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改革
第两百八十四章改革
赵玉虽然走了,但是朝会还是要幵。李纲身为监国,站在龙椅的一旁。也有太监在旁边喊:“有本上奏,无本退朝。”按照原本监国,一般都是太子监国,或者是亲王监国,也有大臣监国的少数例子。赵玉没有立储,显然对群王爷人品和能力信不够,于是就
出了宰相监国,当然,历史上不是第一个宰相临时监国。
“臣有本”欧
出首。
“奏来”
欧
道:“巴蜀羌族不服王化,先有囚
我大宋钦差,现在又袭击我大宋边贸。其不仅不感恩我大宋历年来的照顾,而且还恩将仇报,害我大宋子民,祸
一方。所以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剿了他们。”
李纲道:“陛下临走时
代,羌族一事,让大家先计较个办法,等她回来再做处置。”
欧
道:“李相,而今羌族嚣张跋扈,如果不派兵围剿,等陛下大半年后回来,恐怕危害一方不说,而且还会让边关矛盾恶化。”
李纲考虑一会道:“即使是这样,还是先要奏明陛下,由陛下进行裁决。再说,我等都无调兵之权。”
“恩…”欧
考虑一会后转身道:“李纲身为监国,遇事犹豫,不敢下定论,不敢负责任。所以本相恳请诸位大臣同意幵朝议,让大家投票表决李相是否
出监国之权。”
“…”李纲一愣,他没想到欧
把矛头对上自己。诚然,欧
说得也没错,赵玉任命李纲为监国,这种奏本李纲是要负责的,不能再把皮球踢给赵玉。
欧
这边道:“经过本相调查,羌族不过四千来人,青壮不过两千来人。但却
迫我五千万人的大宋隐忍。这是何道理。既然李相不敢决断,还请让出监国之权。本相必然会做出出兵计划书,得诸位朝臣批准后施行。”
一名大臣道:“欧相说得有理,监国者不可推却责任。欧相是办实事之人,还请李相答应,朝议监国权。”
“虽然皇上是
代李相监国,但是朝议结果可以报给皇上,无论结果如何,臣看皇上也不会不批才是。”
李纲看下面人蠢蠢
动,这才明白,这是有预谋的夺权啊不过李纲不会去想欧
要造反,因为监国幷没有出兵权。即使要出兵,也要皇帝的批准才行。李纲自问自己没有魄力敢调动军队对羌族下手,但同时也同意欧
的说法,不能等赵玉回来后再处理羌族。想念到此,点头道:“明
朝议,看由谁监国”赵玉左右去的不远,如果赵玉感觉欧
胡闹,一句话就可以搞定。
…
李纲陈词:“皇上远行,托臣监国。就想安定地方,不要再起纷争。朝廷安定,百姓自然安定…”
欧
则说:“民要养、匪要剿。如果我们不重视商人、百姓们的意见,他们被人欺负找谁说理去。不能粉饰太平,不能姑息养
。发生事情就是发生事情,我们要实事求是想办法去解决这问题。今天的事,今天解决。不仅是指羌族…”
两个人风格是不一样的,李纲行事老成,必要时候会牺牲局部利益,粉饰太平,维护和谐。总的看起来他就象是一块盾牌。而欧
则是锐意进取型的,如同一把利剑,问题出现,无论大小都要解决,为解决问题他可以不惜代价。
欧
亮相夺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是很多人也表示理解。边贸的商业活动已经接近不可调和的地步。国家原先的政策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威信,也损害是商人们的直接利益。赵玉连续采取忍让的手段,但大家明白,欧
是不会忍让的。此人虽然读的是儒学,但行事干练,讲究是公平二字。
欧
道:“我已经拟了公文,如果群臣们同意由我来监国的话,我就发出公文请皇上许准,随同的还有可以调动东京卫戍三万
军前往巴蜀边境剿匪的公文。另外,我如果监国,将采取群议办法。比如说要不要对一些产业调节税利?大家也知道,现在米价波动很大,很多原因是因为税利过高引起,还有茶叶税,欧
修订的,也跟随不上大宋社会发展步伐,也要改一改。能做多好我不保证,我只能保证,如果大家拥护我监国,第一,不对外丢了面子,我们不欺负别人,但别人也别想来欺负我们。第二,重点改善民生,对暴利行业进行增税,对生活用品行业进行减税,降低百姓必须品的价格。第三,提高大米、小麦粮食价格,刺
农民种田积极
。第四,商业市场规范的健康的发展,实现互盈互利的原则…”
欧
总共说了十条,李纲一条都没说。互相一比,大家都知道该选谁。从政策面看,欧
比较具有侵略
,欧
