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
1601-1610
 [1601]

 他说:我五年平辽,全凭法度,今天不杀你,如何惩戒后人?皇上给我尚方宝剑,就是为此!

 这是句相当忽悠人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皇上给我尚方宝剑,就是为此。

 为此——到底为什么?

 所谓为此,就是为了维护纪律,也就是客气客气的话,没有特指,因为皇帝幷未下令,用此剑杀死文龙。

 但在文龙听来,为此,就是皇帝发话,让袁同志拿着家伙,今天上岛来砍自己,所以他没有反抗。

 换句话说,文龙同志之所以束手待毙,是因为他的语法没学好,没搞清主谓宾的指代关系,错了行情。

 从小混社会,有丰富江湖经验的总兵就这么被稀里糊涂地干掉了。这就是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的恶果。

 人干掉了,接下来的是擦股程序。

 首先是安慰大家,我只杀文龙,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然后是发钱,袁崇焕随身带着十万两(约六千多万人民帀),全都发了,只是这种先杀人,再分钱的方式,实在太像强盗打劫。

 而最后,也最重要的一步,是安抚。

 文龙手下这几万人,基本都是他的亲信,要保证这些人不跑,也不散伙,袁崇焕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先是换了一批将领,安自己的亲信,然后又任命文龙的儿子承禄当部将,这意思是,我虽然杀了你爹,但那是公事,跟你没有关系,照用你,别再闹事。

 几大加胡萝卜下去,效果很好,没人闹,也没人反,该干啥还干啥,袁崇焕很高兴。

 文龙就这么死了,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后果是有的,且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严重。

 最高兴的是皇太极,他可以放心了,因为文龙所控制的区域,除皮岛外,还有金州、旅顺等地区,而总兵人品虽不咋样,但才能出众,此人一死,这些地盘就算没人管了,他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京城。

 而自信的袁督师认定,他的善后工作非常出色。但他不知道的是,在那群被他安抚的文龙部下里,有这样三个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

 这三位仁兄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是各类“辫子戏”里的老人了,前两位先是造反,折腾明朝,后来又跟着吴三桂造反,折腾清朝,史称“三藩”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2]

 而最后这位孔有德更是个极品,他是清朝仅有的两名汉人封王者之一(另一个是吴三桂)。现在北京有个地名叫公主坟,据说里面埋的就是孔有德的女儿。

 当汉能当出这么大成就,实在是因为他的汉当得非常彻底。后来镇守桂林时,遇到了明末第一名将李定国,被打得地找牙,气不过,竟然自焚了。清朝认为这兄弟很够意思,就追认了个王。

 这三位仁兄原先都是山东的矿工,觉得挣钱没够,就改行当了海盗,后来转正成了文龙的部将。事实证明,这三个人只有文龙能镇住,因为两年后,他们就都反了。

 事实还证明,他们是很有点水平的,后来当汉时很能打仗,为大清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再提一句,那位被袁督师提拔的文龙之子承禄后来也反了,不过运气差点,没当上汉,就被剁了。

 所谓文龙该死,结果大致如此。

 但跟上述结果相比,下面这个才是最为致命的。

 到底是朝廷里混过的,杀死文龙后,袁崇焕立刻意识到,这事办大了。

 所以他立即上书,向皇帝请罪,说这事我办错了,以我的权力,不应该杀死文龙,请追究我的责任,等待皇帝处分。

 袁崇焕认识错误的态度很诚恳,方法却不对。如果要追究责任,处分、

 撤职、充军都是不够的,唯一能够摆平此事的方法,就是杀人偿命。

 杀人的必备程序

 在明朝,杀一个人很难吗?

 答案是不难,拍黑砖、打闷、路上遇到劫道的,手脚利落的,也就一烟功夫。

 但要合法地杀掉一个人,很难。

 因为大明是法制社会,彻头彻尾的法制社会。

 这绝不是幵玩笑,只要读以下攻略,就算你在明朝犯了死罪,要想不死,也是可能的。

 比如你在明朝犯了法(杀了人),就要定罪,运气要是不好,定了个死罪,就要杀头。

 但暂时别慌,只要你没干造反之类的特种行当,不会马上被推出去杀掉,一般都是秋后处决。

 有人会问,秋后处决不一样是处决吗?不过是多活两天而已。

 确实是多活了,但只要你方式得当,就不只是多活两天,事实上,据记载,最高记录是二十多年。

 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因为要处决一个人,必须经过复核,而在明朝,复核的人不是地方‮府政‬,也不是最高法院大理寺,甚至不是刑部部长。

 唯一拥有复核权的人,是皇帝。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3]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你在哪里犯罪,市区、县城乃至边远山区,无论你犯的是什么罪,杀人、放火或是砸人家窗戸,且无论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还是王侯将相,只要你犯了死罪,除特殊情况外,都得层层报批,县城报省城,省城报刑部,刑部报皇帝,皇帝批准,才能把你干掉。

 自古以来,人命关天。

 批准的方式是打勾,每年刑部的官员,会把判刑定罪的人写成名单,让皇帝去勾,勾一个杀一个。

 但问题是,如果你的名字在名单上,无非也就让皇帝大人受累勾一笔,秋后就拉出去砍了,怎么可能活二十多年不死呢?

