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雪红血 下章
第三十一集
 第三十一集

 片首曲•;字幕•;画面•;片名

 975、秋日。晚景。黄昏。关家大院。善耕房中。善耕、四妹。

 四妹:善耕,你今天是怎么了?好像心特别不顺。

 善耕:没有哇。

 四妹:什么没有,你瞧瞧我们在院子里那阵子,你东一句,西一句的,好像到处不是心思。

 善耕:那是你多心了。

 四妹:不是多心,你出院子的时候还说了句: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怎么谁都跟我较上劲儿了。都谁跟你较劲儿了?

 善耕:没啥事儿,啊!

 四妹依在善耕身上:不行,你得跟我说清楚,到底有什么事儿。你也知道我的子,你要不说,我八天也睡不着觉。

 善耕:烦心的事儿,你听它干啥。快回去睡觉吧,待会儿天黑了出去,再让老爷子看见,又是个事儿了。

 四妹:我不管,看他能把我咋的。

 善耕:他是不能把你咋的,可咱不是怕他咋的吗?他要一生气,出了点儿啥事儿,那咱不担了干系了吗?咱也于心不忍哪!那是我爹,可也是孩子们的爷爷,出了事儿,咱不成大不孝了吗?

 四妹:那也不行,那你也得跟我说了。

 善耕:烦心的事儿。

 四妹:就是烦心的事儿我才得听呢,谁让我是你没过门的媳妇了,我得帮大东家分忧。不是烦心的事儿我还不听呢。

 善耕:回去睡觉吧,啊。

 四妹扳住善耕的肩头。

 四妹:你说不说?

 善耕:没事儿,你让我说什么呀?

 四妹:说烦心的事儿,到底什么烦心的事儿?

 善耕:唉呀!你可真是的,小事儿。

 四妹:小事儿我也听。

 善耕:好,你听,我告诉你。今儿个那个叫古冬杨的又来了。说要跟我搞点儿什么生意上的合作。建一座磨米厂,还要包销咱关家的南甸子老窖。他出一大半钱,我出一少半钱,说是用不了多久,这个磨米厂就能用得上,而且他保我进斗金;酒也都能卖个好价钱。我没搭拢,他又跟我说啥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你说我跟他识什么时务不时务的呀?就是省长,督军,他也不敢轻易说这话呀!

 四妹:后来呢?

 善耕:后来呀,走了!

 四妹:这话在哪儿跟你说的?

 善耕:就在账房里头。

 四妹:就对你一个人说的?

 善耕:啊。那会儿跟前没别人哪。

 四妹:你烦心的不是这事儿。那会儿我一直在院子里,姓古的那会儿他就没来过。他是你打莲花庵回来以后的事儿。那会儿麦秀她们一帮都在我屋里,就你一个人在前边儿。

 善耕指四妹:哎!哎!

 四妹:哎啥?今儿个上莲花庵前那阵子,我就没离开过你十步远,谁来我都知道。你就是早晨出去了一趟就回来了,在家烦心那会儿,根本就没人来过!

 善耕指四妹:哎!

 四妹指善耕:哎!敢说!

 善耕一转脸轻打自己嘴巴:差了胡了。

 四妹:这回说吧。

 善耕:好,我说。说你可别生气!

 四妹:我不生气。

 善耕看看四妹。

 四妹:说呀!

 善耕:好。是这么回事儿。这不姜同当上商会的会长了吗?今儿早起我去商会,姜同告诉我,县里的公粮下来了。咱们家给定了个二十万斤,市价回折一。这就等于这些粮少了一半的利。你说这不是熊人吗?

 四妹:那这个数儿是谁定的?

 善耕:那个来押粮的什么连长。

 四妹:那个来催押粮的他怎么知道咱们家呀?

 善耕:就是说呀!

 四妹:那还不是县上的人捣的鬼吗?

 善耕:我也这么想。

 四妹:姜同自己多少哇?

 善耕:一万斤。

 四妹:他那么大的米号,他怎么那么点儿呀?

