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音流韶 下章
空林独与白云期
  突然,一条白影自天飞花中掠过,光华纷错,龙不绝,刀如蒙电击,纷纷震落。

 众人大愕,却见一人长身立于漫天血污中。

 他的一袭白衣早就被鲜血染得斑驳不堪,束发散,眉头紧锁。他眼中透出深深的疲倦与伤痛,但却依旧如此骄傲地伫立在这被鲜血染的桃林,宛如一株对抗苍穹的玉树,在万丈红尘中,遗世而生。

 微微光芒在他指尖缓缓闪动着,一次次聚起却又一次次破碎在空中,无法成型。

 杨逸之轻轻叹息一声,一手前,似乎要强行‮体下‬内血气的涌动,但终究没能忍住,低头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拭去血痕,缓缓抬头,目光落在相思身上,落在那身玄光金甲上,他的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而决断。

 在他目光的笼罩下,相思忽然觉得心下一阵平静,仿佛在这人的身边,便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全与温暖。

 一如当初他在庭之上,独战遮罗耶那,拯救整个中原武林命脉之时。

 他白衣如雪,一叶扁舟行于波涛之上。每个人都因他的一顾而忘记了身上的伤,身边的血。他们仿佛看到了久久企盼的光芒。

 或许,他就是因庇护而生,生生世世,都会尽了生命来护佑身边的每个人。

 喊杀声四起,蒙古兵刀光闪动,再度冲了过来。

 血衣飞舞,光华错,相思就觉自己的身子腾空而起,落在了一匹马背上。接着,杨逸之也在她身后落下,一手紧紧拽住她战甲上的绶带,猛然纵鞭。

 骏马飞嘶,狂奔而出。

 这下骤出不意,蒙古兵都措手不及。但他们亦是百战兵,应变之力极快,纷纷呼哨,打马狂追。

 一时黄尘蔽天,只见无数铁骑横过天际,紧紧咬着前方一匹几乎发狂飞奔的战马。

 杨逸之受吴越王一击,内伤极为沉重,几乎生机断绝,昏倒在花树下。蒙古兵攻入村中,人声嘈杂烈,亦未将他惊醒。

 惊醒他的,是相思那声轻喝:“永乐公主在此!”

 他心感公主赦免杨继盛的大恩,不忍见她遭擒,于是奋起最后一丝残余的力气,将她救出。

 只是,这样一来,他所受的伤更是沉重,鲜血不断上涌,眼前一阵恍惚,随时都可能再度昏

 他紧咬住牙关,强行维持住自己最后一点神志。

 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公主尚未安全,他岂能倒下?

 背后蒙古兵纷纷喝骂叫嚷,越追越近。这些蒙古兵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骑术无比,这匹马又驮了两个人,如何能跑得过?

 杨逸之忍痛辨识了一下方向,纵马向正北方驰去。

 正北便是蒙古领地,那些蒙古兵大喜,追赶得更紧。

 马匹如疾风般卷过,道路越来越崎岖,杨逸之的脸色也越来越苍白。

 相思能够感受到,这个在她身后,奋力护住她的男子,气息正渐渐散。只不过每当气息微弱到无法维系时,他便会低头一阵猛烈咳嗽。大团鲜血和撕心裂肺的疼痛似乎给了他暂时的清醒,于是,他再度抬起头,控御着这匹嘶鸣疲劳的战马继续飞驰。

 他几乎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坚持这份希望渺茫的守护。

 相思的面前忽然现出了一片广阔青色,那不是草原,却是云的颜色。

 云因山而青,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大巨‬的悬崖,悬崖之下,尽是苍苍的云雾,看不到边际,也看不到底。

