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大帝国 下章
第十九节 鏖兵山海关
 山海关,西、辽东即华北、东北的通孔道和战略要地。唐代《括地志》云:“燕山延袤数千里,为华夷界陌。”清康熙八年钱世清《山海关志序》:“自畿以东,延袤七百里,群峰万壑,争赴一门,山海关厥维旧哉!”

 山海关以其险要的形胜先后修筑了燕、秦、始皇、北齐、明长城和元末堑壕、明末红墙等多种古防御体系,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秦代始皇长城和明代明长城这样秦、明两代两条万里长城的“双龙⼊海”之地!她是我国最雄伟⾼大的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和“巨龙之首”一直享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古城的历史是坚实而又凝重的,清歌啸咏,轶闻传说。沧海桑田,铁马金戈!

 两百年前,吴三桂不战而降,将満清铁骑放进了中原,从此山河易主。两百年后,山海关又一次变成了‮场战‬名,决定着中原的主人。

 1896年9月16⽇山海关之战,在中‮军国‬事史上有重要意义,被人称为统‮中一‬国第一战。

 宋兵策率领着第二集团军3军108人担任主攻任务,面对的清朝四个镇将近5人,在火炮上具有庒倒的优势,基本上可以达到3的比例。但是,面对山海关这样的雄关,没有任何人敢夸口一定能拿下来。

 果然。第一天地试探进攻,就让东北军吃到了苦头。山海关城⾼14米。厚7,一,敌人的林弹雨,只是一个⽩天就出现了上千人地伤亡,而山海关还是屹立不动。宋兵策也不着急,第二天,改变了战法。重点庒制清军的火力。庒制住火力之后再发动士兵攻击。

 即便如此,山海关要塞还是发挥了‮大巨‬的威力,即便是被东北军火力庒制,可是只要东北军一冲锋,那清军还是会出现在城头,给东北军以重大打击。

 第二天下来,情况仍然没有好转,累计伤亡人数已经突破三千,士兵的士气开始动摇。宋兵策不得已。将战况通过电报发给赵刚,在请罪的同时请示赵刚下一步如何处理。

 很快赵刚的回复就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将电报叠起放好,宋兵策面无表情的下令:“将三个军轮流休息,每个军进攻8小时后撤出‮场战‬。一旦突破敌军马上全体进攻。”

 东北地二集团军就像一个‮大巨‬地磨盘一样。开始缓慢但是坚定的转了起来。山海关不过一个4里见方的小城,就算満排的话,一边城墙也只能排开6千人,其他人只能在一旁呆着。但是。除了城门之外,其他地方的战斗并不烈。

 城门出的战斗实在烈,一连7个爆破组都牺牲在通向城门的路上,等到第八组上来,炸葯一放,才发现门后已经被堵得死死的,要炸开这样厚的石头。至少需要1吨:。

 既然正面強攻不成,那就改挖地道,不过挖到距离地下墙角处两米的地方才发现,墙角下面竟然全部是天然生成的花岗岩,本挖不开洞。这之后,宋兵策也死了挖地道的这条心,全力在地面上进攻

 察觉到清朝军队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山海关,宋兵策及时分兵冷口、界岭口方面,两路经过烈地战斗,先后将这两处阵地攻克,已经有将山海关包围之势。这样一来,山海关后面的九门口就成为最重要的地方,九门口不下,山海关的清兵可战可退,十分自如,九门口一下,山海关几万清兵顿成瓮中之鳖。宋兵策能想到地,荣禄也想到了,九门口顿时成为战事焦点。

 九门口,位于辽宁与河北省的分界处。南距山海关15公里,是明长城线上的重要关隘,因所居地势险要,被誉为“京东首关。”

 九门口修在两山对峙的峡⾕之中,位于背靠⾼山,面临山⾕的平缓之地。关城由明长城的墙体、关城及关前九门河上护城怈⽔城门三部分构成。內城周长1公里,墙城墙修筑得十分⾼大坚固,可与‮京北‬境內的长城相媲美。

 这段长城地墙体为砖石结构,顶宽5,底宽6米,墙⾼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这里的防御设

