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谨言 下章
219、第二百一十九章
 十二月初,比历史上多“支撑”了一个月的大隈内阁倒台,在军部元老山县有朋的授意和支持下,原朝鲜总督寺内正毅被召回国内,组建下一届内阁。虽然寺内在朝鲜的表现引来不少反对之声,但有山县有朋的赏识,就足以为他扫清大部分选举中的障碍。

 朝鲜总督由陆军大将,并于不久前升为伯爵的长谷川好道接任。

 原本寺内不需要如此快的“卸任”只不过,如今的朝鲜已经成了一块烫手山芋,能尽快“甩”出去,那是再好不过。

 长谷川伯爵接任朝鲜总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寺内组织的清-缴行动升级,同时下令驻平壤的第十九师团主动对李东道领导的朝鲜救*发起攻击。

 “不过是一群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

 长谷川好道对于救*的评价很低,他和寺内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寺内更像一个政客,而他则是个军人。与其费力去清-缴“嫌疑者”不如直接朝“源头”下手。长谷川并非没想过华夏人的反应,但情势所,他没有其他选择。就算他不下令第十九师团进攻朝鲜救*,日子也未必好过。

 新任总督,总要有所表现。

 命令刚一下达,在新义州的北六省第三师就接到了密报。

 在送信人离开之后,赵越下令第三师各部集结,随时准备参加战斗。

 “少帅就要朝库页岛下死手了,咱们都得出点动静来。这个新总督着实是‘不错’,倒是省得让李东道主动挑事了。”

 “师座英明!”

 “少拍马,做事去!”

 “是!”传令兵傻傻一乐,笑出一口白牙,原本板着面孔的赵大师长,崩不住也乐了。

 在长谷川好道计划掉李东道的队伍时,赵越这只黄雀也做好了准备。

 前者新官上任三把火,还要收拾寺内正毅留下的烂摊子。后者却是为了给楼少帅进攻库页岛的计划打掩护。朝鲜出的动静越大越好,这样才能转移日本人更多的注意力。

 十二月十,驻平壤的军第十九师团,遵照新任总督长谷川好道的命令,主动对朝鲜救*发起了进攻。

 事先收到消息,并得到华夏武器援助的朝鲜救*,和日本军队展开了一场艰苦的鏖战。虽然救*上层争权不断,可绝大多数加入这支武装力量的朝鲜人,都怀抱纯粹的救国梦想,发誓要把日本殖民者从朝鲜赶出去。

 战斗打得很惨烈,双方都没有重炮,掷弹筒和少量的七五山炮是唯二的重火力,机太过浪费子弹,第十九师团的军官和士兵都接到命令,子弹要省着用,而朝鲜救*的弹药补给是要花钱的,不节省,数量也有限。在第十九师团的攻势变得愈发猛烈,冲锋的队形密集起来后,李东道才下令所有机开火。

 必须用更少的子弹,杀伤更多的敌人。这是李东道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回国头来被用在了日本人的身上。或许在未来的哪一天,朝鲜人会宣称,这种“战术”和“战略思想”是他们发明的,也并非没有可能。

 金正先亲自带着一个团上前线,李东道闻听消息,立刻招来心腹,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心腹点头,转身离去。李东道咬了咬牙,他不信,金正先每次都有好运气!

 从战斗打响,李东道就深信朝鲜救*不会被消灭,因为华夏人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果然,在第十九师团用老式村田把朝鲜救*杀得节节败退时,炮声响了。

 不是七五山炮,也不是掷弹筒,而是120mm的重炮!

