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赝品 下章
第三章 意外进位
 今年注定是大宋的多事之秋!

 八月十五,太宗皇帝驾崩,一切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遗诏,宫中已然做了一团儿,大臣们也是上窜下跳,纷纷出入宫掖,商议立新皇及为先皇帝办理后事,京师之中暗涌动,无他,都是因为太子相对与蜀王殿下来说,还是太了一点儿。

 嵩山绝顶处的争斗也出了意外,所有人都被一场大火给噬了,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因此大家并不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高手,而且,现在讨论这个,似乎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人们只是注意到了在那长长的殉难名单之上,除了名震天下的五大宗师以外,还有两个人的身份非常重要,一个就是被大宋皇帝册封为公主的前朝公主柴氏后人,另一个就是为大宋屡次建立不世功勋的大宋西北防御使枢密院副使平西大将军,天波府的杨侯爷。

 可是在这个诸王夺位的节骨眼儿上,大家眼睛盯着的都是那个万万人之上的皇位,其他的事情比较起来,几乎都可以置若罔闻了!

 我同公主两个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一路顺利地回到了西北,在密谋布置了一阵子后,马上出兵卡住了潼关要,限制进出人等,同时派人往京师各地散发传单,向天下公布了太宗皇帝谋害大臣的整件阴谋之始末,在事实上割据西北,不再听奉大宋赵氏地号令。

 西北没有了李继迁等人捣乱。

 形势变得对我们非常有利,在我树起了西北独立的旗号以后,项各族没有什么抵抗就和议依附。自此时起,黄河以西的大片领土,直到漠北。还有关中地许多土地。都置于西北的控制之中。西北的势力,已经形成了一定地规模。

 半个月地时间里面,京师依然是纷纷一片,太子登基受到了很大地阻力,这个阻力不仅仅来自蜀王方面,外地的几位叔王与太宗皇帝的其他几个儿子所任的郡王亲王们也在自己的臣子支持下。向帝位的继承权发起了挑战!

 比如说蜀王提出来地口号就是“国有长君,天下之幸!”意思是说在太宗皇帝的几个儿子之中,年纪最大。能力最强的人就是他自己了!他以蜀地的几十万人马和丰富地资源为强大后盾,成为最有权力跟太子争夺帝位的人!

 太子打出来的旗号则是“奉正”在太子太师潘美,也就是他老丈人为首的一班大臣的拥护下,旗帜鲜明地同蜀王做斗争,保护自己的继承权不受侵犯。

 本来,如果只是太子和蜀王一系争夺皇位的话,事态也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太宗皇帝死得太突然,就给了有心人们无数的口舌,一时之间,什么“烛光斧影”翻版和“弑父夺位”的说法甚嚣尘上,对太子一派的影响很不好,得太子一方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拉拢朝臣,争取多数支持,以登上皇位。

 几大元老重臣之中,潘美自然是要扶持太子这个姑爷的,太宗皇帝的妹夫高怀德同为军方大佬,却是更喜欢大皇子蜀王一些,而枢密使曹彬仍然在河北前线领军,文臣们以吕端为首的支持先帝所立的太子,而更多的年青臣子们则是希望有军事经验的蜀王来继承帝位,以便北伐,收复幽云故地。

 在这种情况下,拥兵二十余万占地数千里的西北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一时之间,前来绥德的车马络绎不绝,太子与大皇子蜀王以及太宗皇帝册封的诸王纷纷派遣使者来慰问。

 我现在所处的环境非常之微妙,通过各种渠道传出去的消息都让世人了解了发生在嵩山顶峰的变故,五大宗师一起玩完,一众高手丧生在熊熊烈焰之中,我同公主仅以身免,众人看的清楚,太宗皇帝向来喜欢玩恩将仇报的游戏,此番动手,无非就是因为五大宗师与西北势力的存在影响了他的权力,因此大家都对我报以同情的心情,对于我闭潼关自保的行为也觉得不是那么难于理解。

 只是,我现在还没有公然挑出离大宋的旗号,时机不成的情况下想要独立的话,只能使自己成为各方势力发的靶子而已,对自己并无一丝好处可言。

 西北的个行业发展非常的迅速,在钢铁工业和印刷工业的刺下,王石雷获得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来充实府库,西北屯田也获得了‮大巨‬的成功,在这个时代中,环境要好很多,关中与河西之地经过有规划地开发之后,已经可以为西北大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尤其是从更西边的地方引进来的良种军马充实军队之后,武装到牙齿的西北铁骑几乎可以挑战一切强悍的敌人。