 善耕:他?说他干啥!他就是这一万斤说不准还是真呢。收粮的事儿他管,县里出钱供押粮的那个连长吃喝,他天天陪着,那个连长让他哄个滴溜转,窑子都逛了,能收他的粮?没准儿收多了,他还能捞点儿呢。

 四妹:那咱们就这么了?

 善耕:说的是呀,要就这么了,那咱的损失就大了。咱这二十万斤粮食都定给省城里的米号了,到时候拿什么给人家呀?这不擎等着干仗吗?

 四妹:行了,别说了。

 善耕:二十万斤,二百人吃三年!他们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呀?

 四妹:别说了,别说了。

 善耕:看看,不让你听非听,听了生气吧?

 976、秋日。晚景。黄昏。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如水起身,拿了儿站起,向门口走。

 977、秋日。晚景。黄昏。善耕房中。四妹坐在椅上生气状。

 善耕:行了,瞧你又真生气了。别生气了,说说今儿个上莲花庵的事儿吧。我去那会儿你们都走了。

 四妹:哟,你要不问我还忘了。善耕,你说我今天去莲花庵遇见两件新鲜事儿。

 善耕:啥新鲜事儿?

 四妹:第一件事儿,我在庵里看见了一个长得和我非常像的人。年龄和我相仿。我问断尘师傅,她说是一个大户人家打小送庵里的。

 善耕思索、回忆:对呀!我也碰见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那个,要是的话,那还真是像!我去那会儿,她正好捧着个药罐子过来问断尘话!

 四妹:能不能是我们家丢的二姐三姐?

 善耕:不能吧?

 四妹:我那会儿小,不记事儿,大姐说,二姐比我大六岁,三姐比我大两岁。要是的话,也定是我三姐。

 善耕:可我觉着这个女人又非常像我去奉天遇上的那个女人。这事儿还真是个糊涂事儿。

 四妹:什么叫糊涂事儿呀?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像。

 善耕:我是说她既长得像你,又长得像我去奉天遇到的那个女人。

 四妹:我看断尘是跟咱们说了谎了。这女人不可能是什么大户人家送去的,不然怎么到现在还带发修行?

 善耕:出家人不打妄语,好像不能是谎话。

 四妹:没准儿,要是受人之托呢?

 善耕:那第二件新鲜事儿呢?

 四妹:第二件我不想现在告诉你,我打算想明白了再告诉你。

 善耕:什么事儿这么神秘?还得想明白,禅语呀?

 四妹:还真是禅语,是慧广师傅对我说的。

 善耕:你见到慧广了?

 四妹:没有,她是隔窗跟我说的。

 善耕:这个慧广师太,怎么谁也见不着真面目啊?她跟你说的什么禅语?

 四妹:其实,我是想想明白了再告诉你,可打一路上回来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该想的地方我都想了,还是没想明白,所以,就告诉你吧。

 善耕:是不是深奥啊?要是太深奥了,我怕也想不明白,那就得劳驾老爷子了。

 四妹:你听着,她对我说就三句,还真是三句。

 善耕:第一句是•;•;•;•;•;•;

 四妹:石墙坚厚也风,山高万刃亦有顶;风来树大自招摇,折戟遗恨是英雄。

 善耕:第二句。

 四妹:古塔之中古风凉,冬来天寒雪絮长;杨花五月酒,贼入龙腹无安享。

 善耕:第三句。

 四妹:运丰之时当自守,清静无才是宝,妄谬事不可为,多退少进难生祸。

 四妹:听明白了吗?

 善耕:听明白了。

 四妹:那是什么意思呀?

 善耕:我是说听明白了。

 四妹:那是没想明白?

 善耕:对!

 978、秋日。晚景。黄昏。关家大院。善耕窗下。关如水走到善耕窗下。停步,表情严肃地站住,侧身对窗,拿起手中的子对窗敲一敲。

 979、秋日。晚景。黄昏。善耕房中。四妹、善耕。

 四妹对着窗子:哼!

 980、秋日。晚景。黄昏。关家大院。善耕窗下。关如水。

 关如水:哼!

