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家桥文集 下章
话(一组)
 电话

 每天上白班,话务员小凌跑进总机室还没带上耳机,即顺手把供销科胡科长办公室的电话机头与外界接通,果真不一会,电珠闪光,指灯萤亮,整整八个小时,科长的热线间歇的时间不多。小凌运用统筹法,早已列表显示厂里的电话数胡科长最忙,经常上下为他接线。支持生产第一线,力争全优,是这位姑娘的心愿。

 一天,由于机子的偶然故障,小凌耳机上传来胡科长宽厚的哈哈声,这是二线相互碰搭的病疵,她本想很快排除,但听到下面的对话,使她大为惊愕。

 “猪脚爪买好伐?好,谢谢!再点排骨,要子排,多些,价钱挖档些!别酸扭扭罗,上次不是按杂排价算的。”

 “拿四件新款体恤衫来,别嘴吧吃得油卤卤,专要便宜货,没有春风何来夏雨?”是一位上年纪的女人嗓子,说话如踩纫机,而且有股嗲气。

 “放心,我手里有谱,保你满意。”

 这在做什么易?小凌还未明白,红灯瞬间复亮,科长又对上另一只话机,送过来是一股诌媚的讨好声:“刘主任,进口的样口已按您所需颜色捆扎好,我一下班给您送来吗?”

 “嗯,嗯,嗯。”对方不知可否地答。

 “我麻烦您的事…噢,同意啦!这太感谢您,太感谢您了!”

 而后,科长的电话一会儿是飘医院,一会儿是送饭店,宾馆,商场,学校、最多是‮府政‬机关,等等足足几十多个,忙,真忙!原来都是用本厂的金去塑各路神佛。小凌恰似进个苍蝇,说不出的恶心!第二天她从家里拎来只录音机,把科长的来来往往电话全部录在二卷磁带上。

 有趣的事来发生了,这次轮到胡科长品尝苦果了。他开始没有明白,怎么刚拨的电话就送来一国连串百货蔬菜,世故人情?而句句经过浓缩后的自己原话。香烟已烧痛科长的手指,他猛地扔掉,拚命跑出办公室,他要去厂长那里告状总机是在窃听…

 当胡科长刚走出供销科向厂长办公楼走去时,阳光焦辣晒在头顶,两耳充是隆隆的织机声,他走着走着,步子慢慢缓下来了,胡科长胖脸上沁汗水…

 传话

 团支书小秦朝我诡谲地笑了笑,提高嗓子喊声:“开始!”

 围坐在湖边草地上的三十几位青年男女,一时还静不下好奇的心,只是鉴于刚才宣布的纪律才不敢发出声音。大伙你看着我,我瞧着你,肯定都在猜,说是来搞活动上管理课,怎么跟孩子样玩起游戏来哩?

 我心里自然明白,于是又朝小秦点下头,把垂在前的短辫往后肩一掠,即用嘴贴近左边姑娘的耳朵,尽量放低音量,咬准字韵:“旗帜!快把这两字往下传。”

 姑娘楞了一下,我不得不再重复一遍。她明白了,就扭头把话传给下一个。

 我的心紧张地缩成一团,手里的小绢也要被攥出水来,设计的游戏会出现什么结果?没有底。我又一次看看小秦,他可不在乎哩!正转着偏分头盯住一张张快速转动的脸,嘴角微翘显得很自信。

 果然不出所料,当我右边男青年接过绕了一周的悄悄话送达我耳膜时,竟成了这二个字:“水果!”为了证实自己是否听错,我让他大声讲出来:

 “水果!我们有水果吃啦!”他真够调皮,馋得啧啧嘴。

 在我左边几个人都惊讶了,不用我订正,都忙着站起来纠正:

 “不是水果,是旗帜!”

 可是中间的一群嚷开了:

 “不是旗帜,是水池!”

 男青年和他边上的人坚持已见:

 “你们传过来的话是水果!”

 好了,效果突出,小秦这时用力吹响哨音。团支书点了我的名,我站起证实自己最初发的二个字义,并讲述支部为什么举办这项传话的游戏。

 呵,一个个都有惊异得伸伸舌头。

 传话是要变的,它往往通过多人复述会将原来的意思改变,建筑工地使用旗语管理培训课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

 虚话

 小王是厂里最守纪律的一个青工,也最自觉最认真参加各种会议。

 今天宣传计划生育,为表示重视,书记亲自参加并亲自作报告。为了表示深度广度,无论男女老少,包括传达室刚下班的刘大爷,一个不漏受教育,黑一大礼堂。小王端端正正挤在前排中间。

 茶杯的碰磕声,火柴的擦划声,吸烟的啧啧声,轻重的咳嗽声,客套的谦让声…总之,洁白台布衬托的主席台人员,应有的声音有过且慢慢终止时,书记开始作报告。当口若悬河的受人尊敬的书记领导还在说第三大问题第二点第七小点中,小王的精神实在打熬不住,仿佛置身在蜂房内,耳边一片嗡嗡声。他硬是撑住沉重下垂的眼皮,狠狠扭了把自己的‮腿大‬,终于精神为之一振。干扰排除了,耳膜里又响起书记顿挫的音调。不过,每一句话,前后相贯或中间需要,吃水,点火,吸烟,翻稿子等等动作。总是有一连串的这个、这个,那个、那个,以及啊—长音;哦…短调。小王怕自己再次打熬不住而失态影响前程,他想了个策,对着表计算书记的虚词。好美的艺术,五分钟,176个。这又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他对此展开思索,精神集中了,也突然开了窍!书记的虚词是功夫啊!要不如此,他怎能被任命为书记,又怎么能显出领导的水平。

 …

 圈圈话

 自我成才到现在“学习、讨论”政治活动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收获当然很大,进步也着实不小,且益显著,终于融会贯通五年前被提升机关工作。于是,股粘板凳的日子倍增,略统计,一年大约是200来天,这必须囊括每周二、五二个半天加晚上的雷打不动学习,否则,按干部级别是达不到此数的。

 悠哉,学习呵!

 今天又逢此,传达室刘老头早把仃止办公的木牌亮出大门口。

 八点四十五分,踱着方步的李主任,烟吐雾的钱科长,悉悉索索的吴会计,谈笑风生的外勤高,打字员秦,收发老沈,还有周冯姜黄等一室13位,络续汇齐坐正。喝茶,翻书,正式开始。

 照例是小秦领读。人手一册的小本子,虽然穿绒衣时已通读数遍,其中又经过泛读,细读,读、读,还有辅导、议论、漫谈、消化,领会…转星移,时令序过,又到了棉衣着秋衫的日子,按计划还有三分之一程序没完成。幸亏都是大人,封面大都只卷点角,纸面都还很洁净,说明大家的重视和珍惜。

 小秦甜的女中音在房间上空翻腾1425秒时,闭目养神的李主任突然吁一声,钱科长跟着蹭地划亮火柴,吴会计轻吹茶  M.SsVVxS.com
上章 曹家桥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