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谨言 下章
183第一百八十二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5年1月9

 关北各大闻报纸都刊登了同一则消息,关北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家公司成立,给关北人带来了一种事物,无线电广播。

 历史上,华夏第一家无线电公司出现二十年代上海,通过自建电台播送广播,上海市民买到收音机全部是舶来品,大多是美国货。

 邹先生成功为军用无线电瘦身之后,李谨言就起了兴办无线电广播公司念头,不过邹先生对此兴趣不大,一门心思研究军用无线电。他长子邹启智受到父亲影响,对无线电同样有着浓厚兴趣,而且和父亲不一样,他兴趣多民用方面。李谨言得知后,专门给邹启智拨付了一笔经费,支持他和几个有共同爱好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不久前,他们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收音机,也就是俗称矿石收音机。

 不需要电源,电路里只需要一个半导体原件,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也很低,只是接受--能上仍次于电子管收音机。不过相比起此时采用直电供应,耗电量极大电子管收音机,这种矿石收音机才符合华夏人需要,也容易普及。

 凭李谨言现实力,吃独食完全没有问题,但他还是以北六省总商会会首身份,召集商会成员,邀请有意者入股。

 北六省商界众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但凡是李谨言介绍生意,就没有不赚钱。虽说广播这个词还很鲜,收音机是什么,场大部分人也不清楚,可只要李谨言开口了,多数人都有兴趣掺上一股。

 殊不见如今和李三少合作杜老板等人,哪个不是赚得盆盈钵?就算不赚钱,能李谨言跟前卖个好,大家也是十分乐意。

 和北六省商家达成共识之后,李谨言联系了南六省廖祁庭,把创办无线电广播公司事情告知了宋武。

 南六省内有众多早开埠沿海城市,对于事物接收及包容度大。

 听完廖祁庭介绍,宋武也对成立无线电广播公司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并有意十一月再度前往关北,一来为联合创办公司,二来,他也很想看看,现关北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1月15,关北各大茶楼饭馆里都坐了人。

 随着墙上自鸣钟敲响十下,店家摆柜台醒目位置收音机中传出一阵悦耳乐声,一个清亮男声从收音机中传出,关北广播电台开始了第一次播报。

 男声之后,就是一曲耳闻能详定军山,轰一声,茶馆饭庄里一下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李谨言正翻看楼氏商业集团上一季度财务报告,却明显心不焉,不时将目光转向摆桌子上收音机,当收音机终于传出声响后,他立刻调大音量,虽然音质远不如后世,却还是让他听得津津有味。

 没心思再工作,把财务报告往抽屉里一放,李谨言拿起收音机就奔向二楼书房,沿途遇到丫头听到声响,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言少爷,这是什么?”

 “收音机。”李谨言好心情对好奇丫头笑了笑。丫头很不“争气”红了脸,直到李谨言离开,还有些神思恍惚。一个年纪稍大些丫头走过来,轻轻捏了她一下“回神了。”

 丫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拿着掸子站客厅里发呆,回想起原因,脸红了。

 “梅姐,我…”

 “行了,知道,言少爷好看,来都要经过这么几遭。”年纪大些丫头又捏了小丫头脸一下“不过看归看,可不许起什么心思,知道吗?”

 “哪能啊!”小丫头被说得不好意思了“能进大帅府干活是福分,多少人羡慕。我爹娘都说了,少帅和言少那是天上星君托生,可不是一般人能想。”

 “你爹娘真这么说?”

 “是啊,”小丫头回身,一边用掸子扫过摆墙边花瓶,一边说道:“我家从南边过来,当时活不下去,差点把我给卖了。如今我大哥工厂里做工,年底就要娶媳妇了。下边有个弟弟总想着当兵,上次招兵时他年龄不够,人家不要,回家还抹眼泪呢!”

 “真?”

 “可不是…”

 两个丫头一边干活,一边低声说着话,路过管家见着了,咳嗽一声,小姑娘顿时一缩脖子,等到管家过去了,互相看看,其中一个故意模仿管家样子,咳嗽一声,眨眨眼,另一个小手捂着嘴,笑弯了眼睛。

 书房里,楼少帅正处理公文,虽然进攻库页岛计划暂时搁置,但他手头事情依旧不少,朝鲜,西伯利亚,加上国内,哪一边都放松不得。

 “少帅,忙?”

 李谨言敲门之后,从书房外探头朝里面看了看,楼少帅放下笔,捏了捏眉心“进来吧。”

 走进门内,房门一关,李谨言把黑色收音机往桌子上一放,摆了一下,里面传出了京戏锣鼓声“少帅,你听这个。”

 楼少帅德国读军校时,德*用电报发展领先欧洲,但民用无线电广播却尚未普及。

 事实上,无线电广播产生时间,距离现也没超过十年。

 “少帅,这是咱们自己生产,无线电台也是咱们自建。”

 “哦。”

 “…”就这样?

 李谨言正无语,支桌子上手腕就被楼少帅握住了。

 “少帅?”