 981、秋日。晚景。黄昏。善耕房中。四妹、善耕。

 善耕着急地:四姑娘!四姑娘!我求你了,别惹老爷子生气了,先回去吧,啊?有事儿明天再唠!

 四妹赌气地:哼!

 四妹向外走。

 982、秋日。晚景。黄昏。关家大院。善耕房前。四妹从里面出。

 四妹在门外处略站:老爷子,累不累呀?

 关如水:不累!

 四妹:那是闲的?

 关如水:就是闲的。

 四妹不屑地一笑:多事!

 四妹言毕身前走去。

 关如水:我要再不多点事,你还说不上闹出什么事儿呢!

 四妹站住,斜看关如水一眼:中!你是老爷子!我惹不起你!

 四妹大步走去。

 关如水:哼!我管不着你,我就得管我儿子!

 983、秋日。晨景。关家大院。善耕房中。关善耕朝外走,到门首,回身对四妹。

 善耕:四妹,莲花庵那个女人的事儿不能跟任何人说啊!

 四妹:为啥?

 关善耕:你怎么糊涂了,她像我在奉天遇上的那个女人,要是的话,她就有可能是黎可儿。消息传出去的话,不但她得出事儿,恐怕咱家也得出事儿。

 四妹:那就让老爷子去和她见上一面,把俩人的东西出去不就完了。

 善耕:你怎么越来越糊涂了?把东西交给谁呀?交给张三儿,李四来要;交给李四,王五来要。你有几个东西往外哇?

 四妹:你交给民国‮府政‬,看他管谁要去?

 善耕:那东北军来要怎么办哪?

 四妹:就说给民国‮府政‬了。

 善耕:那人家问为啥交给民国‮府政‬哇?为啥不交给东北军哪?你怎么回答呀?再说了,就是东北军不要,王爷不取,土匪不争,日本人不抢,爹的图和黎可儿的图是两个图,还差一个王爷手中的图,你交给民国‮府政‬,民国‮府政‬一对图,找不着秘决,那不都得来朝咱们要秘决呀,咱家怎么办哪?那不跟着倒大霉了吗?

 四妹:善耕,这事儿这么麻烦哪?

 善耕:可不麻烦嘛!你不知道咱家现在为啥太平,其实说不定有多少人盯着咱家呢。打算下手没法儿下手,就因为黎可儿没人找得到,拿了咱家老爷子的东西也是白费。谁拿了就得成众矢之的,也只有日本人急着把它拿到手。黎可儿一旦面儿,那立时就得有人找到咱家的门上!这是老爷子说的,是程先生和老爷子俩分析的。要不信你就试试。

 四妹:好了,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杀了我也不会说的。

 984、秋日。景。龙岗县商会门前。四妹在门前稍停进屋。

 商会会长办公室门口。四妹敲门。

 室内姜同:进!

 四妹推门进屋。

 姜同:哟!四姑娘!快坐快坐!你怎么这么闲着?

 四妹笑着坐下。

 四妹:哪是什么闲着,是忙不过来了,上你这儿求援来了。

 姜同笑:四姑娘,竟说笑话,你们关家是大家大户,能求着我啥呀?

 四妹:姜会长,这话你可就说错了。皇帝还有求人的时候呢,我们百姓人家,哪能有不求人的时候?

 姜同:那好,四姑娘,有事儿你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没说的。

 四妹:那我可就说了?

 姜同面挂笑:你说你说。你这龙岗县的大美人儿,你说啥我就应啥。

 四妹:姜会长,你说我虽不是关家人吧,可我一直在关家,也就成了关家人了。关家的一些大事儿、小事儿我也就说了算一半儿了,大东家没说的,老爷子也认可。可我们关家现在是窗户纸外吹喇叭,名声在外了,这龙岗县周围都知道不说,连省城里也有不少商户知道了。今年夏天刚挂锄,就有人来订粮。结果昨儿个晚上一算,订冒了!就是把地里的粮一粒不留,还差着人家这些米号八万斤。姜会长,你也是老生意人儿了,你也知道,经商这事儿最讲的就是说话算数,说话不算数,以后谁还跟你做生意?没人跟你做生意了,你还上哪儿挣钱去?没钱挣了,你吃什么,穿什么去?所以想来想去也没法子,一急之下,想起你姜会长来啦。

 姜同:这事儿呀?那这事儿我能帮你啥忙啊?

