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极品汉娱 下章
【第232章】 何日王者归来
 实,并不是年轻一代的演员毁了香港电影,而应该说)F毁了年轻一代成为巨星的可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出演员大换血的新景象,许多的新演员逐步成长起来。青春偶像派方面,古天乐的《新加法》,金城武的《两个只能活一个》,吴彦祖的《紫雨风暴》,以及稍后的郑伊健、陈小的《古惑仔》,不论影片的成与否,都已初步显示了他们具有驾驭整部影片的明星魅力。女演员方面,袁咏仪在《金枝玉叶》中树立了独特的喜剧风格,舒琪在《玻璃之城》中奉献了同辈演员中最有深度的表演。在动作演员方面,没有人会怀疑《黄飞鸿IV》中的赵文卓会成为下一个李连杰,仅一部《太极拳》就让人由衷地为吴京的身手叫好。然而,在亚洲金融风暴过后,港片产量骤减,为了降低投资风险系数,制片商不再愿意给还没有完全成的年轻演员磨练演技的机会,而宁愿选择名气在外的大牌演员或者已在歌坛拥有很高知名度的明星。《孤男寡女》、《同室密友》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产生。本来颇具前途的一批演员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天空,于是,走的走,转行的转行,留下的也多是混迹于烂片或成为老牌明星的配角,最终造成香港演员的断层与青黄不接的局面。

 不妨再以周润发、成龙、周星驰和李连杰四位香港电影的“大哥大”为例,简单分析一下“无人接班”的事实。周润发赴好莱坞发展后,为港人津津乐道的江湖黑帮片还得吴镇宇、黄秋生、刘青云以及梁朝伟等属于同一时代的人来接,我们多多少少能从《暗花》、《暗战》、《PTU》中看到《英雄本》和《血双雄》的影子,而新人提纲的《黑白森林》(主演:演:蔡卓妍、关智斌、张致恒、钟欣桐謝鋒、陳冠希、鍾欣桐)等片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就被淘入烂片的洪之中。

 如今喜剧当道香港影坛,但成龙的动作喜剧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历史而被后人们记起,放眼整个香港影坛,没有一个集动作与喜剧于一身有年轻演员。无厘头的喜剧并不难演,但缺少一个能像周星驰一样坚持的演员,随着星仔眼角皱纹的增加,香港真正的无厘头同样可能成为一种历史。

 李连杰的外走使得香港多年没有一部像样的武侠片问世,古天乐、郑伊健、谢霆锋主演的《蜀山传》、《华英雄》以及星仔的《功夫》成为电脑特技的“俘虏”本有望成其接班人的赵文卓和吴京已完全转投到电视剧领域,在《风云》、《少林武王》这样的连续剧中不思进取。

 相比男演员的无人接班,女演员方面情形更为残酷,女明星面临严重的缺失。自梅姐因病仙逝,青霞息影从夫,关芝林无心恋战,张曼玉处于半休状态以来,没有一个女明星能单独成就一部重量级的影片。目前接片最多的陈慧琳、杨千华、梁咏琪、郑秀文,都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但透过银屏形象,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真实的身分:歌星。仔细算来,张柏芝和林嘉欣是最为专业也具有代表的女演员,但她们近年的演出完全融合在香港电影烂片的洪之中,没能树立起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经典形象。那么,还有谁呢?还有一对当红的Twins,嘿嘿,别逗了,她俩也算演员!尤其当看到蔡卓妍可爱的笑容时,就忍不住的笑:她的笑分明是演戏时饰掩不住内心的嬉笑,也就是说,她连最起码的表演基础都不具备。当然,严俊也不会就此去否定她们,只不过觉得她们适合她们的乐天派歌唱组合,若一定要演戏,还是得先磨练、磨练。

 没有优秀的剧本,没有认真的制作,没有精心的策划,导致香港的一些演技实力派演员也不得不在烂片出演角色,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混口饭吃。”

 比如,刘青云在《窈窕淑女》、《煎酿三宝》,曾志伟在《装追女仔2004》,吴镇宇在《飞侠小白龙》,林子祥、谭咏在《六壮士》,就连甄子丹也要在《恋情告急》中出演一个毫无意义的角色,梁朝伟更是混在《韩城攻略》里成为纯粹搞笑的“小丑。”此为人才之失。

 再说经典之失,讲到经典,总会想起那份属于香港的辉煌:邵氏一统天下后的“银海争霸”双龙双周的广泛影响,吴宇森、徐克如雷贯耳的名号,《英雄本》、《辣手神探》、《喋血双雄》、《无名家族》、《龙腾四海》、《豪》、《五亿探长雷洛》、《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黄飞鸿》、《赌神》、《赌圣》、《赌侠》一桩桩一幕幕永垂影史。

 此后数年,虽然也有《暗花》、《PTU》、等经典的“银河影像”但香港观众更离不开的是成龙每年一度的“贺岁”;是看着王家卫是否可能又仗着哪一个或两个大明星摆出个什么姿态,遐想周星驰或会再给人们怎样的一个“无厘头”;当然还有撑起脚尖争看周润发从洛杉矶飞回香港在记者会上出他那招牌式绽开的笑,然后,…

