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每文集 下章
不小心当了一回“新郎”
   出发到海南之前,朋友一再叮嘱:要多长个心眼,一些地方不要随便进去。否则要破财的。在我一再追问下,朋友这才告诉我,比如到少数民族风情园参观,就要留些神,大凡有身穿少数民族服装少女的地方,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一不小心就要挨宰。我心想,又不是三岁孩,且过了“冲动”年纪,这点自制力和鉴别力还是有的。

 我们一行十四人,随着热情漂亮的导游乘坐大巴从三亚市区出发,不消二十分钟光景,就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天涯海角游览区。身临其境,才发现这里的确很美。椰风海韵,波平沙白,真的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这些西北汉子,大多数是第一次看海,一见这碧水青天,海天一,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涌上心间,纷纷掉了鞋袜,沿着花四溅的海滨漫步在这天之涯海之角。可走了不到几分钟,就有几个人大呼受不了。原来这里的气候不比西安,一年四季其实只有一季:“热季”头顶是****辣的太阳,赤脚下是象火一般的沙滩,烤得脚板冒烟。有几个不怕热的,游兴大发,摆开架势照像。而我和一个老先生着实渴得难耐,顾不上欣赏这如画的美景。急不可待地要找些东西解渴。心想这椰子之乡,吃个椰子最好,既有风味,又很实惠。可偌大的一个海滨,却见不到一个卖椰子的。不是卖矿泉水的,就是卖易拉罐饮料的,而且价格高的吓人。一瓶250ml的矿泉水要价六元。我本想喝瓶矿泉水算了,可老先生非要找椰子不可。没法,嘴里渴得冒青烟,还得依了这老先生。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走了不到五分钟,就见一个竹楼旁,几个身穿少数民族丽服饰的少女,在唱着山歌,两个青年男子在吹着我叫不出名的一种乐器。他们的旁边摆了椰子。我们两个大喜过望。急步向前,问:“这椰子多少钱一个?”本以为要四五元一个(在三亚市区一般二元就能买到,而在我们西安就得七、八元了),可得到的回答却是意想不到的热情:“我们这里正在举行黎族姑娘的婚礼,这椰子是招待前来参观的佳宾的”说完一人拿来一个椰子,递到我们嘴边,我们哪顾得许多,拿起就喝。这椰汁甜中有涩,真个是沁人心脾。待我们喝完,两个黎家少女又在我和老先生的脖子上一人挂了一个黑牦牛饰物,热情地拉着我们的双手,不用分说就顺着楼梯上了竹楼。此时,我猛然想起朋友的劝告,意识到这里可能有诈,要撤退,回头一看傻了眼:竹楼楼梯已经撤去。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少女进了门。

 竹楼里别有天。四周挂了腊染饰物,左右两旁已经坐了观众,但奇怪的是多为女同胞。舞台中央放着十把红木小凳,等我和老先生进去时,上面坐了八对男女。我们两个正要在两旁寻个座位,可热情的黎家少女硬拉着我们也上了舞台。此时一阵快的乐曲响起,走出来一个盛装女孩,象个礼仪小姐的模样。只听见她宣布:“刚才,这十位先生已经喝了我们黎家妹子的定情椰子,又戴上了定情信物。按照黎家风俗,现在我恭喜你们,要和看中你们的黎妹喜结良缘”坐在舞台中央的十位“新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莫明其妙。

 紧接着“婚礼”正式开始。木偶似地拜完天地之后,那礼仪小姐又宣布,要“新郎”抱起“新娘”吃吊在半空中的槟榔。我倒是不费多大力气把“新娘”抱了起来。轮到和我同行的老先生可就惨了。他已年近花甲,‮体身‬本就单薄,可偏偏他的那位“新娘”是十位中最胖的一位。只见他咬紧牙关,力图上举,可毕竟年岁不饶人,试了两次,新娘还是够不着槟榔。急得他热汗直冒。最后还是那礼仪小姐让工作人员将槟榔放低才算勉强过关。十对“新人”并肩坐着喝完了“杯酒”礼仪小姐又说开了:“现在送新人入房”十位“新郎”又象牵线木偶般随着“新娘”到了另一个被称为“房”的小竹楼。坐定后,礼仪小姐说,你们新人之间可以聊聊天。真有胆大的,不但和“新娘”聊得热乎,而且又是合影,又是留地址。我呢,心里早已是七上八下,不知还有什么名堂。可那“新娘”却很主动,声音很甜地问我姓甚名谁,贵庚几何,何处公干,我含糊其词,不敢如实“招供”

 就这样过了约莫十来分钟,本以为这事就此了结,可以放我们出门,不想礼仪小姐微笑着开了口:“今天是各位先生大喜之,请破费一下。按照我们黎家风俗,新郎结婚后要在女方家先干七七四十九天的活,各位先生活就免了,一个人就七七四十九元钱吧。另外新娘的小费多少不限”

 此话一出,我急得抓耳挠腮。身上只带了三十元钱,钱包放在手袋里还在车上呢。没办法,向“新娘”说明实情,请求“打六折”可此时“新娘”却没了刚才那份温柔,声音有些生硬地“命令”我去借钱。坐我旁边的老先生可能看出了我的窘境,从兜里掏出了五十元给我。我如遇大赦,将钱给了“新娘”拔腿走。

 只听得后面一声“还没小费就想溜”我这才恍然大悟。不得已从兜里掏了五元钱给她。可她不接,我明白是嫌少,没办法又掏了五元“新娘”这才笑着要与我告别。我哪有心思同她闲扯,拉了老先生就想出门。可那位“新娘”却和老先生有些“依依不舍”出了门,我才知道,老先生给了她三十元小费。有了这档子遭遇,整个一天我游兴全无,老先生却笑着开导我说,和黎家姑娘有这样的经历,也是有缘,花个几十元钱能领略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值得。

 可一回到旅社,老先生也气得骂街,一宿没有睡好。原来服务员告诉我们,所谓的“黎族”少女竟是穿着黎服的外来打工妹。这回轮到我来给他做工作了,又当了回“新郎”其实也不冤。虽说破了点财,却更明了个理:人在旅途,还是小心为妙。  m.sSVvXs.Com
上章 阿每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