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阀 下章
第362章 赤壁之战(一)
 夏口,东吴水军大寨。

 周瑜正召集吴军将领议事,忽有小校入报:“大都督,楚国丞相诸葛亮携大将军张辽、骠骑将军张、水军都督蔡瑁于帐外求见。”

 “哦?”周瑜神色一动,欣然道“诸葛亮?”

 大将太史慈道:“诸葛亮来干什么?”

 祖郎道:“该不会是来讨取联军的指挥权吧?哼,我们吴军是来帮助楚国杀凉贼的,可不是来给楚国君臣当奴隶的,想让我们吴军听命于楚国丞相,门儿都没有。”

 “哈哈。”周瑜朗声笑道“祖郎将军多虑了,诸葛亮此来非但不是为了讨取指挥权,只怕是要将楚国水陆大军的指挥权拱手让与本督。”

 “哦?”祖郎不信道“末将不信。”

 周瑜微笑道:“将军敢赌否?”

 祖郎大声道:“有何不敢。”

 “好。”周瑜长身而起,朗声说道“传令,有请楚国丞相诸葛亮一行。”

 小校领命而去,帐外旋即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当诸葛亮一行从容入帐时,周瑜才笑地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哎呀呀,诸葛丞相及诸位将军大驾光临,本督因军务在身未能远,失礼失礼。”

 诸葛亮也是拱手一揖,微笑道:“大都督见笑,叼扰之处还请见谅。“丞相客气了。”周瑜肃手道“请坐,诸位将军请坐。”

 早有亲兵搬上席案,置于周瑜主案左首,诸葛亮也不推辞与张辽、张、蔡瑁诸将欣然入席,周瑜这才欣然说道:“丞相,三位将军,此次马屠夫扬言与我主及楚皇会猎于赤壁,可谓狂妄。我主已令本督统率三军尽前来夏口听命,所谓个人荣辱事小,吴、楚存亡事关重大,为了联手共抗强敌,本督决意举东吴之兵听从丞相调谴。丞相且不可见外。”

 诸葛亮欣然点头。悄然侧头掠了张辽、张一眼。

 张辽、张不由面羞郝之,来夏口之前,两人还对楚国水陆大军要听从于吴国大都督而耿耿于怀,却万万没有想到吴国大都督周瑜为了顾全大局,竟然主动提出要让吴军听命于楚国丞相。这份襟、这份肚量,当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诸葛亮一正脸色,肃然道:“大都督,亮有一言。”

 周瑜亦肃然道:“请讲。”

 诸葛亮道:“大都督用兵之能天下皆,纵然是马屠夫亦自愧不如,我楚国虽然不乏英勇大将,亦不乏智谋之士,但若论统兵之能。却无人能出大都督之右者!是故,我主决意举全国之水陆两军。悉听大都督调谴,今有我主佩剑在此。楚国将士但有不遵大都督号令者。皆斩之!”

 说罢,诸葛亮一挥手。早有张辽亲自呈上曹真的佩剑——赫然是曹氏传家之宝青虹剑。

 诸葛亮话方落,帐中吴将纷纷变,一个个全都睁大眼睛瞪着周瑜,尤其是祖郎更是差点连下巴都掉了,这诸葛亮怎么搞的?

 真要让楚国水陆大军听从大都督调谴?

 周瑜急忙遥向西方拱手一揖,肃然道:“楚皇厚爱,瑜感激五内,不过瑜实不敢当此重任,且吴军此来楚地实为助战而来,楚国为主,吴国为客,瑜岂有反客为主之理?还请丞相奉还楚皇宝剑,并代转楚皇,吴军此来楚国乃是为了吴、楚之生死存亡而战,绝不会为了保存实力而隔岸观火。”

 帐中的吴军将领纷纷又将目光转向诸葛亮。

 诸葛亮沉声道:“大都督如果忍心看着楚国大军为凉军所灭,亮即将此剑奉还我主。”

 诸葛亮这话无疑是说得极重了,意思就是说你周瑜如果不领此剑,那就是见死不救,有意让楚军自生自灭,话说到这份上,周瑜当然是不能再推辞了,更何况周瑜内心其实也并未打算推辞,大家都是明白人,放眼荆、扬,除了他周瑜,还有谁能担当此重任?

 刚才说那些虚的,不过是摆摆场面。

 张辽、张、蔡瑁亦适时离席,单膝跪倒在周瑜案前,极为诚恳地唱道:“某等情愿受大都督节制,若有违之举,情愿领受军法。”

 “瑜若执意不受,倒是矫情了。”周瑜肃容道“也罢,既然如此,本督就不客气了。”

 张辽、张、蔡瑁三将起身抱拳道:“愿遵大都督号令。”

 周瑜点了点头,朗声道:“张听令!”