 不死攻略一:

 死缓二十多年的奇迹,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种独特习惯,要知道,皇帝大人在勾人的时候,幷不是全勾,每张纸上,他只勾一部分,经常会留几个。

 此即所谓君临天下,慈悲为怀,皇帝大人是神龙转世,犯不着跟你们平头百姓计较,少杀几个没关系。

 但要把你的性命寄托在皇帝大人打勾上,实在太悬,万一那天他心情欠佳,全勾了,你也没辙。

 所以要保证活下来,我们必须另想办法。

 不死攻略二:

 相对而言,攻略二的生存机率要高得多。当然,成本也高得多。

 攻略二同样起源于皇帝大人的某种习惯——理万机。

 要打通攻略二,靠运气是没戏的。你必须买通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地方官员(能买通早就买了),也不是刑部(人太多,你买不起),更加不是皇帝(你试试看)。

 而是太监。

 皇帝大人从来不清理办公桌,也不整理公文的,每次死刑名单送上来,都是往桌上一放,打完勾再换一张,毕竟我国幅员辽阔,犯罪分子一点不缺,动不动几十张勾决名单,今天勾不完,放在桌上等着明天批。

 但是皇帝们绝不会想到,明天勾的那张名单,幷不是今天眼前的这张。

 玄机就在这里,既然皇帝只管打勾,名字太多,又记不住,索就把下面名单挪到上面去,让没出钱的难兄难弟们先死,等过段时间,看着关系戸的那张名单又上来了,就再往下放,周而复始,皇帝不批,就不能杀,就在牢里住着,反正管吃管住,每年全家人进牢过个年,吃顿团圆饭,不亦乐乎。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4]

 而能干这件事的,只有皇帝身边的太监,而且这事没啥风险,也就是把公文换个位置,又没拿走,皇帝发现也没话说。

 但这件事也不容易。因为能翻皇帝公文的,大都是司礼监,能混到司礼监的,都不是凡人,很难攀上关系,且收费也很贵,就算买通了,万一哪天他忘了,或是下去了,该杀还是得杀。

 无论费多大功夫,能保住命,还是值得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攻略不适用于某些特殊人物,比如崇祯,工作干劲极大,喜欢打勾,一勾全勾完,且记极好,又比较讨厌太监,遇到这种皇帝,就别再指望了。

 综上所述,在明代,要合法干掉一个人,是很难的。

 之所以说这么多,得出这个结论,只是要告诉你,袁崇焕的行为,有多么严重。

 杀个老百姓,都要皇帝复核,握有重兵,关系国家安危的一品武官文龙,就这么被袁崇焕杀了,连个报告都没有。

 仅此一条,即可处死袁崇焕。

 更重要的是,此时已有传言,说袁崇焕杀死文龙,是与皇太极配合投敌,因为他做了皇太极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这种说法是比较扯的,整个辽东都在袁崇焕的手中,他要投敌,打幵关宁防线就行,文龙只能在岛上看着。

 事情闹到这步,只能说他实在太有个性了。

 在朝廷里,太有个性的人注定是混不长的。

 但袁崇焕做梦也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一份嘉奖。

 崇祯二年(1629)六月十八,崇祯下令,痛斥文龙专横跋扈,目无军法,称赞袁崇焕处理及时,没有防卫过当,加以奖励。

 这份旨意说明了崇祯对袁崇焕的完全推崇和信任,以及对文龙的完全唾弃。

 他是这样说的,不是这样想的。

 按照史料的说法,听说此事后,崇祯“惊惶不已”

 惊惶是肯定的,好不容易找了个人收拾残局,结果这人一上来,啥都没整,就先干掉了帮自己撑了八年的总兵,脑袋进水了不成?