 四妹:姜会长,还就得你帮忙,别人谁也帮不了。你不是开着咱县城里最大的米号吗?你那儿,一天进出也得万八千斤的粮食。我就先在你那儿借八万斤。先把这个窟窿堵上,等来年的时候我再帮你。

 姜同:四姑娘,你朝我借粮?

 四妹:对,你不想帮这个忙?

 姜同:不是那么回事儿,我还在你家订了十万斤粮呢!人家还朝我要粮呢!我要是差了人家的,人家也不干哪!

 四妹:姜会长,你说的是真的?

 姜同:这还能假嘛!要不信你回去问问大东家。

 四妹:那就好办了,咱们乡里乡亲的,那还说啥,我把你那份儿先留下,拿它去顶不就完了。

 四妹站起走。

 姜同:哎哎!四姑娘!我那粮你不能扣,我那都是老客户,失不了信!

 四妹停步:怎么失不了信哪?

 姜同:我这米号,就指着这几家省城里的米号往外运粮呢。人家也指着我挣钱。我要是断了人家的粮,这个时候了,让人家上哪儿现抓去,抓不着,人家来年还能跟我做这生意吗?那我这米号不就完了?

 四妹:是这么回事呀?那怎么办哪?没别的法子了。除非还有一个法子倒是能把这事挡过去。

 姜同:什么法子?

 四妹:这账不是这么算的吗?我们家亏空的是八万斤,上拐一点儿,就是十万斤,再留一点儿余地,防个万一急用,五万斤,要是这公粮少十五万斤,那不就把这个窟窿堵上了吗?

 姜同:四姑娘家,这不行,一下子砍去十五万斤,临渴掘井,让我上哪儿掏换去呀!要不这样,你们十万斤?

 四妹:我刚才说多少?

 姜同:减十五万,剩五万。

 四妹:那就再减一万,四万斤。

 姜同:不中啊,四姑娘•;•;•;•;•;•;

 四妹:别说了,再说我还减一万。就这四万,我们也是全县最大的户!这你心里明白。哼!看我们关家大东家厚道,啥事都宁可吃亏谦让着走,就拿我们不识数哇?!告诉你姜会长,他们家四姑娘识数,他是省油灯,他们家四姑娘不是省油灯,要都是省油灯,还不让你们给欺负死呀!

 姜同:这•;•;•;•;•;•;

 四妹:不好办是吧?那你也就别为难了,我走了!我一斤不,我等着你上我们家那儿抢粮去!

 四妹走。

 姜同:四姑娘,等等。

 四妹停住,回身:姜会长,还有啥事呀?

 姜同:四姑娘,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来押运公粮的左连长都把这事儿定了,也没法儿再改了。

 四妹:我就纳闷儿了,左连长是谁呀?他是外边儿来的,对咱龙岗人生地不,他怎么知道把粮派到我们家来呀?怎么没派到你们家去呀?

 姜同:你们家不是龙岗的大户吗。

 四妹:姜会长,大户怎么了?大家大户是我们自己挣来的,不是偷来抢来的!清朝皇帝管不着,民国总统也没说不准。我们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吃自己的饭,我们碍着别人什么事了?大家大户的人就都该死?那你们姜家也是龙岗的大家大户,你怎么不死呀?他怎么没点你们家二十万斤哪?

 姜同:四姑娘,别生气,我这不也得出一万斤吗?

 四姑娘:你是一万斤,我们是二十万斤!差着多了!要不咱们换换?

 姜同:换不了!四姑

 四妹:这可真是吃顺了嘴儿,走顺了腿儿,过一回十万斤还把我们盯上了,成倍的长上了。谁家粮食是大风刮来的呀!谁不知道挣两个好,赔两个不好哇!要是这样,我把我们家的地都给你,你种去不就完了?

