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终身为敌
所有曾经的故事,说起来,都只是一次次不堪的经历,道尽辛酸,吐尽无奈,换来的却只是仰天的叹息。
那忠心体国的,终没有好下场,那陷害忠良的,却也同样为国捐躯。人之正
恶,谁人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为之效死命的长官,可以一下子把人打进十八重地狱,敌对的仇人,却可以大度对己,到底谁人是仇,谁人是友,又怎能分辨得清?
或许,这世界正如浅水清所言,战争本无分正
,只看强弱吧?
杨铭浩怜悯地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小弟,终究还是叹息道:“这么说来,你这盒子里装的,就是惊风展的人头了?浅水清要你率民保坝,替他背上杀惊风展的罪名,你也接受了?”
易星寒苦笑道:“浅水清这个人,我跟了他有近半年。这些日子以来,他做了些什么事,是怎么想的,我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凭心而论,这个人是天纵将才,
于人心,善于韬略,长于军事,优于谋划,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人。”
“这个人做事,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他想要利用一个人的时候,他不单单是从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事实上,他会先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考虑得比你自己还周全,然后定下应对之策。他策反拓拔开山是这样,利用我也是一样。”
说到这,易星寒认真道:“大哥,别说是我,就算是你,你能眼看着李官堰决堤,天下百姓没活路吗?就算风雷十三道是强盗土匪,干得是打家劫舍的勾当,可是堤坝一决,止水诸省成沼泽汪洋,你我又如何活命?就算活下来了,又何处容身?”
十多个兄弟,一起默然无语。
“所以,浅水清看准了我不能不同意。他有他想要的,我们有我们想要的。他想让止水换天易帜,让自己立下盖世之功,而我们,则想要家园平安,生活安康。他和我们,各取所需。”
杨铭浩背着双手,在议事堂中踱来踱去,良久,他才道:“大坝是必须要保的,可是梁史一案,你又待如何处理?”
“这正是我为难的地方,浅水清的意思,我很明白,可是稍有不慎,则会酿成大祸。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考虑好久,才最终得出结果。”
风雷十三道的一群当家人,一起听得莫名其妙,完全不理解易星寒话中的意思。
易星寒知道他们不懂,只能苦笑道:“我知你们不明白,但你们可知,浅水清为何一定要以血香祭旗的形式来屠城?”…
有些事,终究是不说不明白的。
当一名将军,对着敌国的领土子民举起屠刀时,人们只知道这个将军残暴嗜杀,却从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一切所谓的爱民,害民,在这些身居高位人的眼中,都仅仅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罢了。
屠城,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手法而已。
战必屠城。
这是古军事战争里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战争的残酷
,也由此可见。
但事实是,无论军事或者政治,每一条军法,每一条政策,其存在与执行的原因都有着其独特的背景,并非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
后世的历史学家在研究战必屠城的现象中,分析将军们做出这样决定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点:一:以屠城令来刺
己方将士奋勇杀敌,悍不畏死。以可能得到的大巨利益来
惑士兵勇猛作战。所谓的屠城令,其实以洗劫全城为目的。
二:屠杀可以平息因为攻城而带来的大巨损失导致的不
,有许多士兵在攻城中会失去自己的亲朋好友,肢体受伤,并因此
腔怨愤。屠杀无辜,可以给士卒一个发
的渠道。让他们将所有的怒火,包括对长官不
与怨怼尽情发
。这样可以有助于自己的控制,同时培养士兵的血
与忠诚。
凡是经历过大屠杀的战士,鲜有背叛自己主将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过了那些抿灭人
的事情后,就再也无路可走。
三:在洗城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屠城血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震慑住其他地方的守卫,并给予足够的警告,令其后的战争中出现敌不战自溃的局面。这样就可以少打许多仗,少死很多战士。