 第三师的炮兵营集合了两门120mm重炮和四门七五山炮,开始对进攻中的军进行炮击。

 原本士气高涨的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长谷川没想到华夏人会这么快就行动,但他也有准备,一门从老式巡洋舰上拆下来的舰炮,在炮声中展开了回击。

 港口封冻,军舰开不进来,但拆下来的舰炮却没问题。

 海军的战舰开不出海港,老式的巡洋舰也逐渐落伍,与其留在军港基地发霉,不如为缺少重炮的陆军做些贡献。

 军的炮击在赵越的意料之外“大意了。”

 轻视敌人,哪怕是再“虚弱”的敌人,也是战场上的大忌。何况日本矬子还没真正虚弱到无力还手的份上。

 “下令第二炮兵营加入进攻。”

 炮兵们也打出了火气,继两门120mm重炮之后,两门150mm榴弹炮也被推了出来,另有一门203mm重炮,这是北方兵工厂目前为止,造出的最大口径火炮,刚运到时,赵大师长都看得眼睛发直。

 战场上的主角已经不再是朝鲜救*和第十九师团的步兵,而是第三师和第十九师团的炮兵。

 炮弹不停的炸响,75mm口径的火炮已经退出了攻击序列,第三师的一门120mm重炮也被炸毁,加上炮兵的死伤,让炮兵营的两个营长心疼得眼睛发红,在十二月的天气里,一把甩掉军装上衣,推开耳朵已经被震出血的炮兵,亲自操控火炮“小日本,我x你爷爷!”

 此时,两架华夏战斗机出现在天空,飞行员还是新兵,刚从北六省空军军官学校毕业不久。由于大多数有经验的飞行员都参加到对库页岛的轰炸行动中,能增援朝鲜第三师和西伯利亚戍边军中的,只有毕业不久的学员和刚从新兵营中出来的“生瓜蛋子”

 两架战斗机的载弹量并不多,升空之后,锁定日本的炮兵阵地,先后呼啸着俯冲而下,机出可怕的火焰,立刻有十数名日本炮兵倒在了地上。

 军的防空火力依旧薄弱,只能拿起步对空击,子弹打在机身上,穿过木头却被钢板挡住,没有加装钢板的机翼,也不是老式村田步能轻易打穿的。

 两个年轻的兵哥在军的炮兵阵地上空盘旋,盯准了下边的炮兵,见一个打一个,打一个少一个。

 起初悍不畏死的日本兵,在目睹被机子弹打成筛子的同僚之后,终于感到了害怕,就算军官在后边踢打,用托砸,他们也不肯起身去操控火炮。在军官亲自上阵,被一串子弹打死之后,他们更是死死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像是真的“死尸”一样。

 一架飞机锁定了日本人堆放在火炮旁的弹药箱,机身倾斜,扔下两枚十磅的炸弹,然后拉起操纵杆,以最快的速度升空,可还是被炮弹殉爆腾起的烈焰波及,机身尾部冒起黑烟,不得不在另一架飞机的护航下掉头飞走,临走不忘把机翼下挂着炸弹全都扔到第十九师团的头上,炸不死太多人,听个响也好。

 只有两架飞机,却摧毁了军的炮兵阵地…说炮兵阵地不太恰当,毕竟算只有一门火炮。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在欧洲人来看,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可在华夏兵哥和日本矬子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奇迹还是出现了。

 谁让长谷川总督只想着带来一门舰炮就万事大吉,却忽视了防空火力?

 长谷川犯了和库页岛驻军一样的“错误”不过以日本陆军能得到的军费来衡量,他想不犯错,比犯错更加困难。

 日本人的炮声哑火,华夏炮兵却在继续轰击,李东道趁机鼓舞朝鲜救*的士气,同时不忘宣传华夏人的“友好”和鼎力相助。第三师的炮声停下,没有再响起之后,他亲自带领鼓起勇气的救*冲向第十九师团。

 “冲啊!跟我冲!”

