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钱帝国 下章
第223章 终身制合同
 温泉镇‮府政‬不同意跟张宽合作,南张村的干部们却欢呼雀跃,集体聚在张长贵的新屋里,商讨着村民怎么安置。

 这主要得力于张桂芳的游说,女婿要搞大事,做老丈人的自然全力支持,南张村拢共也就二百多户人,谁敢不给张桂芳面子?更何况这还是全村人都得益的好事。

 人聚齐了,张宽就命人拿來合同,让村里还有劳动能力的人统一按手印,那些老弱病残,则按员工家属对待。

 等手印按完,文明远就开始登场,首先各位乡亲父老加入三秦集团这个大家庭,从此以后,大家都不再是孤独打个人,而是有组织的团体分子,也不再是纯粹的农民,而是三秦集团的员工,从你们签字的这一刻起,你们就正式打上了三秦集团的标志,以后你们的收入不再是依靠田地里那点庄稼,而是由三秦公司每个月给你们发工资。

 大家听的很认真,也很高兴,对未來充憧憬,在地里扒拉惯了的人,忽然间不种地,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过日子。

 第二天大早村民们就去万源照相,登记,人事部会详细询问各人所掌握的技能,只会种地的属于一级工,其他的诸如会盖房,会氧弧焊,会电工等等技巧的,则是二级工人,大学毕业的算‮级三‬工人。

 级别不同,工资也不同,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

 所有人的信息记录完就开始分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按照各人所长记录,主要是往三秦建设集团处安排,据说这是张宽自己的建筑队,过完年将会有个大工程。

 大部分村民都被安排了特殊技能的工位,那些老弱病残则原封不对,继续种地,只是属于南张村的地不再是一块块分开的,而是取消了地畔,成为整块。

 张宽说了,南张村的人以后尽量不种地,种地这种活儿,交给那些机械化专家來干。

 刚过完正月十五,南张村的村民就得到通知,张宽计划给大家建造新房子,算是三秦集团给大家的福利房,不需要村民钱,只管住就行。并且,有设计好的图纸给村民们看,一水儿的别墅小洋房,跟电影里的一样。

 村民们很惊讶,这么好的房子,真的是给自己的?

 得到答复很肯定,这些房子就是给你们提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房子给你们使用,但归三秦公司所有,作为三秦公司的正式员工,有权利入住,直到去世,去世后房子就要回收,私人对房子沒有任何所有权。

 村民们这才嚼出味來,合着房子再好,也不过是个宿舍。当下就有许多村民表示,那房子还是不要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就好。

 对于这种说法,张宽只是笑笑,村民们是什么人,最是清楚不过,他还沒见过这世界上还有不占便宜的人。

 农业示范圆里面有大片空地,张宽买下很大一片,用來建造新农村,统一两层高小楼,都带地下室,门前二十米宽的马路,家家户户有草坪,屋顶开天窗,效果图出來看上去极美。

 图纸拿给萧三,对方拍着腔子保证,八个月完成任务。

 张宽所干的这些事情,都是亏钱生意,徐娇娇和是不解,去问他,张宽只笑不答,说到时候你就懂了。

 南张村的农民不种地,张宽在黄土塬上包了十平方公里的荒地,把南张村的人过去养羊,养牛,也是按件计薪水,一只羊一千,一头牛两千,让农民们自己经营,确保牛羊都是健健康康。

 新承包的荒地叫做三秦养殖场,算是悄悄成立的,最后仍然走漏风声,把付长青气的够呛,亲自打电话问张宽“你知不知道在王庄西边有三个大牧场?那是我的牧场,专门用來饲养秦川牛,你现在又在黄土塬包地,是个什么意思?”

 张宽哎呦一声“你也养了牛?那为啥市面上的牛价格依然这么贵?老百姓都吃不起?”

 付长青被问的语“牛本來就不是老百姓吃的,自古以來都是这相,你还想把牛的跟白菜一样?那谁还养牛?”

 听了这话,张宽就变了语气,平静地道:“我就是这个意思,要让老百姓都能吃上牛,总理不是说过,每天一斤,强壮中国人,我现在提出的口号是,每天一斤,强壮汉民族,你看咱国家踢球,总是踢不赢人家,为什么?人‮体身‬素质不行,食素民族咋个是食民族的对手?”

