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
通向崇高和尊贵的梯子
 在2005年《诗选刊》最后一期的封三“本月推荐书目”中,对简明的《高贵》一书推荐语是:这是一个在今天很稀少的书名。思想者是高贵的,只要不皈依神话、定律,写思想的诗是美丽的,只要别向那些七八糟的典故化缘。张国明化名简明,至少在这本集子里做到了这一点。他进入得深邃,退出得敏捷,孤独得像每个未曾自觉的人们。跨过起码的抽象门槛,谁都可以和这本厚书成为朋友。

 我比较喜欢这最后一句,是最大的实话,是最确切的真话。所以,在琢磨如何写好这个稿子的时候我想到了梯子。对,简明的诗应该是一架梯子,从他的高深境界上垂递下来的梯子,使阅读者可以依此向上。既然是梯子,就必然通向高处,往上走,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体力、智力和时间;既然是梯子,就是有希望攀登上去的,不像悬崖峭壁,几乎没有登临的可能,更不像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让人摸不着边际。

 和简明兄认识,是在《绿风》网站的论坛上。在我的认为中,简明是大家,而且在论坛上始终保持极为严谨的作风,给我感觉一直是板着脸,当然冷脸热心是真正的他。但在他上了论坛之后,我几乎没有在上面贴稿子,所以,他也没有理由对我热一下。我私下里告诫自己,他是不能轻易高攀的,也不要轻易惹他。不过,这个状态并没有保持太长时间,我就接受到他的热心发出来的温暖之光。

 那是一个早晨,我打开《绿风》的主页,论坛信息对话框跳了出来,是简明兄,他让我鉴定一下一个冒别人名字发诗的帖子。我立即到按照他提供的线索到论坛上去找,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点蛛丝马迹。我再回头看那条信息,是昨天晚上发来的。我家里的电脑没有上网,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有了变化,立马回信息向简明兄询问。他当即作了回复:昨晚已识破,作者撤了贴,谢谢支持。

 从此,我们开始了直接交流。之后的不久,简明兄又用论坛的短消息向我告知,河北省作家协会的《大众阅读报》发了我《我的路程在我的目光里沉陷》等三首诗,如果需要,可以寄几份给我。我说那太好了,我把地址给了他。不久我收到了简明兄寄来的报纸,与之一同寄来的还有这本《高贵》。

 在我读到《诗选刊》推荐语的半年后,我终于得到了这本《高贵》。

 与高贵的词义可能有一些关联,这本书特别的厚重,沉甸甸的。400多页啊,诗歌的文字空间大内涵多,此书更加厚实,使一次阅读充了冒险。

 捧着这本书的时候,我掂出了其中的沉重,我立即想到了这样一些句子:高贵本身就说明了它在高处,与平常平庸有距离,我们要仰望,它对于我们,是一个‮大巨‬的悬念。我们的好奇和进取心,要求我们必须向上攀登,尽可能地抵达;高贵要用厚度作为铺垫、支撑、抬升的。这个厚度应该是品、知识、智慧,也应该是生活经验的积累,更应该是不断的认识和思考磨砺的思想光芒的堆积。这本叫作《高贵》的诗集共有四个部分:哲学:工具不万能;战争:左拳击中右眼;爱情:水是沸腾的冰;自由:会舞蹈的。每个部分的标题都是很有诗意的,同时也是从现实生活出落的美丽花朵,指引我们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不想对诗歌里的内容进行图解,那些工作显然只能是徒劳的。我想尝试寻找简明先生诗写方式,为更多的人进入他的诗意空间整理出道路,作一次先行的探险。

 与高贵似乎有点不大匹配,简明兄的诗歌写的大多是平民生活,因而他的视线应该也落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之中,并在作相应的思考。从这些诗歌中看得出他是热爱生活的,也可以看得出他古道热肠的一面。他在一杯咖啡的后面看到了恋爱的故事,对面的椅子一直空着/我在等一杯咖啡/那把椅子/在等谁//咖啡的味道纯正极了/因此下午的情节/在另外的椅子上/颇有耐心//直至整个下午被泯干/一只玻璃杯破碎的声音/才穿着礼服/款款走来(《初恋》)好奇和想象是爱情的原动力吧。我觉得简明兄是幽默的,豁达的,因而是开阔的,目光是有穿透力的。他从面前的一个极小事物开始出发,神思走到了一个‮大巨‬的事件之中,还看到了展开和结局,真是功力非凡。同样,对于爱,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你坐在阳光厚厚的积雪之上/一种自上而下的力量/照耀我的感觉/你怎能体会到/被爱就是被阳光覆盖/黑夜如水/已经漫过我的头顶//阳光之手圣洁无比/一寸一寸/‮摸抚‬我的肌肤/这时候一切都是静止的/包括呼吸和心跳/包括我对你/无休无止的赞美//你只相信一个人/而我/注定会欺骗你一生(《被爱就是被阳光覆盖》)。这是对爱的极好诠释。的确,如果有爱,我们就应该是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阳光照耀。阳光照耀当然就是阳光覆盖。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有了爱,就被笼罩住了,没有爱又会如何呢?我们在世上只能落荒奔逃吧。爱,要走向小空间;爱,要向上仰望,保持敬畏和感恩的心里。因此,我特别喜欢《巴蜀女人》,巴蜀女人是的女人/两间老屋一户庭院/的女人像雪藏的腊/不温不火/煨她的男人//巴蜀女人是的女人/的女人是受用的女人/受用的女人要慢慢受用/不知不觉的受用/地老天荒的受用/从容淡定的受用//男人是靠经历煨大的/的经历/受用的情爱。很有情趣,是人情味。诗歌从来没有离人间烟火,简明当然心知肚明。男人和女人在温暖地相处,温暖地变化,他们关照着,享用着人间的高贵。简明的诗歌大都如此,沉淀在生活的深处,将生活中的美加以延伸,使诗歌有了立体的感觉。同样是诗人的于坚说,诗人写作与人生世界是一种亲和而不是对抗的关系,它不是要改造、解放这个世界,而是‮摸抚‬这个世界。在诗人写作中,世界不是各类是非的对立统一,而是各种经验和事物的互补。天马行空,然而虚怀若谷。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诗歌出自自然,也应该回归到自然,成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人世中庸俗、功利的因果。诗歌是高高在上的,这个“高”不是社会阶层等次中的高,不是在意识形态演变发展中的高,而是关怀,是人,是厚德载物,天然的大善。这大概才应该是高贵的本义。