 仔细地听取了王石雷等人关于西北方略的建议之后,我定下了未来几年中西北发展的调子,就是一句话“自扫门前雪。”

 “不过朝廷那边儿未必会如侯爷的意愿呢。”王石雷执掌西北事务经年,各项事务早已经娴熟无比,再加上他的表姐‮体身‬大好,两人伉俪情深,水融,心情更非当可比,此时说起话来,更是自信无比,一举一动间都颇有名臣风范。

 “那是一定的——”我沉了一下后问道“蜀王离我们比较近,且以前有过合作的基础,如今他与太子争夺皇位,也是我们的机会,不妨给他一些助力,也好打京师的那些元老重臣们。”

 王石雷点头道“蜀王的使者早就来过,属下依照侯爷的意思,虚与委蛇了一番,蜀王似乎已经有了动手的意思,却始终没有决定动手,我看还得给他们加把火才好!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朝廷搞个乌七八糟,我们西北做起事情来就更方便,再过个三五年。天下间哪里还能有与我们相抗衡之力?”

 “石雷此话虽然有道理,却也不可掉以轻心——”我摇了摇头,忽然想到了宋末为蒙古所灭之时。数十万儒生随着宋帝一起蹈海地情景。不由得有些失神了。半晌后才清醒过来,有些感慨地对王石雷说道“赵宋统治中原几近四十年,深蒂固了,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占据地西北之地,朝廷的影响力是最小的,而以我们所树立下地名声,以及近年来在建设与生产上所取得地成就。足以令西北父老们衷心地拥护我们!”

 “是啊——”王石雷颇有感触地回答道“西北虽然民风彪悍,人心却也朴素,你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以真心相报,侯爷多年来地经营,使得西北民生远胜江南,根基已经坚若磐石。”

 “呵呵——”我失声笑了起来“不要光说好话!发展的速度一快,就容易滋生各种问题,地方吏治的问题尤其关键,石雷你一定要多加留意,切不可因为一些贪官腐吏们毁了我们的大好前程。”

 王石雷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我虽然是抱了隔岸观火的态度来看皇位之争,却也没有想到过能够真的置身事外。

 没过了多久,蜀王就干出一件震惊朝野地大事来。

 同年九月,蜀王就提出平西大将军镇抚西北多年,劳苦功高,侯爵不足以表彰其功绩,再加上嵩山之事在民间造成的恶劣影响,对朝廷多有不利,因此力主朝廷册封平西大将军为平西郡王,位在三公之上,以便全面统御西北各方势力,以解大宋西北边疆的危困。

 蜀王的提议一出炉,就在大宋朝野里面掀起了极大地反响。

 本来太宗皇帝以阴险的手段谋害大臣,就是很令人不齿的恶行,再加上朝廷历次北伐,都是有赖天波府诸将才得以不败,后来我更是平地西北之,威慑北方契丹不敢轻举妄动,善战之名天下共知,因此朝野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西北被到反对朝廷的一方去,就连拥立太子的潘美也认为当以和为贵。

 帝位久悬未决,朝廷大事都由太后也就是原先的李贵妃住持,此人将门虎女,倒是很有些一些主见,只是太子与蜀王都不是她生的,所以在帝位的问题上面,她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听任辅政大臣们商量,不过这其中,有没有挟太后之名暂时摄政的意图就很难说了。

 蜀王提出册封我为平西郡王以后,太子一觉得非常被动,在拉拢我的步伐上显然是落后了,不过他起码是占了储君的名义,因此便也大张旗鼓地支持朝廷通过决议,促成了此事并派出了使者前往西北宣布朝廷的册封,顺便探一探这里的口风。

 而受朝廷委托,担当宣慰使的不是别人,正是天波府的亲家太师潘美。

 此中也有个小曲,就是众人在商议册封我的时候,向来与我好的吕端竟然持了反对的意见,得到消息后,家中众人都有些不解。

 我却对众人说道“这才是真正的能臣,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当初结于我,纯粹是个性使然,对我的品行有所认同,且出于对朝廷的忠诚,要在年轻一辈中寻找可以培养的将领,因此不怕别人诟病,折节下,推崇于我。而现在我的存在,或者说是西北这股势力的存在,已经对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他身为大宋的重臣,就不能不考虑这个利弊得失了!封我为王,固然是希望我可以为大宋安定西北,支持朝廷的决议,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来看,这是对地方割据势力的纵容,后患无穷!”

