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边城木木文集 下章
涌动在心河里的温暖
   一、文友聚会

 每一次文友聚会,对于我,都是一次很大的学习与促进。我们这块小地方,却是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到处生长着散文与诗歌的灵甚至小说甚至剧本甚至…更多。

 他们中,有上了《诗刊》、《诗歌月刊》、《散文诗》、《绿风》等刊物的诗人,有上了《散文》、《散文选刊》、《读者》、《文苑》等杂志的散文大家。他们活跃在文艺、教育、政界以及其它各行各业上,而且大都是出版过诗集文集的。对他们,小女子我,一向是仰视着的。

 一般聚会,都是七、八上十个人。他们总是朝气蓬情洋溢地谈论着诗歌散文的现状、如何继续发扬光大我县的诗歌散文传统,以及周边邻县、皖江域甚至全国文学的繁荣与兴衰。其间,妙语连珠,串串晶莹闪亮。是我所非常仰慕与欣赏的。也是我之所远远不及的。内心里,常常会感到羞愧。挂着一个文协副秘书长的头衔,实在于我,是极不相称的。

 虽然一直爱着文字,但于我,只是一种爱好,而未深入其内核,去探究文字美的本质,浅尝辄止。属于云淡风轻,蜻蜓点水的那一类。是他们,一直在用心鼓励我,用充信心与喜悦的眼光拉着我,拽着我。时至今,写出的文字才稍稍有些进步。实际上,这帮兄弟却在时刻关注着我点滴的成长。比如我在哪里发了篇稿子,便大加赞扬;哪天写了篇小文章,便耐心地指出缺点与长处,对文章中语言技巧、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等给予指点。聚会时,常常勉励我:其实你有悟性与灵气的呀,应该坚持写下去。告诫我:别足于在小报小刊上发作品,一定要走出本土;千万少打牌,别把聪明才智花在那上面,不值的。

 渐渐地,在他们的谆谆鼓励下,我摒弃了浮躁,重新拾起了荒疏多年的书本。闲时,能静静地看几页书,写几行文字了。也极少再去赶“三缺一”的场子了。此前的近十年的时间,我把大把大把的光虚掷在码牌与出牌的隙里了。想想都是心疼的。这几个月的文字,也较以前有较大的长进,思想也较以前的文章略略深刻些、睿智些。都得益于他们的帮助与教诲啊。或许,我这一辈子,之于文字,是终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只在小花小草与小猫小狗间徘徊,但,我的心,是‮悦愉‬的,是感动的,是开着一池墨荷的。因为烙着他们关切的目光与带着我拉着我的温暖。而且,我也应是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的。我想。

 二、散文论坛

 几乎是同一时间“红袖添香”散文论坛与“九华文学网”散文论坛首席斑主向我发出担任斑主的邀请。婉拒,两斑主仍坚持。于是,我便于金秋十月,同时担任了两个论坛的斑主。很惶惑。真的怕失足啊。我自己这么清浅,哪里去敢试探那海水的深浅呢?真的怕辜负了斑主和斑友们的信任啊。此前,我只是两个论坛的斑友,人与我,我与人,通过文字的交流,相处都比较融洽、和谐而已。并无多少文字功夫的。

 论坛里来来往往的多是匆匆过客,偶尔冒个泡,踩个脚印的不少。跟贴、顶贴的任务责无旁贷。又不拿薪水,全凭责任心与爱心与耐心,还有的是一颗透明的诗心!

 九华网人气不是很旺,每的新贴不是太多。都是些面孔,老写手,经常占据坛子一角的是池州的才子才女们。每天一个小时,大致是差不多的。我虽清浅,却因混迹于“领导集团”利用“职务”之便,多了些文友,赚了些人缘!他们对我都客气有加、宽容有加。对我这个外乡人亦乐于接纳,乐于跟我交流。便是江南有个什么文友聚会,也不忘了通知我一声,热情相邀呢。我虽未践约,但,是感动的,欣悦的。尤其是老木、林子、王庆云、石笑他们这些大哥,对我真的是爱护有加。老木先生还经常发表我的文稿,石笑先生也发过。更有飞花、牧野、素手这些小姐妹们对我的鼎力支持。让我在九华网上做得得心应手,开心快乐!

 我所在的坛子,我总希望它人声鼎沸、缤纷绚丽的。但大家都忙,忙工作的忙工作,忙养博的忙养博。人气上不去,我也难过的。虽然尽心尽责,也无力回天。如此,只有顺其自然了。但愿九华网的文友不至于怪罪我吧?

 “红袖”散文论坛,则一天到晚,热热闹闹,五彩纷呈。象蜜蜂进了后花园“嘤嘤嗡嗡”声不绝如缕。

 有替人出书的;有出售书籍的;有砸砖头扔鸡蛋投诉论坛投诉斑主的;有诋毁论坛诋毁斑主的;有一字不发,留个空贴的;有重复发贴的;有冒个泡泡看没多少人跟贴从此不再面的。当然更多的是经常出没于文章丛林的写手。有写心情文字,抒发自己隐晦感情、忧伤情怀的;有感时伤世、愤世嫉俗遣散郁闷心情的;有大型纪实报告文学——写边远地区百姓疾苦的(比如百合的木屋的系列报告文学);有描写异域风情壮丽画卷的(内蒙、西藏、云南);有众多红袖才子才女们清新、秀丽、雅致、隽永的情散文;更有海外才子笔随意走诗、哲理、优雅、大气的散文随笔…

 进了红袖,便是进了园。姹紫嫣红,争奇斗。令你目不暇接,眼花缭啊。目之所及,耳之所得(许多的写手,总把美文一并那美丽的音乐、绝佳的图片贴了上来),皆为动听、悦耳、养眼、润心!当然,我指的是美文,那些极具诗、极赋才情的灵文字。如赏高山水,如品白雪;闻得见环佩叮当,风生水起;听得见红叶染秋霜,竹滴清响。

 嗨,徜徉在这些文字里,真的便不想出来了。只想在此建个茶楼雅舍,永与那文朋诗友作一世的长谈。

 担任斑主前,也只是偶尔冒个泡泡,专拣了那衣襟上别了红花的美文欣赏,欣赏完了,踏个脚印,便溜了。如今呢,这样的马虎了事可是不行的!每篇文章都要细看,都要品评的。斑主,必须无愧于这个称号的。做,便较了那真;要么,干脆辞了不做。要不负众望,要不辱使命。如此,每天忙完了工作,忙完了家务,便立马卸了油烟、菜星子冲进红袖。中午,从十二点半到二点;晚上从六点半,忙到八点。每必停留两到三个钟点,甚至更多一点。跟贴,顶贴,飘红,鼓励新人入驻,也不忘品读红袖老友。在任一月有余,在众位斑斑们的努力下,坛子里整得沸沸腾腾,红红火火。尤其是恒心永在斑主发起的“心情征文”更是将坛子气氛推向了高。老少爷儿们、众裙钗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倍增。这样浩大、开阔的场面,常常令我如春风拂面般的清、舒心、惬意。这是一种大温暖啊。于我,也是一种激励与督促。总有网友于那红袖里发了信  M.SsvVxS.cOM
上章 边城木木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