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程万军文文集 下章
我们为何对他们失去敬意?
 “教师、医生、记者”——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三大“绿洲”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白衣天使、无冕之王”的光环罩在他们头上,那时全社会对这三大行业从业人员普遍充敬意。

 时过境迁,现在,这种敬意明显在减退,甚至社会与公众对他们中的一部分不乏鄙视——患者仇恨医生、学生报复老师、采访对象轻记者时有发生…

 是什么让“教师、医生、记者”这三大“绿洲”职业失去了光环?

 “绿洲”沙化、行业腐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记得一次为了儿子在北京“择校”找某名校校长攀谈,见识了那名校校长整处于“找米下锅”的疲于奔命状态。耳充斥的,是无处不言的“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对学生是否应该收取高额“择校费”是不存在法理争议点的,但在这里,因为“经费不足”征收“择校费”用于“办学”已成为校领导自己都不避讳的常事。这种情况绝不局限于个别,已渐成现象。校长给“助学力度大”的家长开特别通道事也不稀奇,甚至校长的一部分开销很可能因“经费的不足”也由“助学力度大”的家长包办了。

 他们不觉此为腐败的一部分,而是“工作需要”所以便毫不掩饰地“正大光明”化了。

 吃了人家喝了人家的,甚至还直接领取了人家的“资费”又怎么能在工作过程中完全不考虑人家一方的利益与感受呢?

 这种情况不单教育界独有。医院,媒体,遇到“经费不足”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部分医生、记者也随“经费不足”而腐败。

 对某些单位来说,解决“经费不足”“自力更生”的办法是调动内部资源,大搞“创收”从个人的利益沾取角度上讲“经费充足”甚至不如“经费不足”来得实惠。每个想先富起来的人,正可利用这“经费不足”堂而皇之地大开腐败的绿灯。如果经费充足,全由单位负责,那么反而“吃拿卡要”失去了正大光明的理由,一些人就无法通过“职业行为”搞个“盆钵溢”了。所以,从“先富起来”的动机出发“经费不足”与作着发财梦的职业人员“心有戚戚焉”

 “经费不足”撕开了职业腐败裂口,并将这口子越开越大,可又是什么撕开了经费的裂口?

 投入不足的体制成因绝不可忽略不计。投入不足促就了“经费不足”“经费不足”又促就职责错位直至转嫁。转嫁的操作过后,造成灰色收入泛滥渐成潜规则,于是就此撕开了职业道德良心的裂口,造成痛心疾首的——“职业道德的沦丧”!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m.sSVvXs.Com
上章 程万军文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