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辰灵文集 下章
若菱探险记(十一)
 到底要怎么面对这些“恶鬼”呢?为什么“恶鬼”喜欢于人身呢?若菱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老人介绍的“助教”家里。一看,原来是一名面摊老板娘。老板娘向若菱讲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以及老人帮助她成长的经验。老板娘叙述到,她以前的老公喜欢喝酒,喝酒后就揍她和她的儿子。在老人的帮助下,老板娘认识到她的老公的状况和她的父亲是相似的——她也有一个喜欢喝酒且喝醉酒就会打她的父亲。想必,这就是这名老板娘的胜肽所在了:被待的胜肽。老板娘若无其事地对若菱复述老人的话“我们会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遭遇而产生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的遭遇是配合我们需要的那种情绪而产生的。”这样说来,我们要寻找我们各自的胜肽就有些方法了。我们从小到大经常会经历哪种会带给我们相似感觉的事呢?我们从小到大经常会遇见或认识哪种人?这种人让我们想起谁或想起自己的什么经历?这些人和经历都带给我们什么感觉?…要记住的是,一个人的胜肽总不止一个,而且有些胜肽是需要去分门别类的。

 还记得我提到过的我拥有被忽略的胜肽吗?我经常经历到会让我产生这种情绪的人事物。从潜意识法则的角度去讲,我周围的人会让我产生被忽略的感受,实际上是我教会他们的。就如这名老板娘教会了她的丈夫待她一样,这是她潜意识的人生模式。我的被忽略的胜肽,让我回想起许多经历。对于较为早期的经历,我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但是在感受上还是十分明显的。记得在几岁时,我就经常品尝到被父母忽略的感觉,直至今,我在许多艺术作品中都会将幽灵呈现。幽灵象征被忽略的负面情绪,尤其是穿着白色衣服的幽灵,它还有抑郁的象征。换句话说,我从小就被“幽灵”身了(当然我身上的“恶鬼”可不只这一个),而它也伴随着我左右,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样的情绪问题呢?

 老板娘抄下了一段“解绑咒”给若菱:

 我看见我在寻求××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用你要处理的胜肽来替换,如被待)

 记得我的老师在接待一些来访者时,就有要求他们去念这句话。但是,有一些来访者比较擅用逻辑思维,他们无论怎么理解都觉得这句话不合理、有问题,于是拒绝了我的老师的要求。我还很清楚地记得有一名来访者是怎么趾高气昂地针对这句话进行反驳的:“这是什么话呀!第一,我看见我在寻求××的痛苦感受?我是白痴吗?我怎么可能会自己主动去寻求这种感受?我闲着没事干?第二,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我怎么可能接纳!我来找你做心理咨询就是要让你帮我忘掉这些痛苦,你却让我去接纳?你到底会不会?第三,放下对它的需要。当然要放下啦!还有,我怎么可能对它有需要?这太荒唐了!”

 这名来访者的话让我和其他与我一起进行心灵成长的同伴们感到好笑,然而,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存有跟他相同的看法,但在思维方式上还是有些相似的。这句“咒语”本是不需要去明白它的含义。因为念它,是念给我们自己的潜意识听的。虽然我们的意识上也许不明白它的含义,但潜意识明白。另外,既然这句话是念给我们的潜意识听的,那么它就需要从潜意识的角度去解释。否则的话恐怕就跟那名来访者一样,感到莫名其妙了。

 虽然说不必解释,但是面摊老板娘还是比较清楚地向若菱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简单来说,这句话里包含三个步骤:第一,看见;第二,接纳;第三,放下。“哎,放下吧,通通都放下吧。”这是一句非常流行的劝慰语。然而,经历过痛苦的人就知道,要放下不是那么简单的。为什么放不下?那是因为没有做到看见和接纳。

 当我们发现“恶鬼”身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去面对它。我们需要对自己承认它的存在,以及它已经施加过的影响力,甚至是伤害。当我们承认这些事实时,我们的心会变得稍微坦然一些,要面对“恶鬼”也就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了。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去接纳它。就如老板娘所说“这种东西哦,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啦,而且还会更强呢!”还记得那些被树枝或树藤绑在树干上的人吗?他们岂不是越挣扎,树枝或树藤就绑得越紧?“恶鬼”会一直在人的身上,也是因为人在抗拒它。如果能去接纳它,那么它对我们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削弱,而我们心的容量也会扩大一些,渐渐的也会更进一步地感到舒坦。第三步要做的就是放下对它的需要。当我们完成了第一步及第二步后,要做到第三步就相对容易得多了。“恶鬼”会一直在人的身上,同样是因为人对它有依赖;而放下刚好解除了这依赖的“魔咒”

 有关对负面情绪的抗拒,我还有一些话想说。正如老板娘对若菱提及的有关负面情绪的话题一样,抗拒负面情绪使得它与我们形影不离;除非我们呆在黑暗里,否则我们会看见自己与影子紧紧地贴在一起。我有一个稳定的经验:当我产生某一负面情绪时,我会在内心告诉自己:“我同意你的存在,我同意你对我的影响。”“我同意”这三个字似乎蕴含了许多能量,当我用这三个字自我暗示时,我感到全身心舒坦了。这让我想起我近期最熟悉的例子,每当我晚上被许多情绪困扰而睡不着觉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我同意我今晚睡不着觉。”说完,我便会神奇地打了一个哈欠。

 在我们这个心理咨询行业并不普及的国家里,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有着错误的看法。有不少人神化了心理咨询师,他们会说:“心理咨询师是不是不会发脾气,不会抑郁消沉,在失恋的时候不会感到痛苦呀?”对于这样的认识,我的老师有独到的回应:“如果一个人没有情绪,那么他就不是一个正常人啦。心理咨询师也是会有负面情绪的,只不过心理咨询师会去察觉他的情绪,然后去跟它相处。”每当我排斥一种情绪时,我就会去试着察觉为何我会排斥它,然后我便去慢慢地跟它相处。跟它做朋友可能会非常难,但是如果我能跟它成为相对和谐的邻舍,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有时候“恶鬼”是会被转化的(正向转化),当我们处理了和它的关系后,它也许会转化为我们处理其他问题及成长的力量。

 对于这句“解绑咒”我的建议每天都要念,每念30遍以上,然后连续念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可中断,若由于某些原因中断了,就要重新开始念。当然,更加灵  m.SSvVXs.cOM
上章 辰灵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