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my00001文集 下章
藏区生活手记之六
 白玉寺在县城所在山的半山处。

 藏族是佛教的胜地,来藏区,不能不去当地的寺庙看看。无论是否了解,都该去看看,因为,那是另外的一种文化。

 其实,我对佛教是一知半解,平常和老妈去朝神拜庙,我也就是跟着去烧柱香磕个头,至于“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我现在还是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对藏传佛教,那更是-窍也不通。还没明白“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又到了“唵嘛呢叭咪吽”的世界了,懂不懂倒是无所谓,我们也无法去懂,只是既来了,怎么也要去看看,不然以后会很遗憾。

 早就知道白玉寺了,站在县医院的平台上,可以看见山上雄伟的寺庙,远望主殿金碧辉煌,那纯金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光,据说那顶就用了200多公斤的黄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们也无从考证。周围紧临的,是建筑风格相同而大小也差不多的建筑群,是佛教子弟的住所,那些住所,都是原木搭建的平顶、外涂藏红色调的藏族特色的房屋,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那规模,看起来并不比县城小。

 我们也就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去参观白玉寺。

 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路有些,所幸高原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路虽,倒还不怎么滑。我们从医院的后面上山,沿山道往上行,一路上说说笑笑,不一会就到了。

 寺庙的主殿正在修缮,雄伟的大殿外到处是建筑所搭的脚手架,来来往往的寺庙子弟在忙碌的工作着。地上到处都是泥浆和建筑材料,我们有些遗憾,我们不知道在搞修建,来得不是时候,现在主殿没有开放,似乎也没什么可以参观的了。

 我们在周围转来转去,看见左边侧殿的大门开着,身着藏红法袍的弟子们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什么,看他们提着一桶桶酥油进进出出,看样子似乎在为什么活动做准备似的。既然来了,我们还是想问问,他们要做什么?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对于一个神秘的民族,或许我们还是想了解点什么。怎奈,我们几个自己出来,没有当地朋友引路,面对藏族的佛家子弟,我们才发现语言是个大难题,他们看见我们也只有憨憨的笑,而我们,连比带化他们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意思,或许,他们知道我们要问什么,他们的回答对我们来讲,无异是在听天书,我们简直是进入了另一个国度。

 我们正在感到失望至极的时候,来了位师傅,看他,身着红色藏袍,有着康巴汉子的强壮的身躯,典型的高原肤,气度非凡,我们想,一定与其他的子弟不一样。果然,那些弟子们拥到他面前,向他说着什么,在向我们这里指着,然后,就看他向我们走来。

 他居然一口四川话,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怎么从没见过我们?我们告诉他,我们是援藏的医生,他点点头,很高兴的说早就知道我们来了,只是不认识而已。他告诉我们,他是这大殿的主管,叫尼玛泽仁(也许是泽仁尼玛,我有些记不清了),他可以带我们进去参观,我们很高兴的随他进了殿。

 我们才知道,刚才那些弟子们忙忙碌碌是在收拾昨天法事活动的东西,在撤掉殿里的酥油灯和其他的东西。他遗憾的说,我们要是昨天来就好了,昨天在讲经,很盛大的一场活动,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对于我们来说,碰到他已经很高兴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能参观大殿,就很有幸了。

 他带我们进了大殿,殿里到处散发着浓郁的酥油味,光线有点暗淡,殿里很宽敞,中间有几个柱子,空间很高,我们发现,整个建筑是竟然是原木搭建的。大殿中间的几个柱子,我一个人无法合围,可见原来的树,不知道有多久的历史。而感叹那些工匠们,竟能用原木建造如此宏伟的建筑来。殿中央现在是一片空地,而昨天,这里铺了地毯,虔诚的信徒们席地而坐,把这里填得的。即使现在这里空空如也,就凭那散发的酥油味,也可以想象,昨天这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殿的四壁,描绘着精美的佛教画图,上面是佛教的起源以及其发展,师傅从头开始给我们讲着藏传佛教的历史,以及佛教历史中是重大事件和人物,画图在下面,则是各人物的雕塑,那些雕塑也是栩栩如生,只是,都用藏文写着他们的名字。他耐心的讲解着,怎奈,我对佛教的知识真是少得可怜,除了小学偷看的《西游记》里还依稀记得的一些东西,还知道有个如来和观音,其他的真是知之甚少,再加上藏语和汉语之间有时翻译不确切,师傅就藏汉语夹杂着给我们讲解,看他讲得那么仔细,同来的朋友听得入了神,我也只有云里雾里的跟着他们在点着头。

 我对佛教的东西似乎不怎么感兴趣,可是,那里摆设的装饰物却吸引着我,他们做法事时,周围居然还有摆放着很多装饰物,而奇特的是,这些装饰物都是用酥油做的。酥油调成不同的颜色,然后象做泥塑一样,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大部分是人物造型(大多是佛教里的人物),还有些花篮,最大的一个,大概是观音一类的造型,但又与我们平常见到的观音有些不同,她的下面是莲花座,背后是一个菊花一样的靠背,那观音就盘腿坐在那里。这些人物做得栩栩如生,真令人感叹。我心想,酥油是容易变质坏掉的东西,可是师傅竟然说,那些东西最长可以保存4个月!

 虽然对佛教不了解,听得如坠云里,不过,我还是没白来。我才知道,原来藏区的活佛不只达赖一个,而是每个寺庙都有。以前,我一直以为,除了达赖,没别的活佛了,(其实不只是我这么想,很多对佛教不了解的朋友都以为,藏族人民就只有一个活佛)。而活佛的声望,就意味着他所在寺庙的兴旺。虔诚的信徒们供奉着活佛,而活佛就供养着修行的弟子。庙宇周围那些佛教弟子的住所,都是活佛提供的资金。看庙宇周围的佛教弟子的住所的多少,就可以知道活佛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分量了。

 对于藏传佛教里的地位,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活佛,他是出生时就被选中的,生来便有金贵之体。而还有一种,是要靠修行和不断晋级才能得到的,经修炼而达到最高境界,可以和活佛齐名,而这种修行是很艰苦的。比如师傅自己,他现在已经是大喇嘛了,而他还要往上晋级,还需要不断的修炼,(我忘了他所说的各个级的称谓了,好象最低是从扎巴做起,就是外面那些干活的小师傅)而不同级的师傅,他们的等级可以从衣服上反映出来。我看了看,他们都是身着藏红色的藏袍,好象没什么差别,经他提醒,才发现他们衬在里面的衣服颜色和质地是不一样的。

 从殿里出来,师傅热诚的邀请我们到他的住处去喝碗酥油茶,只是天色太晚,外面还下着小雨,我们必须回去了,不然,我们一定会去他的住处看看,参观一下修行的师傅的住所和别的藏民有什么不同。他热情的挽留,还给我们留下电话,邀请我们有时间去他那里坐坐。

 我们很感谢师傅耐心而热情的为我们讲解,也很高兴他能邀请我们去他的住所(他是修行的人,大概是不能称为“家”)去参观,天色暗了下来,雨也还在下着,我们不得不和他告辞了。临走,还叮嘱我们去时给他打电话。我们趁天还没黑定,回到医院。

 我们以后竟没时间去尼玛泽仁那里,现在想来,还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  m.sSVvXs.Com
上章 amy00001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