 张急上前应道:“末将在。”

 周瑜道:“派兵在长江南岸大肆修筑烽火台,监视对岸凉军的一举一动。”

 “得令!”

 “蔡瑁听令。”

 “在。”

 “派水军晶夜巡视长江,尤其密切监视乌林港水军大寨,但有风吹草动即刻回报!”

 “遵命。”

 “张辽听令。”

 “在。”

 “立即率楚军主力前往赤壁与吴军主力汇合,听候本督调谴。”

 “遵命。”

 分派即定,周瑜这才向诸葛亮拱手一揖,诚恳地说道:“诸葛丞相,说起治理内政,当人可谓无人能出其右者,因此,这粮草辎重的调度就得烦劳你了。”

 诸葛亮拱手回礼道:“亮份内事尔,不敢推辞。”

 周瑜又向随军主薄步骘道:“步骘大人,可将军中粮辎割给诸葛丞相。”

 “遵命。”步骘躬身一揖,向诸葛亮道“丞相大人,请随下官来。”

 [凉军的运筹帷幄和吴、楚的联营是同步进行地,并无时间先后。]

 马跃正秉烛看书时,忽见典韦踏帐而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贾诩大人病倒了。”

 “啊!?”马跃一惊而起。失声道“文和他怎么了?”

 典韦低声道:“听郎中说,贾诩大人是年老体衰又夜操劳,再加上水土不服所以病倒了,还听说贾诩大人生病已经有一阵子了。”

 “走。”马跃急披衣而起。向典韦道。“快去看看。”

 马跃在典韦护卫下心急火燎赶到贾诩军帐,还未及进入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咳嗽声,马跃听着那咳嗽声就感到一阵阵的揪心,一颗心不住开始往下沉,这些年来。随着自己和一众老伙计、老兄弟年岁渐长,正越来越无法抵御时间这个强大敌人的侵袭了。

 管亥、廖化早年战死,郭图也英年早逝,出征前裴元绍和沮授又先后病死,难道这次又要轮到贾诩了?贾诩若死,早年追随马跃的老伙计还剩下谁?好像就剩一个周仓了吧,想到这里,马跃再不敢往下想了。急弯钻进了军帐。

 帐蓬内,一点幽红地火光正在风中黯淡地摇曳。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

 贾诩正疲惫地靠在软榻上,侍从正小心翼翼地将汤药一勺勺地喂进贾诩嘴里。听到脚步声响。贾诩忍不住侧过头来,见是马跃急拧身想要坐起。不料眼前一黑又重重地瘫在软榻上,一股莫名地烦恶从际升起,接着又是一阵几断气的急剧咳嗽。

 “文和!”马跃急上前轻轻摁住贾诩,急道“文和你就不必起来了,朕不是早就说过,普天之下任何人见了朕都得见礼,唯独你贾文和不比行礼。”

 “咳咳…”贾诩使劲地咳嗽两声,终于止住了咳声,休息了好一会才算缓过劲来,有气无力地说道“陛…下,你怎么来了?”

 马跃黯然道:“你都病成这样了,朕居然都不道,唉,这是朕的失职啊。”

 “陛下。”贾诩轻轻握住马跃双手,息道“臣只是偶染风寒,用几付药就会好的,真不碍事。”

 马跃回头向典韦道:“典韦。”

 典韦急抱拳道:“臣在。”

 马跃道:“速召太医来。”

 “遵旨。”

 典韦领命而去,不到盏茶功夫就领着三名太医来到了贾诩帐中。马跃冷森森地掠了三名太医一眼,沉声说道:“用最好的药,想尽一切办法治好宰相大人地病!如果要用什么药而军中没有,你们尽管跟朕讲,朕派人去找,可如果你们治不好宰相大人地病,那…朕就夷灭你们九族,给宰相大人陪葬!”

 说罢,马跃即拂袖而去,只留下三名太医面面相觑、脸色煞白。

 贾诩望着马跃急步离去的背影,又是感动又是担心,诸般情绪涌将上来,最终却化作一声无言的叹息,所谓人生无不散的筵席,贾某今年六十有四,已经算是长寿了…天下即将一统,属于贾诩的舞台也行将谢幕了,陛下啊,贾诩已经不枉此生了。

 自从曹真赐予周瑜青虹剑,将楚国水陆大军与周瑜全权指挥,周瑜即将联军大营从夏口迁到了赤壁,近八万水军,万余艘大小战船群聚一起,场面颇为壮观,岸上又有十余万吴、楚步军联营而结,延绵数十里,更是气象万千。

 中军大帐,周瑜正召集诸将议事。

 忽有小校入帐来报:“大都督,凉军在赤水滩、黑松林、白石沱扎下三座大营,正就地伐木搭建浮桥。”

 “哦?”周瑜凝声道“凉军正在伐木搭建浮桥?”

