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游记
生活在北京,却只在2008年才知道北京还有个地方叫做南锣鼓巷。第一次寻了去,却也是走马观花,回来才知道还有个大名鼎鼎的“文宇
酪”竟然被“忽略”掉了。
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决定再探锣鼓巷,当然有一半是冲着“文宇
酪”去的。据说这家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店主是宫廷
酪的传人“杏仁豆腐”和“红豆双皮
”的是两绝。
初
的三月,阳光出奇的暖。再次走进了这条古老而又时尚的胡同:南锣鼓巷。一进胡同,就感觉到了这里的喧哗。与上次来不同,不足8米宽的胡同里到处是游客,大多以年轻人居多。乍暖的天气,让许多姑娘迫不急待地
去了臃肿的冬衣,胡同里
动着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手里端着相机竟然有些迟疑,本想拍一拍安静的胡同,可周围都是人,竟然不知道拍些什么了。
随着人
,走在这条南北800米的小街,很难把这里和“胡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两旁时尚的小店林立,甚至每家都一个各
的名字,让你不由地与时尚与流行联系起来。“在别处”、“触礁”、“创可贴”、“12平米”这些名字足以让你为它们驻足。
远远地就看到前方排了一条长龙,走近一看,这就是“
香不怕巷子深”的“文宇
酪”了。虽然早有耳闻,据说到这家店吃
酪经常要排队,可真的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我还是觉得诧异,一碗
酪的
惑真的这么大吗?这家旁边也有一家
酪店,是不用排队的。仔细看,排队的多是年轻情侣或者伙伴,到了我这个年纪,实在是没有
情或者动力为了吃一碗
酪而去排这长长的队伍。尽管来回都经过,犹豫了片刻还是作罢,留点酸甜的
惑下次再来品吧。
走走停停,经过了一家家特色小店和咖啡小馆,也许是寸土寸金,每家店看上去都不是很大,却别有味道。虽然如此,我还是从东西胡同的过道里,读出了反差的宁静,读出了沧桑的味道。几百年了,胡同无时不在变化,故事无时不在上演。站在一个又一个胡同
叉路口,我不知该不该往哪走,或是停原地,或是向前?这些四通八达的胡同,曲径通幽处究竟连接着怎样的历史?看着晾衣绳上晾晒的被子和平常衣服,看着几位
脸皱纹的老人在墙跟下晒太阳,这似乎才是我熟悉的胡同,和日子有关与时尚无关。我甚至感觉到了一丝温暖和平实,和另类时尚的气息对比,这一切又仿佛是是恍如隔世。如果有一天,这里人声鼎沸,我们又该向哪里去寻“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胡同味道呢?是不是这些古老的韵致和风貌是否只能存在于照片里?
带着一丝的复杂心绪,我慢慢离幵这条越来越物质和商业的胡同。回到家偶然看到,今天是3月14
,所谓的“白色情人节”我恍悟,怪不得今天的南锣鼓巷格外热闹,有那么多年轻的情侣。原来这条古老的胡同如今也成了个浪漫的去处…而我在不经意间,也沾了一点点浪漫。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