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
它只是生活的一个段落
 这个标题是我从小说人物王采薇的一句话中截取出来的。

 朋友在向我推荐的时候说,这是一本写高教反腐的长篇。同时他还向我介绍了作者的一些情况。说作者的原名叫傅瑛,是淮南北煤师院的教授,对高等教育中各种操作都比较熟悉,而且散文写得非常好,已经出版了几本长篇小说。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部长达20万字的作品的。之后,我掩卷长思,仿佛自己也被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关系之间的角力紧紧纠。从纠里走出,再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想一想小说中描述的高教体系这个小社会中的种种形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殊中的共。因为故事中向我们讲述的事情,不仅仅存在于高校或者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地方,它们是具有普遍的社会现实,在其他领域甚至更加严重。除了不了解的一些行业的具体细节、程序能带给我们一些陌生感之外,我们可以在其它类似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相似的阅读体验。因而,这些情节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能够触动我们的神经,牵着我们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

 小说从一个叫河州学院的高校新学期的第一次中高层干部会议开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在开篇的同时,打开了张庞大的网络,基本上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一下子拉进了我们的视线,我们必须跟着作者的设计去整理和分析。学校提出了要冲击硕士点的升级目标,与此同时,一个缺席的副院长职位也在会场上凸显了出来,它像一个有着磁力的‮大巨‬空,立即吸引了很多各院系中层干部的目光。于是,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里,在本应该沉溺于优雅幽静的书卷清香之中,一场充火药味的争夺硕士生导师和副院长职位的角力真实弹地展开了。悬念开场高置,期待成为惑,小说一开始就能抓住人心:大家都想得到一个结果。当然,结果是具体的人选,也是人们在角力中的手段。一方面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在角力中独占鳌头成为胜家,另一方面则是到底用什么样的手段方能走到胜利的最后?其实,两个问题是一个本质,即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够在这个社会中畅行无阻。角力开始了,它以学院办公室主任袁枫为主线,串联起一个个发生在高等院校的有声有的故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教授、学者们纷纷出市俗可笑的嘴脸,被一阵世俗之风吹动,世间的尘埃席卷而至,神圣的象牙之塔里面,便成为争名夺利、互相倾轧的战场,一时间硝烟弥漫,袁枫、李来复、乔大海、宁可、董礼宾、邱方仪等各院系的实权人物们,纷纷登场,努力地向前方挤去,在这小小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嬉笑怒骂俱全的悲喜大剧。矛盾冲突不断加剧,故事的****一次一次掀起,当下社会上所有问题都以教学、知识等方式在人物中表现出来,学术腐败,官场运作,校园黑幕,无奈,愤,抗争,妥协,坚持,织出生动独特的当代高校政治风景线,描摹出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群生图,同时也向我们提出很多像评定职称、考研科目设置以及对官员政绩评价等应该深刻思考并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学就是人学。所有的文学都是写人的,都要努力呈现人的本,努力在人的特殊之中找到可以与读者发生内在沟通的东西,形成普遍的关怀,走进更多的人的心灵之中。这本书当然也是如此,它建设出一个特殊的人文部落:在知识之上的人。他们似乎更能反映人的社会和社会的必然。与众多就事论事地通过故事来反映人物特征的作品不同之处,小说《角力》则对人物的内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几乎分别地给出每一个人物的思考结果。通篇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在作权衡和斗争,他们在自己设定的道德底线上下徘徊,他们的灵魂在各种煎熬中作苦苦的争扎。他们都没有完全失去作为人的一些基本东西。所以在****到来之时,在生存迫之下,他们不得不低‮身下‬子、放弃信念,但在同时,这种委曲求全给他们身心都带来了‮大巨‬的痛苦。这就是最深处的人在起作用。这时候的人物生动而真实,仿佛就在我们旁边,天天与我们打着交道,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的一言一行和慢慢变化,我们给予充分的理解甚至宽容。

