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艾戈文集 下章
“嫖客”小史
   所谓嫖客,拿钱买者是也。嫖客的历史起于何时,没有考证过。古时候,社会交往不多,没什么娱乐活动,良家女子大都深藏闺阁,读书人无以逍遥,青楼楚馆便成了首选的去处,所谓饮酒做诗、狎填词,恐怕是旧时读书人的生活写照。

 古代的院,招待的多是被称为“士子”的读书人,当时的“士子”大都是殷实人家的子弟,口袋里揣着银子、中装着诗文,为谋取功名,蛰居他乡。长年在外,难免孤独寂寞,也不能终与青灯墨卷为伴,故而特别希望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遇,而现实又不是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有狐女与仙女以身相许,他们只好把理想寄托在青楼里。此外,由于远离家庭,又没有家族的“监督”不用担心给列祖列宗蒙羞,所以出门在外的“士子”不用承担太多的道德负担,圣人所说的“非礼勿视”的信条也就丢在一边了。所以,留连风月场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旧时青楼的女们,多少有点琴、棋、书、画的情趣,面对腹诗文、锦绣文章的才子,便做起了佳人会才子的美梦。所以“士子”们在这里是大受的,鸨儿们喜欢士子口袋的银子,女们喜欢士子中的文章,士子们一统青楼天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旧时有名的院要算是秦淮河畔的大院了,关于秦淮河,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有一段记述:“秦淮河河房,便寓、便际、便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如此热闹的地方,女们是不会舍弃的。但是,在秦淮河名正言顺的开院,与一位皇帝的力荐是分不开的,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联曰: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

 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

 皇帝的初衷是招徕商人光顾,为国家多征收些税金,没想到却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风月场所,也就演绎了许多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

 读书人连青楼,主要目的倒不在体之“士子”们在此可以朋结友、应和答唱,另外,做了好的诗文,有几个红颜知己传阅,足一下“士子”们的虚荣心,也是一件很雅致的事情。看来,旧时的嫖客都是些斯文之辈,中多有才华,囊中不乏银两,演绎出来的故事就有了些浪漫色彩,鸨儿们也因此进斗金。及至后来,发财的门道多了,出现了比青楼更赚钱的行业,老鸨们不甘落后,积极推进改革,进一步开拓市场,降低院的门槛,扩大消费群体,嫖客里除了士子,官吏、商人、以至平民百姓都成了青楼的主顾,院成了普通大众的娱乐场所,这恐怕是风尘业的一次革命。尽管青楼鱼龙混杂,仍然不乏多才多艺的俊俏女子,只要有银子,也还能寻上三两红颜知己,演绎一段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中国旧时的情业,游戏规则倒是很严格的,公平易,官府也给予保护,嫖客只要有银两,可以尽情的在脂粉堆里消魂放女们也能极尽温柔的。所谓“宵苦短,夜夜新郎。”恐怕是嫖客们追寻的感觉。青楼业几经变迁,发展到如今,已经完全褪去了“士子”们当年所谓“雅致”的外衣,现今已经没有了到正规的院,卖业转入了地下,是为暗娼。嫖客们拿钱买成了件很危险的事情,即要害怕黑社会的勒索,又得担心公安机关的扫黄,一般有些身份的男人大都不去这些地方,有档次的男人开始玩“金屋藏娇”了,光顾暗娼的男人都是些“有胆无钱胆”的嫖客了。暗娼们后边有人撑,对嫖客也就难尽温柔,变着法子掏嫖客口袋的银子,嫖客花钱取乐,个个野蛮如匪,也就不把女当人看,极尽‮态变‬之能事,一点也没有旧时逛窑子的浪漫。嫖娼犹如上公共厕所,完事便走人。一般的程序是:谈价、衣、媾和、付帐。如此****易,毫无绵可言,更不要谈温柔、‮悦愉‬和消魂了。嫖客还得担心有人勒索,战战兢兢的仓促行事,若是运气不佳,途中遇上白道黑道的,扫兴倒在其次,受到惊吓落下个痿,怕是一辈子的事情。嫖客很是无奈,但喜欢这一口啊,为求片刻之,也就只好冒冒风险了。嫖客们沦落到这个份上,若是当年的“士子”泉下有知,不知会发什么感叹?

 2006。3。27  m.sSvvXs.COM
上章 艾戈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