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HYA文集 下章
从梦想走向辉煌
   这里曾经是座古老的渔村,

 一段美丽的传说,

 见证着她历史的悠久。

 墩台山曾经是她的脊梁,

 几经弯曲和直,

 傲然端起了巨人的肩头。

 二十几年。仅仅二十几年的光景,

 营口港,便可以自豪地昂首,

 站在世纪的前沿,尽展现代风

 是啊,

 走出泥泞,才知沉重的是贫穷;

 走出愚昧,才知悲痛的是落后。

 从古老到现代,

 从渔村到港都,

 历史总会带着太多太多的褶皱;

 但屈辱和失误的水份已被拧干封存,

 涅般的古道狭湾,绵长的黄金海岸,

 正续写着新一代创业者伟岸的追求…

 曾几何时,营口港的开埠,

 已然成为资本主义侵华的门户,

 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源掠夺,

 致使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财富然失却和外

 也曾有过寻求生存的顽强抗争,

 怎奈一场场充渴盼的梦幻,

 随同着一个王朝的没落而沦为腐朽。

 曾几何时,营口港的主权,

 已然回归新中国及其人民之手,

 共和国第一批港口管理规章在营口港实施,

 这是怎样难得的历史转折——

 一个踏向崭新希望的良好开头。

 然而,一“左”倾的思想铺天盖地而来,

 盲目的跃进与虚伪的浮夸,

 致使“以航运兴国运”的梦想再度付诸东

 感谢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决策啊,

 一排移山填海的惊天炮响,

 又将唤醒营口港人航运之梦的追求;

 一把告别历史、告慰未来的剪刀,

 终使一条航道剪通大海与世界邂逅。

 有道是——“创业艰难百战多”!

 既是为了好梦能够成真,

 又何惧炎夏酷暑、严冬数九?

 一期期工程的竣工,

 便是一次次“征战”的捷报;

 一声声轮笛的争鸣,

 便是一曲曲凯歌的高奏。

 ——还能记起那些创业的故事,

 仿如昨夜漫空闪澈的星宿:

 没有办公的场所,

 搭起一排简易土房便是我们办公的行署;

 没有就餐的食堂,

 垒起一台灶房便除却了我们的生饮冷餐之苦;

 甚至没有如厕的茅房,

 挖个土坑围起栅栏便排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这一个个故事记载的是我们营港物的创业史,

 却又怎能不是营口港的建设缩影,

 怎能不透彻着营口港人的勤奋与智谋。

 ——不会忘记在创业历程中那些感人的场景,

 就如一幕幕影象回放的镜头:

 每临节假的一线工作现场,

 总能看到总裁及其决策层的身影汇入劳动的人

 每在艰险于严峻的时候,

 总会有他们身先士卒,并以坚定的鼓励助威加油;

 而每位病困员工的前居室,

 也常常盈溢着这些决策者温馨的祝福和问候…

 这就是“人观念”人是第一位的,

 有了人就会创造历史的奇迹,成就事业的巨舟。

 创业可以锻造人,

 事业可以塑造人。

 当物公司女子理货班

 举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时候,

 我们不会从她们的身上发现,

 一种只属于营口港人独有的精神追求——

 那就是“店小二”一样的热诚与淳厚。

 而今天的营口港,

 不正是以这种精神位列于全国十大港口。

 的确,精神就是一面永不倾倒的旗帜,

 时刻引领着追求者的进和奋斗。

 所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

 当高宝玉总裁向李长同志汇报:

 “您04年到营口港视察时,

 我们的吐量是5977万吨。2007年要超过亿吨。”

 李长同志满意地说:

 “营口港这几年的发展很快啊!

 好啊,营口港也要成为亿吨港口啦!”

 这是和国家对营口港发展成就的肯定,

 也是营口港人对信念的执著恪守。

 不远了,不远了!

 距离梦想的亿吨目标仅有三个年头。

 我们挽着梦想迈进,

 我们揣着希望奋斗——

 05年,我们已实现吐量7500万吨,

 06年,我们又胜利突破9000万吨的关口。

 07年,当我们的脚步踏进十月,走入金秋,

 亿吨的梦想便随即幻化成真,

 我们也同时实现了与辉煌的握手!

 我们从梦想出发一路走来,

 一路坚韧不拔,一路凯歌高奏。

 亿吨大港——营口港,

 我们有幸亲眼见证了你的这一历史时刻,

 我们也有幸亲口品尝到成功后的幸福美酒。

 二○○七年十月,我们从梦想至此走上辉煌,

 这将是你为我们留下的永久记忆么——

 十月,是共和国的最高点,

 我们原是因此而成为巨人,成为一代风

 (2007年7月20夜22时30分至21凌晨2时45分完成一稿。)  M.SsvVxS.cOM
上章 AHYA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