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淆乱的天下(五)
第三百四十四章淆
的天下(五
由于第二个借口需要花时间准备,再加上卫军虽然強大,却也没有实力同时摆平南洋那么多家国,所以有大理国作为正面典型稳住他们还是很有价值的,因此赵?就暂时将矛头集中到了
趾这个小国(这是从面积上来看,若论人口,倒未必比大理国少多少。)⾝上。
对于攻击目标的改变,卫军官兵倒无所谓,相比西边的大理国,
趾的距离还近一点,而且山林面积也不如大理国那样广阔(只是热带病要更厉害些)。可是吴?带来的十万官军却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因此赵?便以犒赏为借口,让他们到广西来接受改编。
其实,赵?当初致信吴?,要他率军南下准备对大理国用兵,有着试探的用意。如果吴?拒绝,虽然也确实合理合法,但赵?就再也不会将其视为自己人,就算不打击报复,以前的功勋他也准备在将来推行新的军功制度后予以抹杀了。既然吴?识相(其实,以吴?一贯的原则,他是绝对不会反抗朝廷的,但只要朝廷没有下诏制止,他就会遵从赵?的命令。但彻底控制了⽗亲的赵?事实上已经获得了无法被取代的大义名分,所以他的确完全可以将吴?视为自己人了,毕竟就算赵构再生个儿子出来,好歹也要怀胎十月呢何况赵?后来又与⽗亲约定好,只要再有弟弟出世,就全部都要送到他那里养大,直到他彻底控制大宋的那一天,不过这是后话了,而赵构此后也再没有新的儿子出世,赵?便也不吝惜他的信任,而卫军的阵容之中也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的精兵。
当然,有了当初的教训,赵?再也不会⼲出一下子在卫军之中混⼊过多旧式军队的错误了,他从吴?带来的十万精兵中选出三万人,打散后派进总兵力接近十五万的卫军陆军之中,同时出派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进⼊吴?所部,对其进行反复的洗脑。而为了避免这些政工⼲部反被旧式的军队习气所同化,赵?再次使用了如今已经非常娴
的“轮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虽然过于频繁的轮换无疑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卫军(含新近编⼊的官军)官兵的适应与应变能力却在此过程中进步神速,不说别的,光是消灭了“炸营”这一令古今不少名将都很头痛的恶**件,就绝不能说赵?的轮换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虽然
趾人面对卫军的进攻,真的做到了上下一心、顽強抵抗,但是上次战败后
趾元气大伤,至今仍未恢复过来,再加上卫军庒倒
的实力,与南方占婆人的协助,不到三个月时间,
趾人便都当上了亡国奴。不过赵?却一点都不敢大意,他心里很清楚,无论在哪个年代,
趾(或者说越南)之所以难以服征,并不是他们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強,而在于这一民族的坚韧
格,与当地令外人难以适应的自然环境。历史上只有法国人曾经依靠比越南人先进上千年的武器装备,又碰巧当时的越南府政**无能,才成功地占领越南全境,但依然只是作为殖民地,而非直属领土,并且也没坚持多久,除此之外,无论是盛极一时的元军、明军还是后来的美军都失败了,与这两个因素自然是分不开的。
对于后者,赵?现在无需担心,已经在类似环境中生活了数年的卫军将士对此几乎没受到任何挑战,再加上还有占婆人的帮忙,就更是轻松了,倒是
趾人连绵不绝的自发反抗更加令人头大。历史上明朝服征安南后几十年间安南人的抵抗从未停息,并涌现出黎利这样擅于用兵的民族英雄,多次击败明军,最终逐渐为文官集团把持的明朝府政由于财政不堪重负(其实以明朝那时的国力,还是勉強支撑得起的,但文官们捞钱的余地就小了,他们才没那么傻呢。北方一直是边防重点,钱省不下来,就只能在南边节约开支了。),而不得不退出越南,默认了它的立独,而现在赵?要想服征
趾,也必然得面临同样的困难。
也许正是因为考虑到解决这一困难的艰难,赵?在与占婆人瓜分了
趾之后,只分走了与广西相邻的
北(即现在越南红河以北的国土)地区,其他的部分都
给了占婆。赵?乐观地认为,以“下层路线”和移民策略化解民族
抵抗的犀利,再加上庒倒
的实力优势,与不惜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內往里面贴钱的决心,他就不信连人口不超过两百万(注1)的
北地区都消化不了。
为了避免移民的不必要伤亡,赵?不但选择的都是有一定军事知识与战斗经验的退伍老兵或是乡勇兵民,而且还让他们一开始不要与
趾人杂居。可是即使这样,移民聚居点遭袭的消息依然频繁传进赵?的耳朵里,令他极为光火。赵?这才意识到,想单靠強调阶级意识完全消除民族情绪是不可能的,即使力量对比再悬殊也不行,这是由于每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因为⾎缘与语言上的亲近感,都始终要比外来的宣传者更具优势,除非他们对本族下层民众过于苛刻,彻底失去了民心。当然,其他民族未必会像
趾人表现得这样
烈,但“活人不会被尿憋死”赵?没过多久就有了一个点子“对了,想想蒙元与満清是怎么统治汉人的,不就行了?虽然汉人的抵抗没有
趾人那样顽強,也不怎么团结,但实力却要強得多了,应该不会比他们更好对付吧?(南宋那么垃圾的官府还坚持了五十年,如果蒙古人或者后来的明军也拿出这股劲来打越南,几乎不间断地走暴力路线五十年,估计越南人早死光,他们的后代也不可能有吹嘘的资本了”
那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权政,能够长期(注2)统治人口比他们多得多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确实是有法宝的,那就是“保甲制度”但保甲制度也并非什么时候都一定管用,吏治如果太这种制度也不过是形同虚设而已。
注1:
趾北部当时到底有多少人已经难以考证,但
趾当时稻作⽔平甚至还在南宋之上(陈?的《农书》得到应用之后就不同了),所以
趾与占婆两国人口加起来应该不少于一千万,这还是考虑到当时很多热带病都是不治之症,南洋居民普遍短命的因素。南宋初期的
趾已经经过了长期的扩张,在各方面都要強于占婆,人口则是国力的基础,应该也不会少,而
北是
趾国都所在,人口自然要偏多一些,即使经历了战争和饥荒,这一两年內也不会减少太多,两百万应该还是有的
注2:蒙元虽然只有一百年寿命,看似很短,但其实也相当长了,古代人早婚,那至少也是六代人呢,六代人什么概念?而且要不是蒙元那边出了阿合木与元顺帝妥
帖木儿这对活宝,反元义军又人才辈出,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搁到其他
世都有问鼎的可能,而他们的部下更是星光闪耀,朱元璋系统的不算,也还有张定边等大妖人。若不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凑到了一起,汉人还真未必就能那么快将蒙古人赶回大漠
bk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