 杨逸之用力打马,骏马凄然一声嘶叫,腾空而起,相思能够感受到,那沾鲜血的衣袖,突然将她紧紧包裹住。

 太阳忽然变得好近、好近,近到有些眩目…

 相思还未来得及思考,两人一马便腾空而起,飞奔崖底。

 相思惊惶地转回头,从面具的隙中,去见那紧拥她的男子。

 杨逸之的脸苍白到了极点,但对着相思的目光,那苍白缓缓化开,展成一个清明如月的笑容。

 相思的心弦震了震,她从这苍白中看到了死亡,但又从这笑容中看到了安宁。

 眼前的这个人,竟是在用生命佑护着她。

 于是她不必再恐惧。

 两人飞陨而下,杨逸之忽然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似是在浩叹生命的脆弱。

 光芒忽然升起,那轮太阳仿佛再度在两人面前绽放。杨逸之凌空踏出一步,骏马一声哀鸣,轰然撞在了地上,两人却借力凭空跃起,四周青色突然旋转,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于这一瞬凝结在了这漫天雾霭中。

 跟着,两人如两朵飞花,缓缓飘落。

 相思虽仍身在半空,却不长吁了一口气,这悬崖极高,蒙古兵很难再寻来。她忽然想起杨逸之的伤势,急忙转身,却见他也在看着她,眼中缓缓散开一个欣慰的笑容。而后,大团鲜血自他苍白的间溢出,他的‮体身‬宛如一片秋天的叶,再也不能支撑一点重量,向下坠去。

 相思一把将他扶住,眼中却忍不住有了泪光。

 夺马,奔徙,坠崖,逃生,这一连串变故,已榨净了他体内最后一丝潜力。

 他的头无力地垂在相思的肩上,鲜血仍在淌,染红了她的战甲。

 纵然隔着重重甲衣,相思仍能感受到,那鲜血是如此的温暖。

 忧伤的深谷中,两人慢慢飘落。

 下坠的疯狂之势被杨逸之借马而消解去,此时离地只不过三四丈,便没有什么大碍。何况地下层层都是碧绿的树枝,也能消去一些力道,不过是小伤而已。

 但就在他们刚要触到那些树枝之时,深谷中忽然响起了一阵锐利的哨音。

 那哨音竟似是一声极为悠长的叹息,瞬间,划破了谷底那粘稠的寂静。

 他们身下的树木,猛地挪移了开来!

 碧绿的光芒倏然大盛,烛天而起,将整个崖壁照得一片通亮。相思一惊,猝然低头下看,就见那些碧光,竟然是从四团蓬的火堆中发出的。

 那是四只‮大巨‬的青铜鼎,鼎身铸着狞厉的怪兽,每只鼎上有三只怪兽,各伸出一足,支撑起沉重坚大的鼎身。怪兽阔嘴朝天张开,汇聚成铜鼎那‮大巨‬的口。鼎中不知燃着什么,火苗冲天而起,几有一丈多高,发出碧森森的火焰,将周围的一切照得妖异无比。

 鼎分四面而立,中间是一座广大的祭坛,上面也雕了各式各样的怪兽。那些怪兽形态各异,有立有卧,窜动的碧光映在它们身上,就仿佛是活的一般,纷纷随着碧光‮动扭‬着躯体。

 它们只有一个相同之处:所有的怪兽,包括鼎上与祭坛中的,都没有瞳孔。它们空的眼眶都仰天而望,仿佛在期待着什么。

 祭坛外面,森森跪着几百名白袍之人,‮大巨‬的面具遮蔽在他们脸上,上面雕着狞厉凶恶的怪兽之状,看上去诡异之极。只是这些面具上的怪兽,也一样没有眼眸,空的眼眶也仰视着苍天。

 在鼎中碧火的围绕下,所有怪兽都化成了碧,只是它们的眼眶却是漆黑的,透出无法照耀的霾。

 而相思与杨逸之缓缓落下的方向,正是祭坛的最中央。

 整座祭坛,广大而深邃,上面空空落落,没有一丝东西,除了那些翘首仰望的怪兽们。

 而两人所落处,却正是此处。

 相思一惊,看这祭坛与这些人如此怪异,只怕正在举行什么祭奠。

 江湖广大,往往在人烟稀少之处,存在着许多上古的宗教,用神秘的仪式来传承他们的教义。这些宗教大都讳莫如深,最忌讳举行仪式之时,遭人偷窥。若是两人闯入的正是这种地方,只怕会有莫大的麻烦!

