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淬中华 下章
第四十三章 雨过倭惶急
 3月25傍晚,暮色中马关淅淅沥沥地下了入以来的第一场雨。在中国使团行馆内,史蒂文森医生正在与德国驻公使馆、法国驻公使馆派来的医生以及几位日本医生一起为李鸿章的伤情进行会诊。

 日本医生建议立即开刀取出嵌在李鸿章左颊内的子弹,但遭到了德国和法国医生的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贸然开刀有可能会危及李鸿章的生命安全,既然目前子弹对眼睛的正常工作尚无大碍,不如先暂时留在体内,待伤情稳定住之后再行动手术。

 就在医生们为如何处理李鸿章的伤情而争执不下之时,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一行在凄风冷雨中来到了中国使团行馆。二人先是说他们是受天皇陛下的委托,前来看望中堂大人,然后再次表达了此事件纯属意外的观点。

 “中堂,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对这次不幸的事件我感到非常难过。不过,此次刺杀事件只是一些进分子所为,绝对与日本‮府政‬无关。目前,我们已经将凶手缉拿归案,请中堂放心我国‮府政‬对凶手一定严惩不贷,无论如何都会给中堂一个待!”伊藤用他那纯的汉语一脸诚恳地说道。

 看到李鸿章对自己的说法不置可否,伊藤博文再次将话题一转,语气更加的真挚:“中堂,我们已经为您准备了最好的医院和医师,希望您能够按照老朋友的安排,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最妥善的休养,争取早康复。”

 如果换一个场合,看着他们被雨水打了的鬓发,听着他们诚挚热切的话语,任谁也会感动万分,但李鸿章却早已对日本人极度的不信任。他面上微笑地听着,心中却暗想:倭人自古以来就是无信无义之辈,别看嘴上说的好听,谁知道他们心中打得什么鬼主意?要是到了他们的医院,听从他们医生的摆布,说不定又会生出些别的事端来。

 想是这样想,李鸿章嘴上还是很客气地说道:“感谢天皇陛下的关心,谢谢伊藤君和陆奥君,不过嘛…”

 伊藤和陆奥心中一紧,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中堂,不过什么啊?”

 和外国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鸿章当然不会放过试探对方的机会,他沉了一下,缓缓说道:“蒙太后、皇上恩宠,鸿章不久前已接到圣上谕旨,着鸿章即回国治疗养伤。”

 听李鸿章提到了回国的事,陆奥宗光嘴道:“中堂,海上风疾高,轮船颠簸摇,以您的年龄和‮体身‬状况恐不利于贵体康复啊!”陆奥宗光的话音刚落,伊藤博文马上又将话头接了过去:“目前,在马关已集中了各国的著名医生,中堂的伤定会得到最好的治疗。如果现在回国,一方面会延误治疗,另一方面即使是回到中国也不一定就比这里的治疗条件好啊!”看到日本人关切着急,一心想将自己留下来的神态,李鸿章这位外界的老江湖心中也就明白了十之**:自己这次遇刺必然会在国际上引起不利于倭人的影响,看来日本‮府政‬也是万分着急,唯恐局势会有什么不测。想至此,他心中又暗暗地打起了主意。

 其实,冯华对刘坤一讲的四点意见应该算是最恰当的策略,毕竟他曾经阅读过很多有关《马关条约》的历史书籍,早就预知了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过李鸿章由于身在局中,以及“外须和戎”思想的局限,因此对这件事他并没有看得那么远、那么透。

 在心中迅速考虑了一下利弊得失,李鸿章对此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来日本之前就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不管自己在谈判桌上怎样努力,也难以避免割地赔款的结局。‘弱国无外’,此时的李鸿章比任何人都更能痛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含义。中战争期间,他也曾考虑过全国动员,当然绝不是全民抗战的思想,只是动员全国各地的军队、团练。但是黄海海战后他向南洋水师求援,结果却为派系、成见所累,终于不了了之,从此他也断绝了全国动员的念头。虽然新近有了辽河大捷,为他的和谈增加了一些底气,可是他很清楚即使冯华的义勇军战斗力再强,大清朝现在也只有一个冯华呀!几千义勇军仍然是独木难支。从全国总体战场上看,这次中战争中国还是战败了。

 遇刺以后,李鸿章也曾想过,可以借口养伤退出谈判,避免卖国、误国的历史罪名。可是此时,看到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焦虑的神情,他却犹豫了: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呀!只要能利用好此事估计以后和款也必易商办。如果现在就此回国,将来一旦谈判破裂战事再起,就再也不会有如此有利的和谈机会了,大清朝难不成真的要来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吗?想到这里,李鸿章暗暗地改变了主意,他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尽量减轻议和给大清国带来的损失。

 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并不知李鸿章心中在想些什么,四只眼睛晴不定地望着这个微微闭着眼睛,面色萎黄躺在病榻上的七旬老人,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回答。那一刻,他们真切体验到了度如年的感觉。

 在他们二人的感觉中是过了许久,李鸿章才睁开眼睛,声音低缓地说道:“好吧!回国的事先暂缓两,看看伤势的情况以后再做决定。谢谢二位的关心了!”