 付长青冷静下來,知道张宽决心已定,无可阻拦,就好心劝道:“就算你是想在养殖业一手,我也不反对,南张村有那么大的好地,种草最合适不过,为啥偏偏要去黄图塬?你可知道,那土地长不出好草。”

 张宽回复道:“这就不劳师兄费心,我有的是办法。”

 十里牧场,张宽租了架飞机播种,一场雨过后,黄土塬就变成绿草塬,张宽又花大价钱引进羊羔和牛犊,交给南张村的农民,叮嘱他们,给出的成品牛羊就是你们的工资,稍微用点心经营,月入三万不是梦。

 随着羊羔和牛犊一起到黄土塬的,还有从杨凌农科院來的几个专家,手把手地教农民们如何养殖,预防病虫害,又如何进行科学喂养。

 相比种地,养殖就自由一些,但也要细心,一不注意牛羊患病,可就是功亏一篑。养殖场四周一圈围栏,每隔三十米一个摄像头,张宽早就做好预防措施,养殖户就怕贼,厉害的贼一晚上偷个十几头不是问題。

 手下人还觉得张宽有些夸大其词,谁有本事能一晚上偷走十几头?

 张宽哼哼笑着道:“如果是我偷,别说十几头,一晚上百头我也能走。”

 张宽养牛的事三秦内部工人都知道,每每吃饭食堂的电视就播放牛羊的活动场景,都是现场直播,大批的牛羊排成列队在荒原上行走,再配上运动员进行曲,如同阅兵,逗的一众工人哈哈乐。

 赵书记看到十里黄土变绿川,很是高兴,让张宽大力发展养殖业。张宽苦着脸吐槽“黄土塬根本种不住草,长势缓慢不说,往往被动物咬住就连拔起,为了维护草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根本扛不住,还是付长青说的好,养殖必须在农田上进行,能长庄稼的田地才能长出好草。”

 赵书记安抚他道:“当初你自己说的,养殖一是创收,二來可以改变黄土塬面貌,一举两得,造福后代的事,这才刚开始,怎么就打退堂鼓呢?”

 “关键是亏钱啊。”张宽都快哭了“我就是个二货,黄土塬变绿土塬,这是你们‮府政‬应该出钱做的事,我一个农民,充什么大头,人人都以为我是渭首富,实际上我现在是最穷的,至今还欠人‮行银‬十亿贷款哩。”

 赵书记不知道张宽借钱还贷的事,听张宽说的如此艰难,就对三秦公司做出一些补贴,免税一年。

 张宽依然不服“三星电子在西京投资建厂,他们给的什么待遇?三年免税,一个外国公司,都是三年,中国人就只能一年?这不合适。”

 赵书记就笑,拿手指头点他“你呀你呀,想着法子就要算计我,好吧,一视同仁,三秦集团三年免税,只要你是做的利国利民的事,我一定全力支持。”

 一被免税,张宽旗下的产业瞬间膨,成几何数值般疯涨,其中不乏有些实业是打着三年免税的主意主动加入。

 张宽不替人背锅,说的明白,进了三秦,那就是三秦的产业,别想着以后退出,所有人,所有产业,进了三秦,那就是终身制,除非死,否则别想退出。就算死,那也是三秦的产业三秦的员工。

 搞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就要做到同甘共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听了这话,那些个想捞偏门的业主就不敢再进三秦,还在外面把话传开,说三秦老板如何霸道,现在对手下的人好,将來肯定要对下面人动刀子。

 渐渐地就有人來要退出三秦,一个两个张宽不在意,退出三秦也行,当初享受过的那些福利,全都赔钱,公司送给你多少米油,你吃了几回饭,公司都有记录,折合成钱退回來,不然,哼哼。

 众人这才知道张宽厉害,不敢算账,一个月少说都欠了三秦七千多块,那些打着大秦天子招牌的食品饮料,根本就不是老百姓能消费的起。逐渐引起恐慌,都要來退,生怕张宽过个一年半载问自己要钱。

 这时张宽才知道事情厉害,让人贴出通告,白纸黑字,承诺给大家,只要一是三秦人,公司就不会问大家要钱,一分钱都不会要。退出三秦,则属于外人,三秦公司恩怨分明,对于外人沒有什么好优惠,必须把三秦的钱退回來。

 另外,他让叶小川仔细打听,看看都是那些人在背地里说三秦的坏话,让他们不要再为难三秦。

 叶小川很自然地把张宽的话理解为:寻到那些嚼舌头的,好好“教育教育”  m.sSvvXs.CoM
上章 金钱帝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