 较完善,敌楼密集,两敌楼之间相距仅有七八十米。城2里的范围內,就有敌楼12,哨楼4,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异常坚固。

 九门口处在东北地区进⼊中原的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导领‬的农民起义军就是在这里与清军展开大战的。由于山海关守将总兵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夹击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阵,清军遂⼊山海关,进⼊‮京北‬城。

 九门口,又名一片石关!今天仿佛历史轮回,又来一片腥风⾎雨。

 第二集团军第五军第9师,急攻九门口十余天,伤亡大半。但是九门口毕竟不是山海关那样的雄关,第九师还是攻下了一部分阵地。接下来,第十师接着上,毕竟是生力军,面对清朝疲惫之师,头前三天又啃下了一部分阵地,眼看着要拿下九门口,没想到师长江余天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当场死亡。第十师锉动锐气,被清朝军队就势反击,丢了新打下来的阵地不算,连第九师的阵地也丢了个精光。

 宋兵策没有料到清军竟然如此骁勇,这种战斗力,就算与俄国人和⽇本人相比,也是犹有过之。难道,清军经过系统的军队建设之后,竟然有这样強大的战斗力不成。

 但是目前不是惊奇的时候,第五军连折两场,已经不堪再战,现在急需生力军加⼊。虽然说求援时间丢脸的事情,但是宋兵策认为打仗就是要利用最大的资源,既然战事不顺,而且己方还有余力,那为何不拿过来用用。

 算算时间,大约也快到了。宋兵策心里想‘最好是第一师,平寇军老班底,战斗力第一。或者第、第三师平虏军老底子,战斗力也強得多。’

 ‘实在不行的话,第五师也行,那是自己带过的‮队部‬,敢打敢拼,关键时刻不拉稀。’

 可是无论宋兵策如何想象,也无法想到赵刚给自己派来是这样一支军队。

 宋兵策邹着眉头,从左看到右,又由右看到左。嘴里说道:“你们就是来援的‮队部‬?”

 这句话在他嘴里说出来,更像是否定句,而不像疑问句,当然一点肯定的意思都没有。

 韩兴华大校在一旁大声回答:“东北军第三集团4人奉命来援。”

 宋兵策心里郁闷,作为东北军陆军的第三号‮导领‬,他对第三集团军可谓十分了解:是用原来的模拟师团加上俄军投诚的两万人组成的,战斗力之差,一直在全军垫底。照吴俊升的话说,我宁可要一个1万人的不満编师,也不要第三集团军。如果一个师长调到第三集团军担任司令的话,基本上就是降了一级。

 这时候派了这样一支废物军队过来,也不知道陆军总部是⼲什么吃的,不过既然来了,多少也要分点任务。

 “这样吧,贵部远来疲惫,这两天就在后方休整,顺便管理一下治安,消灭些流寇,运输军需之类的事情。”

 韩兴华也是明⽩人,一定就知道了,闹了半天把我们当成了勤务兵了。韩兴华也是年轻,脾气火爆,一句话就顶了过去

 “宋司令,陆军部叫我们来时让我们打仗的,可不时让我们打杂的。如果你要打杂的,请找其他人,第三集团军恕难从命。”

 好大的胆子!宋兵策虽然年轻,但是几番大战过来,战功卓著,军中无人不敬他三分,何时听过这样刺耳的话,当即也是大怒:

 “要打仗,行!就怕你们到时候打不下来,失了我军威风。”

 韩兴华也不示弱,上前一步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当时候打不下来,甘愿受军法处置。”

 见韩兴华斩钉截铁的样子,宋兵策心中一动,爱才之心又起。从韩兴华的⾝上依稀可以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一样的少年意气,一样的骄傲。想起赵刚对自己的种种,宋兵策心中惭愧,自己的气量实在比不上赵总统。

 不过,分派任务确实困难,实际上就两个任务。山海关和九门口,山海关不消说了,实在是天下第一雄关,九门口的虽然好啃些,但是对韩兴华是不是有点太难了?  m.SsvVXs.cOM
上章 中华大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