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
第三百零二节 长城保卫战
 傅戈会怎么办?

 就在李烈为上匈奴单于的主力而且喜且忧时,傅戈这位在大秦将士心目中一力挽国家于危亡的英雄正如风似火的行进在由咸往北方边境的直道上。

 从函谷关至咸,他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不过,精神还是保持得不错,这倒要感谢秦始皇征发民力大兴土木工程的举措。

 二千年前,秦国的高速公路‘直道,的存在能够让秦军迅速的调动,而由北方的九原一带通向咸的这一条正是为了应付匈奴大举来犯所建,籍着这一条大动脉,傅戈在短短的三、四天内,已经在二线聚结起了十二万之众的可观兵力。

 为了保卫家园,关中一带的父老再一次无私的贡献出了他们的儿子、孙子,这一次,他们的态度比以往更加的坚决。

 这其中,不只是因为宣传鼓动,不只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傅戈的领导下,秦军一定会胜利凯旋,还因为匈奴人的残暴让他们惊醒。发生在河套平原上的杀戮事件已经被南迁关内的牧民大肆传播开来了。

 这不是一场同民族间的内斗,而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的决战,是农耕与游牧,中原文明与匈奴原始文明的锋。

 直道上,烟尘滚滚。

 数支秦军正在疾速向北开进中。

 旌旗飘飘,带着猎猎无敌的气势,撑旗的秦军士兵脸上稚气未,但却骄傲得膛。

 傅戈的议事中枢已经换到了马车之上,军情紧急,他也只能这样边走边议了。

 “哈哈,匈奴人在临洮吃了亏,就想在河南找回面子,这回他们可想错了,碰上李烈这个疯子。可有稽粥好受的。”

 “是呀,我大秦骑军天下无敌,这次正好给匈奴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匈奴人不是吹嘘是马背上的民族吗?这次都让他们瞧瞧谁才是真正的马上王者。”

 接到李烈派回的飞骑禀报,正为临洮城下匈奴人攻势倏减而纳闷的秦军参谋人员一个个作恍然大悟状。

 “军师,你怎么看?”聆听着车帘外参谋外发出地既盲目乐观又无意义的吹捧,傅戈微皱了一下眉头,在关东战事结束之后,秦军上下的自信心已经膨得了极点。

 在有些年轻的参谋人员心中。除了秦军之外,这世上没有哪支军队能放在他们眼里,这种苗头若是让他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造成相当的危害。

 聪明的人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在这一点上,傅戈是这样,坐在他对面淡定的张良也一样。

 “傅帅,单单李疯子地一万骑军和守卫关隘的部队,在有备的情况下,虽然能和匈奴人斗个旗鼓相当。但却不足以让稽粥尝到苦头。傅帅,是下决心的时候了,老是被动挨打这仗可打不赢。”相比其它喜形于的参谋。张良无疑谋划的更加长远。

 “军师是说,把重兵全部向河南,与匈奴人来一场决战!”傅戈闻言,扬眉一挑低声说道。长痛不如短痛,对于匈奴这个时时威胁秦国腹地的大患,能一下子挤除掉自是最好,只不过,这中间的风险也着实太大。

 为了平息关东诸侯叛,秦国可以说倾国之力而战,虽说在傅戈持掌咸朝政之后国力有所恢复。但也无力连续支持又一场大规模的战事。

 若是与匈奴拖成持久战,或者被匈奴人所败,那刚刚稳定下来的统一大局就会另生变故,说不定叛势力又会死灰复燃,就是南方依附地赵佗势力也会再一次游离中央地管辖。

 “傅帅,决战万万不可。我大秦内方平,国力衰微,现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若全力兴兵北伐。万一…!”已渐成傅系另一中坚的陈平迟疑了一下,终于开口谏道。

 万一后面是什么意思,陈平没有说下去,相比张良,陈平看到地是问题的另外一面,而这一面也正是历史上汉初三代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在未强大之前不和匈奴人反目动武的原因所在。

 “陈平,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有一点我们更要清楚,与匈奴一战,关系着国家的荣辱存亡,保家卫国也是我辈军人的责任,若不能击破匈奴,我等披甲将士又有何面目去见咸父老。”在沉稍臾之后,傅戈作出了他的决定。

