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血沃轩辕 下章
四百四十九 出兵
 刘苏和薛静波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官员,在对待即将出现的暴问题上,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应对措施。一个死板地在没有朝廷授命的情况下,坚决不越雷池一步。而另一个却雷厉风行,以极其强硬的手段,将暴没有发生之前便扼死在了襁褓之中!

 而噶木南的暴,却在刘苏看似忠诚,其实毫无作为的情况下爆发了。起初只不过是百来名藏人在噶木南煽动暴,由于官府并没有及时做出部署,在这些人的蛊惑下,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藏人,加入到了暴的行列,噶木南的局势因为刘苏而完全失控。

 但刘苏本人却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他看到噶木南的大部分汉人已经安全撤离,这便使他完全放心了下来。自己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在绝对无法撤离的情况下选择了效忠朝廷这一做法。当朝廷后知道,一定会大大的表彰刘家门的吧?

 官府里空的,只有刘苏和他的夫人两个人了。他满意地向周围看了看,想让家人上杯茶来,谁想到叫了半天,却只有夫人的贴身丫鬟小梅给自己端了碗茶上来,刘苏拍了下脑袋,不由得哑然失笑,本就不多的下人可也早就被去遣散了。

 那小梅却是三年前就被夫人收养的,刘苏夫待她便如同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当祸害到来时,这小梅却怎么也不肯走。死也要和夫人死在一起。刘苏夫再三劝说无效。也只得随她去。夫人随后也走了出来,握着小梅地手说道;

 “老爷,小梅便和我们是一家人,不如现在就把她收了当女儿吧?”

 刘苏连连点头,小梅倒也落落大方,依照女儿之礼给刘苏夫行了礼。上了茶,而后起身,却出人意料地对刘苏说道:

 “爹爹,女儿说句不知轻重的话。当叛尚未发生之时,若爹爹组织人手决死一战。则暴未必便能成功。想来郑天瑞将军已经得到消息,正在向此赶来。噶木南应该能守住。爹爹是朝廷大臣,何必与城俱亡?能下有用之身为朝廷效力岂不更好?”

 刘苏心中不太高兴:“你一个女孩子家懂得什么。平或者不平必须得到朝廷旨意,否则自作主张万一坏了朝廷大事如何?武英王既把噶木南交给了我,城在我在,城亡我亡。刘苏从来没有把个人生死看在心上。你若害怕。我当设法保全你的性命。”

 小梅嫣然一笑,也不说话。这时官府已传来喧闹之声,那些暴分子近官府。刘苏起身,整了整官服,对夫人深深一揖:

 “夫人,请先行一步,刘苏随后就来!”“老爷,保重。我先去了!”

 刘夫人从从容容,还了刘苏一礼。拉起小梅慢慢向后室走去。临走时看见丈夫衣角有些灰尘,还特意替他拍了拍,这才离开了这里。

 卧室里早已堆了引火之物。那刘夫人生怕贼人侮辱自己尸体,甘愿和丈夫好友高则一般,用一把大火保证自己清白。只可惜刘夫人至死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她自然恪守妇道。高风亮节比之男子丝毫不差。可她和小梅的两条性命,终究还是毁在了丈夫手中。

 “女儿。和为娘一起走吧。”刘夫人点燃了一蜡烛,一只手握着小梅,然后将蜡烛点燃了身边帘帐:“到了黄泉路上,咱娘俩也能做个伴。”

 大火在瞬间熊熊燃起,火光两张脸庞却显得如此美丽。这是天下最美的脸,是汉人女人中无与伦比的美丽。小梅一点也不害怕,只是微笑着说道:

 “爹爹是个好人,但不是个称职地官。朝廷一定不会表彰爹爹所谓的忠诚的…”

 刘夫人愣在了那,但她已经问不出话来了。大火已将所有的一切全部没。那冲天而起的火光,是一个家庭地终结,却是汉人愤怒的开始…

 这时候,上百个暴的汉人冲到了刘苏面前,他们看到后室燃起了大火,噶木南的那个汉人官员却好像没有看到一样,正端着一碗茶有滋有味地喝着,见到这些暴份子冲了进来,刘苏浑不害怕,放下茶碗,微微一笑说道:

 “你们来得晚了,城里汉人基本都已撤离。你们看到那把火了吗?那是我的夫人和女儿在那以身殉国。官府里所有的物资器械,都将随着这把大火付之一炬。我知道你们暴离不开这些东西地帮助,可是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必然一无所获!”

 那暴的首领气急败坏,刘苏的话正戳到了他的痛处,叛的确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正想上前责问,却看见刘苏的微笑凝固在了脸上,接着一缕鲜血慢慢的从他地嘴角了下来,刘苏,这个噶木南的县令,就用毒药结束了自己地生命。

 的确,做为一个官员,刘苏犯了很多错误。而且他迂腐固执,不懂得变通,处理急变下也毫无才能可言。但他终究履行了自己的最后的职责,他用生命捍卫了大明官员的尊严。

 后,当在藏地发生地这些事情传到朱斌耳朵里之后,大明地武英王摇着头说道:

 “刘苏行径可敬,其人可杀。他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地方官员。”

 朝廷嘉奖了刘夫人和小梅,追赠这两个奇女子为一品节孝夫人。同时大力嘉奖嘉木厝县令薛静波地叛到来时的冷静措施,将其连升‮级三‬。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叛中显得非常“忠贞”的刘苏,却没有得到任何表彰。反而还在非正式地公文中被斥责为昏官。