 比如李来复,考大学时,他坐在成绩好的李平原后面;为了留校,他与市委书记的傻女儿谈恋爱;留校后很快与傻女儿分手,找到了有一个当副院长的父亲的庞贝贝。从此他在学院里平步青云,当上处长,掌握了实权,评上了副教授,现在又参加副院长的角逐,并申请晋升教授职称。我们社会机制中所有不成的地方都成为他可以钻乘的空子。他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道德约束。真可谓是坏事做绝。但他仍然最佩服袁枫的为人,"想到要在袁枫的身上做手脚,来复总是不忍心。"在人事处长马光华可能因为他申报职称作弊将受到处罚而并找到他时,他是怎么想的呢?"按说这么多年,来复的心肠早就越练越硬,可是见到当年如中天的马光华现在竟然惨惨兮兮、低三下四地来求自己,心里还不是个滋味。"他主动找到院长为马求情。应该说这是他人生中很少的一次善举,说明他的内心最深处仍然有一柔软的神经。再比如乔大海,原来对副院长的位子、在他掌管的中文系设硕士点以及自己要当上硕导都是志在必得的,他对学术上很有造诣的李平原也大都采取打之态,他为了整倒竞争对手宁可到处散布宁可的受贿谣言并与宁可大打出手,他为了尽快建立显著的政绩更出格地跑到刊物去买版面发表系里教师们的论文。在诸多曲折之后,在真实领教了宁可的为人之后,特别是宁可丝毫没有因为他俩的一贯冲突及下一步的利益之争等个人恩怨,把他的项目列在第一位,作为向省厅推荐重点课题,他觉得自己确实太过小家子气了,心往下一沉,脸上火辣辣的。他的人格虽然并不健全,但当发现自己引进的人才竟然是一个假博士,因此匍然倒地。此时,我们像对待小说中的所有人一样,我们原谅了他的自私、刻薄、心狭隘、急功近利,我们觉得他十分可爱,我们觉得小说安排的这个结局让人有点于心不忍。

 在众多人物之中,最具有戏剧的当是李平原了。原来视学术为生命、从来没有当过官并一直愤世嫉俗的他,被提拨为科研处的副处长之后,其价值观立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实惠和方便。一段时间以后,他说:"他妈的,难怪这么多人挤挤挨挨的都想当官,敢情当官有这么多好处!"月收入多了不少,电话补贴、加班费补贴、"革命小酒"天天喝就不用说了。几天之后,李平原比所有的官僚更像官僚,比任何一个腐败分子更会腐败。他要把待遇无限制地扩大,他借机会整治曾经的上级乔大海,他要把自己老婆申报的研究项目挤进省级重点,学院派他到北京去活动关系并给了相关礼金,他竟然把未送出去的礼金装入自己的口袋。小说之中用他的子王采薇的一段思考给出他剧烈变化的原因,"他的嫉妒,他的强烈的报复心,以至于他的贪,似乎都是在某种不平与愤怒之中形成的。强烈的不平,强烈的被忽视、被压抑的感觉,突然有一天得到释放,它们立刻化做张牙舞爪的野兽,肆无忌惮地开始了疯狂的啃咬撕抓,任何人想拦也拦不住。"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态变‬的人,他的良心并没有完全泯灭,那些没有送出去的钱揣在他自己口袋里像魔鬼一样在深刻地‮磨折‬着他,心里的不安带来噩梦连连,把他‮磨折‬得不成人样子了了。他实在受不了了,直到他把那些钱了上去,他才最终能够安心地倒头睡下去,回到了一个"人"的状态。作品在一个人身上制造出沧海桑田一样的‮大巨‬落差,使很多对立的东西在他一个心里进行冲突,恰好集中地反映了角力的曲折完整过程。应该说,这是一次很高明的艺术表现。回到故事本身上来,这样的处理,也能突出地回答出人最终追求的幸福感觉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样在社会上立足和生活等人生重大问题,为我们这篇文章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素材。  M.SsVVxS.com
上章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