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
第八十八节 反击关中
 函谷关。

 在上古的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函的意思就是指盛物的匣子或套子,这个词在这里用来形容幽深、封闭。

 这处关隘始建于西周初年,在典籍中有载,关起于殷。周,称桃林地为桃林。周武王伐殷,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克商,放牛于桃林,即设专门管理关的‘司险’,桃林已成为重关…。

 不过,函谷关真正大出风头是在秋战国时期,东周末年,诸侯林立,大大小小的战事此起彼伏,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黄河。加之驿道通行在深谷,东西数百里马不并辔,车不方轨,两壁陡峭,树木遮天蔽,依地势而论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样一个地方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周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贿赂居住在骊山一带的犬戎从西边攻击虢国,犬戎兵至桑田,虢公率领伏兵从函谷古道两侧杀出,居高临下,结果犬戎大败而逃。

 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打秦国,楚为纵长。秦依函谷天险,开关敌,五‮军国‬队,大败而还。

 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赵将庞暖组织赵、燕、楚、韩、魏五国第五次合纵攻秦,庞暖考察到函谷关险要难攻,联军数次受挫,便提议改由蒲坂渡黄河,直取关中,由此可见,函谷关之险峻已使得关东诸国望而生畏。

 授命镇守函谷关的守将是傅戈的老相识了,杨熊。

 这位屡战屡败却又屡屡升迁的帝国大将现在可谓位高权重,函谷关的守将一向由朝廷最亲信的人担当。一手遮天的赵高在把持朝纲的同时,能够依仗的亲信将领却是可怜的只寥寥几个,在这其中,杨熊这个平庸之辈居然还是最出色的。

 不过,话还要说回来,这一次杨熊的布防虽不能说天衣无,至少也当得起防御严密这四个字,所以,杨熊才敢于向赵高派来巡视的特使阎乐吹嘘,这函谷关防线固若金汤,他保证不让傅戈所部的一兵一卒进入关内。

 阎乐是赵高的女婿,这位新上任的卫尉大人现在主要负责皇宫内的安全,换句话说,现在,若是赵高不一满意,马上就可以命令阎乐将胡亥这个傀儡皇帝杀死,另立一个新君。

 有道是:无毒不丈夫。

 在皇宫内忍辱负重大半辈子的赵高做梦都想成为一呼百应的皇帝,然而,老天却无情的剥夺了他这一权利,一个被阉的宦官,当别人把目光扫视到他身上时,赵高体味到的就是轻蔑的嘲讽,这让他倍感羞辱。

 世人加付于我身上的种种羞辱,我要全部加倍的拿回来。就是抱着这样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态变‬心理,赵高对付异己分子的手段更加的残酷,更加的毒辣。

 四月十四,一场由原帝‮军国‬校尉傅戈发起的‘诛臣,除暴君。’军事政变正式拉开了序幕,二万秦军将士高举着玄的旌旗,浩浩开往函谷关,在这一路上,沿途郡县官员纷纷倒戈投降,傅戈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进抵拱卫关中的这座险关。

 不过,要打进函谷关却没有这么容易了。

 强攻的话结果将是伤亡‮大巨‬,就算胜利的话,也是一场惨胜,在傅戈的记忆里,好象只有项羽这个天杀神在闻知刘邦抢先进入咸的消息后,然大怒,命英布强攻数,才终于拿下了关隘。

 项羽的楚军战力如何傅戈早就领教过,说句实话,正面锋的话自己手下的这些兵士纵然能抵挡得住,可在带兵将领的比拼上,则远远的不如。

 将乃兵之魂。

 一个出色的将领带出来的队伍一定同样的出色,对于这一点,傅戈丝毫没有怀疑。

 而遍数自家手底下的这仅有的几员将领,涉间虽然老当益壮,但毕竟已过了风头最健的壮年,用他打打防御战估计没有问题,用来攻坚嘛还是算了;郦商的能力也只能算一个中上,雍丘一战以少胜多的战例虽然值得炫耀,但那是一场守城战,而不是一场攻城战,作为防守的一方,本来就能占上不少的便宜,加上刘邦的联军人心不齐、战力参差不齐,故而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接下来的彭越就更不用说了,盗贼出身的他的是游击战术,突然伏袭,一击即走,占了便宜就跑才是彭越再拿手的招法,象攻打关隘这等死仗彭越打不来!

 怎么办?强攻不行,只能智取。

 而这智计又在哪里呢?

 傅戈不眉头紧锁。

 函谷关东,西原上。

 一支身着黑色甲衣打着秦军旗号的军队驻扎在这里,他们的目标不是去增援与项羽等反叛诸侯苦苦作战的章邯,而是关内。

 他们便是傅戈率领的征讨大军。在临出征之前,傅戈下令放弃雍丘这个经营了近一年的根据地,这无疑是需要有决断的勇气的,但是,若不放弃,那么将士们的心里就会存那么一丝侥幸,在作战的时候就会不出死力。

 破釜沉舟,项羽在进军巨鹿前表现出的决死一战的信心让没有回头路的楚军将士战力倍增,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致以死地而后生。如今,傅戈明白他所要谋划的军事政变也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既然战车已经隆隆启动,那么就决没有中途停下的道理。  m.sSvvXs.COM
上章 大秦之小兵传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