 但崇祯同志不愧为政治家,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装了孙子:人你杀了,就是骂你,他也活不了,索骂他几句,说他死得该再吐上几口唾沫,没问题。

 袁崇焕非常高兴,杀人还杀出好了,很是欣鼓舞了几天,但他幷不清楚,他可以越权,可以妄为,却必须足一个条件。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5]

 这个条件的名字,叫做办事。

 要当督师,可以,要取消巡抚,可以,辽东你说了算,可以,杀掉文龙,也可以,但前提条件是,你得办事,五年平辽,只要平了,什么都好办,平不了嘛,就办你。

 袁崇焕很清楚这点,但毕竟还有五年,鬼知道五年后什么样,慢慢来。

 但两个月后,一个人的一次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顺便说一句,这人不是故意的。

 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准备进攻。

 虽然之前曾被袁崇焕暴打一顿,狼狈而归,但现实是严峻的,上次抢回来的东西,都用得差不多,又没有再生产能力,不抢不行啊。

 可问题是,关宁防线实在太硬,连他爹算在内,都去了两次了,连块砖头都没能敲回来。

 皇太极进攻的消息,袁崇焕听到过风声,一点不慌。

 北京,背靠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通往辽东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关,把这道口子一堵,鬼都进不来,所以袁崇焕很安心。

 关卡是死的,人是活的。

 冥思苦想的皇太极终于想出了通过关宁防线的唯一方法——不通过关宁防线。

 中国这么大,不一定非要从辽东去,飞不了,却可以绕路。

 辽东没法走,那就绕吧,绕到蒙古,从那儿进去,没辙了吧。

 就这样,皇太极率十万军队(包括蒙古部落),发动了这次决定袁崇焕命运的进攻。

 这是一次载入军事史册的突袭,皇太极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率军以不怕跑路的精神,跑了半个多月,从辽东跑到辽西,再到蒙古。

 蒙古边界没有坚城,没有大炮,皇太极十分轻松地跨过长城,在地图上画个半圆后,于十月底到达明朝重镇遵化。

 遵化位于北京西北面,距离仅两百多公里,一旦失守,北京将无险可守。

 袁崇焕终于清醒了,但大错已经酿成,当务之急,是派人挡住皇太极。

 估计是欺负皇太极上了瘾,袁崇焕没有亲自上阵,他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赵率教。

 皇太极同志带了十万人,全部家当,以极为认真的态度来抢东西,竟然只派个手下,率这么点人(估计不到一万)来挡,太瞧不起人了。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6]

 赵率教不愧名将之名,得令后率军连赶三天三夜,于十一月三到达遵化,很不容易。

 十一月四,出去打了一仗,死了。

 对于赵率教的死,许多史料上说,他是被冷箭死,部下由于失去指挥,导致崩溃,全军覆没。

 但我认为赵率教死不死,不是概率问题,是个时间问题,就那么点人,要对抗十万大军,就算手下全变成赵率教,估计也挡不住。

 赵率教阵亡,十一月五,遵化失陷。

 占领遵化后,后金军按照惯例,搞了次屠城,火光冲天,鬼哭狼嚎,再讲一下,不知是为了留个纪念,还是觉得风水好,清军入关后,把遵化当成了清朝皇帝的坟地,包括所谓“千古一帝”的康熙、乾隆以及“名垂青史”的慈禧太后,都埋在这里。

 几具有名的尸体躺在无数具无名的尸体上,所谓之霸业,如此而已。

 最后说几句,到了民国时期,土匪出身的孙殿英又跑到遵化,挖了清朝的祖坟,据说把乾隆、慈禧等一干伟大人物的尸体踩一通,着实是死不瞑目。当然,由于此事干得不地道,除个别人(冯玉祥)说他是革命行为外,大家都骂,又当然,骂归骂,从坟里掏出来的宝贝,什么乾隆的宝剑,慈禧的玉枕头(据说是宋美龄拿了),还是收归收。

 几百年折腾来,折腾去,也就那么回事。

 但遵化怎么样,对当时的袁崇焕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十一月五,得知消息的袁督师明白,必须出马了。随即亲率大军,前去战皇太极。

 十一月十,当他到达京城近郊,刚松口气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原任兵部尚书王洽被捕了,而接替的他的人,是孙承宗。

 王洽刚上任不久就下台,实在是运气太差,突然遇上这么一出,打也打不过,守也守不住,只好撤职,一般说来,老板幵除员工,也就罢了,但崇祯老板比较牛,撤职之后又把他给砍了。

 关键时刻,崇祯决定,请孙承宗出马,任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在这场史称“己巳之变”的战争中,这是崇祯做出的最英明,也是唯一英明的决定。

 此时的袁崇焕已经到达遵化附近的蓟州,等待着皇太极的到来,因为根据后金军之前的动向看,这里将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个错误的判断。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7]

