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艾戈文集 下章
歌手与“山大王”
   目下有一走红歌手,属于原生态派,唱的是地道的民歌,很受老百姓喜爱。他拥有金属般的音、闪电般的穿透力和极其罕见的高音,他没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专家认为发声方法不科学,又被所有专业艺术团体拒之门外。然而,歌手毫不气馁,依然活跃在民间的舞台上,用他那淳朴自然发自心底的呐喊感动了无数心灵,受到了千千万万的歌的喝彩。于是,他很有钱。不要以为把艺术和钱搁在一块太俗,有钱说明他有市场、有听众,说明他的歌声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老百姓愿意掏钱听他的歌声。然而,歌手毕竟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直希望得到主音乐的承认,于是,他在漫长的歌手的生涯中,十六年时间里参加过九次歌手大奖赛,可是,他的境遇很不妙,因为他来自民间,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专家说他发音不科学,台风不够好,因此每次他都是早早地就被淘汰出局。理由是他那过分张扬个性的歌声,有些不伦不类“学院派”的专家们无法接受,甚至报名的时候,他的唱法即不被“民歌唱法”容纳,也不被“通俗唱法”承认。此刻的歌手恐怕是“歌能动天,无力感人”了,其悲哀也就可想而知。强大的“学院派”们,犹如一座座山寨,空有一身武艺的歌手,终究没能敲开山寨的大门。其实,我们也不能过多的责怪山大王们不给面子,一个楞头小伙子,凭着那点所谓的本事,就想在山寨里谋个一席之地,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山寨里的各路英雄,那个不是师出有门、唱法有章?所谓“国有国法,山有山规。”山寨要是那么好进,那不谁人都可以“落草为寇”了吗?想当年杨子荣智取威虎山,擒拿座山雕,仅黑话就练了半年之久,亏得杨子荣有些江湖经历,晓得些胡子套路,面对“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能够对答如,才在威虎山谋得了九爷的位置,有了大块吃,大碗喝酒的待遇。蒋介石也算个人物,当年初到上海,本想有一番作为,无奈敌不过青帮势力,只得投帖拜师,屈就在黄金荣的门下,成为黄氏门生。由此可见,山大王们看重的不是本事,讲的是帮规,纵有天大的本事,师出无门,也莫想在山寨谋的一席之地。若想自成一派、别具一格,别说“落草为寇”恐怕连做门生的份都没有?何来在山寨里享受大碗酒?由此看来,也怪不得别人,谁让歌手的唱法特别呢?无师无派就想入伙,岂不坏了江湖规矩?不过江湖上也有通达的绿林豪客,唐朝有个叫李涉的诗人,就有这么一回遭遇,据《唐诗纪事》卷四十六记载:有一回路过皖口,夜宿江村井栏砂,碰上一群绿林豪客,问李涉是什么人,随人说出姓名,豪客为首者说:“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欣然写下了《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豪客得诗大喜,还执意送给李涉许多财物呢。豪客有如此兴致,想必非等闲之辈,定是成大事者,可惜史书未有记载。不过一段诗坛佳话传至今,倒叫人常常想起这位山大王。无奈歌手没有李涉的运气,别说给些银两,连搭话的机会都没有,只得迹天涯,做一名歌手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歌手美妙的歌声实在太感动人了,所谓是金子在那里都会闪光,老百姓可不管什么学院派不学院派的,唱的好就给你捧场,于是,歌手走红了。

 2006-4-5  m.sSVvXs.Com
上章 艾戈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