 姜同:四姑娘,你别急,是这么回事儿,这次粮催的特别急。十之内就得运走。这要是东一户西一户散收,那不得收到猴年马月去呀?所以,就定这么几个大户,一收就完了。

 四妹:要是这么说,大户也中,把大家叫来平摊,摊多少,我们拿,让我们不明不白地包大头儿我们不干!

 姜同:要不这么着,这粮算你们先垫上,等过后我收上来再还你们。

 四妹:不行,姜会长,你要是不还呢?你要是还不上呢?我砸你们家锅去?我刨你们家炕去?我们做不了那不是人的事儿!

 姜同略想:那你们六万斤。

 四妹:四万斤。我再说一遍,你要再说别的,那姜会长,我就在家等着你了。你就是把我家的粮抢走也没关系。有账不怕重算,左连长得走,你不是走不了吗?你横竖不能也跟着去当兵吧?

 姜同:得了,四姑娘。你是姑,就依你,四万斤。

 四妹:哟,姜会长,那就谢谢你开金口了!哪天万升酒楼,我请你一顿。

 四妹转身走。

 985、秋日。景。关家大院正堂。善耕、四妹。

 善耕:你可真行,这回姜会长可是让咱们彻底得罪了。

 四妹:不得罪这么大个亏咱也吃不进去呀。

 善耕:算了。事都办了。

 四妹:哎,善耕,我这阵子怎么见大柱累累见瘦哇?

 善耕:我也发现大柱这阵子好像有什么毛病。

 四妹:要不今儿个晚上找李一帖来给他看看?

 善耕:正好,我今儿个也觉着闷,就手让李一帖看看。

 四妹:你闷哪?

 善耕:啊。

 四妹:那是让姜同那二十万斤官粮气的。

 986、秋日。景。万升酒楼门前。仇占印、崔允德、国之亥、姜同等。仇占印笑着做请示。

 占印:崔县长,各位,请。众人进酒楼。

 雅间内。占印举杯。

 仇占印:崔县长及各位对占印多多照顾,使占印的生意见兴隆。我就用这杯酒答谢各位了。

 众人:好,仇掌柜为人大度敞亮,我们也愿意帮你。

 :那是,占印做事可真是让人佩服啊。

 崔允德:那咱们就同占印干一个。

 987、秋日。傍晚。关家大院门首处。张善引李一帖由院外入。径直入善耕房中。

 善耕:哟,李一帖,这么快呀?

 李一帖:大东家唤我,慢点行;四姑娘唤我,我敢慢吗?差一点儿,她能把我那药铺给我拆喽。

 四妹:去你的!我有那么利害吗?让你这一说,我成母夜叉了。

 李一帖:我这也就是顺口胡诌,其实谁不知道四姑娘心眼最好啊。

 四妹:别啰嗦了,整天竟耍嘴皮子,当个先生,一年这县上得让你药死几个。快给大东家看看吧。他今儿个闷。

 李一帖:好,四姑娘。来大东家。

 李一帖给善耕诊脉。

 四妹:茶香,你去把金秀两口子叫来。

 茶香:是。

 茶香下。

 四妹:李一帖,我听说你前几天治好了个瘫子,有这事儿吗?

 李一帖:不信是不是?

 四妹:我还真不信,我觉着你能把能走能撂的治瘫喽,能把说话的治哑吧喽。要说你能把有病的治好了,我还真不信。

 李一帖:那你找我来给大东家看病干啥呀?

 四妹:那不是你把我们家人的病都看好了吗?

 李一帖:这不就完了。我李一帖神医不敢说,但也敢说药到病除。

 988、秋日。黄昏。关家大院。善耕房中。金秀、大柱随茶香入。

 金秀:四姨,你叫我和大柱啊?

 四妹:啊,你们先坐吧。

 金秀、大柱坐。

 李一帖:四姑娘,给你道喜。

 四妹:给我道什么喜?