 得到了这种回答,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总算是松了半口气“李鸿章遇刺”事件带来的焦燥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不过接下来几,由此事件引起的一连串变化又使他们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

 李鸿章由于遇刺受伤需要治疗休养,中和谈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但日本方面却害怕夜长梦多,担心李鸿章会再次提出回国治伤,让和谈一事横生枝节,因此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一再提出清国方面可改为由李经方代理全权大臣,出场继续和谈。而李鸿章也想趁热打铁,利用此事的影响多为朝廷争取一些利益,在电告皇上之后很痛快地就同意了。

 此前,日本‮府政‬一直在用拖延停战刁难清‮府政‬,企图通过战场上取得的既定事实,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可是李鸿章遇刺事件引起的国际责难,使他们开始考虑同意在关东、直隶和山东等地区无条件停火,但是却把即将得到的澎湖列岛和认为已是他们囊中之物的台湾排除在了停火之外。

 就在中双方还在为是全面停火还是局部停火争论不休之际,辽东军的形势已经处于了极为不利的境地,一份份紧急求援电报雪片似的传送至了日本大本营。

 3月26,先是驻守叆河一带的清军在民众武装的配合下,袭击了鸭绿江支流蒲石河重镇宽甸堡,毙伤军百余名;接着驻守在连山关的吕本元部,利用军第五师团主力未归的机会,连夜突袭通远堡毙伤军一百五十余人,直接威胁到了第五师团的后勤补给线。

 3月27,清军在博罗堡伏击军运输队,完全切断了海城与盖平军的联系。

 3月28,清军再次进攻宽甸堡并一举将其收复;同,从凤凰城西进试图打通通往海城交通的军受阻,不得不退回凤凰城。日本兵力、物力不济的困难终于在这个时候逐渐的显了出来。

 后方的接连被袭,让军第五师团的奥保巩中将大感不安,为了确保后方安全,防止后勤补给线被切断,避免自己所部重蹈第九混成旅团的覆辙,他只得命令第五师团从达拉河一线撤退回凤凰城。至此,军对鞍山、辽一线的军事压力终告解除。

 而与此同时,海城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由于退路被切断,已面临着被清军困死的危险。军其余的部队也多次受到清军袭扰,军在辽东战场上的形势极不乐观。

 看着这一封封的告急文书,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心里可是把军方的这些强硬派骂了个狗血头:这些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不是他们一再坚持除非先签约,否则不可停战,事情何至于闹到如此地步。现在可好,如果不停战,不但让海城的一万多帝国士兵陷入了危境,更让自己两人在谈判桌上也窘迫异常。再这样下去,恐怕就是日本该要求清国先停战了,这样的事情对大日本帝国来说可是绝大的辱。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辽东军各部纷纷陷入清军的包围之时,他们一直担心的“列强强行干预”终于还是发生了。日本内阁与大本营的如意算盘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世界的政治形势由于清军的辽东大捷和李鸿章遇刺事件已经发生了不利于日本的变化。如今他们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早就对中国东北领土抱有野心的沙俄,在清‮府政‬一提出请它对李鸿章遇刺一事主持公道,立即就作出了反应。在3月25的御前会议上,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划出了“不容日本占领中国大陆领土”的框架。会议认为:俄国为了本身的利益,必须阻止日本实力向北、向西的发展,对于德国的干涉建议俄国表示

 3月26俄国驻中国公使喀西尼向清国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恭亲王奕訢表示:“俄中近邻,亦断不容倭人妄行干预,如日本不遵从俄国撤兵之劝告恐须用服之法。”同俄国正式照会各国,要求日本不得兼并辽东和旅顺口,以免永远威胁远东和平。

 德国对俄国的声明表示支持,德国外部立即约见了日本驻德公使,指出日本已经影响到与中国有关的各国利益,警告有爆发新的战争的危险。

 德国参加干涉的动机,除了前述对和款本身的反对理由外,还为了要使俄国的注意力从欧洲移向远东,以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的作用,同时也为了博得中国的“感恩”以便于自己将来在中国取得一块地方作为海军基地。

