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宋 下章
第二章 父母印象
 客观地讲,赵构乍看上去还是很不错的,面貌英俊、⾝材魁梧、气质儒雅,使其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魅力。在个人能力上,赵构虽然除了书画以外,都算不上天下奇才,但也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的皇族精英了,文的方面赵构样样精通,而在书画方面他更是完全继承了他那艺术家⽗亲的惊人天赋;赵构的武力也相当不俗,不但气力过人而且擅长骑,这在普遍文弱的大宋皇族中是极为少有的,他的⾝体素质若搁在赵旉前世的年代,完全可以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赵构平常的生活也比较俭朴,虽然达不到在⾐服上打补丁的程度,也⾜以作为臣子的楷模了。

 但是,在前世览史书的赵旉看来,这些优点对于皇帝而言,简直和‮屎狗‬无异。当皇帝最重要的才能有三样——分析、决断、用人。

 赵构的宏观分析能力还算凑活,至少知道现在不能与金人硬拼,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有将来,不过细节方面还有待提⾼;决断力就差得远了,以赵旉的想法,若是打算暂避金军的锋芒,赵构就该一口气退到江南,利用长江的阻隔,先稳住南方局势再图恢复,而不是像赵构现在这样,心里想撤却又害怕被骂,只敢一点点地挪窝,结果被金军一次次地反复追击,令己方难以获得息的机会,反而无谓地损耗了大量的国力,而且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被骂;而在用人方面,现在的赵构简直是一无是处,所用之人不是李纲这样的志大才疏之辈,就是⻩潜善、汪伯彦之类的奷佞,惟一一个还算可用的大臣宗泽还被他冷落,想要中兴大宋,无异于痴人说梦!

 另外,赵构还有一个对皇帝而言极为要命的缺陷,那就是情绪化。也即是说,在局势顺利的时候,赵构很容易得意忘形,而稍受挫折赵构就会气馁。而且赵构可能是由于还太年轻的缘故,相当缺乏主见,都快到了人云亦云的地步,这对皇帝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与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不同,赵构很重感情,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却很想得开,前者在赵旉看来是赵构坐稳皇位的重要障碍,而后者则是不错的特质,皇帝的角度与普通人毕竟是全然不同的

 不过赵构还是比他那沦为俘虏的⽗兄強得多了,至少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完全放弃抵抗而将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敌人的怜悯。

 而赵构对臣下的信任也是他的一大优点,只要他任用的官吏将领没有犯错,他就会一直全心信任下去,而且敢于放权,这是很容易赢得臣下忠心的。然而,由于赵构统治前期经常用人不当,这个优点反倒成了一大缺点

 而赵构“荒好⾊”之类的⽑病虽然在赵旉看来是确有其事,但却并不致命,何况赵旉觉得赵构好⾊只是因为他拿赵构和普通男人比较,其实赵构还远未达到历代皇帝的平均⽔平(历史上宋代的皇帝相对其他朝代来说,大都算不上好⾊,只有两个例外,北宋的徽宗和南宋的度宗。),更加比不上他那个每隔几天就要尝新(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每隔几天就要临幸一位处*女,美其名曰“修炼”)的⽗皇

 其实赵构现在才刚満二十岁,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而他本无继位的可能,从型没受过相应的教育,而且现在才刚刚登基,又怎么可能表现得如何出⾊呢?

 不过赵旉现在还思考不了太复杂的问题,本就没有想到这些。既然赵构不能指望,那就是只有靠他自己了,可是直到历史上的死期,赵旉也不过是个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幼儿,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虽然现在脑子不灵光,但正所谓“勤能补拙”到出生第十一天的时候赵旉终于发现自己并不是毫无生机

 历史上赵旉是在病重的情况下被吓死的,但现在的赵旉却保有了了前世那么多年的记忆,怎么想也不该那么不经吓;至于患病,倒是⿇烦得多,因为历史上赵旉被吓死之前就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不过只要在这两年里能够尽量增強⾝体的抵抗力,不生病或者少生病,那活下去的机会还是不小的。而赵旉前世参加过的‮共公‬营养师培训,则在此时显示出了‮大巨‬的价值。

 现在赵旉还处在⺟啂喂养阶段,营养上的方针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在自己没有感觉不适的前提,尽量多吃。而赵旉当初那异常的举动,不但昅食到⺟亲的初啂而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抗体和丰富营养,还使他破天荒地获得了昅食⺟啂的机会,从此不再依照皇家的惯例由啂⺟喂养,这对赵旉的⾝体无疑大有裨益。就这样,赵旉原本虚弱无比的⾝体渐渐強壮了起来

 不过,要不是⺟亲潘贤妃深明医理,赵旉出生后的几次染病都迅速得到了控制,光注意营养因素是“远⽔解不了近渴”的。

 潘贤妃是个沉默寡言的少女(现在应该叫少*妇了),由于姿⾊并不十分出众,也没什么感情基础,赵构对她的关爱只是因为儿子的原因而爱屋及乌罢了。而由于第一次是被赵构強暴的,产生了心理影的潘贤妃并不像其他妃嫔那样‮求渴‬赵构的宠幸,在儿子出世后更是将一颗心完全放在了孩子的⾝上。

 可惜赵旉毕竟有着成年人的记忆,虽然对这一世的⺟亲也非常敬爱,却始终少了一点普通小孩的亲热劲

 虽然现在每天的食物千篇一律,但前世记忆中的营养学知识依然可以派上大用场。在食物类型固定的情况下,食量便成了唯一有影响的因素,吃得多,营养状况自然就好,那么⾝体发育得也就更好。但对婴幼儿来说,问题还不仅仅这样简单。

 婴幼儿时期是大多数生活习惯的形成时期,膳食习惯也不例外,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食量。一般来说,如果吃得太多导致营养过剩,还可以通过运动将其消耗掉;但若吃得太少导致营养不良,则要⿇烦得多。所以家长肯定会为孩子吃得多而⾼兴,却极少有人说“我家小孩每顿就吃一点,实在是太了!”这一点在没有营养补充剂的古代,表现得更加明显。

 一个人平常食量的大小不仅仅决定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常习惯也有极大的影响。而婴幼儿因为习惯仍未形成,所以营养因素具有几乎是决定的影响,而其中最特殊的一种营养素则是硫胺素,即维生素B1。

 因为硫胺素对人的食有很大影响,而它在各种食物中分布又较为均匀,想要多摄⼊的话就必须多吃。于是便衍生出一个循环,吃得多,摄⼊的硫胺素就多,食便更旺盛,那么就会吃得更多,这是趋增循环,如果运动量不⾜,很容易导致小儿肥胖;吃得少,摄⼊的硫胺素就少,食便更加委靡不振,那么就会吃得更少,这是趋减循环,那些“⾖芽菜”多是由此导致

 对生长期的孩子来说,食量大是很占便宜的,不但可以強壮⾝体,大脑也会因为充⾜的营养而变得更加聪明,只要注意通过适量的运动将膳食中多余的热量消耗掉就行。而赵旉本就先天不⾜,自然更加需要充⾜的营养,所以他吃的劲头一直很⾜。

 不过也好在婴儿的⾝体非常敏感,赵旉又有了自我意识,稍感不适的话他就会停止进食,所以倒没有因为暴食而出现肠胃方面的疾病。

 就这样,赵旉的⾝体逐渐变得健壮起来,至少比起刚出生时那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要好得多了。也多亏是这样,要不然他在行朝迁到扬州的路途中肯定又会再次病倒,那样的话就很危险了。  m.sSVvXs.Com
上章 医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