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鬼吹灯II 下章
第三十七章 观山盗骨
 孙教授说要搞清楚“地仙村古墓”究竟有什么秘密,必须先知道“观山太保”的来历,这伙“观山盗墓”之徒,与传下“烧饼歌”的明代奇人刘伯温渊源极深。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为了反抗元朝暴政,各地农民起义蜂起,俗话说“世必出奇人”此言实是不虚。

 当时朱洪武龙兴“大明”将胡人逐回漠北,一在金銮殿上以烧饼为“象”请刘伯温推算今后天下兴废之事,但天机难言,于是刘伯温当即做《烧饼歌》,据卦撰词,将明代以后的兴旺成败之数,都藏于这首歌诀之中。

 这是民间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不入正史,实际上刘伯温确实曾为朱元璋演卦推算,但事情并非如同那些野史传说一般。

 在朱元璋还未“面南背北”之时,刘伯温就觉得此主是“真龙天子”将来必有“九五之尊”于是投到他帐下效力,由于刘基刘伯温谈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问之,刘伯温一向对答如,屡献良策奇谋。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与元兵战,军中粮草接济不上,陷入苦战,恰好刘伯温求见,便以仅有的几个烧饼款待,随后二人说起当前局势。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眼下我军虽然处境艰难,只因天时未到,等时机来临,主公必定能成就一方大业。

 朱元璋隐隐听出刘伯温的话里话外,似乎在暗示自己将来能当“皇上”再加追问,果然如此,便说:“当年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亲自在河边连拽了姜子牙八百单八步。结果周王朝一脉。得享了八百单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军师说言,我朱元璋这辈子能有开国定基的福分,不敢奢求江山永保万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圣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国运就很知足了。”说罢,便请刘伯温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龙兴的气运能有多少年。

 刘伯温见帐中正好有几个烧饼,于是当即以此为“机数”占验得出“卦象”但最后得获的结果,却遮遮掩掩地不肯对朱元璋明说。

 朱元璋说世间的得失成败,都是天意,但讲无妨,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刘伯温这才说按此卦象来看,胡人虽将败亡,但北龙气数不衰,将来这锦绣河山,还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国运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闻言大惊。他倒不是为国运长短担心,担心什么呢?主要是这些年南征北战,曾经见过许多被盗毁的荒坟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诸帝的陵寝附近,如今只剩下几个‮大巨‬的土坑,里面杂草丛生,多有狐鬼出没。

 在元灭南宋之后,这些帝陵都被胡人盗空了,南宋皇帝的尸体也惨遭‮躏蹂‬。都被与牛马猪狗的骨头混在一处,给埋在了“镇南塔”下,看宋陵遗址。当真是“田竖鞭骷髅,牧童扫精灵;如今荒凉虚无地、昔日君王埋魂处”其景象之凄惨,足令见者嗟叹,闻者伤怀。

 朱元璋说,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几百年后还能占据天下,我即便真当了“皇帝”也高兴不起来,怎么呢?这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是能将胡虏逐回漠北,光复汉家河山,建立这等功业自是快事,可世上从来没有不死仙药,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终“真命天子”恐怕也难逃取龙归天地一

 天子死后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么下场?还不都被胡人所平,我当了皇上,在位的时候有“文臣武将”保驾,死后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区布置大军守陵,却早晚要有一国破山河碎,改朝换代多是天道循环的定数,计较不得,这最要命的是将来要亡在胡人手中,咱们那现在平胡虏,其辈子孙一但得势,必要大肆报复今时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孙入葬在皇陵…还不都得被贼们一发掘出来鞭尸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寝陵的荒废景象,再想想自己将来的下场,不免心生寒意,即便当着“皇帝”又有什么滋味?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精通南龙风水,就问他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使“皇陵”永远不会被胡人盗毁?

 刘伯温说您想得太长远了,现在要琢磨的是怎么夺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业已定之时再筹划不迟,此事尽管放心,到时候肯定给主公想个安稳的法子。

 由于当时大战在即,这件事说完就完了,谈论几句之后,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南征北战始终都没机会再提过,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开国太祖的身份坐了龙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当了皇上先不干别的,立刻就要着手筹备自己的皇陵,从选取龙脉,到寝陵规模格局,一丝半毫也马虎不得,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来刘伯温,说起以前那件事来,这建造皇陵的重任,必须得由刘伯温来策划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绝不能让胡人盗发。

 刘伯温当年许了个空头愿,事到临头也是觉得心里没,忽然双眉一皱,计上心来,先请皇上宽容十天,十天之后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着薪资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后,刘伯温上殿来,行了君臣之礼,便取出一幅图画来:“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从此图中来不可。”

 洪武皇帝还以为是货真价实的“风水陵谱”当即龙颜大悦,赶紧听内侍取到驾前御览,谁知展卷翻阅一番,竟是大为诧异,皇上根本看不懂这张画是什么意思,就开金口动玉言问道:“刘爱卿,你这图中所画…却是些什么名堂?”

