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后妃传 下章
第166章:雷霆却避锋芒疾(下)
 风生衣不假思索,纵身扑向李豫。

 何灵依变,也不知自己是如何行动的,再复取箭上弦、拉弓放箭,这一箭竟似倾尽全付心神,快捷无伦,酒无伦,直追第一支箭…

 便在此同时,风生衣与李豫在地上连连翻滚,避过疾雨般来的箭矢,风生衣仓促间随手拾起一支坠落箭羽,举轻若重,力透千钧,截空如电,回城头…

 “哧”弦声未尽,何灵依出的第二箭已生生将前一箭击落,两支箭同时堕地。

 何灵依口一,缓缓低头,前绽开点点血花,绿裙血,便在这幽暗夜里,也格外妖炫目。

 风生衣惊骇莫名,对眼前之事无法置信。

 何灵依宛若一片绿云,悠悠由城头坠下。

 “师妹…”他长嗥,不顾一切朝城楼狂奔,面无数箭矢劈头而下,他狂挥剑击斩,纵身腾空,终于在半空将她接入怀中。

 箭已没矢,正中心口,反倒血极少。风生衣只是语无伦次:“师妹,你不能死,不能…全是我不好,是我输了,我认输,我们一起回峨眉,可好?…”何灵依的手按住他的衣襟,止住他的话,笑靥依然,娇憨依稀,一如少年同师习武时。她脉脉看他,似温存,似感叹,留给他最后一句话:“这一生,你只怕永远不会明白…你的最爱。”

 风生衣不懂她的话,心割裂开般剧痛,仰天悲嚎,四方萧木飒飒。

 城楼上出的箭矢在何灵依坠落时暂歇片刻,再复箭连珠,全招呼向惟一在程内的风生衣。李豫并程元振、严明焦急呼叫提醒,沈珍珠也从马车走下,均恨此行无人带有弓箭,对城楼上所发的箭毫无还手之力。

 风生衣本自抱着何灵依尸身呆坐不动,说时迟,那时快,他猛一提剑,卷起一道凛冽光弧,剑气如长风破,数丈内外,天箭矢如流星坠地,长啸声中他放下何灵依尸身,气沉际,提足点在城墙上,疾踏垂直的城墙,瞬息间已越上城楼。

 城楼上的未料风生衣有如此武功,没来得及躲避,风生衣双目赤红,长剑翻飞,连声惨叫中右方一片士卒尚未倒地,他已斩杀向左方的士卒。

 李豫远远望得城楼上血光飞溅,知悉风生衣伤痛后悔,移恨于这帮偷袭者,竟杀红了眼,深觉风生衣多年来为自己所做事情太多,今令他无意失手,痛失所爱,暗自愧疚不已。

 “呃!”随着一声短促惨叫,城楼上灯火渐暗,归于沉寂。“轰隆隆”闷响声中,城门中开,风生衣手中提有一物,腾跃疾行而来。

 “通”风生衣将手中之物掷到李豫跟前,说声“请殿下处置”掉头朝何灵依尸身所在走去。

 李豫低头“那物”原来竟是一名身量娇小的女子,长符散,因被摔得甚重,痛苦的在地上动着,没有抬头。沈珍珠闻得那女子身上发出淡淡的幽香,香而不腻,浓而不妖,口道:“独孤镜!”

 独孤镜猝然抬头,边着气边冷笑道:“是我。”浓妆掩盖了她原本清秀的容颜,衣裳极极薄,眸眼精明中平增妖媚。嗅觉记忆本是最恒久难忘的,沈珍珠旧在张淑妃宫中闻过独孤镜所制香料气味(详见第四十九章《晶晶行云浮光》),现在不过下意识唤出独孤镜名讳,若单看相貌,说不准未必还能认出独孤镜。可是,独孤镜涉嫌诬害李豫,就算没死,现在也该在大理狱中啊!

 李豫道:“果然是皇后将你从狱中劫了出来,瞧你这模样,竟是做了娼也不忘要杀孤!”

 独孤镜艰难的站起,拍掉沾在衣裳上的泥土与尘灰,扬头道:“殿下应当知道,若是奴婢得不到的东西,必然也不会让她人得到!今事败,要杀就杀,也不必多话!”

 李豫思忖片刻,拉过沈珍珠的手:“她害你最深,你曾说过要手刃仇人,替红蕊报仇,她就由你发落吧。”将佩剑递与沈珍珠。程元振提剑,悄声提醒道:“殿下,娘娘身怀有孕,沾染血腥,恐是不祥。不如,由我…”

 “不!…”独孤镜后退半步,恶狠狠瞪沈珍珠,厉声尖叫:“我宁可一头撞死,也绝不能死在你的手中。”她看着李豫“殿下,你我总算主仆、夫一场,你就这样狠心,竟要我死在这人手中?”说到“狠心”两个字时,眸中泪光一闪,竟落下两粒泪,划过面颊的厚厚脂粉,留下两道泪痕,甚是难看。

 沈珍珠从没看到过独孤镜流泪。她虽极为憎恨独孤镜,曾经恨不能寝其皮食其,可在吴兴两年中,深思至她,竟渐有数分理解。独孤镜出生寒微沦为侍婢,却不甘服从命运力争上游,做事从不瞻前顾后,狠决果断,杀红蕊、害林致、陷害李豫,几近成功,被张淑妃认为义女。在她的心中,或者无神明可惧,无鬼怪可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她终究如此悲惨,由李林甫、李豫至张淑妃,她不过是处处被人利用。