然而,屠城的行为,同样会引起被攻击方的愤怒,甚至可以点燃烧全国反抗的**。
在这里,不得不对民心做一番剖析。
民众的爱国热情,其实大都是建立在一个有限的基础上的,那就是…自己得先活着。
当一个国家被另一方入侵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当权者舍民不舍国。只有国家还在,普通百姓就是死得再多,以后还能通过扩大生育来恢复元气。可是国家没了,就什么都没了。因此,他们不惜发动全民战争,不惜通过破坏一切可以破坏的,包括桥梁,堤坝,焚烧城市等行为来保卫国家。
但是对民众来说,自己的命是最重要的。国家没了又如何?换个人来统治,只要自己听话,对方也不可能斩尽杀绝。毕竟没有人的国土,毫无价值与意义。因此,当国家决定牺牲民众以换取柄家存亡的时候,百姓们更多的选择是先保存自己。必要时,他们会投降,会反叛,甚至会主动带着敌人进攻自己的国家。
因此,当一个敌对国入侵某个国家时,最多遭遇的情况就是…被入侵的一方,拼尽一切手段,通过搜刮粮食,爱国宣传,藏兵于民等种种方式,发动民众反抗。而入侵方在最初,则会尽可能的表现出爱民如子的态度。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粮食不济,被迫需要与民争粮,又有少量民众开始攻击自己,导致一定程度伤亡时,愤怒就会让他们失去理智,从而采取大屠杀的手段。
当民众发现,一昧软弱并不能换取自己所渴望的安全时,心中那份爱国的热情就会被马上点燃。
这个时候,一样是死,他们会选择死得象一个烈士了。
因此,民心在卫国大战里,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双方都渴望利用,又渴望不被对方利用。而在这里,被攻击的一方在争取民心方面,总是有着天然优势的。
历史学家们评价,屠城令是建立在一个将军们臆想的基础上的,他们自以为是的认为屠杀可以让对手胆寒,而实际效果却是反而进一步
怒对手。
因此,屠城令除了对鼓舞己方士气有好处外,对灭敌士气是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的。
因此,屠城令的弊远大于利,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来敢于搞屠城的将军越来越少的原因。
但是浅水清不这么看。
回顾中国历史,几乎每一次面对外敌入侵的亡国之战,几乎都有屠城现象的出现,甚至少数内部王朝争夺的现象,都有屠城的事迹存在。包括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也有过大规模屠城的历史,扬州十
,嘉定三屠,皆在此例。
为什么从古到今,战必屠城的事件屡见不鲜,难道那些将军们真是白痴吗?
不,那是因为它的确对攻城下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它在战术上完全可以压制住对手,令民众害怕,并产生大量的投降行为。
历史上的灭国之战数不胜数,之所以很多时候屠城令起不到足够的效果,甚至使大量地区产生同仇敌忾的心理,奋起反抗,这完全是因为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屠城中,稍微有点头脑的守城方,都会在宣传上对己方民众起着极大的误导作用。
简单的说法就是:他们会告诉每一个人,屠城仅仅是因为对手的残暴。凡被敌人占领的地方,必定血
成河。守方永远不会告诉民众,攻方屠城的前提是守城方拼死反抗。他们会告诉自己的士兵与百姓,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敌人占领了我们的城市,就会大肆屠杀我们的子民,从而大大
起己国兵民的反抗心理。
在这样的前提下,兔死狐悲的心理和家国不灭的教育就会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催生民众爱国热情,鼓励其积极反抗,保家卫国。
因此,与其说屠城令没有震慑作用,到不如说是防御方有效利用舆论渠道,充分借此机会发挥其弊,削弱其利的结果。
而浅水清,他之所以敢屠城,就在于他看穿了这一点。
而这,才是血香祭大旗的真正目的。
血香祭大旗,其目的,就在于将血香这种看得见的东西,和屠城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它,准确无误地向所有人传达这样一个讯号:降,城可保,人可活,不动分毫。战,
城尽屠,不留一人。
血香祭大旗,其目的,不在于屠城,而在于强化投降的意义。因此,浅水清的屠城,是以驱逐,恐吓,震慑敌人为主,而非真正的杀光所有人。
通过血香这个信号的传递,它等于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被攻击方的民众这样一个消息:凡顺我者,皆可活命。逆我者,惟死路一条。