 李东道此举,非但让救*士气大胜,还将金正先之前亲自上前线奋战的英勇变得微不足道。此役,让他彻底奠定了在救*中的声望,也为今后成为朝鲜的最高权力者奠定了基石。

 第十九师团的士兵已经被炮弹炸得七荤八素,加上失去了火炮支援,他们只能凭借步和刺刀去和朝鲜人硬拼。

 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这就是一场混战和群殴。

 赵越看到炮兵营送上的战损,也叹了口气,战争总要死人的,不过吃了这个亏,下一次,第三师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发生在平壤的战斗断断续续了六天,惊动了整个日本朝野。长谷川好道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的作战目的,反而让朝鲜救*和华夏人彻底占据了平壤。

 昔日参加过甲午战争和俄战争的陆军大将成了一个笑话,只有刚卸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深知其中滋味。不过,就算同情长谷川,寺内也不会再去碰朝鲜这个烂摊子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日本人同样熟悉。

 在军第十九师团被“赶出”平壤之后,朝鲜救*正式进驻,平壤的市民接连走出家门,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犒劳救*,当华夏军队出现时,同样受到了热烈

 之前投靠日本人的“朝-”还没来得及逃走的,都被从藏身处找出来,他们跪在地上痛哭涕,却难逃死亡的命运。

 就在朝鲜的战斗让长谷川总督和新内阁首相一起头大时,库页岛的上空再次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生活在库页岛南部的日本人如今学乖了,一旦听到飞机声,无论士兵还是平民,全部立刻朝林子里跑。赫哲人和鄂伦人都住在林子里,凡是有他们在的地方,华夏飞机不会轰炸。

 不过这一次,生路却变成了死路。

 刚闯进林子,有人就察觉到不对,想要出声提醒,却已经晚了。在他们“逃命”的路上,布抓捕野兽的陷阱,严寒的冬季,地上却挖出了两米的深坑,坑里还着削尖的木刺,就算是大型野兽掉进去,也休想活命。

 随着惨叫声,有人掉进陷阱,还有人被绳索住了脚,瞬间就被吊了起来。

 “放我下来!”

 被倒吊起来的一个日本兵大声的喊着,帽子和手中的步一起掉在了地上。没等下边的人帮他,一枚弓箭就中了他的喉咙,鲜血从半空滴落,随即,更多的弓箭和子弹从密林深处飞出。鲜红染红林地,惨叫声很快响成一片。

 这里是赫哲人和鄂伦人的土地,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繁衍生息。

 突然有一天,强盗来了,先是俄国人,然后是日本人,还有日本人带来的朝鲜人,劫掠,屠杀,一同降临在赫哲人和鄂伦人的头上,他们居住的棚子被烧毁,猎物被抢走,白发苍苍的老人,牙牙学语的孩子,有着乌黑长发和朗笑容的子,兄弟,姐妹,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些强盗,毁了他们的生活,毁了他们的一切!

 复仇!

 哪怕只有弓箭和落后的火,一息尚存,就要为家人和族人复仇!

 赫哲和鄂伦的汉子没有孬种,必须让侵略他们的强盗血债血偿!

 声愈发密集,日本人一边还击,一边朝森林外退去,至于落在陷阱里的…他们都已经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去救别人?

 可是,在森林外等着他们的,是死神张开的另一张大网。

 一个营的华夏士兵突然出现在慌不择路的日本人面前,声响起,泼洒下的弹雨,结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这里只有强盗,没有无辜者,在库页岛的日本人,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赫哲人和鄂伦人的鲜血。

 这些华夏士兵的出现让日本人绝望,拿着的日本人还在还击,有的还——出身上的倭刀,大喝着冲了上来。还有一部分人,在声响起后就立刻趴到地上,用语大声喊着“投降,饶命”聪明点的,藏在土石后,不聪明的,直接暴——-在弹雨中,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

 同样的场景不只发生在川上村,凡是日本人占领聚居的地方,如丰原、真冈,大泊,敷香等地,都出现了华夏士兵,都响起了可怕的声。

 这一天注定是库页岛永载史册的一天,也是日本人更加倒霉的一天。

 北六省军队通过赫哲人的帮助登陆库页岛,在登岛之前,还和岛上的俄国人进行了涉,华夏可以允许他们留在库页岛,并保留所有财产。但是,他们必须接受华夏的管理,军队也必须解除武装,如果不想留在库页岛,可以自行离去,华夏军队不会阻拦。

 日本人的前车之鉴,让这些俄国人不再心存侥幸。通过与国内的电报联系,他们已经知道现在国内的情况有多糟糕,沙皇的统治已经陷入了困境,继黑海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起义之后,俄国陆军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全国各地接连出现罢工和游-行,光是处理国事和欧洲战事,就足够尼古拉二世头疼的,哪有余力来关注一个远东岛屿?

