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淚文集 下章
小小阿K
   前言

 玩来无事,偶翻阅比我高一年级某兄弟的语文教科书,忽见《阿Q正传》,让我联想到我看过的许多关于阿Q新传之类的东西,一种愤怒叫我恨起世人的庸俗来。

 真为鲁迅先生悲哀,当初他写阿Q正传时是为了醒示沉睡中的中国人民,所以永垂不朽,到现在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之源,都这样了,可是还要大肆地宣扬,是叫我们在无形中得到它的髓,都成为之传人吗?——物极必反。让鲁迅先生在天之灵如何安心。

 现在的社会,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一经宣扬,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反正一宣扬其附庸者必成千上万,许多人笑阿Q,而实质上自己早已是阿Q的弟子了,小阿Q笑大阿Q,越笑越阿Q。

 我虽不反对提出阿Q这类人来让世人知晓,但是现实的已变味,正如小孩子学人家在地上打滚一样,他看见有别的小人儿在地上打滚,大人在大笑着,他便认为这是好的,看,大人都在笑呢!便也跟着滚起来,结果小人越滚大人就越笑,大人越笑小人就越加滚,滚着滚着,人越来越多,最后小孩都滚成一团,直到天黑,还来指望这群滚到天黑的小人去做什么?等这一代出来,就成了滚地的一代了,等到他们真正醒悟的时候,已到了人生的黄昏时段,即使再有大志,可是时间,它不会原谅你,你的风尘扑扑与它没有一点干系。

 故我认为阿Q精神不应再如此宣扬了,再这么下去,中国人民就要成为阿Q的人民了。这似乎又应该归罪于鲁迅先生,若他未曾提出阿Q这种人物,说不定就没有现在阿Q笑阿Q的大局了,但是即然已经提出了,就不应再去怪罪谁,更多的应该放到怎样使变质的东西反回到原汁原味,所以我以我的思想为中心,写另一种人,简述一篇阿K小传,只望阿Q能够转变为阿K。

 出生

 小镇上又多出来一个人,其父将他起名为阿K,只是小名,大名还需其父母家人研究审定,一定要志向高远,又气质非凡,且能给人一种威慑感。

 阿K的出生没有什么怪异的事象,对小镇也没有什么震憾,除了自家的亲朋好友前来道喜,其父母累得半死外,别无特殊,这说明,他只是个普通的婴儿。

 童年

 阿K比别的同伴聪明,这点他自己有百分百的信心。三岁时,他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而别的同伴不会,他们只知道哭,等大人来扶,然后撒娇,要买糖吃。

 五岁的时候,阿K就有了志向,当一个军人,而且要做司令,在伙伴中,他孤傲,谁都瞧不起,和他们玩,他自己总要当老大,发号施令,叫别人做这做那,别人不从,他就骂、就打、哄他们,到他们心甘情愿巨服于他为止。他的做法虽然过于霸道,许多邻居都很气愤,心痛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使来唤去,听他比听自己的还当真,常常向其父母指状,阿K虽然也常常被父母教训,但他的霸气丝毫没有被削弱,因为他要当司令,当司令就要学会命令人。

 七岁,他上小学,凭自己的自荐,当上了班长,开始领导更多的人。虽然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他有种朦胧的启示,学习不一定要最好,但威望一定要最大。还是很霸道,只是打架的事少了,他学会了别的更好的方法,靠自己的权力,把别人孤立,直到别人认输为止。这是他的优点。

 十岁,阿K继续发展自己的优点,且在姐姐的引响下开始撮手于画画,画得一般般,但他总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完成一幅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画,比如,一个圆是一个蛋,两个圆是一个葫芦。他只想把东西画像了就好。

 十二岁,他上六年级,为了考上一所好一点的中学,他在学习上努力了一把,但是到临考时他又放松了,不想再对着那枯燥的东西,他以2分之差没能上镇上的重点中学一中,但他还是到一中念书去了,父母花了千多块钱弥补了他那2分的不足。这时,他进入了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

 阿K早不当班长了,因为老师都只认分数,不认才能,这也没什么,但是他已经失了,过去想当司令,现在他不想了,当司令一点也不好,虽然可以命令别人,但是如果别人不听,也麻烦得很,总去耍手段,太费心了。他上了看小说,之余就跟别人混在一起,聊天、下棋、吹牛、打牌、散步、游泳、爬树、吵架、夯人、受罚、打游戏…等等等等,只要不是犯大罪的事,他都和别人有心无心的干着,结集了一伙黑白不分的兄弟。

 初三开始,阿K还是看书,但不再看那些武侠、言情之类的小说了,他开始看名著,看散文,小说喜欢上写侦探的。后来慢慢的开始自己给自己写故事看,虽然不怎么好,但看头比书上的都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看下去,偶见不妥之处就改一改,越看越觉得点。

 可能是写多的原故,初三第一学期中考时,40分的作文他得了三十九分,尔后的作文他都得甲,例入班上范文之例,不但有在班里朗读,而且语文老师还私下跟他说:“你的作文进步真快啊!”他很出乎意料,但同时语文老师也说他的作文跟班里别的作文好的同学还差了一段,阿K打心底里不服,当时他认为老师只肯定了他作文的进步而没肯定他的作文是好的。但后来他明白了,老师是肯定了他的好,但班里别的作文好的同学都是成绩也很好的,而他名例倒数,如果把他和他们平放在一起,那么对别的成绩好,作文和他差不多的同学是一种打击,可能使他们产生误会,而阿K是初出茅庐,看趋势他还可以写得更好,是他现在认为好的一千倍一万倍。这原因,所以老师用那话,一来安抚好的同学,二也力他更加努力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能有一项特长是很难得的,至少在这个班难得。

 以后他的语文成绩至少也能打五十多分,若是以前,三十分就差不多封顶了,他的基础成绩很差,但是现在作文为他拉上来一大截,光作文他就达到或超过他以前封顶的分数了,再加点别的,及格也不再是难事。然而所有的课程中他只有语文有百分之八十的及格率,别的都在话下了。所以中考他差了三百多分才能上镇上唯一的一所市重点高中。本来阿K没地方上学了的,可是天不绝他上学的路,镇上一所招生困难的职中开始招收普高学生,他很轻松的就进去了,且学费比市重点少一大截,在那里继续上学,继续看小说,继续写文字,很多时间他都是花在看小说和写文字上面,他只勉强看看教科书。

 到父母急得大骂他问他不读书将来做什么的时候,他才立志将来要当作家,父母没有达到教肓他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反而更沉醉于  M.SsvVxS.cOM
上章 草淚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