 熟悉荆州地形地王粲忙道:“赤水滩、黑松林、白石沱处在江陵与乌林之间,三处互相间隔足有百里,凉军为何不合兵一处搭建浮桥,却反而要分兵行动?这岂不是给予我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嗯。”周瑜点了点头,又问小校道“可曾探清,每处大营驻扎多少凉军兵马?”

 小校道:“每处大营皆有十万人马左右。”

 “什么?十万!”吕蒙大失所望道“如果每处皆有十万大军驻扎,那我军就不宜轻举妄动了。”

 王粲附和道:“吕蒙将军所虑极是。如果每处凉军有十万之众,我军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之击灭,而凉军多铁骑,可以在很短地时间内赶到,我军如果偷袭不成反被凉军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蔡瑁道:“那也不能让凉军随便架桥。某以为应当派水军前往袭扰,阻止凉军架桥。”

 “报…”蔡瑁话方落,又有小校疾步入帐,跪地禀道“大都督。汉急报。”

 “哦?”周瑜沉声道“讲!”

 小校息道:“凉军正在大肆扩建汉水寨!”

 “大肆扩建汉水寨?”周瑜蹙眉道“马屠夫这是要干什么?就甘宁荆州水军的规模而言,乌林港大寨已经足以容纳,完全用不着扩建汉水寨哪?”

 小校又道:“大都督,有个情况很是可疑。”

 周瑜问道:“什么情况?”

 小校道:“用来支撑箭塔和栅栏(水寨地栅栏和陆寨的栅栏是有区别地,水寨栅栏有很大地隙,其作用只是阻挡战只。所以水可以自如穿)地木桩已经向江心延伸两百余步了,而且凉军还在往前一刻不停地钉入木桩。看这架势,凉军怕不是要把水寨扩建到江心去。”

 “什么?把水寨扩建到江心去!?”徐盛闻言失声大笑起来。“马屠夫还真是个白痴。居然要把水寨扩建到江心去,哦哈哈哈…”“奇怪。正是奇怪。”蔡瑁却困惑地摇头道“甘宁可是横行长江多年地锦帆贼老大,没理由不道每年夏季长江会发洪水啊,难道甘宁以为凉军地水寨坚固到能抵挡洪水的冲击?这太不可思议了,甘宁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地错误才是。”

 “不。”年轻地陆逊却不以为然道“马屠夫不是白痴,甘宁更不会不道长江会发洪水,凉军这么做只怕是要在长江江面上建起一座贯通南北两岸地超级大水寨吧!这样一来,整个长江河段就会被拦截成两段,吴、楚水军就首尾难顾,再无法阻止西凉大军南下荆州了。”

 “建起一座贯通南北两岸地超级大水寨?”张辽失声道“如此浩大的工程得耗费多长时间?只怕到了明年夏季也未必能造好吧?”

 “那可不好说。”陆逊沉声道“毕竟凉军不是要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水寨,其所需要的也许仅仅只是水寨用以防御的栅栏以及栅栏后面地箭塔,如果只是修建栅栏和箭塔,工程量就会大大减少,以凉军庞大的人力物力,在明年夏季发洪水之前修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逊话方落,帐外忽然响起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人影一闪,东吴水军悍将周泰已经淋淋地进了大帐,向周瑜抱拳喝道:“大都督,末将回来了。”

 “周泰将军辛苦了。”周瑜欣然道“可曾探清甘宁水军虚实?”

 “探清楚了。”周泰抹了一把脸上的江水,应道“末将趁夜摸进了乌林港水军大寨,在水中潜伏了三天三夜(不要误会,不是一直闭气躲在水下),总算摸清了甘宁水军的虚实,甘宁水军的总兵力当在七万左右,有大型楼船三百余艘,艨冲斗舰五千余艘,走舸的数量当以万计。”

 帐中的吴、楚将领已经微微变,许多人都没想到甘宁水军拥有如此之多地战船。

 周瑜道:“还有没有别的情况?”

 “有。”周泰点头道“末将潜伏至内寨时,发现了一种非种可怕地战船。”

 周瑜问道:“什么战船?”