 而刘苏的事件,也让朱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用人思维。在过去选拔地方官员的时候,他更多的是看重官员的守、品行。能严格执行朝廷各项条令,清廉端正是最重要地一条。

 刘苏无疑就是最符合这些条件的官员。想比与他,薛静波曾经牵连到谋反事件中,为官的声望也未必那么好了。但他的确有能力。处不惊。那么在新旧政权的更迭之中,还有多少像薛静波这样地官员,被淹没其中,正等待着朝廷去重新发现…

 发生在藏地的暴,正在以噶木南为中心。迅速向周围蔓延。上百个城镇、村庄都发生了大小程度不等的暴。这些人中有像桑布扎这样死心塌地的暴分子,也有像边巴郎噶这样同情汉人,愿意和汉人做朋友的藏人。但更多的却是不明就地地。

 这些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暴,暴的意义何在?但这是他们的头人所下达的命令,他们只有选择服从。也许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有所顾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也开始逐渐失去了自我。他们开始把手中的屠刀,对准了那些昨天还笑脸相的汉人。

 而明军地平叛行动,也在第一时间展开。

 在得到了各地藏人出现暴动的消息之后,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大元帅次仁曲批第一个宣誓继续效忠大明,并严格自己属地地藏人不得响应任何的叛。他的一个最亲的侄子,曾经试探在和向次仁曲批建议,这是他们独立于明朝‮府政‬的最好机会。

 当次仁曲批听到后,什么也没有说。当即就下令将这个侄子捆绑了起来,了一百皮鞭。然后派人押解着,交给了当地地明朝官员。次仁曲批告诉自己地下属:

 “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是朝廷册封的,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藏人一样是大明地子民,藏地永远是大明的领土。离开了天朝,我们什么都不是。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地等待天朝平叛并且要大力协助。别看那些人现在闹腾得。可那是天朝军队还没有真正出手!”

 他的这个决定是明智的。这是一个聪明的元帅,看清楚了那些暴分子的本质。其后。驻扎在当地的明朝官员,对于他的行径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表彰。并且嘱咐他在明军没有到达之前,除了要稳定当地局势之外,还要想方设法清楚暴之地的状况。

 对于明朝官员的嘉奖和信任,次仁曲批显得非常‮奋兴‬。他在第二即组织起三百藏兵,向邻近的南鄣地区发起了试探的进攻。南鄣地区的暴参与者并不是很多,但奇怪的是装备良,甚至还拥有几条火。这大出次仁曲批的意料。

 次仁曲批的三百藏兵很快被暴者击退,并且南鄣地区的暴者,大有向次仁曲批的领地进犯的意思。这让次仁曲批大是紧张。他一边命令自己属地的军民积极防范,一边连续向郑天瑞和李定国指挥的明军求援。

 三后,首批平叛的部队,在大将甘子龙的带领下增援到来。

 做为前“大西国”的将军,甘子龙在归顺朝廷后,一度和李定国闹得很不愉快。但在东胡国的战争中,李定国的大度,让他彻底消除了心中的担忧,并且,在随后的战争中,这位前寇的将领,屡立战功,迅速成长为一位明军极其优秀的将领!

 随同甘子龙一同到达的为一千名明军将士。一路上甘子龙大张旗鼓,虚称一万。并且让各级将领在称呼对方时,将官衔都向上提了一级。一级司尉变成了六级校尉。按照这样的职衔,何止来了一万,简直有两万人都不止。这些倒还算了,一些“秘密”不断地从明军中出来。今天说这一万人只是吸引敌人用的,郑天瑞将军早亲自带主力到了噶木南附近。明天又传出李定国将军指挥的军队,正在准备突袭南鄣,生擒叛匪首领等等之类。

 这一来果然得暴者人心惶惶,明朝军队怎么来得那么快?按照从上层传下来的消息,现在明军主力正被莫卧儿人牵制在前线,根本没有精力来管这里的事情。可现在,分明明军已经把全部主力对准了这里。那些莫卧儿人究竟在做什么?

 其实暴者这倒是的确冤枉莫卧儿人了,明军主力的确正在前线与莫卧儿军对峙。而被朝廷用来对付早就预料中的叛的军队,是邻近藏地的明军预备役部队两万五千人。而负责藏地一切平叛行动总指挥任务的,就是这位甘子龙将军。

 南鄣被选择成了第一个开刀的地方,而对南鄣的攻击,几乎就在甘子龙到达后的当天下午即行展开。得到明军援助的次仁曲批信心大增,不惜血本的调动出了八百名藏兵协助明军平叛。而他手下的藏人,也第一次真正亲眼见到了明军的强大战斗力,和那些让人听着声音就害怕的火

 南鄣的暴者,在明军抵达的时候,竟然派了两百多名叛分子企图偷袭明军营地。但做为身经百战的大将,早有防备的甘子龙,却反而把这些偷袭者全部围在了包围圈中。

 被包围起来的暴者们大为惊慌,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开始选择向明军投降。但是,让他们根本无法想像的是,甘子龙拒绝了投降的要求。

 “任何伤害到汉人的,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难道杀了汉人,就可以不惜承担相应的责任吗?我不接受投降,任何形式的投降都不接受。”

 这话让次仁曲批打了个哆嗦,他很庆幸,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否则,被屠杀的人中,也将有自己的身影。犯天朝者,一定会遭到最悲惨的下场!  M.SsVVxS.com
上章 血沃轩辕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