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
向生命敬礼
 十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和我的老师在校园里散步,一个拾垃圾的老太婆从我们面前匆匆而过。她的头发散,中间似乎有很多碎屑;脸上内容丰富,充着沟壑和灰尘;衣服破旧,上面的污渍像地图一样复杂;她甚至没有一双完整的鞋子,仅仅是靸拉着几块破布斗起来的条状物。她像风一样,很快从我们面前走过去,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老师看着她感慨万端,说你看,她活得也有滋有味的。我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老师说你小子讲的还很哲学。我一笑,不语。那时,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已经为老师过了四十阶段的本命年生日,我劝他找个伴成个家,不然一辈子就彻底没有头绪了。可他总是怀疑人家要和他结合的动机,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反复选择中,把自己的生命中很本质的部分浪费了。

 那个老太婆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里抹不去,我知道她肯定背负一个‮大巨‬的责任,她不能安心休闲地憩息在乡村或城市一隅,由儿女们供养晚年。这个责任肯定是她生命链条上的另外某些连接点上出了问题,她只有再一次扛负新的生命之重,在城市的废弃物中奔忙寻找。我对老太婆心怀敬意,觉得她就是我的父母的形象,在大地上劳作了一辈子,子女一大帮,在自己薄西山之时仍然不能放下农具,向土地也是向自己最后的挖掘,把生命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朋友跟我说起他父亲重病晚期情况。父亲心里也许早有感觉,在医院里用来维持的吊水滴完了时,由于患病久,在长期的看护之中早已熟悉了程序和方法,儿子就上前去要给他拨掉。父亲立即起身阻止说,你不懂,你不会,你喊人家医生来做。在此前,朋友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切主意皆有他出,大家对他所有言行都是深信不疑的,从来没有被反对过。现在父亲弥留之际,他不相信任何人,包括这个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他只觉得专职如神的医护能给他带来生命安全。朋友说起来颇为感伤,说这是父亲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听了之后,我也感慨良多,与对老人在其他方面的尊敬一样,我对他这种对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敬仰不已。

 我一直坚守这样的认识: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你还能指望他对什么事情能再认真起来呢?这样的人你还能对他有信心吗?

 在我父亲患贲门癌住院期间,我在病房里问了几个与他一样得了癌症的老人,怕不怕?不怕,怕!各有说法。我在内心自问:怕不怕?怕!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死亡是最大的绝望,是无边无际的深渊。我还算年轻,如果能正常自然老死,我离它很遥远。但我仍然不敢想象那个遥远的将来,更不敢想象自己知道了结局而且结局迫近时的心情。不光是对自己。在拿到父亲确诊的化验单时,我的泪水长不止。特别是那个傍晚,我坐公共汽车回家,黑暗穿过暮色,一点一点滑落、覆盖。我第一次对黑暗产生了恐惧,虽然前面车灯雪亮,但我坚持认为车灯解决不了最终的黑暗,那是我们的最后归宿。回到家后,我告诉父亲说他得了膜炎,并对我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们打了招呼,要瞒着父亲和母亲。但后来不久,父母都知道了。父亲做了切除手术之后,‮体身‬每况愈下,他越来越对医院失去信心,他整天抱着收音机,盯着电视屏幕,寻找有关癌症治疗的信息,找到后就非常认真地听,并叫我子打电话去询问。他很少跟我说什么。我也很少跟他说话,我不敢与他对视。不是我经济上的无能,而是医学发展到现在,不能让我产生使他永远地留存人世的希望。恐惧和绝望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怕提前看出生离死别,我怕我的生命链条真的啪得一声断了。我不敢构想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我能否接受并坚持住不让自己‮体身‬和心理的跨落。

 对父母的生命挽留我们要尽责。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生命并不能承受太轻,否则飘飞的自己没有了根基,就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前途,同样不会产生对生命的重视和敬畏。我曾经和朋友讨论生养孩子的动机和为了动机实现的我们应做的工作,对他们职业方向的选择培养。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当然不能紧紧地一直跟随,别离之痛、相望之苦在所有亲人之间都是必须要接受的。孩子普普通通,没有得到阳光更多的垂青,不能优秀地长成参天大树,出人头地,我们似乎又于心不甘。这是家长的二律背反,永远不能准确、满意地决定。我说随意吧,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他们如果能一辈子快乐、健康,就是我们的最大成功。