 又过了几,朝廷的使团终于到来,我亲自出城接,见到潘美之后,我跟他都有些感慨,他感慨的是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成了影响大宋政治走向的重要人物,而我则感慨当一力促成四郎与潘家的婚姻虽然成功了,却依然没有经得住老天的考验,老四依然身在辽邦。而潘美却依然走上了打天波府地老路上,虽然这一次他是为了代表朝廷册封我为郡王而来,骨子里面却仍然是为了帮助太子登基。

 若不是太宗皇帝暴死。潘美肯定会不遗余力地继续打我们,直到将天波府的势力彻底清除出去,这也是他为了扶持太子登基。保证家族是势力占据强势的既定方针。

 “恭喜王爷千岁了——”潘美见我地时候。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硬邦邦的山羊胡子一翘一翘地。

 “老大人何必如此见外?”我笑着将潘美到了上座,吩咐手下上茶上点心,准备酒菜,然后客气地说道“潘杨两家既是世,又是姻亲。小侄多蒙老大人提携,方能有今地一点点成就,岂敢如此托大?”

 “礼不可费——”潘美假正经了一番后,郑重其事地宣扬了朝廷地旨意。将我正式册封为大宋平西郡王,简称平西王,并赐下了丹书铁券和节仗符印等物。

 平西王!这个名字可不好听!我很是腹诽了半天,这不是大汉吴三桂的封号嘛!幸亏此时还比他早了六百多年,否则的话,我一定借口朝廷侮辱我的人格,跟他们理论一番!不过能有一个王爵的封号,办起事情来就很是名正言顺了,对我加强在西北的统治却也是一个强有力地帮助。

 举行了册封仪式以后,我在平西大将军府中设下酒宴,招待随同潘美一道前来宣慰的官员们,众人纷纷献上礼物,一时之间府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热闹非常。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酒至半酣,潘美忽然当着众官员的面,醉醺醺地指着我问道“王爷!如今先帝猝然离世,诸位藩王依仗先帝赐下的权柄,漠视朝廷地法令,觊觎帝位,将有不利于太子殿下,如之奈何!”

 我眉头微皱,心知这是潘美企图在众人面前让我许下承诺,以达到将我套牢的目的,但是以他的心思,又怎么能知道我心中的真正想法,于是便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面前的酒杯一推,猛地站了起来,慨然答道“国之储君,社稷所重!朝廷法令,自当遵行!寡人蒙先帝之德,多方照应,方有今之成就,虽然先帝后来为小人所蒙蔽,几将寡人冤杀,但是寡人知恩图报之心,拳拳报国之志,昭昭天可见!太子身为储君,自当继承大统,以正视听!”

 说罢一招手从旁边的侍卫手中过来一只长戟,随手折为两段,然后大声喝道“如若有人胆敢犯上,寡人定当起兵勤王,率大军破之!如有妄言,当如此戟模样!”然后将那断戟掷于地上,当啷作响。

 “好极了!”潘美在旁鼓掌称赞道“我大宋有平西王这样的股肱之臣,何愁皇室不兴?何愁四夷不来臣服?老夫回朝,定然以实情上告,号召天下臣民都以平西王为榜样,效忠皇室!建功立业!”

 其余的官吏们纷纷叫好,大殿里面觥筹错,唾沫横飞,众人的情绪昂无比。

 我支持太子的口风被潘美放出去之后的当夜,蜀王的军师明雨就亲自夜访王府,前来见我。

 “王爷怎可出尔反尔,置我家主公于不顾?”明雨一见到我,就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先生少安毋躁!且听寡人细细道来——”我也不生气,拉着明雨坐了下来,然后开始对他展开忽悠大计。

 我很诚恳地告诉明雨说,对于太子,他占了朝廷正统的优势,不可以正面力敌,只有通过其他的手段来拖他的后腿,让他自动下台,对于蜀王来说,目下正是积蓄实力,从这一场风波中争夺最大的权利的时候,不能公然争夺皇位,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明雨赞成我说的不宜过早与朝廷对抗的建议,却不能认同我公然支持太子登基的说法,最后还是在我答应以西北特产的装备来为蜀王武装一只骑兵以后,方才达成了一致,继续维持了同蜀王一派的同盟关系。

 蜀王与太子两派在争夺了一个月以后,终于达成了协议,太子即皇帝位,赐封蜀王为辅政亲王,专征伐之事,封地扩大到湖广及陕西南部一带,并特设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用来安抚蜀王。

 争夺了近两个月之后,大宋皇帝终于产生了,新皇即位,为先帝大殓,庙号太宗。

 在这次的皇位争夺中,我意外地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幌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m.SsvVXs.cOM
上章 赝品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