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情的欣赏者文集 下章
教师母亲
   母亲是位初中英语教师。她的教书育人深受同行赞赏,也深为学生好评。她的教书生涯已近尾声,可她的教生情怀却愈久愈浓。可谓桃李天下,芬芳一片红。

 母亲从二十岁起就在一乡村中学担任英语教师,那时她虽未读过大学,可教学生英语的水准对得起学生,学生一代一代的念完中学,或继续深造,或回家务农,他在那里坚守了四年,后来调到县里,在一初中任教至今。

 母亲坚持自学,常常是晚上十二点才休息,就连邻室备战高考的学生都十分惊讶,为她的求学精神感动,那时的学习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她听bbc英语广播,学语法,记单词,从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母亲在教中学,学中教,就是为了学生能提高成绩,对得起父母,也让他们学好一门专业课,将来对自己有用,不枉费她一片心机。

 还是在八十年代,在县上这所初中,其实大多数学生的背景都是农民家庭,极为普通,在那时,上完初中急于就业的学生占了相当比例,整个农村对孩子教育的热情不是很高,能认上些字,会写写算算,将来锄地也好,在工厂给人做工也好,都够用了,能考上大学的一个学校就那么几个人,谁也没想着能幸运的考入大学。可是,母亲并没有随波逐,她觉得,教师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改造灵魂,传输知识,塑造青春年华的一个职业,要对得起和国家赋予教师的这一种职责,对得起农家子弟以及所有学生的将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当班主任,带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能让班集体团结起来,能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让那些成绩普通的学生变的出类拔萃,让成绩差的学生不要消极沉沦,耽误了美好的年华,于是在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舆论氛围中,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的社会环境中,在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学习环境中,她充分发挥这些有利条件,给学生思想上加鼓劲。学习上力争做到有问必答,悉心教导。生活上力争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她在整个八十年代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样的。

 进入九十年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哭孩子的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每个中小学校,人们对子女教育的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普遍重视教育,这时却有一些教师跳出这个行业,奔着升官发财的路,母亲也想过转行,可是她在学校教孩子的这十来年中,有过太多的感情支出,她教书正处在在黄金阶段,如果此时做其他行业的工作无疑是资源上的一种浪费。况且,不见得一个好老师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行政工作人员。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战胜了她思想上的波动,她决定留下。以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为心灵的最终归宿。从九十年代起,她发表了论文数十篇,又凭着前两三年进修取得的师专大专文凭,转为公办教师,对她来说,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她十几年的一个心愿算是了了。可她更大的心愿却仍然在教学事业上,她一直当班主任,因此带班经验比较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为了在教学以及管理上取得更高的成绩,课前认真备课,上课时用几分钟对上一节课知识作以回顾,再进入正题,她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启发思维,通过教读写练,几个环节掌握课程重点。课后认真学习钻研订阅的配套辅助教材,加强知识储备,对于难题偏题怪题模棱两可的问题,都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以求个明白,正是这种益求的教研态度,她每学期都是校优秀教师,学生英语成绩名列全级第一,全镇第一,以至全县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皆来源于她的辛苦努力,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有体会。

 等到了1995年我上初一,在母亲带的班里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母亲的教学方法的先进和带班经验的丰富。那时我很普通,可是自从进入这个学校,我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中变的很刻苦,母亲在学校人缘很好,学校的老师们我都能认识,我常问他们这个问题怎么做,那个公式如何理解,他们都很热心的为我讲明白,其中缘由为我分析的头头是道,还鼓励我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尽管问,基本上难不住他们。这算是我今生的一种良机了。在多少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怀念母校,感怀师恩的时候,都不住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们和母亲一样都是言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母亲有时也会提醒我,遇到难题,实在不会做,再去问老师,他们也很忙,很辛苦,自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能体现出最好的能力。我有时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处答案,就再想,直到最后没有一点办法,迫不得已,再找哪位有空的老师,请他为我点明思路,搬倒大山。在如此明朗的成长天空下,我度过了三年,而母亲也为我累了三年,为我的各个方面的成长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本来她不是多么瘦的,可是当我念完这三年,升入高中时,她人却瘦了许多。她只能越来越老,我却越来越成。在这三年间,母亲所教英语课总是全年级最优秀的,她教学生有一句俗语是猴手手不离蒌蒌担,意思是,学英语应常做回顾,多念几遍,多记几遍,才能记住单词。对于课文更是这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多写多练就能深刻领会编者用意和教学意图,理解内容实质。我和同学们平早晚爱在操场上大声朗读,觉得那样很美好,很舒畅。母亲常会在操场上走走看看,维持晨读秩序,不许人玩或做其他事情,母亲有个特点,语法清楚,语音清晰,语感强烈,听她的课,既让人觉得思路畅达,又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诙谐幽默,这与母亲性格也有很大关系,她开朗大方,待人热情,口碑极好。在和她相处的三年,我算是享受到了两种好处,凡是她的学生,英语成绩普遍很好,又因为她是我母亲,和她交流学习心得,沟通思想就比较容易。我三年来的英语成绩一直在前面,并且考试各门成绩也都在前面。这完全得益于我有一个好老师,好妈妈。

