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平文集 下章
天津的“鬼市”
 在天津南开区的天宝路上,有一个专卖古旧物的市场,这市场的名字听着可真有点令人骨悚然——鬼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每逢天灾人祸,逃难的灾民便纷纷来到天津找活路。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天宝路附近曾经有一个为灾民施粥的粥厂,一次失火,竟烧死了一千多人,伤者无数。可见灾民的人数之多了。随着灾民的不断增加,吃的穿的用的,都成了问题。就有人打开了灾民的主意:走街串巷收来了一些别人不用的旧东西卖给灾民。后来有些市民也将自己家里不用的家什拿到灾民居住的地方去卖。久而久之,在天宝路一带就自发形成了一个旧物市场。这个市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

 每当黎明前,市场里熙来攘往的非常热闹。每个摊位都点着一盏煤油灯、蜡烛、豆油灯什么的。当时的天宝路一带除了难民们搭建的窝棚外,就是一片片的农田和葬岗子开洼地。远远望去,那灯影明明暗暗、忽忽闪闪,影影绰绰的还有买卖的人在活动,那阵势,不知情的人准得吓一跳。后来,人们干脆就把它叫做鬼市了。

 可为什么要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呢?这里可就大有讲头了:那年月,不论是收来的东西还是自家不用的东西,可不象现在这样连新的都有。许多都是破烂不堪的。怎么办?搞鬼啊!有的人把破棉衣漏出棉花的地方叠在里面让你看不来;有的将旧鞋刷上墨汁,看着就新了许多;还有的把要散的家具钉巴钉巴,瞧着结实的,没准拉回家就散架了。说白了就是骗人。反正买的卖的心里都清楚,看出来了也不说,使劲地往下砍价。可你再砍价,也是“买的没有卖的”啊,到头来,还是谁买了谁认倒霉了。您说,做这种买卖大白天能干吗?所以也就约定俗成了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了。别说,这鬼市里面还真有鬼,老百姓这么称呼它还真是名副其实呢。

 解放以后,鬼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营的品种增加了许多,已经成为古旧物市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是琳琅目样样齐全。而经营的时间也改为白天了。在这里,你可以买到许多比商场既便宜又实惠的东西。喜欢古玩、古书的人没准还能在这里淘换出好玩意儿呢。尤其到礼拜天,这里热闹非常,许多外地人专程到鬼市来“寻宝”有时候,你还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发现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呢。可这变那变的,鬼市这个名称没有变。因为,老百姓叫惯了,不管你改成什么名字,大家还是叫它鬼市。

 近年来,随着天津城市改造的不断发展,原来天宝路鬼市一带现在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豪华街区了。历经沧桑的、有百年历史的鬼市也不复存在了。现在的年轻人,你要问他鬼市在哪,没准他还真说不出来呢?  m.sSVvXs.Com
上章 安平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