 最后来说经济之失,这一点其实在市场之失中已暴无疑。失去外埠市场原有的雄厚支撑,香港电影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或资金投入作后盾,必然地令其难以再从容地自我调节,不再拥有资金良循环

 。例如。过去一部拥有明星号召力地电影台湾地区#7400—500万(港元-下同)甚至更多。就算一部普通电影也可卖到100—120。但到了90代地中期开始。台湾发行片商竟低到只有新台币地30万。折算港元不到7万场是难以养活香港电影地。一句话。也就是香港电影能够回旋地余地已经很狭小了。这就直接导致香港电影首先是从量方面减少。不可避免地在质上造成影响也就成了必然。例如。按80年代平均每年拍摄影片大约维持在200左右。但到了90代特别是90年代地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如1996年。上映地港产片仍有103。但到了1997年便猛下降到只有80部。减少了二成多。之后每年都在80部到90部左右徘徊(注:1998年产87部。1999年年产90。以上数字来源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每年度出版地《香港电影回顾》。)。

 连续三年每年地产量骤减至不到100。这是香港电影半个世纪以来所仅见。与战后地高峰期五六十年代每年拍片超过300相比。相差实在不可同而语。影片产量少了地同时。港产片地票房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就算在90年代初期一部稍有卡士(Cast)动辄票房过千万元。那时候地香港影人目标是要打破曾经巨片《罗纪公园》在港收入达5000地纪录。可谓雄心。但是到了90年代地中后期。哪怕是节时地贺岁片。心态完全掉了过来。这全是经济问题。直白一点。就是“钱”地问题。

 讲到“钱。”又有两点要说。一是投资问题。首先假设一个问题:制片商愿意与香港地哪一个影人合作?答案肯定是周星驰。原因很简单:给星仔投资不会陪只会赚。对于投资商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香港电影不卖座地事实。让很多地投资方缺乏进行大投资、大制作地信心。香港地投资者向来都缺乏一种健康向上地形象。本身就缺乏大胆开辟新天地地勇气。习惯于一窝蜂似地往一时可以赚钱地类型片投资。黑帮警匪片卖座。他们就投资黑帮片;惊悚鬼片卖座。就会有一大批鬼片出炉。对于他们来说。投资电影根本上就是是为赚钱。与香港电影地发展前途无关。所以当电影市场良好地时候可以一掷千金。而市道不好地时候就会马上停止投资而处于观望。二十一世纪地经济社会。投资方地这些做法无可厚非。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关键是每年多产叫好叫座地商业片。以此来巩固投资人地信心。促使香港电影地良循环发展。

 二是片酬问题。电影事业发展地一个基本原则是:电影必须以创作为主导。而不是演员为主导。上世纪八十年代。港片以创作为主导。涌现大批好导演好剧本。拍摄了很多经典地影片。带来了香港电影史上一段辉煌地岁月。但在九十年代逐步发展到以演员为主导。制作大部分地钱都放在演员上去了。没有好剧本。没有精致地创作。演员再有光彩都欠灵魂。如今香港电影地一个怪异现象是。大牌演员片酬不断上涨。而香港电影市场持续低。在这一悖论地背后。专业人士指出:“现在投资者找明星演电影。是看谁来演能赚钱。把大部分钱都给了明星。自己则拼命压缩制作费。于是。便出现要求大牌演员降低片酬地呼声。这种呼声地初衷无疑是好地。只是它像中国足球为世界杯而取消联赛升降级一样违背客观规律。完全是饮鸩止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再加上盗版录像带、VCD地疯狂猖獗。严重影响了电影地正常发行。甚至连黑社会势力也渗入影圈。1992年节贺岁片档期前。更发生了有黑社会势力以‮力暴‬明抢拷贝地事件。香港电影界忍无可忍。举行了罕见地“反‮力暴‬”示威游行。引起了国际上地关注。香港电影地创作因循守旧、活力衰退、新人显得不新。老面孔又充斥银幕、巨星级明星高报酬高据不下而形成制作成本无法降低。票房收入却大跌、不少制片人急功近利而制滥拍、“九七”回归让一些人产生疑惑等等。这些因素使港产片难再风光。遇到了前所未有地危机。港片“快上快落。”居然出现了一部影片地票房收入竟只有一万多元地空前纪录现象。香港电影真有点积重难反了。

 回顾香港电影,大起大落中悲喜加,其影响的也决非严俊这一代人。在严俊的童年、少年、乃至于现在,港产电影始终伴随在生活左右,在严俊失落、迷茫、高兴的时候给他以动力、欢笑、悲伤、各种生活中本该有的酸甜苦辣。严俊从心底感谢香港电影给其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的别样味道。

 所以振兴香港电影,使其再铸辉煌,是其永远的梦想。好在现在的情况比历史要好很多,再加上众多演艺人员以身作则、“明天照常上班”的敬业精神,听到了曾志伟“加油,香港电影没问题的”的信心。

 严俊确信香港电影必定会上演“王者归来”给全世界喜欢香港电影的人最大的惊喜。哪怕是严俊自己也是期待着,也努力着,他相信,天地万物周而复始。  M.sSVvxS.Com
上章 极品汉娱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