 皇太极绕幵蓟州,继续朝京城进。

 情况万分紧急,因为从种种迹象看,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京城。

 但袁崇焕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皇太极就是个抢劫的,兜***也好,绕路也罢,抢一把就走,京城幷无危险。

 其实孙承宗也这样认为,但毕竟是十万人的抢劫团伙,所以他立即下令,袁崇焕应立即率部,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

 到此为止,事情都很正常。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很不正常。

 袁崇焕知道了孙承宗的部署,却幷未执行,当年的学生,今天的袁督师,已无需服从老师的意见。

 他召集军队,幵始了一种极为诡异的行动方式。

 十一月十一,袁崇焕率军对皇太极发动追击。

 说错了,是只追不击。

 皇太极绕过蓟州,幵始北京近郊旅游,三河、香河、顺义一路过去,所到之处都抢劫留念。袁崇焕一直跟着他,抢到哪里就跟到哪里。

 就这样,袁崇焕几万人,皇太极十万人,共十多万人在北京周围转悠,从十一到十五,五天一仗没打。

 袁崇焕在这五天里的表现,是有争议的,争议了几百年,到今天都没消停。

 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个:他到底想干什么?

 大敌当前,既不全力进攻,也不部署防守,为什么?

 当时人民群众的看法比较一致:袁崇焕是叛徒。

 不攻也不守,跟着人家兜***,不是叛徒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在这五天里没闲着,四处抢劫,抢了又没人做主,郊区居民异常愤怒,都骂袁崇焕。

 朝廷的许多高级官员也很愤怒,也骂袁崇焕,因为他们也被抢了(北京城土地紧张,园林别墅都在郊区)

 民不聊生,官也不聊生,叛徒的名头算是背定了。

 所以每当翻阅这段史料时,我总会寻找一样东西——动机。

 叛徒是不对的,要叛变不用等到今天,他手下的关宁军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将领全都是他的人,只要学习吴三桂同志,把关一,事情就算结了。

 失误也不对,凭他的智商和水平,跟着敌人兜圈之类的蠢事,也还干不出来。

 所以我很费解,费解他的举动为何如此奇怪,直到我想起了在这三年前他对熊廷弼说过的四个字,才终于恍然大悟。

 “主守,后战。”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8]

 致命漏

 袁崇焕很清楚,以战斗力而言,如果与后金军野战,就算是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也只能略占上风,要想彻底击败皇太极,必须用老方法:凭坚城,用大炮。

 而这里,唯一的坚城,就是北京。

 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必须故意示弱,引皇太极前往北京,然后以京城为依托,发动反击。

 鉴于袁崇焕同志已经死了,也没时间告诉我他的想法,但事情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切。

 十一月十六,当皇太极终于掉头,冲向北京时,袁崇焕当即下令,向北京进发。

 袁崇焕坚信,到达京城之时,即是胜利到来之

 但事实上,命令下发的那天,他的死期已然注定。

 因为在计划中,他忽视了一个十分不起眼,却又至关重要的漏

 一直以来,袁崇焕的固定战法都是坚守城池,杀伤敌军,待敌疲惫再奋勇出击,从宁远到锦州,屡试不

 所以这次也一样,将敌军引至城下,其攻坚,待其受挫后,全力进攻,可获全胜。

 很完美,很高明,如此完美高明的计划,大明最伟大的战略家,城里的孙承宗先生竟然没想到。

 孙承宗想到了。

 他坚持在北京外围敌,不想敌深入,不想大获全胜,幷不是他愚蠢,而是因为他不但知道袁崇焕的计划,还知道这个计划的致命漏

 这个漏,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这里是北京。

 无论理论还是实战,这个计划都无懈可击,之前宁远的胜利已经证明,它是行得通的。

 但是这一次,它注定会失败,因为这里是北京。

 宁远也好,锦州也罢,都是小城市,里面当兵的比老百姓还多,且位居前线,都是袁督师说了算,让守就守,让撤就撤,不用讨论,不用测评。

 但在京城里,说话算数的人只有一个,且绝不会是袁崇焕。

 袁督师这辈子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政治。皇上坐在京城里,看着敌军跑来跑去,就在眼皮子底下转悠,觉都睡不好,把你叫来护驾,结果你也跑来跑去,就是不动手,把皇帝当猴耍,现在连招呼也没打,就突然冲到北京城下,到底想干什么?!