 沈珍珠曾经以为,象独孤镜这样坚韧恒定的女子,就算濒临死亡,也不会害怕,更不会落泪。可在看着她掉落下第一滴眼泪时,沈珍珠霍然明白:她终归是女人,她此生全力争取的,不仅是那灸人权势,还有李豫的心。所以,独孤镜从前会设法谋害她沈珍珠;而一旦明白李豫之心绝不可得时,便终陷疯颠,将矛头指向李豫。

 执着是女人的本,或者,也是女人的天敌。多少女子,用一生的时间,去挚爱一个男人;用一生的守候,去等待一颗心的回归。独孤镜也是如此,只是手法比普遍女子更加极端,因为她一生无论甚么都要靠自己争取,所以,她无法静静守候,她全力出击。

 沈珍珠对独孤镜道:“你是受人指使,若你肯在陛下和群臣面前说出主使之人,我保你不死。”

 独孤镜尖声大笑,说道:“保我不死?你以为我会这样愚蠢,这个人的名字,我宁死也不会说出来。”她步下踉跄,摇摇倒倒转了个圈,神智仿佛狂,讥讽般尖笑不停:“太子殿下,你瞧瞧,你喜爱的是甚么人?竟然没胆气提剑杀奴婢!殿下,你要这样的王妃有何用,她能助你什么?奴婢我除了不是世家女以外,有什么不比她强…”说到这里,忽然折身栽头扑向程元振,程元振一怔,未及收剑,她“呃”的闷哼,长剑透心,血如泉涌,因痛苦愈显容狰狞可怖,身子倒下时突然奋力前伸,紧紧抓住沈珍珠裙裾,一口血在沈珍珠裙下。

 抓得这样紧,沈珍珠不得不曲‮身下‬子,却见独孤镜陡然抬头,怪异的笑着,吐出两个字音。声音太低,沈珍珠没有听清楚,疑惑的追问:“什么?”独孤镜头一偏,已气绝身亡。

 严明与程元振急速率众冲入府衙,将吓得瑟瑟发抖的金城郡守和城楼上几名受伤未死的兵卫擒来见李豫。一番审问下来,这郡守竟不知原委,连称冤枉。再审,那几名兵卫方说,独孤镜是昨才来金城郡的,手段好生了得,将守门官媚惑得五三道,瞒过郡守设下圈套。那守门官方才在混乱中已被狂怒的风生衣一剑刺死,严明翻遍其尸身,并无任何书信,仅得一块中宫令牌。想来这守门官原是皇后的人,接到独孤镜与何灵依传来的皇后指令,于是一同设计谋杀李豫。那金城郡守应是确实不知讯息,不然方才城楼兵卫孤军奋战,不会无人接应。可惜这区区令牌作不得证据,张皇后行事果真谨慎。

 沈珍珠默默走至风生衣身旁。

 风生衣怀抱何灵依尸身,枯坐不动。过了许久,他开口说道:“我从师学艺时八岁,师妹六岁,我们青梅竹马,从未分离,也都争强好胜,争执不断。师妹的心意…我早该明白…她为我踏入红尘,如今她走了,我所做所为,便算后位极人臣,已失趣味…”

 沈珍珠幽幽道:“我去对殿下说罢…你带着何姑娘回峨眉。”

 风生衣沉默着,没有回答。

 李豫徐徐走来,一件大氅轻轻罩在沈珍珠身上,他倾身扶着沈珍珠,凝立不言。但见星河变幻,云层飘浮,百看不倦,不自觉中晓初啼,晨曦微,战场已清扫,金城郡城门大开,渐有商旅行人通过,慢慢热闹起来。

 “櫜櫜”蹄声中,有人骑驴由沈珍珠面前经过。明明已走得远了,驴背上的人却回首,朝沈珍珠古怪的眨了下眼睛,面上皱纹离,老朽已极。沈珍珠一震,执住李豫的手,惊奇的唤道:“张九龄大人…”风生衣不亦抬起头。

 那骑驴人已转过头,悠悠闲闲的朝前,好似没有听见沈珍珠的呼唤,口中着偈语,随风徐徐飘然送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

 八年前,黑松林中,张九龄曾过此句,沈珍珠似懂非懂。而今再品此偈语,仿有所悟。喜与怒、甘与苦、荣与辱、悲与、得与失、取与舍,便如天下万千江水河,形态虽异,皆是生命镜,惟心地清明,明了自己所愿所求,心中坦,方能真正超脱,否则一生纠苦痛,无论进退何处,亦不能却烦恼。

 这样简单的道理,她却用了八年时间,迂回曲折,今方能晓悟。

 她所愿所在是甚么?不过是遂他所愿。

 他所愿又是什么?他心中最重的,还是那光华万丈的九五之尊。接着,便是她。

 她从来无意与山河比肩。

 得到这锦绣河山,他必然欣;然而失去她,他必定悲伤。

 既然如此,既然她已与他重归于好,为何心中始终负重如山,忐忑不安,每每强颜欢笑?为何还要执着于会否拖累他?她这般的取舍不定,令他心神难安,亦是一种拖累啊。她只知刀剑会伤害他,却不知自己亦是一柄寒刃利剑,会深深刺痛他的心。

 现已将至他与皇后生死较量的最后时刻。

 她为何不陪他共赴这一场决战,无论生死,无论成败,至少,她已无悔。

 她心神从未这样清明,紧紧回握李豫的手,与他相视微笑。佛祖拈花一笑,座弟子中尚惟有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希望她之所悟为时未晚。

 风生衣也站起:“待我埋葬好师妹,咱们便出发吧。”  M.SsVVxS.com
上章 大唐后妃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