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德森文集 下章
读《黄帝内经》心得
 一,并非“早睡早起‮体身‬好”

 人的起居需要根据四时来调节,合于天时,并非一味早睡早起,就可以‮体身‬好。

 春天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运其身,披发缓形,以使肝志内生,气之应,可以调神。在人为养生之道,逆之伤肝,肝伤则无生,夏有寒病。

 夏天要夜卧早起,夏时之光可以调神。夏日长而无厌,则气新清明,故使心气无怒,无怒则平和也。心志平和,则风华英者,使之成秀,则气机充溢,使气得疏弛,逆着伤心,伤心则秋有寒之疾,冬何以藏,冬夏重病。

 秋天要早卧早起,早起以清,使肺志安宁,收敛神气,乃无外其志也。使秋气平实,肺气清也,秋收之气,冬藏之基,逆着伤肺,肺伤秋无以收,冬有飧之病。

 冬天宜早卧晚起。以避其寒,必沐光,以就其温,使肾志若伏者藏,退藏于密,冬养其藏也。逆者不养藏,则伤肾。肾伤,冬无以藏,有痿厥之病。

 二,五味调和,不可以过

 五味者酸、咸、甘、苦、辛也。酸为肺之味,过酸则肝气以津,则肝木盛也,则脾土受制,脾气乃绝,故酸味生肝,太过伤脾。咸为肾之味,肾主骨,过咸则大骨气劳,气劳,骨气强盛,能胜无劳也。补肌心气抑者,肾水盛,则心火受制,心气不全,能以骨节而出于肌表,故补肌心气抑,是咸味生肾,太过则伤心矣。甘主脾胃,过则土气盛,而水受制,水虚不能制火,故心气,水受土制,肾气不平,甘味生脾,太过伤肾。苦心之味,过则火克肺金,苦味生心,太过则肺金受制,不与脾气相,造成脾胃不和。辛者肺之味,过辛则肝木受制,不生心火,筋脉阻弛,精神乃殃,辛味生肺,太过伤肺矣。

 五味贵得其平,不少太过,五味和,则肾主骨以正,肝主筋已柔,肺主气以行,心主血以,脾主理以密,如山则有功之骨,无能之气皆捧,可生气通天,为命也。

 三,和,百病无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所以也适用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胜则病,胜则病。”即失去平衡就要生病。二者互为即生又生。在属上来看:“水为,火为。”在形态上:“为气,为味。”在气味上:“味厚为,薄为;气厚者为,薄为。”“辛甘发散为,酸苦涌。”在人体关系上:“味归形,形归气,气归归化,食气,形食味,化生,气生形,味伤形,气伤化气,气伤于味。”所以在饮食和用药都要以调和为根本。即是“治病必求于本。”所谓“谨,无与众谋。”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也提到“自和者愈”的道理。正因为“”所以张景岳说补:“善补者,当于中求之;善补者,当于中求之。”不能补,则适得其反。“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不足者,补之以味。”所以选取正确的,您调理平衡的方法,才能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四,气血足,百病除

 人体的气血是生命的根本。男人以肾气为主,它主其生长,生殖,寿命。所以男人当以强保肾为主,保肾养,切忌荒,耗散气。当然,男人适当地采,女人适当地,以达到平衡也是必要的。需要藏,气需要运行,神需要静养。为有形之,和无形之,肾足,气血足,精神好,不得病。女人当以补血为主,血足气行,精神好,不得病。为生命之本,足血足,气行于全身,经络贯通,血随气行,全身营养丰富,各脏腑功能健全,保证了‮体身‬健康,抵抗力增强,所以病不来侵。

 反之,治疗老年人的慢病,更应该以补养和调理气血为主,人体的气血是根本,固其本,病就除。  m.SsvVxs.cOM
上章 安德森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