 带着茧指腹擦过腕子内侧,沿着宽大长衫袖口向上,李谨言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下意识摸向后,心中升起了一级警报。

 季副官敲门声“拯救”了李三少,楼夫人从京城发来电报,请李谨言月末到京城去一趟。同时还有从青岛和上海发来电报,首批赴美留学生即将陆续归国。

 李谨言看着电报,琢磨了一会就猜到了楼夫人用意,按照农历来算,下个月初就是楼二少生辰。这样话,楼少帅应该会一起回去。

 “应该是为了二弟过生辰,少帅也一起去吧?”

 “恩。”

 看着堆积案头文件,李谨言打算多京城呆三天,否则楼少帅回关北后不知道要忙多久。而且,从京城传回消息,楼夫人这段时间正忙着“料理”戴建声,李谨言有去回想法,也是因为他没兴趣围观,也不想凑这个热闹。

 不久前楼五小姐被楼夫人接到京城“暂住“,不过两天,头上还绑着绷带戴建声就被戴国饶扔上了火车,戴省长只有一句话,若是不能把楼五给接回来,他就当没这个儿子!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松了口气,无论如何,这个孽障命总算是能保住了。接下来,就要看这个孽障脑袋是不是能转过弯来了。

 戴建声被扔上火车前,戴夫人特地嘱咐他“你媳妇是打是骂,就算是你鞭子,你也得受着!是你做了错事,这都是你该得!”

 戴建声也没糊涂透顶,被老子收拾过几顿,又被老娘如此叮嘱,知道此番赴京绝对是“凶多吉少”不过谁让他自作孽?何况萧有德已经到了热河,至今仍没有离开样子,戴建声再榆木脑袋也是戴国饶教育出来,女上犯了混,不意味着他就真是个蠢货。

 火车上想起他之前所作所为,戴建声出了一身冷汗。他还真如他老子说,猪油蒙了心,当真是不要命了!

 戴建声到京城第一天,就没见着楼五面,甚至连大总统府门都没进去,楼夫人想要惩治一个人,就绝没有板子高举轻放道理,何况是为了让戴建声好好长长记

 只要楼五不心软,京城这段时间,足以让戴建声刻骨铭心,牢记上一辈子。

 李谨言和楼少帅商定了赴京期,回房后,对着另一份电报陷入了沉思。

 李锦书是跟着这批留学生一同赴美,他们回来了,她也应该有消息了吧?

 直到三天后,他才得到得知李锦书已经归国消息。她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甩开了跟着她情报人员,和另外几个华夏留学生一起搭乘早一班客轮返回华夏。

 当情报人员追着她抵达青岛时,她又化名舒雨前往了上海,上海公共租界和几个美国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青年报。此期间,她不只没有联系李谨言,连李三老爷夫妇都没有得到她丁点消息。

 情报人员找到她后,立刻给关北发了电报,李谨言这才得知确切消息。

 回国了,却不和家里联系,这算怎么回事?若不是有情报人员跟着她,恐怕连自己都要瞒着吧?

 李谨言实不搞不懂李锦书脑子里都想些什么,情报里不是说这姑娘变了不少吗?就是这么变?

 将电报丢一边,李谨言感到一阵心烦,干脆叫人把电报原封不动送去李家,让李三老爷和三夫人去和李锦书沟通吧。

 该做能做他都已经做了,李家和沈家退婚风波也早就过去了,李锦书今后会怎么样,他不想也不愿再--手了。

 十月二十,身欧洲许二姐给李谨言发来电报,是关于英国消息。

 由于防空力量不足,德国飞艇隔三差五造访伦敦上空,不久前一次袭击还伦敦引起了一场大火,造成两人死亡,不下二十人受伤。自从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本土从未遭受过攻击英国,面对德国飞艇束手无策,陷入了十分尴尬境地。

 就几天前,伦敦东区,也是贫民聚集区,发生了一场-,虽然-规模不大,很被平息,却也为伦敦拉响了警报,必须找出能够克制德国飞艇办法,否则大英帝国即使赢得了战争也必将颜面扫地!

 许二姐电报中还提到,德国人正计划对法国进行空中轰炸,具体时间未定,可以肯定是,到巴黎上空扔炸弹依旧会是飞艇。

 看过这份电报,李谨言知道“马尔科夫”出发时间到了。

 伦敦,巴黎,甚至是柏林。

 从华夏给英国带回了磺胺技术“马尔科夫”“无所不能”马尔科夫,必将给这群欧洲人带去多“惊喜”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要想让马尔科夫发挥大作用,前期“资本”必须给足。

 李谨言打算让马尔科夫完成同英国这笔生意,他会带着磺胺资料去见他上一任雇主。不过他带去资料并不是全部,就像当初德国人一样,想要完成药品研发步骤,英国人还需要花费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过就算英国人成功了,李谨言相信自己依旧有得赚。

 英国人会把花大价钱买来磺胺资料与盟友共享吗?

 答案很好猜,不是吗?

 而得知真相英国盟友又会作何反应?

 很值得期待。

 十月二十三,马尔科夫和他“助手”带着一只装有磺胺资料箱子,坐上了前往欧洲轮船。

 同,从李谨言处得知李锦书消息李庆云,带着几个家人,登上了南下上海火车。

 十月二十五,关北百货公司二楼摆柜台上收音机再次被抢购一空。

 十月二十八,关北电影公司拍摄影片《军人》杀青,关北各大剧院影院门前广告版上,都写上了该片即将十一月初上映消息。  m.sSvVXs.COM
上章 谨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