 相思有心避开,但周身真气涣散,有心无力。正忧急之间,两人已重重摔落在了祭坛上!

 地上跪拜之人忽然一齐抬头,他们面具上的眼眶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化,变成平视,数百双深陷漆黑的眼眶全都凝视着相思二人,合着面具那毫无表情的阴沉沉的脸,显得极为森可怖。

 嘭的一声响,四只鼎中的火堆一齐炸开,空都是飞舞的‮大巨‬碧火团,飘飘摇摇地悬浮在空中。

 那祭坛上雕刻的怪兽之像,也都已经改变了形象,无数点被火团映耀成碧的漆黑虚无之眸,竟全都垂了下来,四面八方凝视着悄然站在祭坛最中央的两位不速之客。

 深谷中寂静无声,只有这无数双空眸,在森森凝视。

 相思知道他们的处境非常不妙,这些宗教都十分原始,拥有种种古怪的忌,一旦发现侵入、窥探者,往往就要用血来守住他们的秘密。

 也许,他们两人的血,也将化成碧,布这广大的祭坛。

 碧涌动,宛如无际的水。

 相思不住一声惊呼。

 这声极轻的呼告将杨逸之从深深的昏中唤醒。

 他缓缓睁开双眼。体内那肆的掌力让他几乎不能思考,但他仍能感受到这强烈的危险,他勉强起身,将相思拉到身后,双袖无风而动,似乎要将生命最后的光华凝成那曾倾绝天下的风月之剑,带着她走出这座妖谷。

 哪怕这将燃尽他的生命,让他陷入万劫不复。

 静寂之中,那些人突然发出一阵悲嗥,纷纷跪了下去。

 他们狂烈地‮动扭‬着身躯,一面悲嗥,一面向两人爬了过去。相思一惊,就见他们的双手在地面上拍打着,仿佛在倾诉着什么。但数百人一齐啸舞,这声音实在太过嘈杂,她什么都听不见。她紧张地四顾左右,却无处可退。

 因为这些人已将整个祭坛全都包围起来了。

 杨逸之踏上一步,双袖抬起,宛如一双带血的羽翼,张在相思身前。

 报恩未竟,他就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

 那些人的悲嗥之声越来越强,他们带着的面具剥落,显出一张张悲痛绝的脸,泪水在这些脸上纵横着,他们伸出双手,似乎在向相思乞求着什么,但他们仿佛又在深深地惧怕,只在她四周悲嗥,却不敢用他们的手触到相思的衣衫。

 相思紧紧蹙起了眉头,她陷入了困惑。

 隐约地,她感知到,也许自己已经成了这祭祀的一部分。

 那些人呼号无望,重又站起身来,向两人围拢。杨逸之双袖猛然舞动,光芒倏然一闪,竟显出鲜的红色。

 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带着相思闯出。

 那红色中尽是肃杀。相思一惊,急忙拉住他的手:“不!不要伤害他们!”

 她从这些人的眼睛中,看出了伤痛与乞求。

 杨逸之勉强凝聚起来的剑芒,倏然涣散。他不得不这样做,否则,冲天而起的剑气,就会将她也一起刺伤。

 一口鲜血出,与他的那袭白衣,立即就被空碧光没。他再也无法负荷体内那沉重的伤势,软软倒下。

 那些人水般围了上来,相思惊惶道:“不要伤他!”

 那些人恭谨地行了一礼,让出一条路来。

 路的尽头,是一顶简朴的轿子。

 相思知道,他们要带她走。她不知道,他们要带她去哪里。她没有犹豫,只是扶起杨逸之,缓缓步入了轿中。

 她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到了苦难。

 轿子四周都遮蔽着厚厚的轿帘,相思并不知道去向何方。她只感觉轿子高高低低地在山中跋涉,一直走了两个多时辰,方才停下。

 随着抬轿之人离去,轿子仿佛陷入了极度荒凉的静寂中。

 什么声音都没有,这所轿子仿佛被置于大荒之地,世界尽头。

 相思沉着,终于缓缓将轿帘挑起。

 她看清了轿子所处的地方。那是一座‮大巨‬的宫殿,宫殿似乎早已废弃,其中一无所有,甚至连原本恢弘的穹顶也已只剩下了几道残粱,宛如巨兽死亡后留下的骸骨,突兀地矗立着。