 等到后来我们升入高中或中专,就不太再回母校了。母亲依然在我的母校教授英语,还是班主任,还是她那一贯的作风。那个时候,正是“减负”的呼声相当强烈的时候“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的时候,学弟学妹们比起我们更会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向往的是比较自由的充智趣的学习方式,老师只是引导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素质。他们自己要多用脑子,要注重方法和效益,努力的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而母亲的英语教学特别适应这一发展主题,她随着教改的发展有选择的保留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并积极向年轻新教师交流教法,在课堂上狠抓质量,把知识高度浓缩在四十五分钟内,力求全面新颖实用。

 公元2000年,我们共同来了新世纪的曙光,母亲的肩上担子更重了,我要升入高三,进行一年的最后努力,为高考攒足劲,考取大学。母亲对于我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和支持。我早晨五点三十分醒来,母亲很快为我做好早餐,给我开启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她们初中上学在六点三十,其间半个多小时,她再去睡会儿回笼觉,起来吃点早餐或者干脆找个馒头夹些菜,或者油饼就放在自行车篮篮里,收拾着准备出发了。她的早餐吃的简单朴素,却每天早上为我打两个鸡蛋汤,增强营养,我也知道,母亲生活简朴,让她也吃些营养早餐,她却常说用不着,剩菜总不能倒掉,那样多可惜。母亲们往往都这样,自己舍不得吃,对孩子却吃好穿好,惟恐孩子吃苦。早晨匆匆而别,中午回来吃,很快又去学校,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强化复习,练习,练考。就这样辛苦了一年,终于熬出来了,高考还算理想,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这一年母亲是与我同甘共苦,一路走来的,母亲的心终于舒展了,抚育了第一个大学生,了了一桩心愿。作为一个教师母亲,看到自己栽培的幼苗长成,开花结果,这是一种成就,也是一种慰籍,她年轻时差了那一两分没考上大学,是她多少年的遗憾和心痛,而当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欣喜的‮摸抚‬的时候,眼睛都有些润了。终于后继有人了。她从我上大学后,又抓弟弟的学习,弟弟也上初中了,她总是教育子女多念书,这样将来才会有出息。弟弟和我一样成绩还好,只是他还贪玩,不太用功,可能聪明的孩子在中小学都有这样的特点吧,他们往往高中才发奋苦读。弟弟学的一点也不累,在母亲的督促下,渐渐长大,以我为鉴,勤学好问。

 在我后来的大学生活以及近年工作以来,母亲课外在我们家里办了个英语补课班,主要是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而设立的,每到周末或是暑假寒假,补课班就开课,我知道,这是政策上不允许的,可是她英语教的好,有好些外校学生都慕名前来,非要母亲为他们作家教,一开始还可以,后来人太多,只好扩充为一个班了。本来一周五天工作,两天休息,因为补课,占用了她一定的休息时间,更是增加了她的工作量,给她添来不少麻烦。但是为了我和弟弟的上学,她以此也能挣些钱用于我俩的生活费,综合考虑后,决定在她能开展补课工作的情况下,继续办班。这些年和她在一起的年龄较大的老师,没有谁和她一样还办班补课,她们都离岗退休,享清福去了。唯有母亲还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这么干着。在学校里,她的坚韧,勤劳的品对于她的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学生们以有一个知识丰厚,个性坚强的老师而自豪,这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好帮手,一生之中能遇到这样好的老师,真的是一种福分。他们就像母亲培养的模板一样,整体优秀,而对于母亲来说,她的这个模板已复制出了多少代莘莘学子,让他们掌握了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为以后高中和大学的英语学习都铺平了宽阔的大路。

 母亲这漫长的教学生涯我回顾完了,我觉得,我的母亲真的很优秀,很能干,很特别。我们邻里之间的人都比较尊重母亲,常称呼其为老师。在和她交往过的人中,还没有一个敌对的人。她朋友很多,找她办事的人也多,母亲这么精明能干的女人在我们的身边似乎并不多。母亲最大的成功即在于她的事业,奖状证书了箱子,得到的荣誉不计其数。所教学生有的已考入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每年节,总会有多少学生前来看望她。她以此为心灵之一大慰籍,为了教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她将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淡看多少荣华富贵,固守于教育的清贫。孜孜不倦的辛劳于三尺讲台,为了学生的明天永远不懈的付出。我为母亲骄傲,我向母亲致敬!  m.sSVvXs.Com
上章 爱情的欣赏者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