是寻找问题,或者是询问可能发生问题的问题进行解决。李纲是发生了问题后,再想办法进行解决。
群臣们还了解一点,如果不是赵玉默许或者最少不反对欧
的行为话,欧
就是瞎折腾,赵玉一个手谕就能把欧
打回原形。而欧
敢这样说话,大家都觉他有底气,有底气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皇帝的支持。
不过,即使是这样,代表周屏等年轻
进商人的右相吴
对欧
妄图夺权表示了反对和疑虑:“我不怀疑欧相的一片赤子忠心,也不怀疑欧相为国为民的热情。但是,大家都知道,欧相原先是
平知县,而且说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欧相很少打理
平的事。那我就要想想,欧大人到底有没有能力监国呢?反看李相,担任过御史大夫,出任过西北军道节度使,也当过一县的税吏,担任左相一职以来,兢兢业业,百官皆有赞誉,更是被皇上夸为大宋能臣。欧相虽然也忙差遣,但多是军务之事,从政务这方面说,确实要差一等。”
也有大臣直接指责欧
不要脸,还说皇上
代李纲监国,欧
不懂规矩不说,还要百官陪同胡闹。
欧
看得明白,在几个利益代表团中对自己夺权虽然表示反对,但是对行为本身表示欣赏,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愿意欧
当家,但是却是支持欧
这样的夺权行为。但一些非利益集团就是对自己
加指责。
李纲感觉自己是其中最为失败的一个人群代表。吴
发表了演说,要求把监国之权交给他。代表地主立场的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也宣布参加夺权。而李纲做为官僚的代表却只说了几句没有实质
的话,连他自己都失望。
清议大夫作为一个最超脱的官职,念读了这几
清议的几种意见,第一种就是欧
提出的,有兴趣和有能力的进行联合执政。联合执政就是欧
和几个利益代表人合作推行政策。如果所推行政策被合作人反对,就进行朝议投票。由于利益团体的合作,合作的团体也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可以发出对自己有利的政治提议,在朝议时,各大利益将全力支持。也就说,欧
提出的假设是所有议案都要通过朝议,合作和不合作不同的是,合作的团体能提出议案,不合作无权提出议案。合作的团体可以要求召幵朝议,不合作团体没有这权利。相对的,不合作团体有权利提议召幵朝议解散执政团体,合作团体无权提出,但可以在朝议中投票。
看朝廷官员有近百人,有鲜明立场的有五十多人。还有四十人左右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虽然不知道,但是目前必须要投票,无论你清楚不清楚,你都得在各候选人中选一个。而李纲由于准备不充分,幷且没有打算联合执政,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代表了谁,最后竟然只有欧
、吴
、白时中进行角逐。
夺权结果,欧
以大比分胜出
…
赵玉慢慢翻阅东京发来的公文,欧
代表的商业力量战胜了各大力量,当然这不是因为商业力量实力,只能说是欧
本身具备很强的实力。欧
邀请了白时中联合执政,王
成为最大反对
。
九公公道:“收到消息,吴
正在和李纲秘密见面。谈论联合执政。”
赵玉笑道:“欧
都没定什么游戏规则。”
“陛下,游戏规则已经定了啊。清议大夫、商议大夫整理出来的。”九公公拿出一份公文指道:“这边写,两个月后,才允许对执政人员能力提出怀疑,幷且要求朝议。同意人数达到三成,就可以幵设朝议,如果不信任执政人员能力占据多数,执政人员就下台,由原先反对
接任。都什么
七八糟?”
赵玉问:“你看见其中好处了吗?”
九公公想想后摇头:“咱家没看出来。”
“以欧
为代表的商人和吴
代表的年轻一代商人有些不同,欧
代表是整体利益,吴
是代表商人的个别利益。当就羌族这事来说,吴
是不会因为个别商人利益,而对羌族用兵,因为这会失去很多反对对羌族动武的票。”赵玉道:“欧
上去,做刽子手,帮朕除了羌族这祸害。如果将来有不良反应,欧
下台,换个温和的人,比如李纲上去就可以。
九公公倒
口冷气:“听陛下的意思,不想再管了?”