而这一点,由于血香的存在,是对手无论如何都无法隐瞒和遮蔽的。
血香取代屠城令,已经成为一个活动的标志。它淡化爱国精神,反过来却将城市安危与百姓安危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捆绑在一起,重点突出顺昌逆亡的观念,这对止水人的抵抗热情,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打击。通过那一点血香的燃起,熄灭,来催化人们内心中的恐惧,消弭一切潜在的可能抵抗。
当然,在此基础上,浅水清还有两招用来摧毁民众反抗意识的杀手锏。
其一:就是反过来利用民众来守卫大坝。他以毁坝为最好的突破点,指出止水国家无视民众苦难,天风人过来是解黎民于倒悬。无论民众是否接受,但至少他们明白一点:大坝绝不可毁。无论毁坝方是止水官军,还是天风敌军。因此,易星寒不得不接受浅水清的安排,包括接过杀死惊风展这个罪名。没有这个罪名,他就没有在止水号召民众的基础。
所以,浅水清根本就不用考虑李官堰的安全,因为自有易星寒来头痛这件事。同样的,由于易星寒势必要进行的保坝之举,它会让很多人对国家失去信心。
这也就是是浅水清所说的事物的利弊两面。当每个人都只看到抱飞雪决堤顷国的无畏勇气时,浅水清看到的,则是此事对止水民众带来的恶劣影响。通过有效的宣传,它会成为打击这个国家民心士气的最好武器。
其二:就是易星寒的梁史案。抛出易星寒这个人,就象是在整个止水国内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效果之佳,反映之猛,将会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当屠城血令无法让某些忠于国家的民众产生退却心理时,梁史案却可以通过这场“伟大的颠覆”彻底摧毁民众心中的精神支柱。当他们发现,原来这个国家,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在罪恶中生成的帝国。伟大的领袖原来不过是一头噬主的狼,整个国家自始至终都在
淌着腐臭的
脓时,爱国的热情会这种发现中被浇熄,一腔热血也最终化为冰冷。当天风大军的铁蹄踏至,点燃那焚城的血香时,又还能有多少人依然保留反抗的勇气?
只要有一个城市为血香震慑,并从而投降,那么从此以后,各地拥有反抗决心的人都将会大幅度减少。那第一个投降的城市,将会成为摧毁所有抵抗民众抗击热情的信号,并向四方不断延伸。
民心这种东西,若不能为我所用,至少也不能为对手所用。
惑其心,
其国,灭其敌,掠其财,以战养战,以凶恶之名震慑天下,则大局可定!…
苞了浅水清这许多日子,逐渐了解到浅水清的行事作风与思维习惯,易星寒在牢狱生涯里的那些日子,是第一个看穿浅水清想法的人。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对手才了解对手吧。
解释过梁史案与血香祭大旗背后的真实意义之后,易星寒无奈道:“浅水清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谣言只有从内部产生才具有功效。自始至终,浅水清对粱史一案三缄其口,其目的,就是在等我来说出这件事。”
“我是梁史案的见证人,经历了一切所经历的。我又是止水子民,很快还将号召所有人一起来保护大坝。若我能成功守坝,我所说的话,人们自然会信。这样的谣言,其威力远远大于出自天风人之口。”
杨铭浩沉声道:“那你准备将它公布出来吗?”
易星寒冷冷道:“浅水清常说,事物皆有正反两面。受其弊者,当寻其利。得其利者,当防其弊。浅水清祭血香以震慑国民,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因贪生怕死而从之。但同样,他也会
化与其对抗的那一部分人的战斗决心。如今止水将亡,国将不国,要想保护我家园,依靠羽家皇室再无意义。既如此,我们便和天风人一起颠覆羽家又如何?浅水清需要那些怕死的人,我却需要那些不怕死的。我和浅水清通力合作,将国民一分为二。羽家王朝虽亡,止水却未必就亡。若天风人不能善待我止水子民,我就领人与他抗争到底,也让他明白一下,这亡国亡家的事,非如此轻易。”
说到这,易星寒突然仰天长啸一声:“从现在起,我易星寒保大坝,御天风,谁的帐也不买。浅水清想要利用我,我又何尝不是在利用他?我们彼此利用,就看到最后谁是那最后胜者。”
“浅水清,咱们走着瞧,我要让你知道,止水一国就算为你所下,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也随时都还有一个人,可以
夜夜绞得你不得安生。你屠我止水子民,无论何因,都为我止水之仇。只要我易星寒还活在这世上一
,我必终身与你为敌!”
凡事有利有弊,放走易星寒,固然可以为浅水清带来许多益处,但是易星寒因那一场场残酷的杀戮而带来的深刻仇恨,却不知可在浅水清的预料之中?…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