 李一帖:告诉你,大东家什么病都没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赶不上这脉相。

 四妹:那他怎么闷哪?

 李一帖:打明儿个起,你给他连着喝三天萝卜汤,什么事儿都没了。

 四妹:那行啦。你给我们大柱再看看。

 大柱:四姨,我没病,什么毛病也没有。

 李一帖看大柱:也别说什么毛病没有,我怎么瞅着你面相上沉哪?来,我给你摸摸。

 李一帖拉过大柱手,大柱不情愿地:我没病。

 四妹:有没有病也摸摸,人家李一帖来了,正好赶上了,摸摸有什么不好?

 李一帖诊脉毕。

 四妹:怎么样?

 李一帖惊状:哎呀!虚!真有毛病,这我还是第二回经着这样的!不过不要紧。吃几帖药就好了。

 四妹:什么病?

 李一帖:虚,不是说了吗。

 四妹冲金秀使个眼色。金秀会意起身:四姨,爹,那我们俩先回去啦。

 金秀拉大柱。

 大柱:等着开完药再走哇。

 四妹:你们先回去吧,药明天再说,我还得让李一帖看看呢。

 金秀:四姨,那我们走啦?

 四妹:走吧。

 金秀拉大柱出。

 四妹:李一帖,金秀女婿什么病?

 李一帖神密地:了不得!这还真是一个大病!

 四妹:李一帖,金秀女婿什么病?

 李一帖神密地:了不得!这还真是一个大病!

 四妹:李一帖,到底有没有病,你别卖关子,怪吓人的。

 李一帖一笑:大东家,四姑娘,医言无忌,医言无忌。那我就说说?

 善耕:说,得说,看出病怎么能不说?

 李一帖:大东家,四姑娘,你们两的事儿,跟我说过,我知道,那是为了给四姑娘看病。有病不背父母,不背先生。所以,大东家,四姑娘也都是过来人,又是当姨娘的、老丈人的,没事儿。我就说实话。中不中?

 四妹:我说李一帖,你有话就说,别像膏药似的粘粘糊糊的。

 李一帖笑:这四姑娘子急。好,那我就说。你们家姑爷、大柱多亏是身子骨硬实,不硬实的,早倒了!倒下就完!

 四妹:真的假的?你别吓着我们!

 善耕惊状:那是什么病啊?

 李一帖:要说病,还什么病也没有,要说没病,气还快耗干了。主要的毛病不在他身上,而是在金秀身上。

 四妹:金秀?!金秀没见有什么病啊!就是金秀有病金秀带着,与大柱有什么关系呀?

 李一帖:你看看,这你就不懂了吧!要说大柱这病是病,也不是病,就四个字儿:房事过重。已经是走一脉了,身上所有的气都走了那一个地方。我刚才一把脉就摸出来了,再看大柱的五官面色,就昨儿个晚上,两人也得有三次房事。要不信,四姑娘你明儿个就问金秀,我要是说错了,你把我眼珠子抠下来当泡儿踩。

 善耕、四妹面面相觑。

 四妹:不能吧,怎么会这样啊?

 李一帖:怎么就不能这样?这样的女人过去叫痨。夜夜离不开男人,每天夜里越想越要,越要越想。结果,这身子也软,也热,也香,‮身下‬也润,肤也好,面赛桃花,眼如秋波,男人一见更是受不了,也就非要,就是死也想要。结果,女人万般无事,男人每况愈下,待到空时,五内皆空,只一男物坚无比,这就到了空之时,等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华佗在世,也回天乏术了。你们没看着金秀那张脸吗?虽然不是十分的美,但是让男人看着就有动。两只眼睛老是那么水汪汪的,像含着一泡泪。

 四妹:行了!破嘴,别白话了!就那么点儿破事儿,说说不就完了吗?快说说得怎么办吧。

 李一帖一笑:要说怎么办,也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你得告诉金秀,大减房事;第二,药补大柱。别的没啥办法了。这事儿你也不能去看着,就得靠他们俩自己了。

 四妹看看善耕:那你给开个补方吧,先让他吃吃。

 李一帖:好。

 李一帖低头开方毕,将方递与四妹:每天两剂早晚各一剂。早饭前,晚饭后。老烹汤作引。睡前,香菜一两调香汤一碗热饮。

 四妹:这是什么药啊,还得熬汤作药引子;睡前还得喝碗香菜汤?

