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辰灵文集 下章
若菱探险记(十三)
 若菱来到老人介绍的工作室,感到很舒展。女主人开门见山,一步步引导参与者们观察自己的思想。

 女主人让参与者们看到:每个人生下来时的思想都是一片空白,而他周围的人便把各种各样的思想放在他的脑子里。当这些思想积累在脑里形成自己的东西时,少有人会去怀疑这些思想的真实

 女主人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人头,然后问各位参与者“小时候,你的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随即,参与者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被要求要习得的特质。女主人一项项地将参与者们提到的特质写在人头上。最后,变成了一个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我记得,除了画中的特质外,我从小还被要求应该乐于助人、无私,而其他项,也几乎都是我被要求应该达到的目标。

 我想,图中的特质也几乎能呈现我们中大多数人的理想。然而,女主人却将注意力转到这些理想之外的某些地域,她说道“很多的‘应该’哦!…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的呀!我们有勇敢的一面,就一定有胆怯的一面,因为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没有另外一面的。再能干的人,再完美的人,也会有力不足以逮的地方。但是因为你被告知‘应该’要‘勇敢’,所以你怯懦的那一面呢?”

 是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许多人从小被教导应该要勇敢,但似乎无论再怎么勇敢,这一生里也总会再度碰见怯懦的时候。难道我们真的能够将自己怯懦的一面完全去除吗?这里面又有什么心理内容值得探索呢?

 女主人继续说“如果你从小就被灌输‘你必须要能干’的这个理想,那么你不能干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会被你否定和压抑…所以,凡是不被允许的那些特质,就被我们压抑在潜意识里面。但是它们是一种能量,不会因为你不承认它的存在就消失了呀!”

 这么说来,那些被我们否认的特质,是不会消失的,只不过是被压抑了。这些被压抑的特质对我们的生活仍旧造成困扰,这就让我联系到一个叫“阴影原型”的东西了。

 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存在着阴影原型,它汇聚了我们压抑了而没有显示出来的部分。打个比方,我从小就被教导应该要勤奋,而我懒惰的一面就成了我的阴影。在我念书的时候,我不断被教导应该要独立,而我依赖的一面也就成了我的阴影。我还见过有一些人,他们的“应该”数不胜数,而他们压抑的部分也是数之不尽,这使得他们从外表看上去,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生命力的、僵硬的,犹如一个机器人。这让我想起了朱建军教授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的阴影被压抑,从不出现,他将肤浅而缺少生命力。”

 我有意愿将朱建军教授在他的著作《我是谁》里的一段有关阴影原型的文字摆出来给大家看:人在接受他的阴影时,会感到充力量;当人压抑阴影时,他将缺少活力而潜伏着危机,因为阴影会以破坏的形式出现,而且变得凶狠残暴。荣格指出,基督教国家的人们要求自己善良,强烈压抑自己的兽阴影,时间长了,阴影就会反扑,所以世人从未目睹过比基督教国家之间的战争更为残酷的战争。

 在梦中,阴影原型会以一些类似于怪兽、恶鬼、恶的人的恐怖形象出现,它经常会穿着黑色的衣服。它会追逐着你,使你在梦中极为恐惧。被追逐的梦是我们人类的典型梦之一,它与我们压抑着的心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

 既然这些我们压抑的部分会对我们造成困扰,那么我们就发展出许多策略来逃避这些压抑的内容。女主人继续要参与者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逃避策略,最后,女主人将这些策略组成一堆,它们是:拼命工作、酗酒、抽烟、各种瘾症、看电视、追星族、过度运动、帮助别人、不停地读书、学习、泡夜店、换伴侣、换工作、在生活中制造各种戏码…

 记得我见过最多的逃避策略就是拼命工作和帮助别人了。

 有些人借着拼命工作来逃避面对自己,当我向他们问起“如果不这么拼命工作的话会怎样”时,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会赶不上别人”、“会落下进度”、“会变得不孝”、“会变得懒惰和懒散”、“会被瞧不起”…这些答案恰好明显地呈现出他们压抑的部分:没有能力、失败、不孝顺、懒惰和懒散。这些被压抑的部分里隐藏着‮大巨‬情绪,若这些情绪一直没被关注和处理,整个人的健康程度会渐渐降低。

 除了拼命工作外,我仍见到过许多“沉”于帮助别人的人;这显然也是一种策略。当我向他们问起“如果让你节制帮助别人,你会怎样”时,他们的回答通常会是“为什么要节制?帮助别人本身就是好的”、“帮助别人让我很快乐”而当我继续追问下去时,他们才道出了内心的动机:只有通过帮助别人,才能让我感到不孤单/有价值/有爱心。换句话说,他们压抑了自私、没有爱心、没有价值的部分。还记得那个不断送礼物、送钱给别人的小红吗?她承担了许多不属于她的责任,而当她这么疯狂地帮助别人时,她也没有能力活出真实的自己。

 总之,许多事都可以被我们拿来当作逃避阴影的策略,只要我们一天不去面对这些被压抑的东西,我们的策略就会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除了列举的这些策略外,女主人还提到了一些难以被察觉到的策略“还有,上各种心灵课程、参加工作坊、去庙里打禅、到处参加灌顶法会、上教堂、望弥撒。”女主人的话让参与者们目瞪口呆,难道这些心灵成长、宗教信仰,也可能成为我们逃避面对自己的手段?

 确实如此。我见过个别基督徒,他们非常热衷于到教堂礼拜,参加各种课程和活动,但很明显地,他们将他们领受到的许多教导,作为支持他们脑中理想的工具,并手持《圣经》到处评判人。他们给人的感觉有如一个严厉的法官,当我与他们在一起时,我感到他们寒气人,令我不寒而栗,犹如一个穿着上帝之袍的死神站在我的身边。

 若要去面对我们各自的阴影,是非常困难的,而女主人在今天的课结束前建议参与者们先从检视自己思想的真实开始。她以这段话作为结束“接受了这么多的应该和理想,我们于是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所思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

 翌,若菱早早地就来到了工作室,等待课程的开始。今天,  m.SsvVxs.cOM
上章 辰灵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