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边城木木文集 下章
写给父亲
   去看父亲,他絮絮叨叨的,越来越象个女人了。我知道,这一生,他再也不会骂我,更不会打我了。

 ——题记

 一、

 选六月十七去看父亲。而父亲,并不会知道这其中深意;他更不会知道天下还有“父亲节”这么个温暖的节日。在父亲的心里,只是因为快临近端午节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女儿总是要回娘家看看的。

 穿过那树荫掩盖、碧草簇拥的山间小道,我总是会有一些幸福的感觉。走着,走着,便会走到炊烟升腾的家。家,总是在那里等着我,父母总是在家里等着我,五谷杂粮总是在田间地头等着我。

 一路上芳草鲜美,清香四溢。间或有丛丛簇簇的细小花儿,或白或粉或黄,仍在不倦地绽放着笑颜。小溪淌,铮铮淙淙;翠竹青青,拔苍劲;蝴蝶飞舞,蝉儿鸣唱;黧黑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片又一片的碧绿。

 深呼吸,再深呼吸。我总将这山野的明净与清新全呼吸进肺腑,让它们在我周身的血脉里奔突。涤尽泥沙与浮躁,还一个清新、洁净的我。

 真的,走在那条回家的路上,总是感觉有些幸福。迈着轻快的步子,唱起轻快的曲子,似乎要还原成打猪草、摘兰花的蹦蹦跳跳的、雀子一样的我。

 野草莓,彤红彤红的野草莓;桑椹,紫的桑椹…它们填充了我整个童年酸酸甜甜的记忆;栀子、月季…芬芳了我童年的所有呼吸。

 只是,这些,虽仍在眼前,一寸一寸地铺展,我却常常地不能确信;它们是否与我是亲近的?这么些年,没有感情的疏离么?

 蝉,在叫。鸟,在鸣。“蝉鸣林愈静,鸟啼山更幽”不亲临此境,怕是难以体会此等幽妙境界。一切的一切,都那样安静,都那样粲然。大自然中所有的动物、植物,它们总能觅到它们的栖居之所,且悠悠然,乐陶陶地酿造生活,享受甘甜。

 竹节虫,百足虫,蛇,壁虎,蜻蜓,蝴蝶,好象没有不快乐的谁。它们爬行着,动着,飞舞着,也歌唱着,从一个季节走向另一个季节,从新生不断地走向新生。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

 六月的乡村,象一匹完完全全地抖开的绿绸,横横直直、方方圆圆地铺了每一个角落。置身其中,感觉不到一点点颓败;象一个‮大巨‬的浩瀚的海洋,浮游着承载着芸芸众生。间或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彩花朵。人们,以及其它所有的生物在海洋里恣意遨游,各各以自己的方式谋取生存。见不到懒惰的因子。六月的乡村,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在精心地孕育着丰润、肥硕的秋天。

 走在这样一条充乡野气息的山路上,我常常疑心自己是走在梦境里。常常觉得自己连同整个山野都并不怎么真实。虽然太阳明晃晃地刺着眼睛,虽然穿着短袖衫的我会被光晒得生疼,但我还是不能确信真的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每走一下,土地的脉搏便在我的脚板心里振动一次,但我总疑心是走在梦境里。抑或是走在二十多年或三十多年前的儿时。

 及至听到狗吠,听到鸣,闻到飘香的炊烟,才又会把我从梦境里拉回来。眼睛:是的,我是到家了。

 二、

 母亲在灶间忙碌。小猫在屋子间穿梭。们在门前的草地上觅食。燕子在房梁上呢喃。灶塘里的火旺旺的,母亲的脸上盛开着欢喜的花朵。父亲刚刚从地里忙碌回来,荷一身劳累与汗水,挑一肩浓浓的青草、泥土味。

 来前,是打过电话的。他们早早地做着准备,要为他们的宝贝女儿做一顿丰盛的午餐:黑黑的山芋粉圆子,橙黄的炒鸡蛋,红红的腊片子,碧绿的白菜秧子…

 父亲一回到家,掸掸身上的尘土,便到灶间去添柴火去了。

 父亲的脸,又叫岁月之刀胡乱雕刻了皱纹。父亲,真的象一棵风烛残年的老树了,从头到脚,都是时光雕刻的痕迹。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眼睛变得浑浊了、细小了,脸上的皱纹重重叠叠了,一双糙的大手,全是皴裂的口子。衣服穿在身上,宽宽大大的,飘飘摆摆的。走路的时候,常常要以两只手伸向后来维持‮体身‬的平衡——父亲患有严重的椎病,今年正月带他去医院里拍片子,医生说椎骨断了,无法修复了,既不宜手术,亦不宜按摩,只能静养。右腿被乡间野狗咬过,左脚被犟牛踩踏过。行动极不方便(、腿、脚全是坏的)。可他,却时时忘不了他的田地、山林、菜园。从不肯好好歇息一下。医生严重警告:再不能做体力活了。可他就是不听,只要不疼得趴下,他便永在劳作之中。

 实际上,我和弟弟都大了,用不着他们二老再那么辛苦劳作了。我们完完全全有能力赡养二老,让他们安度晚年。但他就是不听。好象土地就是他的命子一样的,一刻也不能离开,离开了一刻他便抓心抓肺。

 弟弟的房子在城里闲着、空着。他们仍在山里忙碌着。多次去接他们来城里居住,就是不肯来。他们要与土地相依为命。土地已深深地贯穿他们所有的血脉。他们是土地的儿女。

 其实,父母真的老了。尤其是父亲。他们再也不是枝繁叶茂的大树了,给不了我们荫庇了。枝叶渐稀疏,终会有一天落成光秃秃的枝枝杈杈。

 三、

 父亲絮絮叨叨的,越来越象个女人了。问这问那。我婆母好吗,‮体身‬还强健吗?我丈夫好吗,工作还顺心吗?我儿子好吗,学习还用功吗,在大学里习惯吗?…许多认识的人,都要一一问到。久居山里,消息闭;又加之,腿脚不方便,不宜远行,许多的事情他都不知道,又想知道。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以前,他并不这样。

 我知道,这辈子,父亲,他再也不会骂我,更不会打我了。

 儿时,顽劣、倔犟,整天象个男孩子一样疯玩。没少挨父亲的打骂。“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发狠念书,就知道玩,玩!”小时候,粗心大意,打破饭碗、火炉的事,经常发生;掉本子、掉笔的事也是隔三差五。家里贫穷,一分钱瓣成两半花,哪里经得起我的再三的“败钱”呢?吼叫完后,打。常常是还没打完,父亲便心疼了。抚着我的伤处,问“疼吗?”而我一直是恨父亲的,我甚至怀疑我不是父亲亲生的女儿。直到上了初中,挨打挨骂的事才告一段落。初中以后,我一直住校。年年得三好生,拿奖状、拿奖品(笔记本、钢笔等)回家。父亲也终于逮不着机会打我了。

 待到年纪稍长,我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或许父亲那时是有着“望女成凤”的思想的。在那样落后闭的乡村,能给女儿念书,念到初中毕业,已是非常开明的父亲了(这可能与我是独生女儿有关吧)。所幸,初  M.SsVVxS.com
上章 边城木木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