 打,这便是傅戈这位号称秦国铁血丞相的回答。

 以他的一贯强硬个性,这样的决定不出乎意外,想当初冒顿来犯时形势比现在更糟,傅戈都能摆出刺杀地强硬姿态,更何况现在。

 当然,这强硬绝不是盲目的。

 对于匈奴人的强悍傅戈绝没有半点掉以轻心。

 决断已经做出,接下来就是隆隆北进的号角之音,十二万秦国大军沿着直道飞速的向河南开进,而交给李烈这位先锋将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匈奴人死死的住。

 对付匈奴这样一个游牧不定的民族,如何捕捉匈奴主力是大难题,汉武时期为了将单于的兵歼灭,武帝精心策划了一场马邑之谋,结果却因匈奴人地警觉而功败垂成,时空转换,这一次傅戈要面对的也是同样的难题。

 匈奴人来了,但如何让来去迅速的他们陷入到秦军的包围之中,这不仅考验秦军的指挥者,更考验一线将领甚至于士兵的战术素养。

 河南外,白登山。

 “哼,匈奴人想得太天真了,想要耍阴谋诡计,他们又怎是老祖宗的对手,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次就让匈奴人尝尝我大秦骑军的铁拳硬不硬!”

 纵马登高,烈烈的热风将李烈的黑红大氅吹得卷起,这使得骑在黑色战马上的他如同一尊战神,傲立于天地,俯瞅这一片苍茫大地。

 也许,李家的子孙注定是为草原而存在的,在后世的历史上,李烈的儿子李广、孙子李敢,曾孙李陵这一个个足以让无数男儿为之倾倒的人物已经名垂青史,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所传唱,所歌颂,这一切不因为别的,只为他们是抵御外敌的铮铮英雄。

 白登山,这处承载过中原民族羞辱的山岭再一次来了二个强大的征服者,而这一次,结果还会一样吗?

 管他怎么样?老子的骑军可不是吃素的。接到傅戈拖住匈奴人的命令,李烈心里乐开了花,熟悉傅戈作风的他知道,有大仗打了。

 骑军碰撞,如果正面接战的话,在兵刃的好坏、一线指挥官的战术指挥能力这二个方面秦军是占了上风的,同时,在士兵的单兵格杀能力和战马的耐战力二个方面则不相上下,而在军队的人数上,匈奴人又占了人多势众的优势。

 要让匈奴人粘上来不走,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狠狠的揍他一下子。只有先把匈奴人打痛了,起其报复心,匈奴人才会不顾危险的滞留下去。

 在一边痛快叫骂的同时,李烈也正仔细打量着面前的一处呈葫芦形的峡谷,二座不高的山丘夹着一条宽约十丈的沟谷,正是由河套平原通往河南的必经通道。

 看着看着,李烈黑黝黝的脸上笑意渐浓,看样子他想到了对付匈奴人的好办法。

 以守关的一部弩兵将葫芦谷的出口死死摁住,然后骑兵埋伏在山丘背后,等到匈奴人纵兵杀到时,以弩兵发密集的箭雨阻住匈奴人前进的方向,同时,两翼之骑兵再居高临下的杀向困在谷中动弹不得的匈奴中军,这样的话,匈奴人一定会因惊惶而大,吃了这个哑巴亏之后,估计稽粥就是想退也不肯了。

 “将军,稽粥他既然来了,那就让兄弟们好好的招待一次吧!莫如再遣一支骑隐藏于峡谷口,等匈奴人败退时杀他个痛快。”过惯了大鱼大日子的秦骑军参谋们的胃口比李烈张得更大,一见有肥送上门,这些小子哪里还肯放手?

 “好小子。想蛇大象不成?”李烈笑骂道。

 设伏峡谷,仅仅依靠李烈麾下一万余骑兵是不能完成阻敌并给敌杀伤这一任务的,好在河南还有隶属北方军团的二千弩兵。

 以弩兵配合有利地势进行阻击,就算弩箭不济,也还有准备好的巨石招待这帮匈奴蛮子,想想在匈奴人也真是可怜,刚刚在临洮城下吃了一顿石雨,移师到河南这边原来也没什么便宜可占。

 这是一场长城保卫战。

 久攻临洮不下的匈奴大军改变了目标,而秦军则抢先占领了要冲白登山,接双方将士的,将是一次血与火、勇敢与智慧、幸运与不幸的战斗。  m.SSvVXs.COM
上章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