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ACDE54321文集 下章
常二歪
   相传明末清初时,华北某地有一个私塾老先生带着十七个学生,小的七、八岁。大的有十七、八。用现在话说就是上小学1~5年级。由于先生要求很严,十、七八个学生没有一个没挨过先生戒尺的。时间长了学子们心里恨透了这个老朽的先生。学子中有一个瘦小的,个子高出其它人半头的男孩,经常被打的手臂肿,不能写字,暗地里想惩治先生一下。

 夏初的一个早晨,学子们在做课前准备,只见先生气冲冲走向讲台,一声怒吼“常二歪”——同时,举起手里断裂的拐杖。被叫做“常二歪”的学生,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

 “你干的好事!”先生一手拿着一截断拐杖,一手指着断拐杖上的字念道:“‘常二歪’刻”只见那个瘦小、个子捎高的学生走到前台,先生动手打。

 “先生,我再昏,也不会自己干事卖自己呀”

 先生想了一想,觉得有道理。于是问其它学生,没有一个承认的。

 先生气的无法,只好从前排开始一个个戒尺打手,每人二十下。唯独没打瘦个子常二歪。

 原来,先生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秀才,脾气古怪。平时走路总是拄着拐杖,就连上厕所也不例外。

 一天晚上,二歪趁先生睡,偷出拐杖,把拐杖中上部刻了一个凹槽,让持拐杖的人走路时感觉不出来,只要一用劲非断不可。最后刻上自己的名字又送回原处。第二天一早,先生入厕后,拄拐要走“咔喳”一声拐杖断了,把先生摔在了茅坑里。身上臭不可闻。难怪先生要动戒尺罚众。

 闯祸后,常二歪自知纸里包不住火,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在一天半夜卷起铺盖走人了。

 半途缀学,家是不能回了。只好沿着大运河往北逃难。一路上,饥餐渴饮夜住店,不几天借来的银子花光了。俗话说吉人自有天象,危难时,来到河北地界,远远看去有一村庄,在离村约里数地有一个二层小楼,不妨进去歇歇再说。沉思间二歪来到楼前,小楼的门开着,一位光膀子中年人正在修理农具。二歪上前到:“大叔,给点水喝”

 中年人见一个高高瘦瘦的后生站在跟前,以为是过路的,便让他自己拿瓢从缸里舀。

 二歪喝了三瓢水,擦擦嘴也不用主人让,自己在门槛上坐下。向主人说起个人的打算。称由于家境贫寒,无钱念书,只好外出打工,怎奈借来的一点盘已用完,能否在此干一点杂活,给一口饭吃,给不给工钱到没有啥。

 中年人自己种着十亩地正缺人手,看这个后生也老实可怜,就把他留了下来。帮工,管饭如果走时再给盘。叫二歪把行李放到二楼住楼上,他自己住楼下。

 跟着中年人出而作,落而息。干活虽说累一些,到也痛快。眼看着麦子收完,秋玉米也咧嘴笑了,待收罢玉米犁好地又到了种麦子的时候。本就不是安稳人的二歪,干了几天农活又现了原形。开始装肚子痛,在家睡大觉,主人好饭好菜的伺候,着实痛快了几天。

 “二歪,我明天到城里买东西,可能三两方能回来,麦子我已请人种了大半,你好了后,把剩下的地种好,看好家。”主人对着楼上喊了几句,背着行囊上了路。

 且说二歪在楼上享受了几天好日子,人更加懒惰了,那里有心种地。又在楼上躺了两,再不下地实在说不下去,只好套上大车把麦子运到地里,望着三、四亩大田要一内种完,神仙也难。二歪摸着脑袋不知如何是好,平时,在主人的带领下,跟着学活,加上他人又聪明,也深得主人信任。要不,主人能撇了家门让他一个人在家干活。可是主人回来怪罪怎么办?想了一袋烟的功夫也没有啥好办法,只见他拿着铁锨走到地里,东挖一个坑,西埋一堆土,把全部麦种一坑一眼的埋进地里算是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主人回来见二歪把麦子全部种下,非常高兴,把从城里带回的鸭鱼做了一桌丰盛的晚宴,款待二歪。二歪呢,也到乐得自在,主仆二人歌舞升平,消遣度

 一天夜里,下了一场秋雨,主人喜滋滋的早晨起,想叫着二歪一起去看麦子。

 “二歪,二歪下地了。”

 喊了半天没有回应。

 主人想年轻人贪睡叫他多睡一会儿吧。

 中年主人来到地里一看,气的七窍生烟,火冒三丈。地里刚刚芽的麦苗东一簇,西一堆就像凸起的包头,不规则的出现在地上。中年人三步并做两步回到小楼,喊了五、六次依然无人应答。很少上楼的主人爬上楼去,环视一圈不见人影。仔细看,方见北面墙壁上留下一首打油诗。诗曰:

 “我是常庄的常二歪

 因为逃学跑出来

 摇橹撒种全不会

 阴天下雨拔着栽”

 主人看完气的背过气去。  m.sSVvXs.Com
上章 BACDE54321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