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也速该与王罕(下)
第三百七十一章也速该与王罕(下) 此战过后,乃蛮部虽然主力并未遭到重创,但却失去了他们杰出的大汗,而且亦难⾚必勒格没有指定过继承人,结果他这次意外地丧命之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夺汗位斗得你死我活,乃蛮部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也速该虽然在此役中居功至伟,但蒙古距离乃蛮部的地盘太远了,中间隔了⾜有一千多里地以及其间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部落,而与乃蛮部邻近的克烈部却反而是“近⽔楼台先得月”趁着乃蛮部衰败的机会不断蚕食乃蛮人的地盘。再加上脫斡邻勒本⾝也是一代雄主,之前只是因为
格原因,无法很好地解决內部矛盾,才无法充分发挥才能,还连汗位也丢了;但在成功复位后,克烈部內部已经不再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反对力量,脫斡邻勒终于可以放手大⼲,克烈部也因此⽇益強大起来,甚至渐渐凌驾于蒙古之上。
不久之后,脫斡邻勒改名为王罕,而漠南各部也陆续臣服于他,克烈部实力大增,到绍兴十九年时他们已经有“控弦十万”终于取代內部裂痕不断增大的蒙古,成为了大漠最強的势力。尽管若只是单论本部兵马,克烈部依然无法与部民十余万户的蒙古相比,但小弟多也是实力…
没有也速该,就没有克烈部的今天,而克烈部之所以能够成为草原上的霸主,也与蒙古人自己不争气有很大的关系。问题归
到底还是归咎于他们的首领忽图刺,这个猛男虽然一开始在族內威望颇⾼,可是自他当上大汗以后,蒙古对外的征战却鲜有胜利,声势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而大漠部族繁多,即使蒙古人是其中人数最多的,可若光靠本族兵马的话,也不过就三五万人顶天了,这怎么够呢?
历史上那些成功统一草原的部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等,除了直接依靠武力呑并其他部族这一手段之外,更多地是以威吓、联姻等政治和外
的手段迫使或
使草原上的大量中小部族臣服于他们,才有可能拥有二三十万甚至更多的骑兵(都靠武力服征的话,再能打兵马也会死光,就他们那一点人口…)。而蒙古这些年来战绩不佳,不但本⾝损兵折将,臣服于它的很多部落也纷纷生出二心,克烈部兴盛起来以后就更是如此了,小弟跑掉一大半,蒙古的实力自然大为缩⽔…
可是蒙古的实力不要说在草原,就是放到世界范围也是排得上号的,又怎么会屡战屡败呢?原来,他们的大汗忽图刺固然勇猛过人,可是做事从无周详的计划,战略眼光就更谈不上了(这一点上他比历史上他的那位侄孙铁木真差远了,由于生活方式的影响,胡人常常会有参加战斗的机会,因此战术素养普遍很強,但战略方面就有所欠缺。而一旦其中出现战略眼光过人,该部族就会迅速強盛起来,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如果同时期没有更強的敌人,称王称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果没有这种不学就会的天才出现,没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的他们就终究只是一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野蛮人…),这一点从蒙古这些年打过的敌人就可以看出…
金、塔塔儿、辽、克烈、乃蛮(注1),这五大势力的实力都⾜以与蒙古抗衡,其中金辽二国更是在蒙古人之上,可蒙古却居然全惹到了,就算他们兵力再強一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此连战连败是很自然的事。要不是游牧民族“逐⽔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部民流动
较強,打不过也可以转移避战,蒙古恐怕早就被自己的那些敌人剿灭了…
不过,王罕毕竟还是顾念旧情之人,因此克烈部的实力虽然渐渐超越了蒙古,双方的关系却还一直不错,并不像历史上常见的那样因为“天无二⽇”的情结而反目成仇。也速该还与年龄几乎是他双倍的王罕结为安答,大大巩固了他在蒙古各部的地位,以后忽图刺就算心生恶念,也不敢对他怎么样了。不过,克烈部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温情脉脉,也许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南边的辽国对克烈部构成了直接威胁。
当然,威胁是相互的,在自己的北面出现強邻,对于现在辽国的那对儿孤寡⺟来说,也绝不是一件好事。客观地说,现在的克烈部虽然已经相当強盛,但也未必一定強过前几年大举南下的蒙古人(那时克烈部这样的大部落都成了半个小弟,大部分的漠南部族与一部分漠北部族都一起跟着南下抢劫,规模自然要庞大得多。),但是克烈部离辽国北部边境却远比蒙古近得多,因此威胁反而要更大一些。而且克烈部现在与蒙古之间的盟友关系虽然未必可靠,但总比当初欺负人的“借道”好得多,而辽国虽然现在军力更胜从前,却不幸失去了他们的统帅,而且还与大宋
恶,不但失去了一个強援而树了一个強敌,要想在短时间內将克烈部服征,谈何容易?而事实上,克烈部強盛起来以后,已经明显占据了主动,因为现在的辽国虽然相当強大,与他们前几次和大漠兵马
锋时相比,却出现了一个致命伤,那就是辽人现在居然无将可用了…
注1:蒙古在合不勒汗时期就与金人为敌,遭到粘罕讨伐才不得不称臣求和,但一开始还是被金人的贸易封锁摁得死死的,毕竟那时他们的军力不⾜以打破这种封锁。直到后来金人出于“以夷制夷”的需要,为了利用蒙古人阻止东归的辽人统一大漠,开始对蒙古人部分放开铁噤,蒙古才迅速強盛起来。可是由于因此招惹到的辽军比他们更加強大,蒙古与其多次
战均未讨到什么便宜,若论本部兵马,反倒折损不少,若不是得到金国册封后昅引到一些中小部落来投(大漠诸蕃与金国虽然关系不佳,但中原权政的册封一直被草原部族视为实力的一种证明,隋朝时突厥哪个大汗获得册封,那个家伙就会迅速強大起来,便说明了这一点。即使是最厌惧文明民族的野蛮人,也无法抗拒文明的昅引力…),这笔买卖可就亏大发了。
而塔塔儿人与蒙古人之间则有着无法化解的⾎仇(忽图刺的前任俺巴孩曾经试图与之和解,代价却是⽩送一个女儿,还赔上了自己的
命,并且死得惨不可言…),即使在蒙古人向金人臣服(塔塔尔人自金国开国之后不久就一直投靠金人,几乎就是金人在大漠上的代理人。)的时期,这两个夙敌之间一旦遇上,也照样会打得不亦乐乎,唯一的区别只是双方都顾忌金军⼲涉,一般不再会主动进攻对方的营地与草场罢了。
至于助王罕复位和帮其征伐乃蛮复仇的事,其实都是也速该这个愣小子擅自作主,忽图刺当时并不知情,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得出忽图刺管理松懈,这总不是什么好事。而在此过程中,也速该帮助王罕复位可以阻止乃蛮人的野心,对蒙古来说是有利的,可他却随即和克烈人一起将乃蛮部打残,就实在是过犹不及了。削弱乃蛮人后,好处都被克烈人得去,蒙古除了获得一点名声(而且还不是忽图刺的名声)毫无所得,倒反而将潜在的竞争对手扶植了起来…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