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盎然dhp文集 下章
台海情思
 题记:“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董桥

 很小的时候,听过席慕蓉的这样一首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后来想,那么一个姿容卓约的女子站在她青葱生命的急里,诉说着写不尽的哀愁,该是怎样的一幅画图?

 小学的地理课上,第一次知道台湾,在海的那一边,一个小小的、神秘的、写了历史和沧桑的地方。现在还记得那时学过的歌《我去台湾接外婆》,很‮悦愉‬的调子,可是透着年少所不能解的莫名的怅然。一点一点的,就会忧郁起来。

 十字开头的年纪,读了很多的书。那些诗词文章,弥漫的,是离家去乡的感伤。李太白在有名的《静夜思》里写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工部又是几番叹惋:“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香港的紫荆花,澳门的妈祖庙,她们都回来了,安宁祥和的景象,大家都很快乐,纯粹的快乐,那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可是,我们在那些喜庆的节庆的日子里,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的晚上,还是会想起,依然漂离海外的台湾。雁声寒,雁声寒,雁声过处人未还。

 我听说,立在福建厦门的鼓屿上,远远的,是金门古老的炮火,是台北闪烁的街灯。可是,她们中间隔着那么深的一片化不开颜色化不开忧愁的海。那一地愁乡石,是怎样的圆润?那一汪中国海,是何等的蔚蓝?松涛阵阵,海声声。

 千百年的岁月水,多少代的思念企盼。

 月潭,阿里山,你们可曾了解,远在海外游子对故土的眷念?你们可曾听见,遥自海峡这边母亲的呼唤?长江,黄河,夜夜东不息,她们带走了所有历史的悲哀,从《我的中国心》开始,沉淀下来的,是我们铮铮的誓言。

 我们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只有一个母亲。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统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尤其是中国举办奥运之际,国际敌对势力伙同藏独反华分子阻碍奥运火炬传递,制造事端,企图达到破坏奥运分裂祖国的目的。我多么希望台湾当局能本着一个中国,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出发站出来支持奥运,反对分裂,我也盼望广大的台湾同胞能为祖国母亲举办的奥运盛事而拍手叫好,全力支持啊!

 记得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上写过,古语有云:“狐死首丘”说的是狐狸死时一定要把头朝向它出生的那个山丘,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萧乾曾经身在美国,还不忘托人远渡重洋捎来故园的几粒枣核,就是对祖国的始终挂念的至真至爱之情啊!

 台湾最大的河浊水溪汇入的台湾海峡,东临东海南濒南海的台湾海峡,那么安静的淌着。又是这许多年,月依然,水依然。往昔的光年岁却在思念中走了。掬手一握,盈盈捧。我们伫立在大陆的台海之滨,凝望彼岸,永远的,等待着团圆的那一天。

 连战主席也曾在上海的浦东机场登机离开大陆的时候说,希望杨柳青时不仅可以怀故人,还可以再相聚。

 我也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天,或许是奥运,或许是不再远的日子里两岸可以并肩面对风雨。杨柳再青时,让台海的涛声声,见证祖国统一强大的未来吧!  m.SsvVXs.cOM
上章 盎然dhp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