 生命的一帆风顺很不容易。一个老教师在退休之后,但不愿从工作中退下来。他租了一间房子,分层次带了几个作文补习班。这还不够,他还针地写作一些文章,经常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成天笑眯眯的,精神特别好。使其生命在这个光景中仍然保持着很大的活力。他喜欢到我这里来坐,和我说说文章的好坏,人生的长短。他说他很羡慕我,羡慕我这么年轻。我不承认,我说如果仅仅从年龄上说,我应该羡慕你,因为你已经活过了六十多了。我这个年龄你早已经过,不足为奇。而对于我,要到你这个年龄还有二三十年,这是一个‮大巨‬的未知数。人的生命路途上荆棘丛生,坎坷处处,天灾人祸疾病等等不测之事随时可以到来。谁能保证我就一定能够到达六十岁的人生呢?

 所以,对走过了更长远的人生之路、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他们对生命的维持、保护所承负的东西、坚持的耐心和付出的辛勤,肯定比我们多了许多。每当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歌时,每当我看到黑点一样的蚂蚁辛劳地忙碌时,我的心中就会涌起太多的感动。要像牲口一样活着,《芙蓉镇》上男主角暗淡面容上滑过另一样的光芒,他对生命保持着高昂的信念,也在深深地照亮着我,打动着我。我在担任一个国有煤矿的信访办主任时,有一个老太太找我,要我给她孩子找一个临时工,她说人长在地上要吃饭的,哪怕是一碗稀饭。我很有触动,虽然因为国企改革已经没有多少社会职能而不能为她解决问题,但她的话我还是记了下来。从生命的意义上说,人和动物、植物是一样的,生长和存续都得益于阳光,得益于这最初的能量。生命本身的复杂,外在的多重制约,使我们都很脆弱。地球村的家园已经不堪重负,还有很多利熏心的家伙为一己之利肆无忌惮地掠夺、破坏,像那些在食制品制作中用致病的化学药剂,像那些制售假药危的,像那些引生命误入歧途的,我们真应该群起而攻之,直至消灭。

 仅此,当然而远远不够。就在一个午饭时分,我看中央电视台12套的的新闻调查,是对幼年白血病患者的发病、治疗、体制的调查。其中一个家长说,她的孩子在做骨髓穿刺时,身子疼得弯成了虾米状,但她就是不哭。另一个家庭因为贫穷用不上好药,打针时疼痛‮动扭‬导致漏使孩子的一只手硬得不能正常伸曲。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我是脆弱的,或者说是没有出息的,我不能控制我的泪水奔涌而出。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儿20000多,得到正常治疗的比例是8%。昂贵的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患者家庭支付,大部分家庭举债为孩子治病,而且到了后来就借不到钱了,有的就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病魔夺走年幼的生命。这都是我们身上掉下来的啊,是家长的生命另一部分。虽然治救的结果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我仍然对这些与病魔作不懈斗争的孩子和家长特别地敬佩,而且在心里向他们鞠躬,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执着再一次教育了我。孩子是无辜的,大部分的家庭中劳动力都在勤奋地做着工作,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社会做着奉献,但一旦家庭遇到这样的灾难,我们的社会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呢?靠广大社会成员劳动纳税养活着的‮府政‬又在干什么呢?我们的‮府政‬到底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什么?当然,这些都是带有情绪的质问。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的‮府政‬工作报告中就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很多建设措施,我也在心中祈祷不要让更多的家庭因为社会措施的不力而血流泪。

 这似乎扯得有点远了。但生命不易,生命无价,所有的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维护生命的健康和正常,去致力建设和维护一个尊重生命、有利于生命健康的社会秩序。这才是文明和谐的真正意义。

 所以,我要向所有的生命敬礼,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向所有在遇到困难为了生命存续作坚持奋斗的本人和亲人敬礼;向所有改善生命环境、促进生命健康的人敬礼!  M.SsVVxS.com
上章 安徽江耶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