 轿子就在宫殿的正中间。相思低头,就见宫殿的地板上,镂刻着与深谷祭坛一样的怪兽花纹。

 这些怪兽的瞳孔,也全都被剜去了。它们空无一物的眼眶,昂天抬起,诉说着无尽的悲凉。

 相思的心一紧。

 那宫殿由七十二柱子高高支起,每柱子,赫然都雕成了一只‮大巨‬的蛇形。蛇相狰狞,可合抱的身躯尽力伸展着,似乎是在支撑那‮大巨‬的穹顶,又似乎是想窜上苍天,羽化雷霆。它们‮大巨‬的头颅被穹顶扁,显得凶残而威猛。

 它们的眼眶中,也没有眼眸。

 一条条‮大巨‬的白色旌旗自穹顶垂下来,一直垂到地面,将宫殿中的景致遮蔽得隐隐约约。每一只旌旗上面,都绣着一只‮大巨‬的瞳孔。

 白色的妖瞳。

 风自巨柱之间吹进来,卷动旌旗,那些妖瞳仿佛在闪动。神明似乎将它们的形象隐在这些幕幔之间,沉默地凝视着每一个来朝觐的世人。

 相思忽然感觉,自己正置身在神魔的注视中。她赫然发现,如此‮大巨‬的宫殿中,竟似是没有一个人。

 那些在深谷祭祀的人们,将她运到这座大殿之后,便消失不见了,仿佛消失在了苍白的光里。

 相思怀着腹的疑窦,将杨逸之安顿在轿中,自己慢慢走了出去。不多久,便到了宫殿的尽头。

 她看到了一座城池,一座破败不堪,几乎已成为废墟的城池。这座宫殿就处在城池的正中央,修筑在一座三丈多高的‮大巨‬石台上,俯瞰下去,城池的一切尽收眼底。

 也正是如此,相思才能够将这座城池的苦难一览无余。

 青烟缕缕,自城池的四处升起,那不是炊烟,而是战火所烧留的余烬。但这几乎已是城中唯一的生气,此外便是一片死气沉沉。倾塌的断壁残垣充了城的每个角落,在这些壁垣上,遍布着漆黑的尸体。

 这城市已完全陷入了死亡,不再接受任何生命的希望。

 相思的心一紧,她并不是没有见过人间的苦难,但如此深重而广大的灾荒、战,却是第一次见到。她忍不住缓缓跪下,泪水沾了衣襟。

 她为这些漆黑的尸体而哭泣。她以为,每个生命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应该承受饥饿、疾病、灾荒…但偏偏在这个世界上,却有着无数的苦难,也有着无数受苦的人。

 一个声音悠悠自宫殿的深处传来:“我给这座城池起了个名字,叫荒城。”

 相思急忙转身,就见层层幕幔之中,隐约显出了一个‮大巨‬的石座。那是洁白的汉白玉石,不参杂一丝异色,石座之上,斜倚着一个苍白的影子。

 一袭白袍簇拥在他身上,那是最纯正的洁白,不带有人世间任何的污秽,很随意地穿在身上,却也同样苍白。他虽然同杨逸之一样穿着白衣,但杨逸之的白是高雅清贵之气,温文谦和之美,而他的白却苍白得如此惊心动魄,透出不杂丝毫污秽的冰冷,以及一种宛如末世的荒凉。

 一张白玉雕成的面具遮住了他的脸,面具也雕得极为精致,并不同于深谷祭祀之人所戴之古朴笨拙,而仿佛只是一层薄雾,紧紧贴在他脸上,亦幻亦真地映衬出极为精致的轮廓。

 长长的旌旗飘摇,使他的身形有些恍惚,并不能完全看清面貌。但他那一头长发,却显得那么刺眼。

 那是极长极长的发,自汉白玉的椅背垂下来,笔直,修长,每一丝每一缕似乎都不杂在一起,每一丝每一缕都沉静地垂着,宛如一道道光,照在这片广大的空间中。

 那长发也是苍白的,苍白到几乎通透。

 城风烟,似乎没有半点沾染到他身上,他就仿佛是这片荒凉天地所凝成的最后一线光芒,不依托于任何外物而存在。

 相思忍不住被这苍白深深吸引,一时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那面具依旧没有眼眸,却有两只瞳仁自其后透出,显然正是那人的眼睛,那双眼睛的颜色极淡,宛如一对毫无杂质的宝石,在荒城的阳光下几乎凝为一线,透出天地间唯一的光辉。

