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德森文集 下章
古今奇妙对联
   一,数字对联

 相传唐代有位举人要向酒家女求婚,酒家女同意了,但是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对出她的上联,她出了上联考他:“冰冷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古代‘冰’字为‘水’字加一点)”这个举人费劲心思都没有对出来。后来,清明时节举人去上坟,他见坟头上长出了丁香花,他灵机一动,口而出了:“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二,拆字对联

 宋朝有一官家小姐出联选丈夫,她说,不管是谁,只要对上了下联她就嫁给他。她的上联为:“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联中的“寺”和“诗”都是用两相关联的字组成。后来,有一位姓林的书生想了片刻,便说:“双木成林,林下示云:斧斤以时入山林。”小姐看了赞叹说:真是绝对,对妙对,我们可以成对。

 三,哑子对联

 苏东坡狄谪贬黄州时,常与颇有才气的佛印和尚交往甚笃。一天傍晚他们二人泛舟长江,饮酒赋诗,谈笑风声。忽然,苏东坡用手往岸边一指,同时抿嘴微笑。佛印顺势望去,见一条大黄狗正在啃骨头。佛印略略沉思了一会儿,即将自己手里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扔入水中,两人相对,抚掌而笑。原来,他们两人作成的是一副谐音哑子对。苏东坡出句:“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对句是:“水东坡诗(尸)。”

 四,无情对联

 民国时,有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教书先生看到墙角边有个老妪晒太阳,一边晒一边抓,他便出对联取笑她道:“抓抓抓抓。不抓不,不不抓。越抓越,越越抓。话音刚落,那老太太便回敬了一联:“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得先生无言以对。

 五,词对联

 1931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有“对对子”一题。此题为陈寅恪教授所出,原题为三个字“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句,主要考查学生对的平仄,对仗,词和词义是否能恰当地对出。

 学生们看了试题大吃一惊,于是他们都想这很简单,就把《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沙和尚”“唐三藏”答了出来,这样当然都吃了鸭蛋。有一位学生的答案是“胡适之”得了分。陈寅恪教授的答案是“祖冲之”以姓氏“祖”对“孙”;以动词“冲”对“行”以虚词“之”对“者”十分工整贴切。

 六,地名对联

 1945年,陈毅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民举办的一个宴会。席间,国民一位文人借着酒兴,指名要陈毅对对子。那个文人出的上联为:“四川重庆成都;”句中有一个省名,两个市名,意为:“四川的重庆成了都城。”陈毅略想片刻,答道:“江西瑞金兴国。”也用了三个地名,对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江西瑞金建立红色政权必将复兴中国。”真可谓针锋相对,又含而不,令在场的友好人士连声叫好。

 06。12。2  m.sSvvXs.COM
上章 安德森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