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89):评“大胆的设想、
在科学和学术研究中,有些人始终没有或者很少有成就,原因是什么呢?一般的原因是:他没有新的思想,只根据已有的认识和规律去思考和试验,岂能得出超越前人的认识和规律(即成就)呢?顶多不过是小改小革。所以,科研和学术研究的非常重要前提是:首先要形成或提出新的思想或者研究手段(方法)。没有新思想和新手段,千万别开展具体的探讨工作。
胡适先生在研究方法上提出:“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成为许多人开展研究工作的指南。笔者认为:他的这种提法存在缺陷。
下面就两个问题,对胡先生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1)如何获得和产生新的思想;2)在新思想下,怎样开展研究工作。
一、如何形成新思想
研究工作的新思想来源于实践和反复的思考。例如对《红楼梦》的研究,需要广泛阅读有关《红楼梦》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并与《红楼梦》中描写的实际情况核对,是否存在矛盾?这些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你自然就形成了新的研究思想;如果仍然没有出现新的研究思想,那就继续看文章,挑和找毛病,直到产生新思想为止。这就是说:新思想来源于实践和思考,而不是出自某人的指示或者意见。
胡适先生曾经提出的“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的研究方针,存在不明确、容易导致误解的弊病。至今我国红研究已经百余年,连一些基本问题,诸如《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写没写过“后40回”《红楼梦》的古本达13种之多,到底哪些是真的,为什么会在《红楼梦》各种版本中出现许多不一致(异文)的现象,贾宝玉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等等,依然是没有共识,究其
源与胡先生“研究口号”的失误不无关系。
“大胆设想”就是可以毫无边际的、随意假设,异想天开地去设想,设想的胆子要大。以致谁是《红楼梦》的作者,五花八门,甚至有人提出是朱家的太子写出的。笔者认为:“设想”绝对不能
离“实际”(即背离《红楼梦》,另搞一套),想入非非;因而应该改为“合理设想”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由某一点或一句话可能会骤然出现一种新想法,这是自然的;这种新想法对不对,首先要与《红楼梦》中的其它描述核对,看是否存在矛盾?如果有矛盾,你又无法解释,就表明这种新想法有问题,至少很难出成果,甚至完全是错误的。建议您,不要将这种新想法定做研究课题。
例如,不少人根据《红楼梦》中的某个局部,产生一种新想法,诸如创作《红楼梦》的宗旨是为了“反清复明”;接下来的工作应该与《红楼梦》的大部分描述去核和验证,看《红楼梦》的主要描写内容是否符合“反清复明”?如果与《红楼梦》的大部分内容不符,只能与个别词句和描述一致,甚至要特意引伸后才相符,那么这种想法就不是真实的,不必再牵详附会地去“硬凑”即使勉强地凑出来了,顶多发表一篇文章而已,对红学的探讨和认识不会有作用或贡献。
在这里,不得不指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著名人物刘心武先生的研究工作就是由于过分追求“大胆设想”的结果。专门寻找《红楼梦》中的个别词,搞谐音字和拆字,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以致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提出许多千奇百怪的设想,生拉硬拽地引导读者相信他的奇谈怪论。在拙文[1]已经做了一些分析。
所谓“合理设想”首先是指通过初步验证,证明“新设想”是合理的,与客观实际没有冲突。对《红楼梦》而言,就是与《红楼梦》的描写内容没有矛盾。这样形成的新思想,才有研究下去的价值。
其次,需要考虑实际条件的可行
。这一条,对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尽管在理论和资料上是“合理的设想”如果实际设备和技术的条件达不到,仍然不能作为课题,进行探讨。例如,自古就想飞上天,但是在空气动力学和内燃机未产生以前,就无法开展有效的研究,也出不来实质
的成果,白白浪费人力物力。看见,只有同时符合这两个方面的“合理设想”才是可行的,才能定做研究课题。
二、在新思想下,怎样展开研究工作
当按照“合理设想”拟定出研究题目后,如何在新的研究思想下,进行工作呢?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吗?即胡先生的“小心求证”吗?不可!在研究过程中,最需要的不是“处处小心”而是“严格求证”在研究初期,通常是撒“大网”自然是
糙,不严密的,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消耗,尽快找到或者接近问题的核心;当找到了求证的核心问题后,再作细致的、精确的验证、试验或论证。
这就是说:科研工作不是越严越好,而是“严”而有“格”即“严格”!通常容易忽视“格”“严”而无“格”最后必将导致“不严”例如称量东西,天平当然比磅秤准确,精度高。但是,称量白菜时绝对不能采用“天平”只能使用精度低、不太严格的“磅秤”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天平称量白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进度很慢;到后来即使改用磅秤,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会导致无法准确地调整秤砣,以致在磅秤的称量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严格,即演变成“不严”
具体说来,在初期摸索阶段,是“低严”;后期阶段,才是“高严”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小心翼翼,处处严密要求,在外围或者
略的问题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导致深入准确探索或论证时,没有了充分的时间和资金。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求证”一定要“全面”不能仅仅
足于局部内容的相符;如果您的新思想同《红楼梦》全书中某一点不符,就表明新思想有弊病,需要进一步修正,甚至新思想完全是错的。决不能像当前不少见解那样,依靠引深、曲解和说明,才能证实您的新观点。例如,有人根据《红楼梦》里的一些方言与湖南相同,而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湘西人。
又如刘先生在探讨秦可卿死因上提出“中草药名称密码说”忽视了张友士开出药方(人参、白术、云苓、
地、归身)之后,秦可卿怎么知道解读药方中的密码?她如何知道药方中的“人参、白术”是“废码”、只有“云苓、
地、归身”才是密码,它们的意思是:“令(苓)
地归身”(即他父兄令她在熟悉的地方寻死,以救他们)。依靠大量的解释词,才能使他的观点自圆其说;而且在《红楼梦》的内容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因此,这种“论证”是无效的。
再如,在《庚辰本》的第63回,贾宝玉将芳官取名为“耶律雄奴”成为许多人认为曹雪芹具有反清思想的重要证据。提出这种观点可以,但必须反过来到《红楼梦》中求证。有可能是曹雪芹无意中取了这个名字,并没有想到反清。结果,笔者果然在《甲辰本》、《程乙本》、《梦稿本》、《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以及《列藏本》上,都没有看到这段内容。显然,曹雪芹害怕引起误会,以为他反对自己的主子,而把这段有关“耶律雄奴”的四页多内容(共计1265个字)全部删去,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没有反清的想法。只有《庚辰本》和以《庚辰本》为底本伪造的《戚序本》、《蒙府本》等三个版本才有这段文字。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知道后两者是伪本。但是,具有第63回的古本一共只有7个,只有三个版本有,而其它四个都没有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不值得考虑自己论点的准确
吗?难道还不该分析曹雪芹为什么要删去四页多有关的内容?这种只从《红楼梦》中引出新观点,而不再用《红楼梦》中的其它内容进行验证,是现今《红楼梦》研究的通病,持反清复明观点者尤为突出。
上面是笔者从事工科研究试验和文学研究时的经验,或原则。虽然抽象一点,但的确有效。而且,在下觉得;形成新思想的时间,有时比研究和试验的时间更长,所以切不可忽视这个确保您取得成果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总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是“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而应该是:合理设想、严格求证“严”而有“格”多动手,做艰苦细致的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工作,少动嘴[3、4]。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91):“秦学”纯属臆猜
[2]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
[3]安晓玲:学术研究最妒动嘴不动手(上)、(下)
[4]安晓玲:新探红楼(89):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