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冷的香烟文集 下章
  古铜色的瓦窑记忆
  沿着资水上行几百里,有一条支流,名叫石马江,再沿着石马江上行几百里,一直走到江水的源头,在崇山峻岭的深处,有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好多年没回故乡了,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一个个有点神奇色彩的名字夜夜漫入梦来――川龙边、杏子树下、拱桥弯、慈家桥、八角寨…故乡的瓦窑现在大概已经没了踪迹,可梦里故乡,我却常常再见瓦窑,再见自己曾经在瓦窑劳动的日子。

 川龙河的水缓缓地、潺潺地淌,亘古如斯,河水清澈晶莹,有如川龙河上女人们纯洁透明的心,河水在川龙边上注入石马江的怀抱。老家所在的地方就叫拱桥弯,老家的木房子就斜斜挂在川龙河上,掩映在八角寨山的青青翠竹里。

 拐过拱桥弯,就是慈家桥,村里人曾说:“有女莫嫁慈家桥,年年愁,月月愁。”可有一位如花的姑娘就是不信这个,偏偏嫁到了慈家桥。这位姑娘不是别人,就是我唯一的姐姐。姐姐读书不多,初中还没有毕业。那时,我家兄弟妹五个,都在学校读书,沉重的家庭负担得父母不过气来。姐姐心痛父母,于是主动向父母提出来退了学,那年她十四岁。我们兄弟几个一直觉得有愧于姐姐,但姐姐似乎毫无怨言。退学后,姐姐帮着父母分担这个家庭的担子,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概说的就是姐姐这样的孩子。随着岁月的轮转,姐姐越发出落得如花似玉起来,又有一手出色的裁手艺,成了村里村外的一朵人见人爱的花。当时有好多标志的后生追求姐姐,可我不知道姐姐为什么选择了我现在的姐夫。姐夫书比姐姐读得更少,高大结实,在我眼里是一个十足的农民象。好久以来,我实在搞不懂,姐夫的魔力究竟在哪里,怎么就这样让我那桀骜不逊的姐姐成了他的战利品。后来,是那一段瓦窑劳动的记忆,使我终于明白了姐姐的选择。

 姐夫的家就座落在沙礁岩山下――一座红砖碧瓦的房子――慈家桥的瓦窑旁边。瓦窑是一位新化县的师傅在这里建起来的,这个人我现在只能模糊记得大家喊他老乔。制瓦坯子的是周围的一些匠人,大概有四五个。瓦窑的生意一度很红火,因为老乔烧出的瓦是青瓦。有好长一段时间,家乡人盖房子更多的是用红瓦,青瓦是抢手货。烧红瓦的工艺比烧青瓦要简单得多,在烧红砖时可以一起烧出来,但既不好看,又不耐用。烧青瓦却不同,需要修建一座圆形的瓦窑,再用土封严实,只在窑的顶部留几个孔,工序复杂,但烧出来的瓦好看又耐用。过去烧青瓦一般用木材,但老乔不同,他用的是煤。

 那年高考完,假期较长,其时又不知道考试的结果如何,我在瓦窑有过一段终生难忘的打工记忆。姐夫当时承包了瓦窑的装窑和拆窑工作,那段时间我跟着姐夫干了一个多月。炎炎夏季,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前多干点活,我们必须清晨五点多一点就起。吃早饭前要干几小时的活,九点吃早饭,然后十点左右再接着干,到下午五点左右收工。装窑和拆窑全是力气活,因此一般的人是不愿做的。我们的活先是拆窑,给瓦窑内的瓦搬家。瓦窑内温度很高,估计应该有四五十度,此外还有令人恐怖的灰尘。在窑内拆瓦,煤灰弥漫,几乎看不清人影,更兼高温烧烤,汗浃背,尘土面,一会儿从窑内出来,真正的灰头土脸。通常,姐夫不让我和其他人手拆瓦,我们只负责搬。我们把瓦放到木板上,一手一手地抱出来,再把它们放到指定的位置,可是在窑内钻出钻进,也实在受不了。久了,让人似乎觉得这是对生命意志的一种考验,是对人体耐热能力的一种挑战。烟雾弥漫中,古铜色的窑壁辉映着姐夫古铜色的脸,一条条黑色的沟壑在他脸上延伸,也在我和其他几位伙计的脸上延伸,姐夫那一身的疙瘩展现出青铜古典的魅力。姐夫那永远微笑的脸仿佛让人觉得像他这样这样大汗、出大力是享福一样。久了,我的感触也渐渐从这里产生:劳动是美的,劳动中的人是美的,一个在劳动中展示出无穷力量的男人更是美极了。

 拆窑之后是装窑。。我们把晒好的泥坯子放到一快木板上,双手抱住两端,小心翼翼地端入窑内,按照老乔的吩咐装好。装好一层瓦之后,再在瓦上铺一层煤饼,就这样慢慢往上装,一直把窑装,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装窑没有拆窑辛苦,不能太快,快了容易出差错,窑内的温度不高,灰尘也没那么多。但一天下来,我还是累得筋疲力尽,晚上躺在上,浑身像散了架一样。可一个多月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除了辛勤劳动后的报酬,我还得到了一笔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就在那个暑假,我接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结束了我的这段打工经历。做生意的哥哥,常常对只会卖力气的姐夫颇有微词,每每这时,我就会出来反驳:“姐夫其实很好啊,你们这些狡猾的生意人是不能懂得他的好的。”后来,随着建筑材料的革命,慢慢的人们不再使用瓦来盖屋顶了,瓦窑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我大学还没毕业,姐夫就到了广东,现在是一家电缆公司的高级蓝领。

 2007年8月20星期一  m.SsvVXs.cOM
上章 冰冷的香烟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