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宋 下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秦桧的发现
 这样一来,朝廷不需投⼊一文钱,就可以从北方国土每年获得几百万贯文的收⼊,这对自北宋中期以来就每年需要往北方倒贴无数钱粮的大宋朝廷来说,实在是喜出望外。但是,赵旉当初提出的这个政策在朝廷的那些文臣看来也有不小的风险,武将军政一把抓,他们的自由度实在太⾼了,万一再出现类似唐代后期的“藩镇之”那该怎么办呢?

 因此他们为其增添了不少限制条件,诸如同一员将领所领辖地不得超过两路,总兵力不得超过十万(但‮兵民‬算不算兵,却并未形成定论,所以还是滋生了不少问题。)之类。

 其实,如果严格遵循赵旉当年拟出的原则,藩镇本不可能有多少余财招兵买马,因为领土越广阔统治成本就越⾼,而且数额呈指数上升(注1)。三路以上的地盘已经相当大了,如果按照要求上缴⾜额的人头税(“摊丁⼊亩”之后是按照耕地面积收取的,但名称还是叫作“人头税”),由制置使自主收取的两税一般也就只能勉強维持花销而已,而如果施政太苛刻,又没法收买人心,所以朝廷本无需担心(如果搞得天怒人怨,朝廷只需将该地的将军作为替罪羊即可,‮国中‬的老百姓是很容易満⾜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枢臣们这样警惕也说不定确实是必要的“未雨绸缪”因为‮国中‬人治的历史太悠久了,‮国中‬人又实在太聪明,总能找到空子可钻,所以限制多一点似乎确有必要。而事实上,别说赵旉当初拟定的原则了,就算是那些文臣额外添加的限制条件,⾝为大宋皇帝的赵构也没有严格遵循,至少有两位大员是明摆着的例外

 目前驻防河南的张俊是第一个例外,朝廷不但不从他的辖地收钱,每年还要贴补他至少百万贯文。这一方面因为赵构对他特别宠信,也因为故都开封重建需要大笔的资金,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从更深的层次看,也许这是朝廷在补偿张奎力上的损失,因为杨沂中(御林军归他管,唯一一个没有出镇一方的大将。)与赵密两军都是強行从“张家军”中剥离出去的,要不然现在张俊麾下少说也有二十万精兵了

 张俊在河南任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军队方面因为征募了几千名肯听话能吃苦的⽇本士卒,在军中产生了明显的“鲶鱼效应”战斗力方面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起⾊,但也不过就和韩世忠的军队一个档次,无论是和赵旉的卫军还是与精锐的岳家军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军队数量越多,差距越是明显。但是,在这一两年內,张俊“八面玲珑”的功夫却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秦桧上台以后。

 论与皇帝赵构的关系,即使是秦桧也不能与张俊相比,这与他擅于揣摩圣意有很大关系。接到重建故都的任务第一天,张客明⽩皇帝本就不想回开封,这纯粹只是那些清流鼓噪罢了。因此张俊上任后,每年的拨款照拿不误,建设工作却几乎一直在磨洋工。这样一来,皇帝赵构満意了,而他自己也趁机中私囊,至于清流,他们普遍清⾼好名、拖离实际,在朝廷上耍嘴⽪子是他们的最爱,要他们下来仔细查访一下可就是勉为其难了。

 再说,就算他们得知实情,张俊也不担心,他只需从自己捞到的好处之中拿出一份在朝里打点,很快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毕竟朝堂至上清流势力虽然不小,但如果只有清流,大宋早就亡国了。而秦桧即使罢相期间,张俊也从不吝惜礼金,而且一直还是拿他当成在任的宰相对待,这便赢得了秦桧的好感,因此秦桧再次拜相后对其自然十分照顾,皇帝和宰相都罩着张俊,他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比起张俊,看上去岳飞得到的权力更大,由于河东地处抗金的第一线,赵构不但将其每年上缴的税金全数赏还,而且还有少量的补贴。另外,虽在赵旉被赶到岭南以后,刘锜接管了当时由岳飞代管的河北地区,令岳飞的地盘大幅度缩⽔。但赵构特意要求河北与河南两地出产的余粮必须优先供应河东,为反攻燕云做准备。虽然赵构是个无大志、知⾜常乐的皇帝,但既然已经打到燕云边上了,赵构自然希望能够趁势将其拿下,毕竟他也不喜头上整天悬着一把利剑。

 正是由于皇帝的特别关照(注2),岳家军的规模才得以超出朝廷的限制不断扩大,但秦桧精明过人,上台接管‮国全‬政务后没过几天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河东刚经历过战,人口算不上稠密,可绍兴十二年购进(指的是官方渠道平价购粮)的粮食却比秦桧预料的多得多,而岳飞又没有上报河东灾情,这就奇怪了。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秦桧都是天下少有的理财⾼手,他很快就意识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额,只可能是由于河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那么这些异常增加的拖产人口是⼲什么去了呢?可能最大的,便是从军,因为河东不可能一年多出十万以上的商业人口(学者之类就更不可能了)

 注1:所以人类打了几千年仗,天下还有那么多的‮家国‬和民族。若想对国土面积与统治成本之间的关系有个直观的了解,建议去玩P社的游戏,如《欧陆风云》系列、《钢铁雄心》系列

 注2:这多亏了当初赵旉的努力,要不然以岳飞那一向不把上司当回事的工作作风,早就已经失宠了。尽管如此,赵旉却被岳飞“恩将仇报”只能说像岳飞这样的人,无论与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m.SSvVXs.COM
上章 医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