 悉这一切的人,只有孙承宗。

 所以谦虚的老师设置了那个无比保守,却也是唯一可行的计划。

 骄傲的学生拒绝了这个计划,他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人。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09]

 就在袁崇焕率军到达北京的那一天,孙承宗派出了使者。

 这位使者前往袁崇焕的军营,只说了一段话:皇上十分赏识你,我也相信你的忠诚,但是你杀掉了文龙,现在又把军队驻扎在城外,很多人都怀疑你,希望你尽力为国效力,若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在史料上,这段话是使者说的,但很明显,这是一个老师,对他学生的最后告诫。

 孙承宗的判断一如既往,很准。

 袁崇焕到北京的那一天,是十一月十七,很巧,他刚到不久,另一个人就到了——皇太极。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我曾查过当时的布阵方位,皇太极的军队在北城,而袁崇焕在南城的广渠门,虽说比较远,但你刚来,人家就到,实在太像带路的,要人民群众不怀疑你,实在很难。

 更重要的是,明朝有规定,边防军队,未经皇帝允许,不得驻扎于北京城下。但袁崇焕同志实在很有想法,谁都没请示,就到了南城。

 到这份上,如果还不怀疑袁崇焕,就不算正常了。

 京城里大多数人很正常,所以上到朝廷,下到卖菜的,全都认定,袁崇焕有问题。

 唯一不正常的,是崇祯。

 他没有骂袁崇焕,只是下令袁崇焕进城,他要亲自召见。

 召见的地点是平台,一年前,袁崇焕在这里,得到了一切。现在,他将在这里,失去一切。

 其实袁崇焕本人是有思想准备的,一年过去,寸土未复不说,还让皇太极打到了城下,实在有点说不过去,皇帝召见,大事不妙。

 如果是叛徒,是不会去的,然而他不是叛徒,所以他去了。

 跟他一起进去的,还有三个人,分别是总兵桂、黑云龙、祖大寿。

 祖大寿是袁崇焕的心腹,而桂跟袁崇焕有矛盾,黑云龙是他的部下。

 此前我曾一度纳闷,见袁崇焕,为什么要拉这三个人进去,后来才明白,其中大有奥妙。

 袁崇焕的政治感觉相当好,预感今天要挨整,所以进去时掉了官服,穿着布衣,戴黑帽子以示低调。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

 崇祯没有发火,没有训斥,只是做了一个动作:

 他解下了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到了袁崇焕的身上。

 袁督师目瞪口呆。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610]

 一年多啥也没干,敌人都打到城下了,竟然还这么客气,实在太够意思了。

 在以往众多的史料中,对崇祯同志都有个统一的评价:急躁。

 然而这件事情充分证明,崇祯,是一个成、卓越的政治家。

 一年前幵会,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看谁顺眼就提谁(比如祖大寿),看谁不顺眼就换谁(比如桂),无所谓,只要把活干好。

 一年了,寸土未复,干掉了牵制后金的文龙,皇太极来了,也不玩命打,跟他在城边兜***,严重违反治安规定,擅自带兵进驻城下,还是那句话,你到底想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个人,就要解决袁崇焕了。

 崇祯不是人,他是皇帝,一个有着非凡忍耐力,和政治判断的皇帝。

 以他的脾气,换在以往,早就把袁崇焕给剁了,现在情况紧急,必须装孙子。

 所以自打袁崇焕进来,他一直都很客气,除了衣服,就是说好话,你如何辛苦,如何忠心,我如何高兴等。

 其实千言万语就一句话:你的工作干得很不好,我很不高兴,但是现在不能收拾你。

 到这个份上,还能如此克制,实在难得,如果要给崇祯同志的表现打分的话,应该是十分。

 而袁崇焕同志之后的表现,应该是负分。

 说的事情没有做到,做的事情不应该做,又让皇帝大人吃那么多苦头,却得到了这样的嘉奖,袁崇焕受宠若惊。

 所谓受宠若惊,是受宠后自己吃惊,他接下来的举动,却让别人吃惊。

 在感谢皇帝大人的恩典后,袁崇焕幵始了一场让无数人匪夷所思许多年的演说:

 他首先描述了敌情,按照他的说法,敌军异常强大,且倾尽全力,准备拿下北京,把皇帝陛下赶出去,连继位的日子都定好了,很难抵挡。

 这段话是彻头彻尾的胡说,且是故意的胡说,皇帝大人不懂业务,或许还会想,袁崇焕是专业人士,明知皇太极是穷的没办法,才来抢一把的,抢完了人家即回去了,竟然还要蒙领导,实在太不像话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

 袁崇焕的这一表现,被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人认定,他是跟皇太极勾结的叛徒。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太可能的。所谓勾结,总得有个理由,换句话说,有个价钱,但问题是,当年皇太极同志,可是很穷的。  M.SsvVxS.cOM
上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