 李一帖:要不怎么李一帖敢报药到病除呢。

 四妹:吹吧你就;李一帖,这事儿可别跟别人说,丢人。

 李一帖:四姑娘,当先生的,什么事儿都敢说,就是给别人看出病的事不敢说,十病九短,有病的心里发微,都觉着比别人矮一截,先生哪还敢再跟别人说去?下回谁还找你看病?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就说给你四姑娘看病,你跟我说了你和大东家的事儿,我跟别人说过吗?

 四妹:就你嘴好。

 李一帖:另外我刚给大东家看,也看出点儿事儿来。

 四妹:那你怎么没说呀?

 李一帖:金秀他们那会儿不是在吗?

 四妹:这会儿没人了,你说吧。

 李一帖:那我就说啦?

 四妹:李一帖,你要是再卖关子,我明天可真掀你的药铺去。

 李一帖一笑:四姑娘,你可真是有福的人,就我们大东家,那是小伙子也不行。我敢说,你们俩没一天闲着的时候。

 四妹脸一红,笑言:这破嘴!我还以为你看出什么了呢,我就是想夜夜有,名不正言不顺的,也没个地方啊!快滚!

 李一帖笑着出:大东家、四姑娘,明儿见!

 四妹望着出去的李一帖,对善耕:善耕,金秀怎么这么样啊?看来升和燕生都是死在这上头啦!这不要命吗?!

 善耕低头:那这•;•;•;•;•;•;这也不是谁能管的事儿呀!

 989、秋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如水与田儿下棋。

 关如水:不行,悔一步棋,就一步。

 田儿:不行,咱说好了的,不行悔棋。

 关如水:就一步。

 田儿:不行!人家都输两盘了。

 关如水:不悔,不悔这棋我就不用下了!

 田儿:那也不行。

 关如水:好,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认输。从来。

 990、秋日。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善耕急急奔入,惊恐万状之状:爹,打起来了?

 关如水:打起来了?谁打起来了?

 关善耕:爹,完了!

 关如水:完了?!什么完了?!没头没脑的!

 991、秋日。景。龙岗县府。县长办公室内。崔允德、仇占印。桌上放几棵人参,崔允德手拿一棵满意细看状。

 仇占印:崔县长,你要是用,就尽管吱声。不过这几参可是好货,你还是自己留着。

 崔允德:哎呀,谢谢你啦,占印,难得你能想着我。县上有什么事儿你尽管说。只要在我的权限里头,你想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占印:那就多谢崔县长了。

 992、深秋。景。关家大院。关如水房中。关如水、善耕、四妹、田儿。屋中气氛凝重,人人表情沉重。

 关如水:怎么这么快?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善耕:这还是占伍听说的呢。

 关如水:已经快一个月了消息才到,这中国人都干什么去了?

 善耕:占伍说,人家告诉他,是国民封锁了消息,蒋介石强令东北军不许抵抗,把东北军都撤走了。要通过什么外途径解决。结果日本关东军现在是长驱直入,中国地方军力量有限,虽然拼死抵抗,却挡不住。

 关如水:这件事情来得突然,但也在预料之中。看来,东三省已经入了虎口了。躲是躲不了了,藏也藏不了了。咱们这么一个大家,得想点儿自保的办法。

 善耕:爹,都这个时候了咋自保?

 关如水:倭寇对中国向来就是垂涎三尺,自古以来,就多有犯我边关,侵我僵土的恶行。但哪一次都败了,这一次,我觉得也长不了。

 关善耕:爹,不是那么回事儿,都快进咱黑龙江了!

 关如水:进了又能咋样?我就不信中**队不管这事儿!不然要军队干什么呀?光为了内战哪?养兵千,用兵一时,这个时候不打倭寇打谁去?