 这光辉虽然极为清空,但却透出一种无法言说的魅惑。似乎恶与纯净在其中融会,化为一种看透世间一切疾苦的宁静。却又被被风吹成冰冷。

 这双眼睛凝视着相思:

 “到荒城来。”

 他的声音很轻,透着些许玩世不恭的意味。虽然看不见面貌,却已可推断出,声音的主人很年轻,也许比相思还要年轻。

 相思愕然道:“荒城?为什么叫它荒城?”

 那人的手搭在白玉扶手上,一缕如雪的散发握在他掌中,轻轻把玩着。他的手竟也如这缕长发一样无限苍白,这把玩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他并没有在意相思的询问。

 过了良久,那人修长的指节轻轻扣着扶手,眼中的神光突然如春风化水,皱起了一抹微笑:“因为这座城池中的生命,即将荒芜。”

 他的声音没有半点惋惜与悲哀,仿佛所谈论的是某件风雅韵事。一如某处的鲜花将会盛开,某夜的月将会鼎盛。

 相思的心紧了紧,她听出了那人的意思。

 那人缓缓摊开掌心,将其中的那缕银发轻轻吹散,宛如吹去了生命之树上的最后一片绿叶。

 那一刻,长袍微微吹起,显出他修长的‮体身‬却是如此羸弱,仿佛在风中的一片羽,随时会随着这座荒城的陨落而消失。

 “所以他们才奉我为神,到回天谷中,设下白瞳祭天之阵,想要挽救这座城池的命运。”

 相思道:“怎样挽救这座城池?”

 那人看着她,眼中的慵懒转为讥诮:“神谕中说,莲花将从天而降,将虔诚与宽恕引领到这座城池中,从此,这座城池将再也没有苦难。告诉我,你是这座城池的天降之莲么?”

 天降之莲?深谷中祭祀的人们,是在寻找他们的救星么?难怪他们并不敢伤害自己,只围着她苦苦哀求,向她倾诉着苦难与希望。

 一张张沾眼泪的脸显现在相思的心中,他们已将自己当成是天之救护么?她心中涌起了一阵惶惑与惭愧,因为她知道,被曜用婆之箭挟天一真水封住真气的她,是没有力量解救这座城池的。一想到那些在深谷中祭天之人,得知实情后那失望的眼神,她就觉得一阵酸楚。因为他们的神欺骗了他们,为他们降下的是这么一个无能的人。

 惶惑与惭愧化为深深的歉疚。对她来讲,天降之莲是不是不是子虚乌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城池的人注定了要失望。

 对命运及信仰的失望。

 相思的心中忽然燃起了一丝希望,她急急问道:“是谁降下神谕的?他一定有办法!我们可以再去求他,让他另外想个办法的!”

 那人的手指停止了敲击,他的目光中有深深的嘲,淡淡道:“是我。”

 相思的身躯猛然僵直。她忽然意识到,这人在高台宫殿中等着自己,也许就是因为已没有了另外的办法。

 也许不到了最后关头,没有人会寄希望于如此荒诞之事。而当这件事真正发生时,就说明这个城池的命运,已走到了尽头。

 她,能够拯救么?

 相思无言。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也许,她应该更小心一些,如果她的真气不曾失去,她便会有很多办法。

 如果,她告诉了先生她的真实行踪,而不是欺骗了他,私自踏上这条为吉娜复仇的旅途;如果,他能出现在她身边…

 相思紧紧咬着嘴

 那人忽然松开绕在指间的长发,轻轻道:“除下你的面具。”
 M.SsVVxS.com
上章 华音流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