 战略位置再重要,比得过欧洲吗?

 况且,在接连夺回伯力和海参崴之后,华夏军队的脚步已经深入东西伯利亚,就算派兵,沙皇也会先考虑大陆上的地盘。

 生活在库页岛北部和中部的俄国人考虑再三,终于答应了华夏提出的条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离开,更多的却都选择留下,这些人还对沙俄能取得欧战胜利,卷土重来抱有奢望,但事实会告诉他们,奢望终究只是奢望,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就这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的,日本人被俄国人“出卖”了。

 严格论起来,俄国同英国共处协约国阵营,而日本与英国缔结了条约并对德国宣战,两国也算得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盟友,如今库页岛上俄国人的所作所为,站在盟友的立场上,的确是一种“背叛”可考虑到两国长久以来在库页岛上的争夺,背叛要比合作更简单。

 库页岛南部驻守的军也不过一个联队和由部分侨民组成的武装,面对空中的轰炸,地面的攻击,再加上赫哲人与鄂伦人的偷袭,他们只撑了不到三天。对于日本矬子,北六省军队一向没有留俘虏的习惯,就算侥幸活下来,也回像大连战俘营里的那些一样,被送去边境挖矿。

 西北的马队已经证实外蒙和西伯利亚界处有矿藏的消息,要开矿,可是需要不少人手的。

 打扫战场时,华夏兵哥才发现这群日本矬子“穷”成什么样,他们从一个日本军曹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饭团,几乎全是谷糠。

 攻占库页岛南部的消息当便传回国内,但却隔了两天才见报。

 在这间隔的两天时间内,从海参崴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编队,到日本长崎去做了一次短途旅行,倒是没扔炸弹,只扔了一批传单,毕竟,楼少帅现在还没打算和日本“正式”开战。

 此举险些让刚组阁的寺内内阁,成为史上最短时间内倒台的内阁,也让日本人彻底意识到,光有强大的海军是不够的,华夏人的飞机完全可以威胁到日本本土的安全!

 日本军部提出,需要大力发展空中力量。

 “日本需要飞机,像华夏人一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防空武器!”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日本人看到了空中力量的重要,却无法解决一个根本的难题,钱的问题。

 没钱,别说造飞机,连个飞机轮子都造不出来!再向英国人借款吗?他们还有什么可以抵押?

 有了长崎“空投传单事件”在华夏报纸公开宣传“库页岛军事演习胜利完成”的消息时,日本人表现得异常安静与沉默。

 即便海军宣称可以在港口的冰冻期结束后给华夏人一个教训,可连提出这个计划的人也知道,成功的可能有多“大”

 宗谷海峡布水雷,绕过千岛群岛,光是燃料就是个大问题,如此大费周章,最终也只是为了往岛上轰几炮?就算把华夏人赶走,说不定也会便宜了俄国人,甚至还会惹来华夏人的飞机报复。

 华夏的飞机可以飞到日本本土,连一向以为“糊涂”著称的大正天皇,晚上都开始睡不着觉。

 就在日本人左右为难时,俄国宫廷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后的宠臣,受到沙皇夫妇信任的“圣人”拉斯普京,被德米特里大公和尤苏波夫公爵等人联手做掉了。

 在死前几个月,拉斯普京曾对沙皇做出最后的预言,而这个看似荒谬的预言,却将在俄历十月之后的某一天,成为现实。<  M.SsvVxS.cOM
上章 谨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