 法国为了维系法俄同盟,对抗在欧洲咄咄人的德、奥、意同盟,经过考虑也同意参加干涉;英国既不愿见中战争延长,影响英国的对华贸易,又怕清‮府政‬在走投无路时,完全投入沙俄怀抱。同时也认为,中国作为英国远东政策的工具也还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也表示参与干涉的意向。

 美国是在中战争中袒态度最为明显的国家,它想利用日本的侵略为自己在中国夺得更多的特权。不过这时它也看到,日本如继续作战,必将招致各国的联合干涉,将对日本极为不利。3月28,它向日本提出劝告,指出“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不停止日本在陆上及海上的军事行动,则在该地区具有利益的其他国家提出不利于日本今后安全和幸福的解决办法,也是极为可能的事。”

 3月29俄、德、法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坚决要求日本停止在华军事行动,否则,一切后果将由日本负责,表达了三国武力干涉的意向。

 而美国现在表示中立,英国则要求日本接受三国劝告,日本在国际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虽然以小松亲王和山县有朋为首的军方强硬派此时也对辽东战局的不利形势和列强的干涉极为心虚,但他们此时已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继续硬撑下去。面对内阁方面的不断指责,这些将军们依然极为嘴硬:“慌什么,辽东战局虽然非常不利,但海城再困难也还能坚持一些时;列强的干涉当然必须认真考虑,可大日本皇军在澎湖列岛和山东登州发动的新一轮攻势即将结束,等占领了登州与澎湖后,再谈停战的事宜也不为迟。”

 3月29军陆海混和支队在日本大本营的一再督促下,经过一周的苦战,在付出了五百余人的伤亡后(军攻占澎湖加上患霍死亡者,总数达一千人),终于一举攻占了澎湖,打开了进军台湾的门户。澎湖守将朱上泮先是藏匿于民间,后雇船渡海逃至厦门。

 同,为了进一步打击清军的抵抗士气,为正在进行的中谈判增加筹码,军的“山东作战军”司令大山岩大将经过精心策划,在联合舰队的协助下,从海上和陆上对福善、登州发动了突然而又猛烈的进攻。

 在海上,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派出高千惠、吉野、秋津洲、速四艘巡洋舰开赴庙岛海峡,利用舰炮轰击登州;在陆上,则由第六师团之第十一旅团由宁海州(牟平)渡辛安河向登州方向进发。而刚刚从莱州带兵赶来的新任登州镇总兵夏辛酉,由于准备不足以及战斗力上的差距,在军海陆两方面炮火的攻击下,经一整天苦战,在毙伤敌六百余人以及自身伤亡一千五百多人之后,不得不退守莱州府。

 山东巡抚李秉衡接到皇上谕旨,饬令各部加强对威海方面军严加防范,却万万没有想到倭军这么快就展开了新的攻势。面对着登州陷落,莱州告急的警报,他紧急命令驻守在青州府的副将陈万清率部增援莱州,又命在胶州的总兵孙万林部驰援莱;他把黄河防务移交给方友升后,自己则率领六营练军星夜赶往青、莱一线。

 李秉衡知道自己在威海战役的陆战中曾经贻误过战机,幸亏朝廷尚能体谅山东方面兵力薄弱,只是训斥一番,没有往深处追究。这次如再铸成大错,只怕要步卫汝贵后尘身首异处了,自是调兵遣将不敢怠慢。

 好在是光绪接受了刘坤一奏折中的四点建议,提前对山东方面作了兵力部署。而日本方面由于要实施澎湖作战和组织攻台战役,也不出过多的兵力。此次实施登州作战,不过是借此敲山震虎罢了,山东的战事并没有进一步扩大。

 但登州的失陷不但使整个渤海海峡完全处于军的控制之中,加重了朝廷内主战派的忧虑和主和派的危机感,亦让所有的人清楚的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大清国除了冯华的义勇军,别的部队是完全指望不上的。

 军攻占澎湖和登州,不但扳回了一些因辽东失利造成的不利局面,而且让自己在山东战场和东南沿海的战略优势再一次得到了确立,也让日本内阁和大本营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当这些战争狂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清醒意识的脑袋由于这些胜利又有些发热之际,辽东的清**队也对海城和析木城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辽东的军尤其是驻守海城的陆军第三师团的形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m.sSvvXs.COM
上章 血淬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