 善耕:爹,现在这事儿难说,他要是真撂下,就不管咱东北呢?那咱老百姓可就遭殃了。爹说的对,咱还是想个法子自保吧。

 田儿:爹,要不咱先把东西搬后屯和关家堡去?那儿远,离山近,离荗杨口也近。万一有事儿,咱就进山躲躲。他日本人总不能在这儿常扎下去吧?

 关如水:东西就别搬了,这一搬东西难免着眼,哄哄的时候,看着的人多了,知道咱把东西都搬后屯去了,那还不让人给盯上?到时候连个藏人的地方都没了。

 田儿着急地:爹,那咋办哪?

 关如水:等等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除非人到绝路时。一时之间,我看自保的法子也就是把吃的用的备好了。能藏粮的地方都藏点儿,走到哪儿,这么多人首先得有吃的。时粮是金,别的都不重要了。另外,马上备一批盐,有盐就有命,一个盐粒一碗水,一把草,就饿不死人。剩下别的也就没什么可保不保的了,强虏之下,听天由命吧。不过有件要紧的事情我得跟你们仨说说。

 善耕:爹,你说。

 关如水:就是装了藏宝图的那方印。

 993、深秋。景。王元村外。八里河边。葛金财、钟月娟、吴三儿等。

 葛金财:三儿呀,查到涂凤山了吗?

 吴三儿:葛爷,没有,你说的那几个地方我都去了,都没有涂凤山的影儿。

 葛金财:这小子上天了?入地了?王八的,藏的严。我就不信他不出来。吴三儿,告诉弟兄们,只要搭着涂凤山的影儿,啥也别说,就地给我打死!鬼子来了,这个祸害不能留!

 吴三儿:是,葛爷。

 葛金财:上回日本人偷袭咱们王元村,也准有涂凤山的事儿,不管怎么说,这涂凤山不能让他活着。更不能让他抬头,他要是抬了头,这儿的各路兄弟恐怕都得被他算计喽!

 吴三:你放心,葛爷,我让弟兄们查着。

 葛金财在河边的一个土埂上坐下:吴三儿,这日本鬼儿这回真打进来了啊?冲这势头儿,到咱们这儿也用不了多少天了。你说,咱们要投了日本鬼儿是什么结果?不投日本鬼儿又是什么结果?

 吴三:葛爷,这是大事,小的不知道咋说。

 葛金财:三儿呀,记住了!三条路。投日本鬼儿,末了肯定是个死;不投日本鬼儿,末了也保不准能活着。投和不投是一个理儿,只不过投了日本鬼儿能落个千古的骂名。最后的一条路,也是唯一的、最好的出路就是和小日本儿干!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活着死了,都能落个芳百世,起码后人能惦着有个为中国人打小日本儿的人!

 吴三:葛爷,三儿明白了,咱不当汉,宁当土匪!

 葛金财:对啦!我是读书人,知道,那当汉卖国的,最后没一个好下场的!可要是土匪,朝廷还有个招安的时候呢。你传下话去,让弟兄们知道,小日本儿要来了!咱不能顺着他们,得让它***知道刀是带刃儿的,扎是带尖儿的,二齿挠子两道沟,三齿挠子三道沟儿,狗屎糊他嘴,打的是他妈了个巴子!得让他知道,这儿有个土匪叫葛爷,也是大将军八面威风的!谁要是让日本鬼儿抓去了,死也不能降,降了日本鬼儿的,葛爷也判他死!让大伙记住,谁敢抢咱这块地儿,咱就给他埋这儿!

 吴三:是!葛爷!

 葛金财:三儿,今儿个就给弟兄们造个名册,记好了每个弟兄的姓氏名字、家乡籍贯,生平的事儿,打鬼子死了的,记上是怎么打鬼子死的。都不能让大伙儿白死!

 吴三:是!葛爷!

 葛金财站起:他个妈的!葛爷是匪,可葛爷也是民族英雄!  M.SsVVxS.com
上章 白雪红血 下章