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晓玲文集 下章
余秋雨出错不是为“媚俗”
 一,当众出错的生理原因

 在互联网上,对余秋雨先生在青歌赛的电视直播中,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例如把孔子说成是战国后期的人等等,议论纷纭。类似这种常识错误,在其他名人,如易中天、徐沛东等也出现过,令人十分不解。作为学者,以知识渊博著称的国内几个电视文化名人,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呢?实在叫人想不通;因而有人提出,他们是故意的,以此来引人注意,成为大家议论中心,进行自我抄作;还有人将他们这种作法,称之为“媚俗”

 看起来,似乎像有些人的自我作秀,依靠出丑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但仔细考虑,就会发现问题:对无名之辈,可以通过丢丑来出人头地,引起众人的注意,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但是,余秋雨等已经是名人,而且还是大名人,岂能再依靠这种低级和苦涩的自我抄作手段来出名呢?

 对这些已经成名的人物而言,国人老祖宗传下来的做法是:如果包装自已,成为圣人、贤人、文化巨星、文坛权威、大家崇拜的偶像,以进一步提高自个的地位和身价,谋取更高层次的收益;绝对不会干自毁自己形象的事情。连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都说不正确,还能说是文化界的大学者和权威吗?难道非要别人骂他,蔑视他?更何况,每个人都有对立面,或者意见不和(或仇人),谁也不愿意给这些人以把柄,让对方嘲。所以“自我作秀”、“媚俗”之说不能成立;那么,这些名人们为何不时要出错呢?

 笔者提出一个新解释:人们在极度紧张或者过分大意时,就会出由生理原因产生的错误。青年选手在综合知识问题回答中,把澳大利亚国旗说成是日本国旗等等属于高度紧张造成;而余秋雨等名人的出错则是因为过于大意所引起。因为神经传递的方式有两种:长反弧和短反弧。前一种神经传递,经过大脑,不会出现意外的错误;后一种传递方式,则不经过大脑,因而容易出现意外差错。

 说明“短反弧”传递信息的最好实例莫过于世界乒乓球大赛。对垒双方的极其快速的动作,都不是大脑指挥的,而是视觉神经直接指挥手神经、以“短反弧”的方式进行。由于平的、紧张烈的反复训练,使选手们的动作不是按照常规的长反弧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是全部变成短反弧传递。信息不再通过大脑,而是手神经直接由视觉神经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极大地提高反应速度。

 在大庭广众之下,由于过分紧张,有的人甚至脑袋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这时,突然从脑子里出现的语言、想法等,都是属于短反弧效应,未通过大脑;因而,很容易出错。下面举个例子:文革后期,成立革委会,确定了领导班子后,工宣队就撤出学校。在送工宣队离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我校新批准的革委会主任致词。在那个生怕出错的年代,革委会主任拖着长声,念完了用颤抖的手拿着的送词,大讲特讲工宣队进校的贡献后,他对麦克风大声的说:

 “现在,向劳苦功高的工宣队敬献花圈!”

 顿时,大家都愣住了!献花的人员也不敢上舞台。革委会主任十分奇怪,直催:你们为什么还不上台来?会议司仪对他低声说:“应该说献花,不是献花圈。”主任说:“谁敢说:献花圈?”司仪答:“你刚才说的。”主任惊奇:“我说了吗?”他沉思一下,马上对麦克风道:“对不起,刚才我讲错了。现在向我们最最敬爱的工宣队献花!”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在大庭广众、高度紧张或者漫不经心之下,容易出现短反弧,未经过大脑的语言;这种语言往往是缺乏逻辑思维的,难免出现低级错误。至于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短反弧?还有待研究,可能与独立神经有关(请看拙文《谈鬼魂(2):人脑的虚拟世界》)。

 二,如何避免当众出错

 不少人为名人出错开,说:谁不出错?没必要大惊小怪!这种宽容不怎么公正。如果在节晚会上,表演杂技的演员一个接一个地出错,你能宽容吗?教师在课堂上老讲错,你还能原谅吗?至少要抱怨或者责怪他们准备不充分,甚至取消上台的资格。因此,面对的观众越多,对上台者的要求也越高;需要发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精神,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如何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出错呢?有三个办法:

 1,事先充分准备,是防止生理原因,由于大脑走火而产生意想不到错误的基本保证。每次青歌赛的问答题,都给了每个评委一份标准答案。可惜余秋雨先生过于轻视,事先不看,以致闹出笑话。

 2,不讲“事先没准备过”的话,不说“没有仔细考虑”的意见和看法。在公开说话时,最好不讲你临时想起的内容。这种临时想出的话和例子,往往会失去准确。它们不是经过大脑思考后出现的,可能是由神经的短反弧产生。赛手为了答题得分,因过于紧张,往往把临时想到的答案,不加思考地口而出,结果成为笑料。

 3,记住祖宗的警言:“言多必失”不要在广大群众面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说多了,独立神经会钻空子;思想稍一松懈,它就不经过大脑的主神经系统,直接向部分记忆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令它‮奋兴‬,发出“孔子是战国后期的人”的信息。这个信息传递到语言神经系统,便说出余先生的“新创见”实际上,这种见解不代表余先生的学识水平,因为这个见解未通过余先生的大脑神经系统,是“独立神经”在作祟。

 在现实中,独立神经的活动并非一无是处。笔者认为:文学和科学中的灵感,可能是独立神经活动的结果。按照常规的思路和思想体系,不可能出现离经叛道、不合常理的观念和思维。也就是说,凡是由神经长反弧,经过大脑产生的信息和思想,不可能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只有在长期的思考过程中,无意之间,甚至在睡眠里,由独立神经点鸳鸯谱,随便分泌神经递质,导致出现全新的意念和灵感。  m.SSvVXs.COM
上章 安晓玲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