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花笑生文集 下章
音乐之魂
 对于音乐我一直是有愧的。

 小的时候对于它只是快乐的或烦恼的调味剂,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为了听而听。

 所以那时候,对它有太多的接触,却没有太多的感情。

 受父母的影响,我喜欢看书,诗歌或者散文,书可以启迪人的智慧,书可以陶冶人的心灵,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于是年少的我喜欢晚上睡觉把书放在枕头下面,仿佛在梦中也可以读书似的,而我的童年也确实因此有了很多甜蜜的梦。

 后来,我之所以一直聆听着这或轻柔或快的旋律,其实是和文学方面分不开的,然而,这也正是我惭愧的原因。

 有不止一位的文学家说过,作为一个爱文学的人,不可以只爱文学,还要有一个副业,因为文学和万物都息息相关的,学习点其他的东西有助于文学方面的提高。

 因着这个理由,我开始了第二爱好的选择,绘画我是很薄浅的,吹拉弹唱方面也难以启齿,喜欢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慢跑,毽球等等,然而,因着懒惰的基因,总觉它们是个累人的活,幸好,我的耳朵还是健全的,所以我选择了聆听。

 为了要提高文学水平而选择聆听音乐,现在想来那是对音乐的侮辱,幸好,后来终于醒悟了。

 音乐,生活中接触的多是人工创造的,久石让大师的作品或班得瑞、阿炳及一些民间轻音乐,当然,也会听一些比较滥情的流行音乐,让自己像个时代的儿,跟随90后的步伐。

 然而,听的最多的还是轻音乐,而理由则是因为它没有歌词。

 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理由让我的朋友笑掉了大牙,她们在嬉笑之余不理解我的选择。

 没有歌词,只有唯美的旋律。

 在唯美的聆听中把故事情节在脑海中一次次的回味,一次次的变化,让音乐随自己的心而走,那时,有种错觉——不是音乐掌握了我,而是我的心绪掌握了音乐。

 所以,总喜欢在午后或深夜,躺在温暖的阳光下或冰冷的月下,任心把音乐翻来覆去,那时“”是最温暖的字眼了。

 更喜欢聆听自然界的声音,音乐大师把自然地声音用她们的智慧翻译出来,毕竟不如自然地亲自演奏来的真切,风声雨声,雨打黄花声,风穿竹林声,鸟鸣涧声,猿啼深山声,杜鹃啼血声,波涛排声,也有无声的音乐,落叶飘零,夕阳西坠,月抹江天,雪舞江南。

 有声的,无声的,人工的,自然地,林林种种,在天地间编织着他们唯美的旋律。

 我常常想,音乐也应该是有灵魂的吧,若她能让我的耳朵听得其中一丝的真谛,便是即刻逝去,也可长笑了,只是我需头枕大地而去。

 突然想起小时候聆听的那些音乐,虽已过去多年,心中仍有音符在跳跃,原来,音乐只为聆听,简单的聆听,无需任何的功利。  M.SsvVxS.cOM
上章 百花笑生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