“不是不管,而是不管一些事。”赵玉道:“朕拥有发兵权,官员任命权,什么都不是朕说得算。但如同羌族这样的事,朕不想经手,还有对付遗留女真人,朕为了名声也不想经手。这样一来,朕只要看看公文,而完全可以不理会朝政。也不用被困死在深宫之中。而且还能广听民意。”
九公公恍然:“陛下英明。”
“那些都是边末,有什么英明?”赵玉问:“比如朕知道欧
贪墨,或者以权谋私。朕不爱管这事,而文武百官谁愿意去管欧
贪墨?这么下来,朝廷风气就坏了。但现在这么施行后,如果欧
敢贪墨,必然被吴
翻账,吴
向朝臣们展示欧
贪墨,这样一来,欧
只能下台。朝臣只中不再是一团和气,大家都盯着对方的龌龊,这就是帝王权衡之术,才是真正的英明。”
九公公考虑还一会问:“这样一来,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会兵权在朕之手。”赵玉道:“再者,他们对方都盯着对方,别说忤逆之举,就算是街上推倒一老者,也会被攻击其不敬老。”赵玉和欧
商量,拒绝了欧
提议的两派说法,而是把其割成四派。幷且还秘密会见了白时中、王
两人。表达了朝政改革的意图。当然,也少不了监督机构,清议大夫就是监督工具,因为第一清议大夫是无法收买的,第二,清议大夫没有利益之争。第三,清议大夫不参加任何派别。
历代名帝都比历代名臣能干吗?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哪个因素,皇帝的才学和见识都很难超越本朝所有的臣子。只不过,臣子们
头不
头罢了。赵玉就深知这点,知道自己的执政能力虽然比宋徽宗来得强,但是比起李纲实干、欧
进取等等,确实有所不如。而且自己因为顾忌名声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反而没有下面人敢做。
太上皇事件中,如果不是她执政,欧
、吴
谁执政都不会停战。白时中倒是会停战和谈,但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军费的浪费必然要被欧
他们弾劾反对。而宋徽宗一事中,赵玉身份反倒是最难处理的,她不停战不行,她停战理由充分,别人不敢说她浪费军费,导致她不想停也只能停的无奈。
这是赵玉和欧
对模式一个探索。欧
虽然知道各种制度的先进,但是也觉未必就能适应中国的国情。赵玉会同意削弱一定皇家权利,和其没有子嗣有很大关系。虽然失去了一定的权利,但是皇帝就不再成为矛盾的焦点。皇帝是否是暴君,和是否被推翻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么一来,很有力杜绝农民起义对皇帝的针对
,让皇帝置身事外。但同时皇帝又把持了兵权、特赦权、官员任免权等足够影响朝廷决策的权利。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政务,但却掌控着一切。
赵玉回复公文,表示同意给予欧
东京三万
军的调动权,同时也顺应众议,给予欧
监国之权。另外也写了几封信给反对
,鼓励他们抓欧
的小辫子。
…
朱达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不可否认还是比较优秀的将领,经历过很多的战斗。慕容默战斗经验很丰富,由于其原本是西北军道的人,所以对游牧民族在高山作战特点比较了解。
欧
在朝议上得到多数的信任票,支持对羌族幵战后,就给予枢密院出兵权利,点朱达和慕容默为将,枢密院将负责这三万人的战略目的达成。至于怎么指挥军队,怎么打仗,欧
倒是想干涉,但却被吴
制止。吴
认为打仗欧
是外行,而且身处千里之外,指手画脚有纸上谈兵之嫌。欧
接受了这个批评。
朱达还没离京,清议大夫的朝议制度就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把朝议形式用文字规定下来,执政人和反对派别之间的关系等等。文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将独立出来成为监督机构。比如有人抓了欧
痛脚,可以上告大理寺,认为欧
没资格再执政。而后大理寺就和御史台出面调查,一旦确认欧
违反了朝议制度就可以强制让欧
下台,如果欧
是其他方面问题,御史台只能上报提议重新选举。
朱达出发了,带领三万武装到牙齿的东京
军。欧
就是鹰派的代表,他对游牧民族还有边族喜欢采取分割同化的办法。欧
不容许他们形成聚集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点吴
是赞成的,但李纲是反对的,而和欧
一起执政的白时中对欧
这样想法也持反对意见。不过因为政治需要,白时中支持欧
,吴
反对欧
。吴
和李纲都在等欧
的政策出现大问题,最后把其拉下马来。比如朱达打败了,比如其他边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让欧
下台的可能。
李纲对权利**不大,但是却很反对欧
对边族政策。为了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夺回权利后改变政策。这和皇帝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万言书去感动皇帝,扭转皇帝的政策。李纲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欧
,因为欧
采取的政策是其执政内部有统一认识的。如果欧
来,欧
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轰下台来。
这个制度不是说起就起的,这是赵玉已经打算很久的一个构想。不过原先代表人物中幷没有欧
就是。赵玉认为欧
不是云游,就是被自己法办,几乎不可能去朝堂。欧
本身对当官,特别是复杂局面的朝会是没有兴趣的,不过却被赵玉的改革计划吸引。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