 刘伯温奏道:“陛下容禀,修造皇室寝陵非同小可,臣才疏学浅,恐有负圣望,其中若有些许差错,实是万死莫赎。”

 随后刘伯温为洪武皇帝保举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怀异术,通天晓地,足可担当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事深山中的隐逸之辈,恐其找借口推诿,故献画一卷,等将他召至宫中,先明示其意,然后不论他答不答应,只要把这轴图画给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托。

 洪武皇帝将信将疑,就立刻遣人将刘伯温保举的“高人”请来,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礼”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烧炼铅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当,专门喜欢搜寻一些“丹砂异书”之类的古物。

 封王礼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让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这是极容易掉脑袋的事情,他哪肯答应,忙谎称自己不懂“葬制”和“寻龙”之道,想要推托掉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刘伯温所料,就让人把那卷图画取出来,给封王礼当面观看,封王礼看了图中所绘,当时就惊得魂不附体,跪倒驾前,连称:“皇上恕罪,草民罪该万死。”

 原来刘伯温这幅画,画中所绘是一派险峻的悬崖绝壁,壁上挂棺而悬,藏了许多“悬棺”画中有几个盗墓贼,其中一个贼人抱着松皮鳞的棺材盖子正在用力挪动,显然是刚刚揭开棺盖;另有一贼攀在绝险的陡壁上,拿绳索套在棺中古尸颈中,把棺中老者的尸体拽得坐了起来;还有两个盗墓贼蹲在棺材旁边,从棺中抱出一块块“骨甲”那骨甲上是“星图”和“蜗虫古篆”

 画幅旁边注着一行字“观山盗骨图”封王礼看此图看得心惊跳,原来画中所绘的盗墓场面,正是其先祖所为。

 “封氏”为地方上极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那峡中地形险恶剥断,藏有无数“悬棺”封氏现任就曾经在“棺材峡”中盗取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发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炉火之术”

 到了元末明初,传到封王礼这辈,自称“棺山太保”仗着精通“棺山指术”在各地秘密发掘古冢山陵,实际上封家有得是钱,其辈盗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见了“观山盗骨图”还以为自家的秘行败,惊动了天子,肯定逃不开灭门之祸,而且这件事从无外人知道,这说明皇上身边有“高人”对“棺山盗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时只好硬着头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设计皇陵。

 刘伯温当时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不开身,想起世上还有这么一伙“棺山太保”最适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他还算留些情面,之把画卷称做“观山盗骨”并未名言实际是“棺山盗墓”

 封氏专攻奇门异术,行事手段常人难料,而且从骨甲中掌握了许多风水秘术。对陵墓结构和选址都有独到之处,使洪武皇帝十分满意,御赐封王礼和他的几个弟子纯金牌,从此以后称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洪武皇帝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对民间风物多有了解,他又问封王礼,即便皇陵得以不遭胡人盗毁,却未必是万全无忧了,因为咱们汉人也不是吃素的,听说自古以来世上便有“发丘摸金”之事,这些人要是打起大明皇陵的主意来却又如之奈何?

 封王立说臣以为民间倒斗之辈,真有手段能盗发皇陵的并非仅有“发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岭”“搬山道人”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搬山道人就绝不会打盗发皇陵的主意,倒是不足为虑;而卸岭群盗多为“响马贼”其辈忽聚忽散,专一的要挖山陵巨冢,最难防范,又常有谋反之意,只有派大队官军加以剿灭,彻底斩草除,使这个山头的香火断绝才是上策。

 另外还有“发丘天官”之徒,实为一脉,最为精通风水寻龙之道,摸金之首领为“发丘天官”此贼携后汉印符,上铸“天官赐福,百无忌”八字,寻龙倒斗无所不为,但他们十分看重祖师爷传下来的行规,没有“发丘印”和“摸金符”便不肯做“倒斗”的勾当,所以想对付他们,应当先毁掉发丘摸金的“符印”信物,使摸金之术不复存在于世,便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皇上见有这等妙策,当即龙颜喜动,随后朱元璋就下了旨,历大明朝,各地严查“倒斗陵”之徒,不过“发丘摸金、搬山卸岭”的踪迹散布天下,朝廷拿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直到“永乐”年间才找到机会把“发丘印”和七枚“摸金符”毁去,但世上仍是剩了三枚古符下落不明;“卸岭响马”也屡剿不尽,不过这些举措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在明代中期,盗墓倒斗的勾当确实一度销声匿迹。

 “观山太保”得朝廷重用,跟随皇室从南京到北京,始终都在中听差,由于“皇陵”属于高度机密,故此不敢对外宣扬,直到“万历”年间“观山太保”的首领就是地仙封师古了,此人实有通天彻地之能,而且对风水星相之事更为着,他见祖上修造大明皇陵之时“百密一疏”忽略了有对朱元璋祖坟进行迁址,夜观天相,看此地龙气将绝,就上书朝廷迁动祖陵,但当朝皇帝昏庸,国中百事皆疏,并没有理会封师古进言。  M.sSVvxS.Com
上章 鬼吹灯II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