 所以,高贵,我觉得应该是天堂一样的地方,高贵的人们心地善良,相互关爱,悲悯地看待一切。简明兄在《不要试图影响别人》中列举了如何对待孩子妇人老人,我认可并坚决地遵行。我想,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吧,给别人余地也是在使自己的空间增加,赢得一个好的心情之后,自己的一切方式当然地走向了优雅,走向了尊贵。

 而诗歌对高贵的建设,应该以生活为立足点,在生活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关照心灵,引导心灵走向高贵。这可能是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很有可能有崎岖、有沟壑、有山川,人是丰富多彩的,美妙就在其间,我们还是应该走下去的。

 这些可能正是简明兄的思索结果吧。他自己是这样说的,高贵呈现内心的向度。内心就是思想,是世界观一类的东西。简明的诗歌不拒绝哲理,不拒绝抽象,相反,很多地方闪烁着思辨的光芒。这些光芒照亮了世事的内部,使我们的认识和感受上升到新的高度。人的缺点是保持传统/而猴子/所有的错误就在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错误//明白这点/我们就掌握了/识别猴子与人的武器/这不是虚荣的需要/当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时/猴子会让我们/充自信(《对猴子的再认识》),这些其实是对人的再认识。从本质上说,人就是猴子,猴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遮掩了的天。所谓葬礼/说穿了/不过是一些活着的人/暗幸他们还活着/或者暗幸死去的人终于死了//葬礼的全部意义/不过如此/这就像人类的每一次绝望/并不阻碍人类活下去/至于伤心的故事/任何人都不会当真//因此世界上最流行的是哀乐/人类最容易被打动的是哀乐/发明哀乐的是上帝/被哀乐驱赶的/是──人(《葬礼》)。一个极其平常的礼仪活动,简明却从忙碌的人群背影中读出他们的内心,同时看到事物的必然状态。山姆斯·希内在《进入感情的文字》一文中说“一首诗总包含着一些偶然的因素,它们可能在以后被作为查证的题材,但在进行对你自己的查证时总存在着一种危险;你可能开始相信你自身中的验尸官而不相信你身上那个能胜任这一偶然事件的人。”在这里,葬礼是一个契机,而人们的心理却在定势的轨道上行进,是必然的。因此,在《2004年工作总结》一诗,简明写到:平静是生活的常态/有些人在平静中切入/有些事在平静中淡出//2004年这本书不薄也不厚/一页一页翻过去/其实就是一页一页合起来。这大概就是深入浅出吧,有一些禅的味道。现在很多人的深沉是浅入深出,我觉得这样比较容易,但深入浅出不容易,你不光要真正进入,还要能轻松出来,出来的时候你能轻松地告诉别人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那些故作深沉的东西,我向来不屑,更不去探究,我觉得没有意义。而那些表面浅显却蕴含有情义、情趣、情理的文字,我往往会反复玩味。童谣出身庶民/童谣兄弟姐妹众多//童谣家贫命/锅里多加一瓢水/童谣喝着稀稀的小米粥/便长大成人了//童谣没读几年私塾/童谣不懂事/世界跑//男怕抬头婆/女怕低头汉/权贵老爷怕童谣//童谣的/在民间(《童谣》)。读这首诗时我就想到了《皇帝的新装》,也许正因为那个小男孩被扛在了父亲的肩膀上,他的高度使他的目光和心灵不能被世俗遮蔽,于是只有他看出了事情的真相并说出了它。老百姓在社会的底层,却在人的高处,在权力的下面却养育着权力,我始终认为他们能看清所有事物的根本真实,应该为权力所重视。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样的权力,都对底层的人高度重视,像诗经时代有专门的官僚到民间去收集各种歌谣,以采民风听民意,就是很好的证明。只不过权力重视的结果是如何让底层的大众更加俯首帖耳,匍匐得更加低矮,使他们在上面坐得更加稳当。有着善的简明兄道出了实质,他的诗在某种程度上,有了童谣一样的寓言精神,越过了表面,进入事物的核心。茨维塔耶娃说写诗是一门手艺,简明兄在这里就显示出了他高超的手艺。能够享受高超手艺的,当然是那些有艺术感觉的高贵之人。我很庆幸。  m.sSVvXs.Com
上章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