 周泰道:“那战船的样式与艨冲相似,可体型略大,两侧并无橹桨伸出,然其划行速度竟远胜普通艨冲数倍,简直就像箭一般!其船头又有两排锋利地撞槌,末将曾亲眼看到这艘可怕地战船轻而易举地将一艘凉军斗舰的侧舷撞穿!”

 周瑜凛然道:“甘宁水军竟然拥有如此可怕地艨冲?”

 “还有。”周泰又道“凉军正在大型楼船上安装一种奇怪的兵器,看样子应该是抛石机,可体型要比抛石机大得多。而且结构也极其复杂,搞不清那是什么鬼玩意,因为凉军戒备森严,末将也没敢靠太近,所以看不太仔细。”

 “抛石机?”周瑜愕然道。“凉军要把抛石机安装到楼船上?这怎么可能?”

 “是啊。”吕蒙、陆逊诸将也困惑道。“水上可不比陆地,江面摇晃、船身不稳,抛石机抛出的石弹容易误伤己方战船不说,就算能命中敌军战船,其石弹杀伤力最多也砸穿一层甲板。根本无法击穿侧舷,又能有什么威胁?水上作战,抛石机根本就是摆设。”

 周泰摇头道:“这个末将就不太清楚了,也许凉军的抛石机体型较大,抛出地石弹能够砸穿战船侧舷也说不定呢,哦,对了还有件事,凉军在打造连环战船。”

 “打靠连环战船?”周瑜沉声道。“看来马屠夫是要故伎重施啊,呵呵。”

 一直未曾做声的诸葛亮也微笑道:“在三江口。马屠夫险些被先帝(曹)一把火烧死,没想到时间过去十多年之后。马屠夫居然又想起连环战船了。这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啊。”

 周瑜道:“不过,现在的情形与当初可不一样了。当初马屠夫是毫无防备,而且曹公是从西北向东南进攻,是顺风,可这一次,马屠夫有了前车之鉴,势必会加大防范措施,而且凉军从北向南攻,我军反而处于逆风,再要想实施火攻似乎已无可能。”

 “那可未必。”诸葛亮微笑道“腊九寒冬刮东南风也并非没有可能。”

 “那就要拜托诸葛丞相借东风了。”周瑜与诸葛亮相视一笑,环顾帐中众将道“诸位,马屠夫的策略已经很明显了,在赤水滩、黑松林、白石沱架浮桥,还有在汉港扩建水寨,都不过是为了使我军分兵,其真正目的就是要给乌林大寨地甘宁水军创造一击致胜地机会。”

 PS:有读者提出在长江上架浮桥不可行,剑客做一下简单的计算。武昌段长江多年平均量为:7047亿立方米每年,换算到秒就是:22345立方米每秒;再计算长江的横截面,假设江面宽2000米,平均深度4米,其横截面就是8000平方米,量除以横截面就是速,22345/80002。8米每秒。

 2。8米每秒的速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是风速,连炊烟都吹不斜,人几乎就感觉不到。

 有读者质疑浮桥靠什么固定在河面上而不被水冲走,剑客实在不道该怎么说了,记得小学时读过一篇课文,文中就讲到镇浮桥的铁牛被大水冲走了,于是有个很有智慧地家伙想出填沙起吊的办法把铁牛从淤泥里吊了起来。

 所以,浮桥根本不是靠拴在两岸的铁索来固定的,那不是浮桥而是泸定桥了,浮桥的固定方式是在构筑浮桥的木筏两侧架设三角支撑木架,或者直接将沉入河底的铁锚系在木筏上,记住,长江不是深不见底的,除了三峡,其余河段地深度不过三、四米。

 至于有读者说在西陵峡无法架设浮桥,说剑客没查过资料,这纯属别有用心的恶意捣乱,地球人都道西陵峡连通航都难,还架浮桥?仔细看下文章,剑客从未说过在西陵峡架浮桥,而是说在西陵至乌林段地河道上选择适宜的地点架浮桥,长江出了西陵峡之后江面迅速变宽,速变缓,难道不能架浮桥?

 至于汛期地洪峰,地确会对浮桥和水寨构成极大的威胁,不过文中地时间是九月,长江已经进入枯水期,待到来年六、七月份才会再次进入汛期,马跃以及一众谋士从不认为南征之战会延续到来年六月而无法结束,所以这个威胁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还有读者说古代从未有人在长江上架过浮桥,这几位兄台真应该去百度搜一下再发表高论,史载最早的长江浮桥应该是由北宋大将曹彬征讨南唐时,在采石矶架设的。  M.SsvVxS.cOM
上章 混在三国当军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