的野花吧/把它放在枕边/等在梦里握住上帝之手时/顺便献给他”我认为这不是像标题所示的“空想”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设想,或者说是设计。诗人有诗意的方式向我们提示,这是生命的本质,如果心里有大美,那么花朵到处都是,我们的生活就能永远走在一条明媚的道路之上。  m.SSvVXs.COM
上章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