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期:2010-05-11 09:39:16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王凤,朱博将不是今天的的朱博。如果王凤不提拔他,或许他还在政治底层徘徊和挣扎,要么就是继续跟随陈咸等公子哥,闲时帮闲,忙时帮忙,顶多就是一个混混角色。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朱博是靠王氏外戚发家的,是王氏外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政治精英。现在,王氏外戚的政治垄断事业,在傅太后凌厉攻势下,坚守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圈子事业受挫,朱博应该与王氏外戚一道共患难,勇挑担,渡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但是,朱博却不是这样想的。
他是怎么想的,除了天知道,还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刘欣。刘欣发现,朱博当上京兆尹时,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变,主动
离王氏外戚圈子,直奔傅姓外戚队伍去了。
刘欣觉得朱博转变得有些突然,其实在朱博看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朱博认为,他本来已经罢官,一无所有。但是,刘欣慧眼独识,一路提拔,才当上了长安市长。京城长安是个是非多事之地,如果他想混得久,必须有靠山。
王莽都被整下台了,王太后呢,任傅太后把口水
到了面前了,也不见她哼两句。所以他坚定地认为,王姓外戚这座靠山靠不住了,能靠得住的,似乎只有由傅太后精心打造的傅丁两姓外戚力量。
所以,朱博决定投向傅太后队伍。然而想靠近傅太后,必须有中介才行。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中间人,这人名唤傅晏,亦是傅太后的堂弟。朱博结识傅晏后,俩人常聚,酒杯一举,灵感就出来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计划,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替傅太后正名。所谓正名,就是前面说过的轰轰烈的尊号行动。只要让傅太后实现了尊号梦想,将来的路,自然就好走多了。
这下总算看清楚了吧。傅太后尊号行动的始作俑者,是傅太后,但是替傅太后至始至终,出力卖命的人,是站在眼前的朱博。这就是为什么,刘欣眼睛都不眨地,将老师师丹赶出长安城,将朱博提拔为大司空的真相之一。
其实,刘欣将师丹赶走,并全都是为了给朱博腾出空缺。没人知道,他免去师丹,还隐藏着一股凌厉的压力。这股压力,就是冲着傅喜而来的。刘欣就想告诉傅喜,他的老师师丹不听话,所以叫他滚蛋了;如果你这个傅家外戚,帮外不帮里,照样可以让你走人。
于是,刘欣便派人去问傅喜,请他就傅太后尊号行动,投一张赞张票。其实投票形式也很简单,也就是个点头的事。三个反对派,搞定了一个。如果傅喜点头了,那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既不伤亲情,又有利于皇帝开展工作,那不是
好吗?
很快的,傅喜回话了。可是刘欣听到了一个伤心的回话:傅喜摇头了,还是那句话,不支持傅太后。
傅喜,你爸到底是不是姓傅。既然姓傅,为何生出你这等吃里趴外的家伙?我想,当傅太后听到傅喜反对话后,肯定跳起来开骂了。
问题再度僵持。这时,朱博上场了。
朱博给刘欣写了一道奏书,表达了他的基本看法:孔光,志在自守,不能忧国;傅喜,至尊至亲,却阿
大臣,无益政治。
朱博的意思很明显,孔光为了自保,不会为了傅太后尊号行动血拼到底,但这人思想保守,留他也没用;傅喜呢,连亲情情面都不给了,留着他,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既然两者没用有害,唯一的办法,就是清除出局。
朱博这翻话,说到刘欣心里去了。刘欣自认为,他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他给过傅喜无数机会,可傅喜却一个面子都不卖给他。这绝对是一个不平等的买卖,既然这样,他凭什么要受这种气呢?
一切不听话的孩子,都不能给糖吃。刘欣决定对傅喜来点狠的了。
公元前5年,二月二十
。刘欣下诏,免去傅喜大司马职务,让他保留侯爵身份,回家休息。
这招是有点狠,但是傅太后却认为还不够狠。傅太后亲自下诏,给丞相孔光及大司空朱博传话,傅喜勾结师丹,伤害了我脆弱的心灵,必须让他滚出长安,回他的封国去。
于是,傅喜收拾行李,自行上路。四月十九
,轮到孔光了。刘欣下诏,贬他为平民。
傅喜走后,刘欣任命丁姓舅舅为大司马;孔光被赶走,很自然的,丞相位就落到朱博手里。当天,刘欣封朱博为丞相。然而,当朱博准备受命履职时,却出现了一个惊人的意外。
m.sSvV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